基礎網路管理 第一章 環境介紹 製作:林錦財.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資料通訊與電腦網路原理 電腦網絡的組成部份 傳輸媒介:有線、無線 見:書 p.16~20. 上週課堂提要 三種資料交換技術:  電路交換: 必須存在實體連線; 通訊期間不能接納第三方。  訊息交換: 傳輸路徑並非單一,存在多條通往接收端的路徑。  分封交換: 傳遞資訊先被分拆,再透過訊息交換的方式傳往接收端;
Advertisements

JISUANJI WANGLUO YU ZONGHE BUXIAN 1 计算机网络与综合布线 学习情境 1 局域网的组成及网线制 作 主 编:吴大军 马金忠 副主编:郝建忠等.
先介绍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再分析网络视频监 控系统的架构、原理与维护。
朝阳区统计系统 网络基础知识培训 计算机中心
本周复习一下基本的网络知识 下周开始讲解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第四周开始到实验室做实验(主楼910,919)
《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
網路原理、技術與架構 資訊一忠 網路概論 主講人:王威盛 老師.
计算机网络原理 主讲教师:欧阳宏基.
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课件 计算机网络基础.
网络互联基础解析.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第三章 网络传输介质与互联设备 山西金融职业学院信息技术系 柴巧叶.
第 1 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第 3 章 動手架設區域網路 -以乙太網路為例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9.1 電腦網絡的需要 電腦網絡是甚麼? 一種把電腦、周邊設備和通訊設備連接起來,以進行資訊交換和資源分享的系統
第 5 章 乙太網路卡的分類方式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
项目二 组建办公网络.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3讲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一、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概念 二、 ISO/OSI参考模型 三、七层协议简介 四、信息的流动过程
6.1 网络概述 6.2 Windows的网络功能 6.3 Internet概述 6.4 Internet的使用 6.5 网上浏览工具的使用
第5章 局域网技术 学习目标 本章要点 习 题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程.
4.6 局域网标准 专门的LAN标准 OSI/RM和TCP/IP均属于WAN标准 LAN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
序列埠通訊.
第3章 网络互联设备 学习目标 了解各层次网络互连设备的种类 掌握各层次设备的工作原理 重点掌握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与功能.
第7章 路由技术 7. 1 广域网技术概述 7. 2 IP子网间的路由技术 7. 3 访问控制列表 7.4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组网技术与配置(第2版) 第8章 路由器的配置 汪本标.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三版) 主编:尚晓航 高等教育出版社
無智慧報告—網路導論 義守電機 副教授 黃蓮池 在報告前.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通信技术基础 第1章 通信与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 王钧铭 1.1 通信的概念 1.2 通信系统 1.3 通信方式 1.4 信道和传输介质
铜线电缆布线基础 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全球商业市场部 铜线电缆基础
PPP协议 点到点协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电信学院网络技术专业.
实验一:网络认识实验 张丽虹.
PPP协议 点到点协议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网络专业.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广域网技术 第五章.
第五章 安装Cisco设备
HL-006 广域网协议原理及配置 ISSUE 4.0 此为封面页,需列出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和课程开发室名称。
第四章 物理层接口及其协议.
主讲 彭红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系列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主讲 彭红
第2章 物理层 基本内容: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基本概念,数据通信系统的模型、信道及其传输速率的计算,常用的传输媒体,信道复用技术,物理层的标准举例 。 重点掌握: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信道及其传输速率的计算 信道复用技术 RS-232 接口标准.
寬頻上網 網易通HiFly(ADSL)專案.
嵌入式系統與實習期末小專題 -嵌入式GPS移動監視系統
第6章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践.
熟练掌握TCP/IP、IEEE802.3协议的主要内容
HL-001 网络基础知识 ISSUE 5.1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第10章 網路規劃與佈線.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陈泽宇 副教授.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任课老师: 田家华.
知 识 回 顾 1、什么是局域网?有什么特点? 2、简述局域网的拓扑结构和传输介质。 3、简述CSMA/CD的工作原理(发送和接收)。
Access Networks.
路由器的组成 路由器的前面板除了LED灯外没有其它东西,LED灯主要是指示电源是否开启。
電腦通訊媒體 連接電腦的通訊媒體主要分為: 有線媒體 無線媒體.
Chapter 03 網路的組成元件.
5.1 局域网使用的传输介质 5.2 局域网组网需要的设备 5.3 局域网的组网方法 5.4 局域网结构化布线技术 5.5 本章总结
網路線實作 試教者:謝仁瑋 學號:M
Copyright © Dale Carnegie & Associates, Inc.
第十一章 電腦網絡.
第二章 常见网络电缆 以太网常见缆线 设备间接口电缆 用户线.
第9章 图像通信 9.1 概述 9.2 图像通信原理 9.3 图像通信系统.
交换机基本配置.
常見網路設備簡介 A 周緯龍.
Westmont College 网络的扩展 (中继器, 网桥, 交换机)
网络工程 苏兆品 QQ:
實驗24 NetSim-Cisco WAN專線服務-PPP、ISDN
第4章 傳輸媒介和和網路設備.
3.2 網絡.
指導教授:梁明章 A 許之青 國立高雄大學 2010/06/25
4.3 广域网 广域网的结构与特点 广域网参考模型 广域网提供的服务 广域网的种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基礎網路管理 第一章 環境介紹 製作:林錦財

大綱 網路設備簡介 路由器、交換機、集線器、網路卡 纜線 網路設備模擬器 網路監視器 Cisco教材

路由器(Router) OSI模型第3層的設備 圖示

交換器(Switch)與橋接器(Bridge) OSI模型第2層的設備 橋接器圖示 交換器圖示

集線器(Hub) OSI模型第1層的設備 圖示

主機(PC) 圖示

網路卡(NIC)

末端使用者設備圖示

網路設備圖示

纜線 乙太網路UTP纜線 DCE/DTE序列線 滾製式纜線(Rollover) 直穿式纜線(Straight-Through) 交叉式纜線(Crossover) DCE/DTE序列線 滾製式纜線(Rollover)

區分不同的連接類型 ISO 8877 (RJ-45) 接頭和插孔比電話接頭RJ-11和插孔略大 AUI 接頭是DB15 光纖接頭插孔

UTP纜線RJ-45接頭 RJ-45 接頭 線對 T 代表發送 R 代表接收 針 1 線對2 T2 2 線對2 R2 3 線對3 T3 4 8 5 線對1 T1 6 線對3 R3 7 線對4 T4 RJ-45 接頭 8 線對4 R4

滾製式(Rollover)纜線 交換器或路由器的主控台埠(Console Port) 連 接主機的序列埠(Serial Port,常稱為Com1或 Com2) 用以藉由PC操控交換器或路由器組態 圖示 虛線

直穿式纜線(Straight-Through) 主機的乙太埠(Ethernet Port)連接集線器(Hub) 或交換器的乙太埠 路由器的乙太埠連接集線器或交換器的乙太埠 圖示 直線

直穿線 兩端的線序相同 針 線 針 線 1 RD+ 1 TD+ 2 RD- 2 TD- 3 TD+ 3 RD+ 4 NC 4 NC 5 NC 8 1 集線器/交換機 伺服器/路由器 8 針 線 1 TD+ 2 TD- 3 RD+ 4 NC 5 NC 6 RD- 7 NC 8 NC 1 針 線 1 RD+ 2 RD- 3 TD+ 4 NC 5 NC 6 TD- 7 NC 8 NC 8 1 棕 白 藍 綠 橙 8 1 棕 白 藍 綠 橙 兩端的線序相同

交叉式纜線(Crossover) 常稱為跳線 交換器的乙太埠連接交換器的乙太埠 集線器的乙太埠連接集線器的乙太埠 集線器的乙太埠連接交換器的乙太埠 主機的乙太埠連接主機的乙太埠 路由器的乙太埠連接路由器的乙太埠 路由器的乙太埠連接主機的乙太埠 圖示 十字線

交叉線 交叉連接10BaseT/ 100BaseT 部分線序交叉 集線器/交換機 集線器/交換機 針 線 針 線 1 RD+ 1 RD+ 8 1 針 線 1 RD+ 2 RD- 3 TD+ 4 NC 5 NC 6 TD- 7 NC 8 NC 針 線 1 RD+ 2 RD- 3 TD+ 4 NC 5 NC 6 TD- 7 NC 8 NC 1 8 8 1 棕 白 藍 綠 橙 8 1 棕 棕 白 橙 蓝 蓝 白 橙 白 綠 綠 白 部分線序交叉

UTP直穿線與交叉線比較 有且僅有一個插孔標記有“ X”時使用直連線. 兩個插孔均標有或均沒標有“X”時用交叉線. 1x 2x 3x 4x

連接典型網 決定使用10mb或100mb的實體介質 指明需要使用什麼線類 確認面板上的插孔,查看是否標記“ X” 指明需要使用交叉線或直連線 100 Mbps 5類交叉線 10 Mbps 3, 4, 5類交叉線 10 Mbps 3, 4, 5類直連線 100 Mbps 5類直連線 10 Mbps 3, 4, 5類直連線

連接廣域網 圖例 快速以太網/ 以太網 ISDN 專線 ISL 核心 伺服器 core_sw_b core_sw_b 專線/ 訊框中繼 core_sw_a 專線/ 訊框中繼 ISDN 雲

注意: 接頭引線不同於 典型網中用到的RJ-45 WAN實體層實作 實體層實作多種多樣 連線規範定義了連接速率 訊框中繼 HDLC PPP ISDN BRI (用PPP協定) EIA/TIA-232 EIA/TIA-449 X.121 V.24 V.35 HSSI RJ-45 注意: 接頭引線不同於 典型網中用到的RJ-45

區分不同的WAN序列接頭 連接到路由器 端接用户設備 DTE CSU/ DSU DCE 服務商 經過CSU/DSU接到網路 EIA/TIA-232 EIA/TIA-449 V.35 X.21 EIA-530 經過CSU/DSU接到網路

序列連接中的DTE和 DCE比較 DTE/DCE—責任分界點 (demarcation point) Data Communications Equipmen 數據通訊設備 WAN服務商方的最後通訊設備 DCE提供時脈 Data Terminal Equipment 數據終端設備 WAN連接中用戶方的最後設備 調變解調器(數據機) 通道服務單元(CSU)/ 數據服務單元(DSU) DTE DCE S S S S S S DTE DCE DCE DTE DTE/DCE—責任分界點 (demarcation point)

DCE/DTE序列纜線 路由器的序列埠連接路由器的序列埠 DCE(母頭):有標示DCE DTE(公頭) 圖示 閃電線

固定介面 WAN插孔可以採用固定方式 2500 路由器—背板一覽

模組化介面 WAN插孔可以採用模組化方式 1603 路由器—背板一覽 3640 路由器—背板一覽 WAN 介面卡 模組 10BaseT以太網埠 AUI以太網埠 ISDN BRI S/T 控制臺埠 1603 路由器—背板一覽 3640 路由器—背板一覽

用ISDN連接路由器 確定是用BRI S/T或U介面 路由器可能具有一種或兩種類型的介面 注意介面類型

用ISDN連接路由器(續) !!!警告!!! 不要把非ISDN設備接上路由器的ISDN介面! Cisco 路由器 ISDN BRI 介面 !!!警告!!! 不要把非ISDN設備接上路由器的ISDN介面! 如果把非ISDN設備連上路由器ISDN介面將損壞該設備!

控制台連接 PC需要一個將RJ-45轉換到DB-9或DB-25的轉換器 具有控制埠的設備 PC需要一個將RJ-45轉換到DB-9或DB-25的轉換器 通訊埠設置為9600波特率, 8個數據位元, 不設奇偶校 驗位元, 1個停止位元, 不設流量控制 這是通過控制埠的一種外接管理方式 AUX介面用於數據機存取遠端連接

網路實驗模擬器 Cisco Packet Tracer GNS3 Boson Network Simulator

網路監視器 Ethereal Sniffer 下載位址:ftp://203.72.174.254/pub/Windows/ 下載位址:ftp://mis@203.72.174.254

Cisco教材 網址:http://cisco.netacad.net 點選右手邊的log in here

本章總結 通過本章的學習,您應該掌握以下內容: 能夠識別路由器或交換機之間連接所需要的連接 組件,並能正確連接 能夠識別通過序列埠或ISDN BRI埠連接WAN所需 要的連接組件,並能正確連接 在路由器或交換機與一個終端之間建立控制台連 接 正確記錄包括每個互連網設備的連接類型和連接 位置等在內的實體拓撲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