醇厚的中原韵
王大娘钉缸河南民歌 流行在河南昌邓县、息县、商城、固始一带的一种民间歌舞形式——地花鼓。 这种地花鼓多由一旦一丑合作表演。 其演唱内容多为北方各地流传的生活小调,反映百姓的平常生活。 一来是因为它真实地反映人民群众的生活,表现了老百姓的真实情感和对生活的现实性追求; 二来是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诙谐幽默,富于亲切感。
好汉歌
两首歌在旋律上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王大娘钉缸》中“担子挑走四方”和《好汉歌》中的“路见不平一声吼啊”旋律差不多。 这首《王大娘钉缸》的旋律成为《好汉歌》的素材,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民歌是作曲家创作源泉之一。
民歌与创作歌曲之区别 特点 民歌 创作歌曲 歌词、旋律 作曲方式 固定不变 流传方式 记谱 口传心授 风格特点 作曲者的个性特征 根据作曲法则创作 群众口头创作 流传中有变化发展 固定不变 记谱 口传心授 作曲者的个性特征 民族特征和地方特征
沂蒙山小调山东民歌 《沂蒙山小调》又名《沂蒙山好风光》选用传统民歌花鼓调《十二月调》,是一首带有山歌风味的小调。在20世纪40年代抗日战争时期曾填上了《打黄沙会》的歌词,抗战结束后,有人将《打黄沙会》的歌词做了改动,删去了揭露黄沙会反动本质的内容,保留了歌颂共产党的内容,形成了新民歌。
(1)说说歌曲的音乐特点? (2)歌曲共有___个乐句,每个乐句___ 小节构成? (1)旋律舒展,感情奔放,有明显的山歌风格。
想一想! 前三个乐句在创作手法上有什么特别之处?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 长随君; 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 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创作手法 “鱼咬尾”是指前一句旋律的结束音和下一句旋律的第一个音相同,也叫衔尾式、接龙式,是中国传统音乐的一种结构形式。 “起承转合”的四句式结构:“起”:音乐主题的呈式。“承”:对主题的巩固;承上启下。“转”:使音乐内容深化,节奏、调式、调性形成对比。“合”:综合全曲,大团圆。
在江南松江府,有姓孟和姓姜的两户人家,种下一棵葫芦,长大变成了一个女孩,叫孟姜女,嫁给了丈夫万喜良,可是在新婚之夜丈夫被抓去修建长城,三年杳无音信,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结果丈夫已被折磨致死,孟姜女悲痛万分,连哭三天三夜,哭倒长城八万里以身殉夫。这样的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残酷的徭役制度带给老百姓的只有痛苦的生活和悲惨命运。
孟姜女哭长城河北民歌
河北《孟姜女》,歌词以“十二月体”为基础,故事内容更为细致,旋律在江苏民歌的基础上加花,显得更加婉转,绵延不断。 江苏《孟姜女》,歌词采用“四季体”写法,内容简练,旋律流畅,情绪压抑悲伤。
民歌的变异性 专业的或半专业的民间艺人进行了艺术上的再加工和再创造。这也说明了民歌是由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并且在人民群众中口耳相传的,在流传的过程中,它的旋律歌词等会不断地经过加工而有所变化发展,流传到了哪一个地区或哪一个民族,就会适应本地区或本民族的特征和风格。
分节歌:指一首歌分为若干段,每段歌词韵律相同,并唱同一旋律。常用在抒情歌曲、民歌、通俗歌曲和群众歌曲。 通谱歌:歌曲中的常用结构,为每段歌词谱上不同的曲调,即通谱歌,这种形式常见于艺术歌曲创作。
1、各民族民歌的旋律与该民族的语言密切结合,最容易在本地区流传。 2、不同的民族或不同地区的民歌,其音乐特点常在音阶、调式或节拍等方面明显地表现出 来。如:维吾尔族民歌喜欢用切分节奏。 3、民歌与生活情致、生产劳动密切联系。 4、民歌的曲式结构都比较短小,篇幅长的歌词常采用同曲不断反复的方式。如:《孟姜女哭长城》
总结 中国民歌数量众多,来自人民反映人民,是文化艺术的瑰宝,千百年的人世沧桑变化中,也在不停地变化、发展,至今已形成为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现在在经济全球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下,使文化生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我们要努力的发掘和保护民歌文化,这对于振兴民族艺术,弘扬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