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晶体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仿真与实践 主讲:许忠仁.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无源RC滤波器的频率响应特性的研究.
Advertisements

任务一 插装与调试单极负反馈放大电路 模块Ⅰ模电 项目三 负反馈放大电路 【学习目标】 1. 了解反馈电路的组成及其基本关系式。
信阳师范学院 物理电子工程学院 实验室 马建忠
第二章 基本放大器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2.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3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第3章 分立元件基本电路 3.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3.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3.3 共源极放大电路 3.4 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门电路.
课程小论文—— 题目——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方法总结——常见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子技术 模拟电路部分 第四章 差动放大器与 集成运算放大器.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2).
实验三  差动放大器 图3-1 差动放大器实验电路.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反馈的概念 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定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的典型应用.
运算放大器与受控电源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仪器 实验步骤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现象 实验结果分析 实验相关知识 实验标准报告.
第 10 章 基本放大电路 10.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10.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分析 10.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共集(电压跟随器) 和共基放大电路 -共源(电压跟随器).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1) 晶体管必须工作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 电结反偏。
(1)放大区 (2)饱和区 (3)截止区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工作区: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电 子 第四节 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计算 一、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倍数 的近似计算 二、方块分析法.
2.4 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 2.5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及其频率特性 2.6 射极输出器
实验六 直流稳压电源 ─ 串联型晶体管稳压电源─
实验一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 图1-1 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图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实验八 MULTISIM基本应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和掌握Multisim软件的一般使用方法
iC iB ib iB uBE uCE uBE uce t uce t 交流负载线,斜率为-1/(RC //RL)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教学课件 差分放大器实验 主讲教师:凌涛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稳压二极管 U I + - UZ IZ IZ UZ IZmax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和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1. 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特性、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
实验四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方法 2.学会对组合逻辑电路的测 试方法.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特性.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数字电路实验 实验六 触发器的应用 主讲教师:周婷.
第7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7.1 概述 7.4 集成运算放大器.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电工电子教学部.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实验五 负反馈放大器 主讲教师:凌涛 基础实验教学中心.
实验五、R L C 串联谐振电路 一、实验目的 1.学习用实验方法绘制R、L、C串联电路的幅频特性曲线。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实验三、叠 加 原 理 的 验 证 一、实验目的 1.验证线性电路叠加原理的正确性 2.从而加深对线性电路的叠加性和 齐次性的认识和理解。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西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示范课 制作人:胡秋宇 杨清 序号: 组号:11 一八年十二月制
实验六 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仪器 1、熟悉并掌握RS、D、JK触发器的构成、工作原理和 功能测试方法。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幻灯片模板.
——介绍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直流/交流分析方法以及频率响应概念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半导体器件的图测方法.
第 8 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概述 8.2 稳压管稳压电路 8.3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8.4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
实验一、 基尔霍夫定律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原理与说明 即 Σi=0 1.验证基尔霍夫定律; 2.加深对参考方向的理解;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调幅与检波的研究 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实验内容 注意事项.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实验二 基尔霍夫定律 510实验室 韩春玲.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特性.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实验三 电流串联负反馈放大器的焊接与测试 一、实验目的 1.学会测量放大器输入输出阻抗的方法。 2.了解电流串联对负反馈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放大器 教师:褚俊霞.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 电工电子教学部.
B12 竺越
实验7.1 单管放大器的研究与测试 ……………… P167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讲授内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授课对象:信息类专业本科二年级 示范教师:史雪飞 所在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9.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放大电路不仅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而且要保持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温度的变化,将使集电极电流的静态值 IC 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上一节所讨论的基本放大电路偏置电流 +UCC RC C1 C2 T RL RE + CE RB1 RB2 RS ui.
9.5 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用两个晶体管组成,电路结构对称,在理想情况下,两管的特性及对应电阻元件的参数值都相同,因此,两管的静态工作点也必然相同。 T1 T2 RC RB +UCC + ui1  iB iC ui2 RP RE EE iE + uO  静态分析 在静态时,ui1=
课程小制作 ——三极管分压式共射极放大电路
第 10 章 运算放大器 10.1 运算放大器简单介绍 10.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0.3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晶体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 仿真与实践 主讲:许忠仁

一、实验目的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1.掌握单级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理解电路元件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3.掌握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等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4.学会利用仿真软件和实际电路进行实验的方法; 5.熟悉常用电子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原理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基极分压式共射放大电 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的调整和实验测试方法 调节偏置电阻RB2 基极分压式共射放大电 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 的调整和实验测试方法 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 电阻和输出电阻的实 验测试方法 图2.2.1单极共射放大器的实验电路

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的实验测试方法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的实验测试方法 采用串联电阻R测输入电阻法 UO:空载输出电压 UL:有载输出电压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模电实验箱 2、单管放大器电路板 3、信号发生器FG 708S 4、示波器TDS 1002 5、万用表MS 8215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三、实验设备与器件 1、模电实验箱 2、单管放大器电路板 3、信号发生器FG 708S 4、示波器TDS 1002 5、万用表MS 8215 6、Multisim仿真系统    6、导线、电阻若干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四、实验内容 1、按原理图连接电路 (先仿真实验,后实际电路实验)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2、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直流电源前,先将RW调至最大,使函数信号发生器输出为零。接通+12V电源、调节RW,使IC=2.0mA(即UE=2.0V), 测量UB、UE、UC及RB2值。 记入表2.2.1。 测 量 值 计 算 值 UB(V) UE(V) UC(V) RB2(KΩ) UBE(V) UCE(V) IC(mA)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3、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在放大器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的正弦信号uS,调节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输出,使放大器输入电压Ui=10mV,同时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输出电压uO波形,在波形不失真的条件下,用交流毫伏表测量下述三种情况下的UO值,并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O和ui的相位关系,记入表2.2.2。 RC(KΩ) RL(KΩ) Uo(V) AV(计算) 观察记录一组uO和u1波形 2.4 ∞ 1.2

4、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失真的影响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置RC=2.4KΩ,RL=2.4KΩ,ui=0,调节RW使IC=2.0mA,测出UCE值,再逐步加大输入信号,使输出电压u0足够大但不失真。然后保持输入信号不变,分别增大和减小RW,使波形出现失真,绘出u0的波形,并测出失真情况下的IC和UCE值,记入表2.2.3中。 IC(mA) UCE(V) u0波形 失真情况 三极管工作状态 2.0

5、测量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置RC=2.4KΩ,RL=2.4KΩ, IC=2.0mA。输入f=1KHz的正弦信号,在输出电压uo不失真的情况下,测出US,Ui和UL记入表2.2.6。保持US不变,断开RL,测量输出电压Uo,记入表2.2.4。 US (mv) Ui Ri(KΩ) UL(V) UO(V) R0(KΩ) 测量值 计算值

五、实验总结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1、列表整理测量结果,并把实测的静态工作点、电压 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之值与理论计算值 比较(取一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产生误差原因; 2、总结RC,RL及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影响; 3、讨论静态工作点变化对放大器输出波形的影响; 4、比较仿真实验与实际电路实验结果,说明两种实验 方法的特点、区别与联系; 5、分析讨论在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