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開放軟體平台上整合資源預約協定與約束路由以實現訊務工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容器核心技术及 SDN 实践 田琪 & 闫国旗. Agenda SDN 实践 容器核心技术.
Advertisements

寻址与路由技术 IP地址 ARP协议 IP地址的扩展 Internet的组播 Internet群组管理协议 自举与动态配置 端口与套接字
计算机网络(第 6 版) 第 10 章 下一代因特网.
第 4 章 网络层 数学科学学院 冯世斌.
Foundations of Computer Science
實驗 9: 無線安全網路之建設.
第 4 章 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 2 版) 第 7 章 网络互连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第四章 网络层 网络层 网络层 网络层 网络层 网络层.
因特网 TCP/IP协议 IP路由技术 Internet接入技术 Internet服务.
網路硬體設備簡介 Crickstudy Authentication Institute.
第6章 Internet与TCP/IP体系结构
進階網路系統 作業 題目: 組別:第二組 組員: 蘇俊吉 盧柏崴 黃明煜 李德偉
路由器的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 两种常用的内部网关协议(RIP和OSPF) 路由器的产品结构 局域网中使用路由器的方案
1. 理想的路由算法 有关路由选择协议的几个基本概念 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 算法在计算上应简单。
路由器繞送協定- 第三章 路由器動態繞送服務
第六章 在华为路由器上配置动态路由OSPF协议(实训)
安徽邮电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 赵正红 2009/2010学年第一学期
第3章 路由技术—动态路由.
网络技术之六: 路由技术 22:00.
多播技术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李向丽.
Routing Protocols and Concepts – Chapter 3
第7章 路由技术 7. 1 广域网技术概述 7. 2 IP子网间的路由技术 7. 3 访问控制列表 7.4 网络地址转换(NAT)技术.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 组网技术与配置(第2版) 第8章 路由器的配置 汪本标.
PTN——全业务承载传送的最佳平台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范志文.
2017/4/7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组.
计算机网络 吴功宜 编著 欢迎辞.
引入 电力调度数据网主要由国家电力调度数据一级网,区域二级网, 省级三级网,地市四级网和县级五级网组成,覆盖了各级调度中心和直调发电厂、变电站。目前一、二、三、四级网基本建成,少数省市已经开始建设五级网。 在此处创建与本课程内容相关的话题或问题,引导学员注意。 此页可有可无。这页仅在授课时使用, 胶片+注释中不使用。
路由协议配置 1.0 此为封面页,需列出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和课程开发室名称。
TCP/IP基本原理 第五章 路由原理与协议
證券期貨周邊單位資訊傳輸整合案 網路整合上線說明
第 6 章 IP 遶送.
Core Switch 設定 Port的開啟與關閉 Virtual LAN建立 將Port指定到Virtual LAN
學校網路設備規畫與建置 報告人:莊斯凱.
Chapter 4 Network Layer (網路層).
淺談MPLS Professor Cheng-Mu Tsai Student Yu-Shin Chen
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 周文峰.
網路技術管理進階班---網路連結 講師 : 陳鴻彬 國立東華大學 電子計算機中心.
基礎網路管理 第十一章 OSPF路由協定 製作:林錦財.
第六章 差错与控制报文 (ICMP).
IPv6原理与应用 技术培训中心
32 bit destination IP address
TCP/IP Protocol Suite TCP/IP協定 第二組 投影片製作by簡嘉宏 綦凱宏 林睿敏 滕孟哲.
锐捷网络技术培训系列课程-(中级) OSPF协议 培训组 闵 捷.
Access Networks.
第4章 网络互联与广域网 4.1 网络互联概述 4.2 网络互联设备 4.3 广域网 4.4 ISDN 4.5 DDN
路由基础.
Chapter 11 Unicast Routing Protocols
什麼是網際網路? 面臨攻擊的網路 網路邊際 總結 網路核心
多协议标记交换技术(MPLS)及其应用 市场管理部 黄桂生.
「寬頻匯流網路管理」教材 模組四: 第一章 網路管理架構
MPLS基本原理 标记 LDP LSP 北京邮电大学 2019/1/3.
校園網路架構介紹與資源利用 主講人:趙志宏 圖書資訊館網路通訊組.
第5讲 网络层 本讲目的: 概述: 理解网络层服务原理: 因特网的实现实例 网络层的服务 路由选择原理 分层的路由选择 IP协议
第十三章 TCP/IP 與 Internet 網路連結技術
2010電資院 「頂尖企業暑期實習」 經驗分享心得報告
1.MPLS技术 2.网络体系结构 3.MPLS交换基本原理
3.1 通訊協定 3.2 開放系統參考模式(OSI) 3.3 公眾數據網路 3.4 TCP/IP通訊協定
3 電子商務技術.
滕小玲 北京大学计算中心 IPv6技术讲座 现有Internet的基础是IPv4,到目前为止有近20年的历史了。由于Internet的迅猛发展,据统计平均每年Internet的规模就扩大一倍。IPv4的局限性就越来越明显。个人电脑市场的急剧扩大、还有个人移动计算设备的上网、网上娱乐服务的增加、多媒体数据流的加入、以及出于安全性等方面的需求都迫切要求新一代IP协议的出现。
傳輸控制協議 /互聯網協議 TCP/IP.
指導教授:梁明章 A 許之青 國立高雄大學 2010/06/25
Distance Vector vs Link State
第8章 網際網路協定IPv6介紹與設定 蕭志明老師 CCNA教學.
第4章 网络层.
Mobile IPv4.
Distance Vector vs Link State Routing Protocols
IP Layer Basics & Firewall
10801: Lift Hopping ★★★☆☆ 題組:Problem Set Archive with Online Judge
第 4 章 网络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於開放軟體平台上整合資源預約協定與約束路由以實現訊務工程 徐志偉* 簡名世 侯廷昭 國立中正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及電信研究中心

Outline 前言 背景知識介紹 Quagga軟體平台 於Quagga軟體平台上整合RSVP-TE與CSPF 功能測試與驗證 結論

前言 MPLS-TE必須具備 IP的彈性+ATM的效能  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能向上包容多種Layer 3 protocols與向下支援不同的Layer 2 protocols MPLS具有訊務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 TE)的能力 Load balance Fast reroute MPLS-TE必須具備 OSPF-TE或IS-IS TE CSPF演算法 RSVP-TE或CR-LDP

背景知識介紹- MPLS-TE Ingress LSR (label push)->core LSR (label swap)->egress LSR (label pop)

背景知識介紹- OSPF-TE Open Shortest Path First-Traffic Engineering (IETF draft) 是擴充OSPF 的連接狀態傳播(Link State Advertisement; LSA) Opaque LSA挾帶TE 的參數來支援訊務工程 Type 9、Type 10、Type 11 確保到達目的端是最佳路徑

背景知識介紹- CSPF 改進最短路徑優先(SPF)的演算法 CSPF 演算法有以下三種計算方式: 計算到達目的地之最短路徑時,將特定的限制(Constraint)也考慮進去 (算出到達目的地之最佳路徑) 整個網路拓撲頻寛、可用的頻寛、保留的頻寛以及整個網路拓撲的鏈結情況 CSPF 演算法有以下三種計算方式: 􀁺 On-demand Dijkstra Algorithm 􀁺 Bellman-Ford (BF) based pre-computation Algorithm (RIP) 􀁺 Pre-computation using Dijkstra Algorithm (OSPF)

背景知識介紹- RSVP-TE Extensions to RSVP for LSP tunnel (RFC3209) 執行label distribution for MPLS and support explicit routing Ingress LSR (Sender) Egress LSR (Receiver) PATH Message (SESSION, LABEL_REQUEST, *ERO, *RRO, *SESSION_ATTRIBUTE) RESV Message (SESSION, LABEL, STYLE, *RRO) * Optional Objects

Quagga軟體平台- Zebra Quagga 為一套提供許多路由軟體的套件的集合,支援以TCP/IP為基礎的路由軟體,目前所支援的路由協定有:RIPv1、RIPv2、OSPFv2、OSPFv3、 BGP-4和BGP-4+。 Quagga提供給每一個路由軟體與網路管理者的互動介面,此介面為命令列介面 (CLI,Command Line Interface,在Quagga 稱為VTY),藉由這個設計理念,開發成員可以很容易新增所需求路由的協定。開發者可透過Quagga的函式庫,去開發屬於自己的軟體與管理者的互動介面。

MPLS-TE於Quagga下的設計 具有模組化、具備延展性特性、可維護性及可攜性的

Quagga原始系統軟體架構 (Unix domain socket) (Unix domain socket) (netlink socket)

Quagga support MPLS&TE Quagga 對於MPLS 的支援仍於開發階段。 針對MPLS的需求,有所謂的data plane與control plane的問題。 data plane Linux kernel space, control plane Linux user space, 包含MPLS 信令及路由協定的部分。 我們透過Sourceforge(http://sourceforge.net/)其中所支援的MPLS_for_Linux計畫,採取MPLS_for_Linux 發佈的1.935版本,將核心部分更新使其支援MPLS網路。

Quagga系統軟體架構-TE

新增模組介紹 MPLSd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daemon) 針對建立LSP需求送出符合封裝MPLS 的封包 與底層部分採取ioctl 作溝通方式 LMd (Label Manager daemon) 在MPLS Router中扮演管理Label Pool 的角色 RSVPd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daemon) 建立MPLS Tunnel

RSVP-TE 支援 MPLS-TE (con.) 版本 項目 原始的RSVP-TE版本 修改後的RSVP-TE版本 支援Kernel版本 kernel 2.4.22 kernel 2.6.15 指令下達方式 CLI (Command line interface) CLI and VTY interface Label取得來源 由label.conf檔案設定。 由LMd統一管理。

於Quagga軟體平台上整合RSVP-TE與CSPF 次點探索演算法 On-demand 不需建立path tree 節省記憶體空間 高速 RSVP-TE擴充 隨需應變(On-demand):當有新的要求則立即服務。 2.不需建立path tree:NHP 不需要像Dijkstra 演 算法[9]在計算路徑時需要建立最短路徑樹 (shortest path tree)。 3.節省記憶體空間:因為NHP 是On-demand 模 式並且不需建立一個path tree,所以它不會需 要太多的記憶體在shortest path tree 和 pre-computing route table 上。 4.高速:由於NHP 不需要花費時間建立shortest path tree,所以它有較快的計算速度。

RSVP-TE的擴充 RSVP-TE Agent 先行分析所收到的訊息種類,再丟給RSVP-TE daemon 處理 Type-1:收到Type-1 的訊息代表從OSPF-TE 送來要求建立QoS LSP 的訊息,我們在此部份將Explicit route 的功能結合至此,從這裡解析Explicit route 的內容。 Type-2: type-2 的訊息用來確定RSVP-TE Daemon 是否有收到回應binding label 的動作。

功能測試與驗證 實驗環境

功能驗證

功能驗證 (cont.)

結論 我們使用Quagga 軟體,將RSVP-TE 協定移植到Quagga 軟體架構中,使RSVP-TE 也能透過VTYconnect 的連線下達建立LSP 的指令 我們結合NHP-CSPF,算出符合約束條件的明確路徑,讓RSVP-TE 利用此明確路徑並且攜帶相關的traffic 參數去建立一條具有QoS 保證的LSP,並且在建立LSP 的同時,同步變動OSPF-TE 的TE-Class 頻寬資源,以實現訊務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