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MRI临床应用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它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每年新病例为13 子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它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个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据统计我国每年新病例为13.15万,其中子宫颈癌死亡人数为5.3万。原位癌高发年龄30~35岁,浸润癌高发年龄50~55岁
子宫、卵巢解剖
相关解剖基础 绝大部分病变发生于鳞状柱状上皮结合区(squamocolumnar junction, SCJ) 子宫主韧带 扇形连于子宫颈与盆腔侧壁 骶骨子宫韧带 宫颈后缘至骶骨前面 耻骨子宫韧带 宫颈前缘至耻骨盆面 静脉汇入子宫静脉入髂内静脉,与直肠静脉丛有吻合 淋巴管沿子宫血管注入髂内或髂外淋巴结,与盆腔脏器淋巴结广泛吻合
病理 鳞状细胞癌:约占90% 外生型、内生型、溃疡型、 颈管型 腺癌:约占5-10% 腺鳞癌:极少部分为此类型
宫颈癌临床 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居第三 好发生于鳞状—柱状上皮结合区 (squamocolumnar junction, SCJ) CIN(宫颈上皮内瘤变) 原位癌 浸润癌的演变过程 国际通用FIGO分期方法,ⅡA期以下手术治疗, ⅡB期以上采用放化疗 病灶大小、侵犯深度、宫旁侵犯、淋巴结转移均为 影响预后因素
MRI 检查意义 发现病灶,局部分期,决定治疗方案 显示各预后因素,评价预后 术后及治疗后评价疗效 了解治疗后复发及转移情况
MRI检查方法 扫描前准备 减少小肠蠕动伪影,适当充盈膀 扫描范围 左肾下极水平至会阴平面 平扫 矢状位T2WI、横断位T1WI+T2WI 扫描前准备 减少小肠蠕动伪影,适当充盈膀 胱,不用阴道栓 扫描范围 左肾下极水平至会阴平面 平扫 矢状位T2WI、横断位T1WI+T2WI 增强 LAVA3D技术,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
正常宫颈MRI表现 T1WI 呈均匀低信号,周围为高信号的脂肪组织
宫颈癌MRI表现 宫颈管扩大,外缘不规则或不对称,低信号纤维性宫颈基质中断 异常信号肿块,浸润阴道、宫旁或盆壁,宫旁出现肿块或宫旁、膀胱、直肠周围脂肪界面模糊或消失,正常膀胱壁或直肠壁的低信号中断,壁增厚或腔内肿块,肾积水 宫颈癌放疗后复发,表现为阴道上端T2WI显著高信号,放疗后纤维化呈低信号
外生型(Exophytic CCa) 7024
浸润型(Infiltrating CCa) (高分化粘液腺癌) 7869
浸润型(Infiltrating CCa)
外生-浸润型
外生 - 浸润型
颈管内型(Endocervical Ca)
MRI分期 0 期 原位癌(浸润前癌)
Ⅰ期 癌灶局限在子宫颈(扩展至宫体将被忽略) ⅠA 镜下浸润癌,肉眼未见癌灶 ⅠA1 间质浸润深度<3mm,宽度≤ 7mm ⅠA2 间质浸润深度 3mm~5mm,宽度≤ 7mm ⅠB 肉眼可见癌灶局限宫颈,或镜下病灶>IA2 ⅠB1 肉眼可见癌灶最大径线≤ 4cm ⅠB2 肉眼可见癌灶最大径线> 4cm
Ⅱ 期 肿瘤超越子宫颈,但未达骨盆壁或未达 阴道下1/3 ⅡA 无宫旁浸润 ⅡB 有宫旁浸润
Ⅲ 期 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 ⅢA 肿瘤累及阴道下1/3,但未达骨盆壁 ⅢB 癌已达盆壁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 肿瘤扩展至骨盆壁和(或)累及阴道下1/3 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 ⅢA 肿瘤累及阴道下1/3,但未达骨盆壁 ⅢB 癌已达盆壁和(或)引起肾盂积水或肾无功能
Ⅳ期 ⅣA 肿瘤侵犯膀胱或直肠和(或)超出真骨盆 ⅣB 远处转移
F-55 瘤体未显示 手术病理:原位癌 6993
F-38 宫颈外缘基质环完整 (ⅠB) 7478
F-50 病变局限于宫颈管,宫颈癌(IB期)
侵犯前后穹隆(ⅡA) 宫旁未见侵犯 6901
侵犯后穹隆(ⅡA) 宫旁边界光滑 7404
F-32 侵犯前穹隆(ⅡA) 宫旁未见侵犯 手术病理:3点侵犯全层(ⅡB) 7247
F-30 侵犯前穹隆及宫旁(ⅡB) 右侧闭孔淋巴结转移 7702
宫旁结节样突出(ⅡB)
宫旁团片样浸润(ⅡB) 7461
阴道下端受侵(ⅢA) 7236
左侧盆壁受侵(ⅢB) 7869
宫旁侵犯,直肠无侵犯(ⅡB) 8152
左侧输尿管下端受侵,左侧肾积水(ⅢB)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导致肾积水 8830
膀胱及直肠壁受侵(ⅣA)
肿瘤侵犯尿道( ⅣA )
F-57 宫颈肿块广泛侵犯宫体、宫旁、阴道上2/3及膀胱后壁(ⅣA期)
同上病例,增强扫描病变明显不均匀强化
膀胱壁泡状水肿(Bullous edema sign)
淋巴结表现 65% ~80% (>1 cm标准) 多位于髂内和髂外,可以盆腔内及腹膜后广泛转移 与肿瘤的大小密切相关
F-48,宫颈癌并双侧髂内动脉旁多发淋巴结转移
盆腔淋巴结转移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术后评价 阴道残端形态及信号 盆腔及腹膜后淋巴结 术后淋巴管囊肿
放化疗后分级 1级为肿瘤组织仍然存在,只有少部分细胞有 退化变性,少许慢性炎细胞浸润 2级为肿瘤细胞大部分消失,残留肿瘤组织明 显退变,间质毛细血管增生,大量慢性炎细胞 浸润及异物巨细胞反应 3级为肿瘤细胞消失,成纤维细胞增生或瘢痕形成
左侧髂血管旁淋巴管囊肿 7025
术后阴道残端肿瘤复发 7280
术后阴道残端肿瘤复发 侵犯盆壁及髂骨,左侧输尿管扩张 左侧髂血管淋巴结转移 8127
盆壁肿瘤复发 侵犯骶骨、髂骨 7404
治疗后评价 长T2信号伴有占位效应提示残留肿瘤
放疗后肿瘤复发 长T2信号伴有占位效应提示残留肿瘤 8284
小 结 直接观察肿瘤大小,观察对阴道和宫旁的侵犯 显示盆壁侵犯 观察盆腔内淋巴结敏感 指导临床治疗:ⅡA期以下手术治疗,ⅡB期以上采用放化疗 小 结 直接观察肿瘤大小,观察对阴道和宫旁的侵犯 显示盆壁侵犯 观察盆腔内淋巴结敏感 指导临床治疗:ⅡA期以下手术治疗,ⅡB期以上采用放化疗 用于术后及放化疗效分析 不能分辨ⅠB以前的分期 对部分ⅡB期存在假阴性或假阳性,可能误导临床治疗,须引起注意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