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设备管理及其配置 教材《交换机/路由器及其配置》 参考书:cisco认证教材 实达交换机/路由器说明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NAT与ICMP交互.
Advertisements

项目一 园区网络规划与设计.
第2章 网络互联设备 锐捷认证网络工程师RCNA.
《网络基础与Internet应用》.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网络课程总结 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计算机网络定义和功能、基本组成 OSI/RM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相关概念, 模型中数据传输 等)
1. 基础知识 首都师范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网络设计与管理实践 1. 基础知识 首都师范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第1章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协议与分层 ISO/OSI参考模型 TCP/IP协议.
第四章 计算机网络与因特网 4.1数字通讯入门 4.2计算机网络基础.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用户需求分析 第三章 现有网络分析 第四章 逻辑网络设计 第五章 网络设备选择 第六章 WAN接入设计
淄博信息工程学校 ZIBOIT&ENGINEERING VOCATONAL SHCOOL 03 交换机干道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3.4 共享介质局域网和交换局域网 3.4.1共享介质局域网的工作原理 及存在的问题 交换局域网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资源子网:   主机 终端 终端控制器   外设 软件资源 信息资源    .
网络体系结构:OSI模型.
第5章 局域网技术 学习目标 本章要点 习 题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程.
4.6 局域网标准 专门的LAN标准 OSI/RM和TCP/IP均属于WAN标准 LAN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
第1章 网络标准化 锐捷认证网络工程师RCNA.
网络设计与管理实践 首都师范大学信息工程学院.
实验八 配置动态路由-OSPF协议.
第 七 章 常用局域网设备.
第5章 交换机的选择和安装配置 教学目的: 在掌握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交换机的分类、性能指标、选择,交换机的配置, 端口技术,VLAN技术,STP技术,交换机的管理等应用技术。
生成树协议.
项目四 组建跨地区网络 授课教师:肖颖.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交换机/路由器的配置与管理》 (第2版).
在PHP和MYSQL中实现完美的中文显示
陈鸣 李兵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年 网络工程设计教程 系统集成方法 第三版 陈鸣 李兵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年
交换 Cisco三层模型 交换机基本配置 VLAN VTP.
HL-004 以太网交换机基础及配置 ISSUE 5.1 江西陶瓷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
第2章 网络工程设计基础 Chapter 2 Basic for Design of Network Engineering
IPv6 地址空间.
计算机网络原理 徐明伟
利用Wireshark观察网络报文 2015.
知 识 回 顾 1、什么是虚拟局域网?有什么特点? 2、常见划分VLAN的方法有哪些? 3、如何根据端口划分VLAN?
Implementing Spanning Tree
Extend materials: physical layer and more
Access Networks.
第四章 交换网络冗余链路管理 Version 1.0.
锐捷网络实验室项目培训 交换技术.
Chapter 03 網路的組成元件.
计算机网络设备.
第五章 高速以太网.
存储系统.
大学计算机基础 典型案例之一 构建FPT服务器.
大学计算机基础 5-3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网络常用常用命令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实用组网技术 第一章 网络基础知识.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第十章 IDL访问数据库 10.1 数据库与数据库访问 1、数据库 数据库中数据的组织由低到高分为四级:字段、记录、表、数据库四种。
第17章 网站发布.
交换机 MAC地址表 STP 交换机基本配置 (1)名称,密码 (2)IP地址 (3)TELNET.
交换机及其工作原理 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CPU结构和功能.
实现生成树 描述STP.
网络系统集成技术 管理交换网络中的冗余链路 第四章.
项目五 管理交换网络中的冗余链路.
实施STP 对于本章不要用PT4.1辅助教学,有很多bug容易误导学生 LAN 交换及无线–第 5 章.
主要内容: 无线局域网的定义 无线传输介质 无线传输的技术 WLAN的架构 无线网络搭建与配置 无线网络加密配置
实验七 安全FTP服务器实验 2019/4/28.
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课程 与 进行交互 Linux 系统管理.
第4章 傳輸媒介和和網路設備.
IT 安全 第 9节 通信和网络控制.
数据报分片.
谢聪.
3.8 局域网应用实例 某省劳动和社会保障网络中心组网实例 会议中心的无线组网实例.
实验六静态路由.
第3章 配置以太网交换机 天津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饶国政 博士.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网络设备管理及其配置 教材《交换机/路由器及其配置》 参考书:cisco认证教材 实达交换机/路由器说明书

前 言 交换机和路由器是局域网中使用的最多的连接设备。要使一个复杂的网络正常、高效的运转,就需要对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正确、合理的配置。因此可以说,网络工程技术人员的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体现在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管理上。

本课的定位和任务: 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和使用; 掌握广义网的知识。 课程定位 本课的定位和任务: 掌握交换机和路由器的配置和使用; 掌握广义网的知识。

授课时间:10~15周,共35学时; 授课方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复习与考试: 课程安排 授课时间:10~15周,共35学时; 授课方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复习与考试:

1、理论考试:60%; 2、实验与作业:30%; 3、考勤:10% 考 试 1、理论考试:60%; 2、实验与作业:30%; 3、考勤:10%

第一章 交换机的结构和基本功能 1.1.1 OSI参考模型与数据通信设备 层数 名称 协议数据单元名称 相应设备 协议 第七层 应用层 Data FTP Telnet SMTP。。 第六层 表示层 第五层 会话层 第四层 传输层 Segment 四层交换机 TCP、UDP 第三层 网络层 Packet 路由器、三层交换机 IP、IPX 第二层 数据链路层 Frame 交换机、网桥 LLC 第一层 物理层 bit 网卡、网线等 未指定

1.1.1 OSI参考模型与数据通信设备 根据OSI模型,每一层都有相应的协议来实现特定的功能,完成数据交换: 逻辑上:各层数据的通信,是在源主机与目的主机相应层之间进行的数据交换,屏蔽了下层的细节。 实际上:各层数据的传送是从高层经过下面的各层,依次被各层进行封装,最后通过物理层来完成比特流的传送。

一、交换机的作用: 交换机在网络中是信息中转站,它把从某个端口接收到的数据从交换机的其他端口发送出去,完成数据的交换。 1.1.2 交换机的作用与其外观和组成 一、交换机的作用: 交换机在网络中是信息中转站,它把从某个端口接收到的数据从交换机的其他端口发送出去,完成数据的交换。

二、外观和组成 1、外观 D-Link DES-1026G 快速以太网交换机 RMB:760 华为3com千兆智能弹性 交换机 CISCO 千兆以太网交换机 RMB:26800

交换机组成 2、组成: CPU 实现高速的数据传输; RAM/DRAM 主存 ,存储运行配置; NVRAM 存储备份配置文件等; FlashROM 系统软件映像、启动配置文件等; ROM 开机诊断、引导程序和操作系统; 接口电路:连接各端口的内部电路。

1 根据OSI 参考模型来分: 第二层交换机 第三层交换机:“一次路由,多次交换”。 第四层交换机 1.1.3 交换机的简单分类 1 根据OSI 参考模型来分: 第二层交换机 第三层交换机:“一次路由,多次交换”。 第四层交换机

2、根据交换机配置是否可变: 模块式 固定式

1.1.4 交换机在网络中连接和作用 1、交换机接口的种类:P4 以太交换机的端口RJ45,通常的种类有:10Base-T、 10Base-F、 100Base-TX、 100Base-T4、 100Base-T、 1000Base-FX、 1000Base-T、 100Base-FX等。

Base:采用基带传输技术;数值代表速率。 T:表示RJ45接口标准; F:代表光纤接口。

补 充 1、双绞线:非屏蔽和屏蔽双绞线 非屏蔽双绞线UTP: CAT1、CAT2:语音和低速通信 CAT3:16Mb/S,TOKEN RING,ISDN CAT4:20Mb/S, TOKEN RING CAT5:100Mb/S

2、光纤 分类: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 定义: 模:是指以一定的角度进入光纤的一束光。 单模光纤:纤心很小,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只能以单一模式传输,其传输的频带宽、容量大。 多模光纤:在给定的工作波长上能以多个模式同时传输的光纤。

常见的光纤 8.3微米的芯,125微米的外层,单模 62.5微米的芯,125微米的外层,多模 50微米的芯,125微米的外层,多模 100微米的芯,140微米的外层,多模

1.1.5 共享式和交换式网络 1、集线器与共享式网络 定义:以共享式集线器为中心的网络,称为共享式网络 在共享式网络中,一台100Mb/S的16端口的共享式集线器,其端口全部使用,每个端口的带宽为100Mb/S的1/16。

缺点:共享式集线器的所有端口都属于同一个广播域,这样易产生广播风暴。

定义:以交换机为网络中心的网络,叫交换式网络 特点:端口带宽独享,但所有端口仍然属于同一个广播域,易产生广播风暴。 2、交换机与交换式网络 定义:以交换机为网络中心的网络,叫交换式网络 特点:端口带宽独享,但所有端口仍然属于同一个广播域,易产生广播风暴。

防止广播风暴的技术:VLAN、STP等

主要内容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MAC地址表的建立 交换机的命令模式

1.2 交换技术基础 1.2.1 MAC地址数据库的建立和路由过滤 表示方法: MAC地址通常用6B的十六进制来表示,每个数之间用“-”或空格分开,如:00-F4-00-09-D1-C1或00 F4 00 09 D1 C1

A、MAC地址表的建立 1、源主机向目的主机发送查询信息; 2、交换机记录下源MAC地址,然后向其他的端口发送查询信息; 4、两台主机实行点对点的通信; 5、定时刷新。

交换机工作原理 MAC地址表 X X E0 E1 E2 E3 E0: 0260.8c01.1111 E2: 0260.8c01.2222 B E3: 0260.8c01.4444 0260.8c01.1111 0260.8c01.3333 E0 X E1 X C D E2 E3 0260.8c01.2222 0260.8c01.4444

交换机工作原理 MAC 地址表 A B 0260.8c01.1111 0260.8c01.3333 E0 E1 E2 E3 C D 0260.8c01.2222 0260.8c01.4444

交换机工作原理 MAC 地址表 E0 E1 E2 E3 E0: 0260.8c01.1111 0260.8c01.1111 B 0260.8c01.1111 0260.8c01.3333 E0 E1 C D E2 E3 0260.8c01.2222 0260.8c01.4444

交换机工作原理 MAC 地址表 广播地址在数据链路层表示为FFFF.FFFF.FFFF 该地址不会被交换机学习到 E0: 0260.8c01.1111 E2: 0260.8c01.2222 A B E1: 0260.8c01.3333 E3: 0260.8c01.4444 0260.8c01.1111 0260.8c01.3333 E0 E1 C E2 E3 D 0260.8c01.2222 0260.8c01.4444 广播地址在数据链路层表示为FFFF.FFFF.FFFF 该地址不会被交换机学习到 目的地址为该地址的数据帧将被交换机扩散

B、MAC地址表的路由过滤 交换机接受到信息,先将Frame里的MAC地址进行检查,如果存在MAC地址表中,就按MAC地址表中地址进行转发,没有则有交换机向其它所有的端口发送查询信息,这就称为MAC地址表的路由过滤

1、存储转发:完全接收后转发,期间进行错误检查和MAC地址表的路由过滤 缺点:数据帧时延较大 1.2.2 局域网的三种帧交换技术 1、存储转发:完全接收后转发,期间进行错误检查和MAC地址表的路由过滤 缺点:数据帧时延较大

2、直通(伺机通过) 在接受数据帧读取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到缓冲器中,进行MAC地址表的路由过滤,然后转发。 缺点:削减了检错能力

3、自由分段(伺机通过+错误检测) 在伺机通过的基础上做了调整,即在转发前过滤有包错误的分段(64B)

本节内容 交换机冗余备份及环路管理 交换机基本配置(1)

冗余备份与环路: 冗余备份与环路易产生: 1、广播风暴 2、多个广播帧副本 1.2.3冗余备份与环路 冗余备份与环路: 冗余备份与环路易产生: 1、广播风暴 2、多个广播帧副本

概念 1、广播 2、广播风暴以及引起的主要原因

一、广播风暴的形成 二、多个广播帧副本

1.2.3 冗余备份与环路 冗余备份与环路图例 Switch1 Port1 Port2 Switch2 Port4 Switch3 PC1 PC2 Switch2 Port4 Switch3 Port5 Port6 冗余备份与环路图例

1.2.4 生成树协议(STP) STP(生成树协议)最初有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开发的,后经过电气电子工程协会(IEEE)修改,制定了相应的IEEE802。1d标准。 其主要功能:解决备份链路所产生的环路问题

2、主要思想和原理 主要思想:当网络中存在备份链路的时候,只允许主链路激活,如果主链路断开,才启动备份链路。 STP的基本做法:就是生成“一棵树”,树只有主干和分支,而不存在有环路。 树的根就是一个被称为根桥的交换机。

3、STP的生成 根据设置不同,不同的交换机会被选为根桥,但任一时刻只能有一个根桥。由跟桥开始,逐级形成一棵树。 形成过程:根桥定时发送配置数据包,非根桥接收到配置数据包并转发,如果某台交换机能够从两个以上的端口接收到配置数据包,则说明交换机到根桥的路径不止一条,这样便会构成环路。此时交换机根据端口的配置,选出一个端口并阻塞其它的端口以消除环路。 如果某个端口长时间接收不到配置数据包,交换机认为该端口配置超时,网络拓扑可能改变。此时从新计算网络拓扑,重新生成一棵树。

4、STP修剪与BPDU STP修剪:STP协议可以通过STP算法来动态的探测网络中存在的环路,自动的调整网络的路径,并及时的控制备份链路进入备份状态,此外STP协议还可以迅速的调整或改变网络当前的拓扑结构,并最终将网络修剪成‘一棵树’,不存在环路,叫STP修剪。

STP修剪 STP修剪 Switch1 Port1 Port2 Switch2 ╳ Port4 Switch3 Port5 Port6 PC1 PC2 Switch2 Port4 Switch3 Port5 Port6 ╳

BPDU BPDU(Bridge Protocol Data Unit)桥协议数据单元。 STP就是通过它来进行网络调整的,BPDU的配置信息是以组播的方式来进行的。

4、根桥的选举 STP协议是以根桥为核心基础来构成网络的主干和其它分支结构的。根桥是由STP协议自动选举产生的, STP协议产生根桥的原则为: 根桥必须具有最低的优先权ID与MAC地址; 在运行STP协议的交换机上,端口分为:已分配端口和未分配端口;

5、STP的端口的状态 STP的端口的状态: 禁用 不能接收BPDU信息,不能转发数据; 阻塞 能接收BPDU信息,不能转发数据; 学习 可接收和发送BPDU信息,建立MAC 地址表,不能转发; 转发 可与其它交换机交换BPDU信息,可以转发数据

6、备份链路的启用过程 (假如)故障 网络拓扑结构的改变 端口由阻塞变为侦听 学习(完成MAC地址表) 转发 正常运行 经历时间:50S。

主要内容 Trunk 交换机的设置

2.3.4 trunk介绍 以太链路聚合:STAR使用了一种Trunk技术,使用该技术可以在两个交换机之间存在多个链路。 Trunk:是使得多个物理链路合并到一个逻辑链路当中 的技术。通过该种技术可以将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多个端口当作一个端口来使用。轻而易举的获得高的传输链路。对于STP,一个Trunk,看起来象一个链路。这样要获得Gbps的传送速率,其端口代价要比单独链路的端口代价要少。 作用 :1,用于与服务器连接 2,用于交换机之间的级连 3,提供负载均衡和系统冗错的功能 配置时注意: 1,使用同一模块连续的接口 2,接口属性和工作模式相同

2,交换机配置 PC1 PC2

STP的配置 1.启用生成树 S2126G(config)#spanning-tree 2.配置交换机优先级 S2126G(config)#spanning-tree priority <0-61440> “0”或“4096”的倍数(RSTP BPDU该值后12bit全0) 3.配置交换机端口优先级 S2126G(config-if)#spanning-tree port-priority <0-240> “0”或“16”的倍数(RSTP BPDU该值后4bit全0)

STP的配置 生成树hello时间的配置(由Root决定) 缺省每2秒发送一次 BPDU 生成树hello时间的配置(由Root决定) S2126G(config)#spanning-tree hello-time <1-10>

生成树的验证 Switch#show spanning-tree Switch#show spanning-tree interface <接口名称> <接口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