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科 西貢糧船灣漁民文化及地質考察 姓名:葉菁薏 班別:5C(35)
導言 地點:西貢糧船灣、吊鐘洲、橋咀島 日期:10/3/2011 目標: 1.了解香港漁業歷史和發展 2.了解香港漁民文化和作業模式 3.了解海洋生態資源和系統 4.了解西貢沿海一帶的地理環境特色(地質考察)
西貢公眾碼頭>糧船灣> 考察路線圖 橋咀島/吊鐘洲>返回西貢公眾碼頭 西貢公眾碼頭 萬宜水庫西壩 橋咀洲 A D 糧船灣 B 吊鐘洲 C 西貢公眾碼頭>糧船灣> 橋咀島/吊鐘洲>返回西貢公眾碼頭 考察路線圖
觀察點A:乘船從西貢至萬宜水庫西壩 1.為甚麼要興建內外堤壩? 對抗外海海浪的侵蝕,以主壩攔蓄淡水,同時以副壩(弱波堤)對抗海浪侵蝕 東壩的副壩上有巨大複雜混凝土製的防波副堤。東壩防波堤以超過2500個雙T形混凝土預制構件組成,直接面向外海。西壩由於位於內海灣內,衝蝕遠較東壩為少,所以未設置混凝土防波堤,而只以流紋岩石塊堆成副堤。 2.目前這裏土地利用是甚麼? 康樂活動用地:地質郊野公園、海岸公園 水力發電用途
現時各地漁民普遍採用的捕撈方法 可持續發展的捕撈方法: 1.摻繪 2.延繩釣 3.剌網 4.圍網 >這些方法每次捉到魚的數量相對少, 而且都是在淺水區域作業,不會破壞 海床,有助海中生態復原。 不可持續發展的捕撈方法: 1.雙拖 2.單拖 3.蝦拖 >這些方法捕獲到大量魚,又多在深 水作業,拖網破獲海床和魚類的棲息 地,從而影響魚類的生長,令魚類數 量下降,甚至有些品種瀕臨絕種。
香港漁業式微對保留香港傳統文化帶來什麼 影響? 影響香港傳統文化的流傳: 香港漁業的一些傳統和文化,例如漁民出海前要到天后廟進行的儀式、漁民作業日語「大撈便」「放陛」等,都是香港的獨有文化特色。可惜,隨著香港轉向經濟體系,很多漁民已經遷往陛上居住、工作,令香港漁業式微,香港傳統文化亦難以保留。
現時的香港漁業旅遊模式 能否發展成一個可持續的旅遊活動? 可以 每年天后誕(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廟均有慶祝活動,漁民為了祈求平安、風調雨順和滿載而歸,會將漁船粉飾得鮮豔多彩,浩浩蕩蕩地駛至西貢大廟灣,酬神上香,很多市民和游客也會到場慶祝,加深對香港漁業的傳統文化的認識。 漁農自然護理署舉辦的導賞團能讓人們認識香港漁業的傳統文化和作業模式等,這個導賞團所去的地方更是普通市民難以抵達和安排的地方,例如魚類養殖場,這些優點能吸引人們參加。
觀察點C:吊鐘洲的岩石及形成過程 岩石:六角形岩柱 形成過程:火山爆發後,較細小的碎屑火山灰被噴至高空,然後墜落破火山口中。由於火山灰非常多,堆積成400 米厚的火山灰層。這些熔岩及火山灰接觸空氣後迅速冷卻,並平均地收縮,從六邊向內收縮,所以形成六角形。岩石亦同時向下收縮,故形成柱狀。
觀察點C:吊鐘洲的海岸地貌 海蝕穴 形成過程:六角柱群近乎垂直的柱狀節理,容易被海浪侵蝕。岩柱群底部長期受海浪拍打,因而磨蝕成海蝕穴。
觀察點C:吊鐘洲的海岸地貌 吊鐘洞 海蝕拱 形成過程:海蝕穴形成後,久而久之,當海浪繼續進行侵蝕,令海蝕穴變得愈來愈深,最終貫穿岬角時,餘下來的拱形地貌便成為海蝕拱。
觀察點C:吊鐘洲的海岸地貌 海蝕柱 形成過程:當海蝕拱繼續被海浪侵蝕,它的頂部最後也會倒塌,岬角的前端便殘留下來成另一個小島,是為海蝕柱。 海崖 形成過程:破壞性波浪海浪藉水力作用、磨蝕作用及溶蝕作用來侵蝕滿佈弱線的海岸地區,形成海蝕凹地;當海蝕凹地受到進一步侵蝕而變得更深、更闊時,頂部懸垂的岩石最終因欠缺乏支持而倒塌下來,形成海崖。
吊鐘洲海岸地貌的形成 與地質有甚麼關係? 吊鐘洲的岩石為六角形岩柱,六角柱群的柱狀節理近乎垂直,容易被海浪侵蝕,因此這一帶的海岸地貌都以侵蝕地貌為主。海浪侵蝕造成海蝕穴、海蝕拱、海蝕柱和海崖。
吊鐘洲海岸地貌的形成 與海域有甚麼關係? 這裏的波浪十分澎湃,容易侵蝕岩石。 吊鐘洲沒有陸地作為屏障,吹程長,加上位處香港東面,經常受東北風 ( 冬天 )和東南風 ( 夏天 ) 吹襲,所以風浪特別大,這裏出現的波浪是破壞性波浪。加上由於這裏是裸露海岸,海浪的威力足以侵蝕沿岸的岩石,因此,在這裏出現的地貌皆以侵蝕地貌為主。
觀察點D:橋咀島 連島沙洲 形成過程:當建設性波浪將沙石帶到橋咀洲時,由於這裏較掩蔽,所以沙泥沉積於海濱之處。當沿岸漂移把沉積物搬運至海岸線的彎曲位置時,沉積物沒有隨著海岸線的方向堆積,而是改為向大海延伸,形成沙嘴;當沙嘴一直往前延伸至另一個小島時,那道將兩片陸地相連的沙堤便稱為“連島沙洲”。
橋咀島的海岸地貌的形成 與海域有甚麼關係? 風浪不大,侵蝕作用較弱 原因: 1.西貢海三面環山,有著良好的天然屏障 2.海浪的吹程短 >形成海岸沉積地貌,例如 連島沙洲
如果我是政府官員, 應怎樣發展西貢糧船灣漁民文化和地質資源? 我會向漁民提供資助,改善他們的漁船、捕魚技術等。不過,同時也要向他們灌輸保護海洋資源、避免過度捕魚和使用可持續發展的捕魚方法(例如摻繪),以保護海洋生態。另一方面,我會增加導賞團,讓市民和遊客參觀並了解漁民的作業和文化等,提高人們對保守漁業傳統文化和海洋的意識。 地質資源方面,我會定期舉辦活動讓人們觀賞岩石和海岸地貌。西貢擁有獨特的六角柱岩石和多樣化的海岸地貌,相信能吸引市民和遊客,這樣也能增加人們的地理知識。
如果我是地產發展商, 應怎樣發展西貢糧船灣漁民文化和地質資源? 我會在西貢建設一些面對海的住宅,以優美的海景吸引人們居住。所以,由於他們居住在漁業活動和附近有海岸地貌的地區,能增加他們對香港漁業和地質資源的興趣和認識。 如果我是西貢漁民, 應怎樣發展西貢糧船灣漁民文化和地質資源? 由於現時香港海域的魚類數目大幅減少,漁業也漸漸式微,因此我會努力保護海洋生態,避免吃深海魚和瀕臨絕種的魚、避免吃或不買以拖網等以不可持續的捕撈方法捕撈的魚(買魚時如果魚看來快死亡、疲累,便有可能是拖網捕撈的)。 地質資源方面,我會主動參加觀賞岩石的活動,並推薦給其他人。
如果我是市民, 應怎樣發展西貢糧船灣漁民文化和地質資源? 由於現時香港海域的魚類數目大幅減少,漁業也漸漸式微,因此我會努力保護海洋生態,避免吃深海魚和瀕臨絕種的魚、避免吃或不買以拖網等以不可持續的捕撈方法捕撈的魚(買魚時如果魚看來快死亡、疲累,便有可能是拖網捕撈的)。 地質資源方面,我會主動參加觀賞岩石的活動,並推薦給其他人。
如果我是西貢漁民, 應怎樣發展西貢糧船灣漁民文化和地質資源? 我會以可持續的捕撈方法來捕魚,例如摻繪、延繩釣,避免拖網捕魚,以免破獲海洋生態和減少魚類數目,否則會造成惡性循環,最後導致香港漁民徹底式微。 地質資源方面,我會主動參加觀賞岩石的活動,並推薦給其他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