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 (高級組P.4-6).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秀拉 藝術家 老師:袁淑芬學生:吳俊潭. 秀拉的生平 秀拉的生平 1859 年出身於巴黎個資產 階級家庭 。 由於父親是一所 法律行政員,他的穩定收入 使畫家秀拉從來不用為金錢 擔憂。 1859 年出身於巴黎個資產 階級家庭 。 由於父親是一所 法律行政員,他的穩定收入 使畫家秀拉從來不用為金錢 擔憂。
Advertisements

印象之父 克勞德. 奧斯卡. 莫內 (Claude Oscar Monet) 印象之父 克勞德. 奧斯卡. 莫內 (Claude Oscar Monet)
2007 年 6 月 楚雄师范学院计科系 离 散 数 学 第三章 逻辑代数 ( 上 ) 命题演算.
高雄師範大學103學年度教育學程招生準備方向 高師大師培中心 凃金堂
╰☆中四新春習作專題報告☆╯.
狙公 劉基.
天主教善導小學 錦繡中華 --- 專題研習報告比賽 實地考察 福建客家土樓的變與同.
喬治.秀拉 Georges Seurat ( ) 法國畫家 生活美學分享 By Grace.
認‧識‧印‧象‧派 簡報設計 李珮甄.
第二組 組長:16葛詠馨 組員:8張庭瑋、14葉映歡 17鄭琇文、37黃世宣
印象主義 (Impressionism) 盧淑貞 葉秋梅 ©2002 美術教育天地-美術欣賞教材.
資訊科技挑戰獎勵計劃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 6A(06)陳芷蘊 中華白海豚. 資訊科技挑戰獎勵計劃 樂善堂梁銶琚學校 6A(06)陳芷蘊 中華白海豚.
漫 步 現 金 流 現金流,這輩子非得瞭解….
印象派的介紹 關於印象派的起因.理論,以及代表藝術家.
生 之 歌.
印象主義 (Impressionism) 盧淑貞 葉秋梅 ©2002 美術教育天地-美術欣賞教材.
印象派藝術 Impressionism 李惠賢 梁穎琪 © 2003.
50个经典面试问答 主讲:卢秀峰.
魏德聖 臺灣華語電影的大贏家 魏德聖.
六年級上學期視覺藝術科 點描法 疑幻疑真 嗇色園主辦可立小學 製作人: 何家慧老師 製作日期:2004年9月10日.
歷史的耶穌 普通話學人之家 June 21, 2003.
台灣加油!! 決不放棄!! 加油!! 加油!! 馬英九.
論文心得報告 冷凍二忠 39號 顏酩修.
第十八章 沟通的真理.
第五章 19世纪欧洲及美国美术 European and American Art in 19th Century
粉彩大師-雷諾瓦 作者:鄭馨怡.張恩慈 指導老師:黃芝莉.
印象派 Impressionism.
藝術與美學欣賞-10 寫實主義、 浪漫主義與 印象派藝術的發展
印象派 與 後期印象派.
記錄生活.
世界名畫 WELCOME YOU 報告人:林佳蓉.
克洛德·莫內 Claude Monet ( ) 製作: 年度 上六乙 方麗森、陳以琳、陳樂桐、吳挺順 上六丙 鄺蔓芊、黃燊榆、馮雅詩、洪雅欣.
非擬真著色 (non-photorealistic rendering)
郊外風景 (點描畫) 五年級.
Georges Seurat, Sunday Afternoon on La Grande Jatte
欣賞有趣的薑餅屋.
波哥雷里奇 (Ivo Pogorelich, 1958-)
素描(drawing) 素描是什麼? 一、中文的意思為: .素-白色的絹布→白色→簡單的顏色。 .描-<畫>的意思。
印象派 (初級組P.1-3).
印象派畫作鑑賞 – 莫內的啟發 蔡文祥 教授兼副校長 資訊科學系.
Matisse 第一組 組長: 24 組員: 10,13,33,35.
顏色的操縱者 莫內 8年11班第六組.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愛惜生命.
味精的妙用 班別:4A 姓名:盧芷桐(23),吳宝怡 (25),余心 穎,(26).
珊瑚白化和全球化之關係 作者:仲士豪、姜少強.
組員:4960P013 陳佳琪 4960P018 柯琬婷 4960P054 林家瑜 指導老師: 陳碩珮 老師
達利.
擱淺的日子 吳獻章老師.
世界十大天价名画排行榜 2006年是世界艺术品拍卖界风起云涌之年,抽象表现主义画作大放异彩,许多新作闯入十强。截至2009年11月7日止,以下十幅画作是当之无愧的世界十大天价名画(计入通货膨胀,将画作成交价换算成09年的美元水平,因此排名更加准确)。 文化传播网
雷諾瓦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 ~ 1919
807 視覺藝術第七組.
雷諾瓦 作者:江馥樺、鄭君柔、吳佩熹 指導老師:黃芝莉老師.
(Pierre - Auguste Renoir)
雷諾瓦 912第7組 組員:
莫奈 Monet Claude 1840~ 年出生於法國,愛像個流浪漢的到處寫生,捕捉大自然。而在1926年11月5日,這位86歲的印象派之父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陽光與色彩。
Pierre-Auguste Renoir 1841 ~ 1919
╰☆中四新春習作專題報告☆╯.
98年度兒童課後照顧學程 修課名單確認暨課程說明會 2009/09/15(二) 08:40~09:20.
題目:心中最討厭的…… / 我喜愛 /理想的風景
遇見秀拉.
克勞德‧莫內 郭書彣 90713 陳 蓉 徐文沂 90732 許鎧杰 廖采峰 90739 劉冠伸.
藝術家-秀拉.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 畢卡索 (Pablo Picasso)的生平 畢卡索 (Pablo Picasso)的繪畫風格
戒波罗蜜多.
遇見秀拉 指導老師:袁淑芬 學生:蘇洳宣.
蒙德里安調色盤 藝術與人文視覺藝術教學設計 蔡娟娟
2010頭份國小藝術才能班 知性之旅行前導覽 馬內到畢卡索~費城美術館經典展.
米勒.尚.法蘭西斯瓦( ) Millet Jean Francoi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印象派 (高級組P.4-6)

印象派的時代背景

印象派的繪畫觀念

秀拉 左基.皮耶.秀拉(George Pierre Seurat是法國新印象主義重要的代表人物)1859年出身於巴黎一個資產階級家庭。由於父親是一所法律行政員,他的穩定收入使畫家秀拉從來不用為金錢擔憂。         當秀拉在1884至1886年間創作〈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一畫和在1880年代末畫〈模特兒〉〈騷動舞〉和〈馬戲團〉等作品,他漸漸成為巴黎的重要人物。由於他本性非常隱密,因此我們對他當時的想法幾乎一無所知。他後來只說:「我這樣畫的原因是想表達一些新的表現,一種完全是我個人風格的繪畫。」

馬戲團﹝The Circus﹞ 1891 年 大傑特島的星期日下午 ﹝Sunday Afternoon on the Island of la Grande Jatte﹞ 1884 ~ 1886 年

莫內 (Claude Monet) 莫內(1840~1926),法國畫家。他說:“我願永遠站在大海面前或波濤之巔。”他喜歡戶外畫畫,因為當場直接畫下來的任何東西是有一種不能再在畫室找到的力量和用筆的生動性。     22歲的莫內到巴黎求學,結識了同學巴齊依、雷諾瓦和西斯萊,他們結成“四好友集團”,他們與莫內開始傾向於走出畫室向大自然學習。開始獨具匠心地盡情描繪大自然的光和色彩。   莫內後來前往英國,在那里會見過畢沙羅,曾取道荷蘭寫生。43歲莫內帶著兒子定居於離巴黎40公里的吉維尼村,隱居作畫又生活了43年,在這里創作了許多作品,重要的《睡蓮》就是他晚年的名作。1926年11月5日,這位86歲的印象派之父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陽光與色彩。 http://hk.video.search.yahoo.com/search/video;_ylt=A2oKmLw.qtxS4kcAxa2zygt.?p=monet&fr=yfp-s&fr2=piv-web&vm=r

聖德尼街的節日 ﹝The Rue Saint-Denis, 30th of June 1878﹞ 作品特色   莫內的創作目的主要是探索表現大自然的方法,記錄下瞬間的感覺印象和他所看到的充滿生命力和運動的東西。曾長期探索光色與空氣的表現效果;常在不同的時間和光線下,對同一對象連續作多幅描繪,從自然的光色變幻中抒發瞬間的感受。 莫內很重視筆觸,它成為色彩表現的靈魂,不同的筆觸能表現出事物不同的質感和動勢,他運用不同的筆觸充分表現色彩以符合自然的本來面貌。主要作品有《草地上的午餐》、《聖阿德列斯的陽台》、《花園里的女人們》、《日出印象》、《巴黎聖拉查爾火車站》、《乾草堆》和組畫《睡蓮》等。 聖德尼街的節日 ﹝The Rue Saint-Denis, 30th of June 1878﹞ 1878 年 http://hk.video.search.yahoo.com/search/video;_ylt=A2oKmLw.qtxS4kcAxa2zygt.?p=monet&fr=yfp-s&fr2=piv-web&vm=r

莫內作品 清晨的盧昂主教堂 ﹝Rouen Cathedral at dawn﹞ 1894 年

莫內作品 (花園及睡蓮)

http://hk. video. search. yahoo http://hk.video.search.yahoo.com/search/video;_ylt=A2oKmLD_stxSXxQAFZCzygt.?p=%E8%8E%AB%E5%85%A7&fr=yfp-s&fr2=piv-web&vm=r

雷諾瓦﹝Pierre-Auguste Renoir﹞﹝1841 ~ 1919﹞   雷諾瓦是法國印象派畫家、雕刻家。 畫家迪亞茲鼓勵雷諾瓦把畫面的明亮度提高,放棄以黑色做為陰影主調。   莫內與雷諾瓦為好友,兩人經常一塊兒出外旅遊寫生,將畫架並排架起,對照同樣的風景作畫。以莫內的《青蛙潭》﹝La Grenouillere﹞和為例,兩畫皆作於 1868 到 1869 年之間,雖然主題雷同,但雷諾瓦畫中洋溢著溫柔詩意的氣氛,而莫內的筆觸則比較肯定。雷諾瓦畫中景物密集,予人一種親切之感,而粉紅與淺紫的色調,散發出一種馥郁的女性氣息。 雷諾瓦的《青蛙潭》﹝La Grenouillere﹞ 莫內的《青蛙潭》﹝La Grenouillere﹞

雷諾瓦作品 1870 年代中期,雷諾瓦已發展出個人獨特的風格,從《煎餅磨坊的舞會》﹝Ball at the Moulin de la Galette﹞這幅畫中看得十分明顯。他在人物造型上,不用很清楚的輪廓,或粗重的線條表現,而以自然寫實的筆調烘托出畫中的人、物與空間,使畫面有著似夢似幻卻又強烈感人的效果。陰影部分採用柔和的藍色調,而光亮處則帶著溫暖的粉色調。在午後的陽光下,光影斑駁,透著幾許陶然的溫馨。

雷諾瓦作品   雷諾瓦自 1883 年起,在印象派畫法中加上正式而具形的處理,如《傘》﹝The Umbrellas﹞中,物象有了較肯定的輪廓,油彩油而平滑,塗刷層次似琺瑯質般細緻。他對物象的輪廓線內,運用流暢的筆觸,在畫布上塊狀地塗抹。晚年的畫用色依然大膽,技法更為奔放。 傘﹝The Umbrellas﹞ 1882 年

雷諾瓦作品 船上的午宴 ﹝Luncheon of the Boating Party﹞ 1881 年 鋼琴前的少女﹝Girls at the Piano﹞ 1892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