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主讲:邓昭俊 讲师 Email:issdzj@mail.sysu.edu.cn 电话:89833416.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东北电力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 本章教学目标 掌握计算机系统和微型计算机 系统的组成 2 了解信息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 存储方法 4 了解计算机产生和发展 31 掌握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33.
Advertisements

数据结构的引入. 通讯录管理 社团机构管理 校园导航管理 通讯录管理 社团机构管理 校园导航管理.
《程序设计实践》 孙辉 理工配楼104A
计算机基础 张莉莉老师的联系方式: tel: qq: 学习资源: 求索课堂:操作系统
中科院研究所公开招聘面试答辩 第一章 基本情况介绍.
计算机网络教程 任课教师:孙颖楷.
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压缩技术...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 第1讲 微型计算机硬件基础 讲课教师:常姗
2017年3月5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背景知识调查.
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王 健 主讲 授课学时:40学时 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系.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
讲授人 何美香 微机原理及应用.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电子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性能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多级层次结构
计算机体系结构 Computer Architecture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教师:李琼飞 课时:60=4×15 有问题,欢迎通过E_mail答疑。
实用操作系统概念 张惠娟 副教授 1.
第三章 计算机核心部件及其 工作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1章 概述.
第一册第一章 第3节 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制作者:冯玉珊(广州市番禺区市桥中学).
1.1 计算机系统简介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3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1.4 本书结构.
欢迎大家来到我的课堂.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一级B教程).
第 四 章 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下).
《数据结构》课程简介 李武军 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2016年秋季.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网考小组.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主讲教师:徐东雨
第一章 计算机的基础知识 计算机的定义: 计算机是一种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地进行信息处理的现代电子仪器。
冯.诺依曼计算机 1.3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系统概述 EDVAC的3个特点: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介绍 信息工程学院 孙俊国
计算机网络原理 徐明伟
嵌入式系统课程简介 宋健建 南京大学软件学院 2004/02/10.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17AC3)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朱华贵 2015年09月06日.
第一单元 初识C程序与C程序开发平台搭建 ---观其大略
大学计算机基础——周口师范学院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1.3 计算机系统组成.
数 控 技 术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
第五讲 四则运算计算器(一) 精品教程《C#程序设计与应用(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谭恒松 主编
计算机应用基础 马秀麟 2015年11月.
CPU结构和功能.
1 计算机发展史 2 微机发展史 3 单片机与微机 4 单片机应用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陈泽宇 副教授.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陈泽宇 副教授.
计算机文化概论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微机系统的组成.
数据密集型计算 张奇.
工业机器人知识要点解析 (ABB机器人) 主讲人:王老师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实验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 ① 带进位运算 ② 保存运算后产生进位
<编程达人入门课程> 本节内容 计算机编程语言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官网地址: 联系QQ: QQ交流群: ,
第八章 总线技术 8.1 概述 8.2 局部总线 8.3 系统总线 8.4 通信总线.
苏教版小学信息技术3年级第2课 认识计算机.
现代电子技术综合实验 陈学英.
Parallel Programming Xuanhua Shi/Pingpeng Yuan
计算机绘图 AutoCAD2016.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实验目的:掌握数据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它们在计算机中的操作。 实验内容:
C++语言程序设计 C++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章 C++语言概述 第十一组 C++语言程序设计.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董 梁.
FVX1100介绍 法视特(上海)图像科技有限公司 施 俊.
数据密集型计算理论与实践 张奇.
工业机器人入门使用教程 ESTUN机器人 主讲人:李老师
computer organization principle
工业机器人技术基础及应用 主讲人:顾老师
DSP技术与应用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主讲:邓昭俊 讲师 Email:issdzj@mail.sysu.edu.cn 电话:89833416

课程目标 微机原理是学习和掌握微机硬件知识和汇 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 微机原理是学习和掌握微机硬件知识和汇 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入门课程: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 目的:建立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 形成微机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教学内容 第一章 基础知识 第二章 汇编语言汇编程序 第三章 程序设计的基本技术 第四章 8086/8088的总线与时序 第五章半导体存储器 第六章 输入输出接口技术 第七章中断技术 第八章 常用数字接口电路

教材 课程情况 朱定华主编,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 教学:72学时 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40%——包括:作业50%,考勤50% (考勤成绩评定方法:无缺勤为满分,迟到一次减5分,旷课一次减20分) 期末考试:60%

绪论1——计算机发展与电子技术简介 辅助计算技术的发展 算筹——算盘、 计算尺——机械式计算机 电子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ENIAC(埃尼克) 1946年2月,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规模: 18800个电子管170平方米,30吨,功率140千瓦,每秒可执行5000次加法运算

电子管

电子管——第1台电子计算机ENICA

晶体管 0结论(补充)——晶体管简介.ppt

计算机的发展简史及特点(p1) 计算机发展简史 硬 件 使用器件 大致年代 第一代 电子管 1946~1957 第二代 晶体管 划分标准:根据计算机制造过程中各逻辑功能部件采用的电子器件的不同进行划分 硬 件 使用器件 大致年代 第一代 电子管 1946~1957 第二代 晶体管 1958~1964 第三代 集成电路 1964~1972 第四代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972以后

代 发表 年份 字长 型号 线宽 (m) 晶体管数 (万个) 时钟频率 (MHz) 速度 (MIPS) 一 1971 1972 4 8 (bits) 型号 线宽 (m) 晶体管数 (万个) 时钟频率 (MHz) 速度 (MIPS) 一 1971 1972 4 8 4004 8008 50 0.2 0.3 <1 0.05 二 1974 8080 20 0.5 2-4 三 1978 1982 16 8086/8088 80286 2-3 2.9 13 4.77-10 8-20 1-2 四 1985 1989 32 80386 80486 27.5 120 12-33 25-66 6-12 20-40 五 1993 Pentium 0.6-0.8 330 60-200 100-200 六 1995 1996 1997 1999 2001 P/Pro P/MMX PII PIII P4 0.6 0.35 .25-.13 .18-.13 550 450 750 850 3000 133-200 166-233 233-450 450-1200 1300-3000 >300 七 2002 ? 64 Itanium 0.08 CPU:2.5K Cache:30K 800(20条指令/时钟周期) >3000

绪论2——计算机原理概述

计算机的基本特点 计算机种类繁多,但基本原理是相同的。 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 采用存储程序的工作方式 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John von Neumann 冯诺依曼

1.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形式来表示数据和指令 数据:以器件的两种物理状态,如晶体管的“通”和“断”等来表示,这种器件只能表示二进制代码。因此,计算机处理的所有数据都要转换成二进制代码。 218 11011010

指令:计算机中另一种重要信息, 计算机的所有动作都按一条条指令的规定来进行。 指令也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操作码:指出操作的性质 操作数:操作的对象; 10000110 001 101 Add R1 R5 操作码 操作数

在计算机上算题前,先把解题方法分解成一个个步骤,都用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指令表示出来,这些指令就构成了解题程序。 2.存储程序是计算机自动工作的基础 在计算机上算题前,先把解题方法分解成一个个步骤,都用计算机能够执行的指令表示出来,这些指令就构成了解题程序。 把程序通过输入设备送入计算机,以二进制代码形式存入存储器。 “启动”程序,计算机就逐个分析执行程序中一条条指令,从而一步一步地自动算完题目。

10 00100101 11 00100110 12 13 00100111 14 15 00100100 16 17 18 19 20 21 00001110 22 23 00001100 计算机 内存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部件组成。 3.计算机由五大部件组成 计算机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五部件组成。 输出 输入 输 入 设 备 存储器 运算器 控制器 出

运算器:数据的算术、逻辑运算,比较、移位等操作。 存储器:存储程序和数据:运算之前接受输入设备送来的信息。运算过程中为其它部件提供信息。保存中间结果和最终结果。 控制器:计算机的控制中心,实现“程序控制”的主要部件。它从存储器中逐条取指令,分析指令规定的操作、所需数据等,再按分析结果向各部分发控制信号,统一指挥计算机完成操作。 输入设备:将数字、文字、图像等转换为计算机能识别的二进制编码, 并输入到计算机内存储起来,以便加工处理。常用的有键盘、鼠标器、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内数字形式的编码转换成人或其它设备所能接收和识别的信息形式。常用的有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各进制之间的对应关系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方式 冯·诺依曼结构三大要点: 五大基本部件: 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二进制:采用二进制的形式(0、1)表示数据和指令 存储程序:数据和指令预先存入内存,计算机能自动取出并执行,这是冯·诺依曼结构的最主要特点

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内存 运算器 输入设备 输出设备 控制器 取数 存数 取 数 程 序 命 令 存 命  运 算 输 入 外存储器

处理器CPU CPU(中央处理器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控制器和运算器合称为CPU(微处理器) 控制器:是计算机系统的指挥控制中心,由它统一指挥和控制计算机各部件的协调工作 运算器:用来进行算术运算及逻辑运算的数据加工处理部件

CPU的结构、原理、指令系统,以及输入输出接口技术、存储器等将在以后各章中详细讲述 本章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