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細胞之旅 (A tour of the cell)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焦點 12 水 1. 含量最多 5. 比熱較大 2. 具有極性 6. 蒸發熱大 3. 最佳溶劑 7. 輕微解離 4. 於 4 ℃密度最大.
遗传 细胞 增殖 生物 第二章 分子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生命与细胞 一. 生物必备的条件 增殖 (proliferation) 遗传 (heredity) 细胞 (cell) 变异( mutation )
焦點 1 真菌的特徵與分類. 真菌 ( 菌類 ) 皆為異營真核生物大多為陸生大多具菌絲 ( 營養菌絲, 繁殖菌絲 )
第二章 生物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第2節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第三章 细胞基本知识概要 细胞的基本概念 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 ——病毒及其与细胞的关系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
肿瘤细胞生物学 Tumor cell biology
焦點1 生命現象 1.構造 5.反應 2.代謝 6.運動 3.生長 7.繁殖 4.適應 8.恆定.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三章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细胞生物学 熊 涛
振兴中医专科的思维 昆明市中医医院 钟传华.
2.木材的生物构造与细胞形态 chapter 2 Biological structure and cell shape of wood
Depart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y of Gannan Medical University
2-5 原生生物.
第 二 章 真核微生物.
第一部分 植物细胞与组织.
Chapter 6 A Tour of the Cell.
第十五章 细胞社会的联系: 细胞连接、细胞黏着和细胞外基质
欢迎同学们学习 《组织学与胚胎学》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欢迎同学们学习 《组织学与胚胎学》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Molecular Pathology introduction 分子病理学导论
第一节 细胞生物学的概念 和研究对象 一、概念
2-1 細胞學說 1.虎克觀察軟木栓薄片,發現一格一格的構造,他將這些小格子稱為「細胞」,實際上虎克所看到的細胞,僅僅是細胞死亡後所留下的細胞壁,細胞內部的物質早已經消失不見了。 2.細胞學說重要的理論為:細胞是生物體構造與機能的基本單位。 2-2 組成細胞的物質.
细胞骨架系统 (cytoskeleton system)
第二节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一、形态与结构 在高等植物中叶绿体象双凸或平凸透镜状,长径5~10um,短径2~4um,厚2~3um。高等植物的叶肉细胞一般含50~200个叶绿体,可占细胞质的40%,叶绿体的数目因物种细胞类型,生态环境,生理状态而有所不同。 在藻类中叶绿体形状多样,有网状、带状、裂片状和星形等等,而且体积巨大,可达100um。
老化的細胞生物學 (1)細胞衰老(senescence) (2)基因體的不穩定(genomic instability)
第一章 植物细胞和组织 第一节 植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第二节 植物细胞的繁殖 第三节 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第四节 植物组织和组织系统.
第一章:生物體的基本構造與功能 第三節-真核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免疫 immune response 1.抗體免疫 2.細胞免疫.
細胞的構造 大部分的細胞直徑約介於1~100微米(μm)間。 最小的細胞為細菌(胞漿菌),約為0.1~1.0 μm間。
第一篇 细胞生理学 第一章 生物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章 细胞的兴奋 第三章 细胞间信息传递 第四章 肌细胞的收缩功能.
生命樹 (種系發生樹)
蛋白質的合成 (Protein synthesis)
細胞膜的雙磷脂層 (Phospholipid bilayer in cell membrane)
生物細胞 王鳳英 副教授.
基因工程.
編號:3261 課程綱要 一、【開課系所】:生命科學系(所) 二、【開課年級】:三 年級 三、【修別】 :選 修
種子的休眠 (Dormancy of seeds)
中三生物科 第二章:細胞及身體組織的層次.
中一綜合科學科 單完三:細胞.
CHAPTER 7 MITOCHONDRION AND PEROXISOM.
第八章 叶绿体 chloroplast.
第九章 蛋白质的加工、易位及降解 1 蛋白质的加工 2 蛋白质易位 3 蛋白质的降解 4 小 结.
CHAPTER 9 Endomembrane System and Protein Sorting.
上皮组织epithelial tissue
2-2.1 原核生物界 1、全為單細胞,缺少核膜以及膜狀胞器, 例如:細菌和藍綠藻。.
D1 Prokaryotic chromosome structure
第 2 章 生物體的組成 2-1 細胞的發現與 細胞學說.
生物的基本單位--細胞.
生物科報告  細胞的結構  人有多少個細胞?當然不少了。是100,000,000,000,000個。問題是每一個細胞,原來都有極複雜的結構。一個細胞,體積極小,但其中的染色體內,卻可能蘊含有一千本厚六百頁的大書都寫不完的訊息。細胞內有好多零件:例如細胞膜、核糖核蛋白體、核、染色體、核仁、內質網,腺粒體、高爾基體、中心粒等等。就像一個小國家,裏面有能源發電廠、食品製造廠、電訊交通網、馬路河流、軍隊、邊防海關、政府,等等。
第三 节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 Eukaryotic cell and Prokaryotic cell 山东省实验中学
生物科技 細胞內外的信息傳導 (Ras 及 P53 的例子) 細胞的生理功能是由許多分子的交互作用機制所控制 1 外部信息 受體 細胞膜
第 一章 生物學的概念與方法 生物學: 就是對生命的科學研究 生命是什麼? 難以定義, 只能描述生命如何工作(How life works.) 生命 是一個早期事件的結果。在這個事件 中,無生命物質聚集到一個活細胞中 ,成為生命體。 生命 是一種能夠捕獲、並使用能量及基礎 物質的方法.
第三節  光合作用與呼吸作用.
中三生物科 生物的七個特徵.
有趣的微生物 主講者 陳樺亭老師.
O-linked High mannose Glycoprotein N-linked Complex Hybrid Versican
第七章 神经组织.
细胞生物学的研究技术和方法.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細胞.
基因的本質 (The nature & action of genes)
Machine Learning & Bioinformatics
遺傳學 - 細胞週期 (Cell Cycle).
一道牆是由什麼組成的? 磚.
T C A G DNA A G U C RNA Transcription C1-21.
細胞的構造與功能.
生物科專題報告 動.植物細胞的結構 精子細胞 線粒體細胞.
生化課程整理作業 CH21 Part 1 第22組 0993B003陳懌亭 0993B027郭淑慧.
生物技術 Ch10.生物轉化技術 阮雪芬 Nov19&20, 2002 NTU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細胞之旅 (A tour of the cell) 植物科學系 陳益明老師 2003.09.18

「任何一個細胞都蘊含著數十億年的演化紀錄,因此一個細胞所代表的都是歷史的紀錄,你別想用幾句話把它說清楚。 」 ——Max Delbruck

一、細胞學說(cell theory): T. Schwan ( 動物學家 ) 和 M. Schleiden ( 植物學家 )提出細胞學說。(1839-1840) (一) 細胞是構成生物體的基本單位。(unit of structure) (二) 細胞是生物體的基本生理單位。(unit of physiology) (三) 細胞是生物體的發育單位;或 “All arise from pre-existing cells.

二、細胞大小 ( cell size ) 從最小的細胞mycoplasma ( 0.1~0.2um ),到一般細菌原核生物 ( prokaryotes ) ( 1~10um ),真核細胞 ( eukaryotic cells) ( 10~100um ) (Fig.7.1)。

三、研究細胞的方法(How to study cells) (一).顯微鏡是觀察細胞細微構造的主要工具: 1.光學顯微鏡 ( light microscope ) 2.電子顯微鏡 ( electron microscope 簡稱EM ) a.穿透式電子顯微鏡 (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簡稱 TEM ) b.掃瞄式電子顯微鏡 (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簡稱 SEM )

三、研究細胞的方法 (How to study cells) (二)細胞內的胞器與膜系之分離: 細胞學家能夠由細胞內分離出各種胞器 ( organelles ),以研究其生理功能。 細胞各項胞器及膜系之分離法 (cell fractionation) (Fig.7.3)

四、原核細胞 ( prokaryotic cells )及真核細胞 ( eukaryotic cells )構造之一般描述:(Fig. 7 四、原核細胞 ( prokaryotic cells )及真核細胞 ( eukaryotic cells )構造之一般描述:(Fig.7.4,Fig.7.7~Fig.7.8) 細胞核 ( nucleus ) 液泡 ( vacuole ) 核仁 ( nucleolus ) 溶體 ( lysosome ) 葉綠體 ( chloroplast ) 原生質膜 ( plasma membrane ) 粒線體 ( mitochondrion ) 微粒體 ( microbody ) 內質網 ( endoplasmic reticulum ) 過氧化體 ( peroxisome ) 高爾氏體(Golgi body ; Golgi apparatus) 乙醛酸體 ( glyoxysome ) 核糖體 ( ribosome ) 細胞骨架 (cytoskeleton )

五、細胞核含有真核細胞的遺傳基因庫(The nucleus contains a eukaryotic cell’s genetic library)(Fig.7.9) (一)核膜 ( nuclear envelope ): 有小孔,為細胞核與細胞質間流通之孔道。 (二)核質 ( nuclear plasma ):含染色質 ( chromatin )。 (三)核仁 ( nucleolus,複數nucleoli ): 呈圓形,在EM下可看到許多顆粒狀,是rRNA合成及與核糖體蛋白質聚合成核糖體之處。

六、核糖體 ( ribosomes): (一)主要在細胞質中,是依據遺傳密碼合成蛋白質的主要場所,但葉綠體與粒線體內亦核糖體。 (二)在移到細胞質之前,在細胞核內核仁之處,由rRNA及核糖體蛋白質聚合(Fig.7.10)。 (三)蛋白質合成旺盛之細胞中,核糖體以結合性核糖體 ( bound ribosomes )較多,而且有多個核糖體同時在轉讀密碼,形成多核糖體 ( polyribosomes )。

七、內膜系統 ( endomenbrane system ) a. 核膜 ( nuclear envelope ) b. 內質網 ( endoplasmic reticulum ) c. 高爾氏體 ( Golgi apparatus ) d. 溶體 ( lysosomes ) e. 各種液胞 ( various kinds of vacuoles ) f. 過氧化體 ( peroxisomes ) g. 原生質膜 ( plasma membrane )

(二)內質網 ( endoplasmic reticulum ) 1. “endoplasmic”是在細胞內之意,”reticulum”是小網 (little net) 之意。它是由許多膜管 ( membranous tubles ) 及囊膜 ( cisternae ) 組成。內質網與細胞核膜連結,形成一連續的構造,它被認為是由核膜之外層膜往外延伸形成的(Fig.7.11)。

(二)內質網 ( endoplasmic reticulum ) 2.內質網可分為二類: a. 顆粒內質網 (rough endoplasmic reticulum, 簡稱RER ):細胞分泌。 b. 光滑內質網 ( smooth endoplasmic reticulum, 簡稱SER )

(二)內質網 ( endoplasmic reticulum ) 3. 顆粒內質網之功能 a.具有分泌性的功能:在分泌性的特殊細胞中,如:胰腺 (pancreas)分泌性蛋白質、胰島素 (insulin) 等。它是在顆粒內質網上之核醣體所合成的。分泌性的蛋白質大都屬於醣化蛋白 (glycoproteins)。

(二)內質網 ( endoplasmic reticulum ) 3. 顆粒內質網之功能 b.貯存累積分泌物到某一階段會形成運送泡囊 (transport vesicle)。它具有運輸物質與傳播信號的功能。 c.可經由蛋白質與磷脂類 ( phospholipids ) 的累加而成為合成細胞膜的工廠。 d.具有機械支持作用。

(二)內質網 ( endoplasmic reticulum ) 4.光滑內質網之功能 a.合成脂類。 b.醣類代謝:醣原分解 ( glycogenolysis )。 c.藥品及其他毒物之解毒作用 ( detoxification )。 d.具有機械支持作用。

(三)高爾氏體 ( Golgi apparatus, Golgi complex, Golgi body , 在植物體內常用Dictyosome, 或 Golgi apparatus ) (Fig.7.12) 1. 將內質網合成之物質修飾 (modification) 累積(sort)、暫且貯存及運輸。

(三)高爾氏體 2. 由光滑的膜系所包圍成囊狀或泡狀的構造,具有: a.濃縮、暫且貯存細胞內合成之一些物質。 b.參與分泌的作用。 c.參與細胞壁的主要成份之-纖維素之合成。

(四)溶體 ( lysosomes )(Fig.7.13) 1.它是細胞膜包圍而成袋狀之構造,其內有不同的水解酵素( hydrolytic enzymes ),供消化細胞內之大分子(macromolecules)。

(四)溶體 ( lysosomes )(Fig.7.13) 2.功能: a.細胞內的消化: (1).吞噬作用 (phagocytosis )。 (2).自食作用 (autophage)(Fig.7.13;7.14)。 b.細胞外的作用(extracellular action): 溶體內酵素的釋放可導致有機物質之分解。

(四)溶體 ( lysosomes )(Fig.7.13) 3.溶體與人類的疾病: 貯藏性病症 (Storage disease) : 因基因突變而引起溶體內酵素的活性改變,導致不能分解某些特定的貯藏物質而導致遺傳性疾病,約有20種。

(五)液胞(vacuole): 細胞維持上有許多不同的功能液泡及囊胞皆是由細胞膜包圍形成囊狀之構造,具有不同的功能 (Fig.7.15)。

(五)液胞(vacuole): 1.食物胞(food vacuoles) 2.伸縮胞(contractile vacuoles) 3.中央液胞: 成熟的植物細胞皆有一個大的中央液胞,由內質膜(tonoplast)包圍而成。內含有各種無機鹽類、有機酸及水溶性的蛋白質等,具有維持細胞滲透勢的功能。另外亦存有植物鹼及花青素(anthocyanins)等。

(六)過氧體(peroxisomes) 1.它是單層膜的胞器,內含有過氧化氫酶 (peroxidase)、觸酶(catalase)與氨基酸氧化酶(amino oxidase)。 H2O2+H2O 2H2O+O2↑ H2A+H2O 2H2O+A  catalase peroxidase

(六)過氧體(peroxisomes) 2.特殊的過氧體稱為乙醛體(glyoxysomes),常見於植物含脂肪較多的種子內,它是將脂肪酸轉變為糖類的場所(Fig.7.19)。

八、能量的轉換者(energy tranduction): 粒腺體(mitochondrion)與(chloroplast) (一)粒腺體(mitochondrion,複數為mitochondria):(Fig.7.17) 1.是由雙層膜所組成的胞器,大小在0.2-0.5μ之間,呈粒 狀、環狀或是腺狀,它是真核細胞行呼吸作用生成ATP的主要場所,有「細胞的發電場」之稱。在基質中含有自己的環狀DNA與70S核糖體。

(一)粒腺體(mitochondrium,複數為 mitochondria): 2.有許多證據支持粒腺體是來自於原核生物,經過長期共生(symbiosis)的結果--粒腺體共生學說(the symbiotic hypothesis of mitochondria)。 3.粒腺體的基因發生變異或是失常會引起人類的遺傳性疾病。

(二)葉綠體 ( chloroplast ):(Fig.7.18) 1.是由雙層膜所組成的胞器,由內膜向內延伸形成葉綠餅 ( granum ),是植物行光和作用 ( photosynthesis )中光反應 ( light reaction )的場所。葉綠餅是由2-10個小室 ( compartment ) 所組成,每個小室稱為類囊體 ( thylakoid )。葉綠體的基質 ( stroma ) 是暗反應的場所。在基質中含有自己的環狀DNA與70S核糖體。

(二)葉綠體 ( chloroplast ):(Fig.7.18) 2.有許多證據支持葉綠體是來自原核生物——原綠藻,將過長期共生 ( symbiosis )的結果。

九、細胞骨架 ( cytoskeleton ) (一) 主要是由微小管 ( microtubules ),微絲 ( microfilaments ) 及中間型絲 ( intermediate filaments ) 所組成。(Fig.7.20) 1. 微小管或稱微管體:最厚,呈中空圓柱狀,直徑25nm,是維持或控制細胞形狀,染色體移動,鞭毛、纖毛運動及植物細胞壁形成有關。由tubulin蛋白組所組成。

九、細胞骨架 ( cytoskeleton ) 2. 微絲則由成串之類似肌蛋白 ( actin-like ) 所組成。 3. 中間型絲之直徑大小約8-12nm,由不同的角質素 ( keratins ) 組成。

九、細胞骨架 ( cytoskeleton ) (二)細胞骨架負責維持細胞的形狀,並且有扮演細胞移動的功能,鞭毛、纖毛或是肌細胞是藉由特殊的「motor molecules」,是一種蛋白質的耗能伸縮(Fig. 7.21;Table 7.2)。

十、中心體(centrosome) 中心體(centriosome)是由兩個中心粒(centrioles)組成 (Fig 7.22),在細胞分裂時與染色體往兩極之移動有關。

十一、 鞭毛和纖毛 鞭毛 ( flagellum,複數是flagella) 和纖毛 ( cillium,複數是cillia ):是由九個成對的微小管組成,是生物游動之原動力 (Fig. 7.23,7.24,7.25)。

十二、 細胞壁 ( Cell Wall ) (一)在細胞分裂之末期,在兩細胞間累積以果膠鈣為主要成分之中膠層 ( middle lamella ),以後再分泌纖維素等物質,形成初生細胞壁 ( primary cell wall ) 此時細胞壁可再生長。

十二、 細胞壁 ( Cell Wall ) (二)次生細胞壁 ( secondary cell wall ):加入木質素 ( lignin ),稱木質化 ( lignification ) 或木栓質 ( suberin )或角質 ( cutin )等(Fig. 7.28)。

十三、細胞外基質 ( extracellular matrix 簡稱ECM ): (一)對動物細胞而言,它具有支持 ( support )、黏著 ( adhesion )、運動 ( movement )與發育 ( development )的功能。

十三、細胞外基質 ( extracellular matrix 簡稱ECM ): (二)動物細胞外之基質主要是由細胞分泌的醣蛋白 ( glycoproteins ),動物細胞最主要的是如膠原 ( collagen ),在細胞外形成堅硬之纖維 ( fiber ),即膠原纖維 (collagen fibers),它滲入由蛋白多糖(protesglycan)所組成之網狀構造內(Fig. 7. 29)。

十三、細胞外基質 ( extracellular matrix 簡稱ECM ): (三) ECM另一種醣蛋白稱為纖維網蛋白(fibronectin)它 能與它的接受蛋白(receptor protein)-integrins結合與細胞間的連通(communication)有關。

十四、細胞的接合( junction ): (一) 動、植物細胞間常聯結成功能性的構造,細胞間常藉由「直接的物理性接觸」(physical contact)形成互相連著 ( adhere )、互相作用 ( interact ) 及相互連通 ( communicate ),其連接處稱為接合 ( junction ) (Fig. 7.30)。

十四、細胞的接合( junction ): (二)動物細胞之醣膠層: 由oligosaccharides所組成,能增強細胞表面的黏著性,幫助細胞連接在一起。 與細胞之辨認有關。 利用共價鍵與原生質膜之蛋白質或脂類相連結。

十四、細胞的接合( junction ): (三)癌細胞的細胞膜會改變原有的特性: a. gap junction消失。 1.細胞膜的特行性改變: a. gap junction消失。 b. mucopolysaccharide反常增加。 c.醣類的吸收增加。 d.細胞內的酶流漏 ( leakage ) 的狀況增加。

十四、細胞的接合( junction ): (三)癌細胞的細胞膜會改變原有的特性: 2.細胞間的接連消失,促使: a.抑制遷移的特性消失。 b.抑制細胞分裂的特性消失。

十五、 一個細胞是活的生物體的組成單位,它整體表現的生命力比細胞內容每一單元(parts)所表現的總和還更大 (The cell is a living unit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十六、參考資料 1.Compbell, NA and Reece,JB (2002) Biology(6th.ed).Chap.7.A tour of the cell.p.108-137. 2.Becker, Kleismith and Hardin. (2003). The World of the Cell. (5th edition). ISSN-O-80532-4547-7. 3.Alberts B., Johnson A., Lewis J., Raff M., Roberts K. and Walter P.. (2002). Molecular Biology of the Cell. (4th edition). Garland Science Co. New York. U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