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基本通訊概念.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周煌燦 正修科技大學土木系 台灣營造協會顧問 高市土木技師公會教育訓練委員會
Advertisements

LED CUBE 預期規劃.
计算机系统.
第六章 廣域網路 課前指引 相對於傳輸速率快且範圍小的區域網路(LAN)而言,廣域網路(Wide Area Network, WAN)的範圍幾乎是延伸到全世界。廣域網路藉由公用電話網路(Public Switch Telephone Network, PSTN)或光纖電纜,將多個區域網路鏈結在一起的網路,它可以跨過一個程式、當地、國家或全球主權管理的公共區域。本章就要來介紹廣域網路的觀念,和幾種常見的廣域網路技術。
第四章 實體層.
第7章 通訊的工程 : 談多工(multiplexing)與交換(switching)
本投影片檔案僅供本書上課教師使用,非經作者同意請勿拷貝或轉載,謝謝。
第二章 電腦網路的構成.
無線通訊系統模擬 姓名:顏得洋 學號:B
序列埠通訊.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九章 資料抽象化 陳維魁 博士 儒林圖書公司.
第三章 數據傳輸基本概念 3-1 連線與傳輸 3-2 傳輸訊號:類比、數位 3-3 傳輸模式:單工、半雙工、全雙工
第 9 章 通訊與網路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Arduino課程 DHT11溫濕感測 中部自造者基地-雲科大.
第二章 基礎網路觀念 課前指引 本章學習的主要目的是對基礎網路概念理解得差不多了以後,就可以自己建立一個關於網路的知識架構。包括不同範圍(距離)的網路類型;網路作業系統的功能和其種類;網路作業系統的功能和種類;常見的伺服器種類和功能、、等.
記憶體的概況 張登凱.
第九章 Gigabit Ethernet 網路
Differentiation 微分 之一 微分的基本原理.
TCP協定 (傳輸層).
PWM (Pulse width modulation)驅動:脈波寬度調變就是依照控制訊號的大小,調整脈波串列寬度,控制電壓值愈大,脈波寬度就愈寬,利用正弦波做為脈寬調變電路的控制電壓,其頻率為需要的輸出頻率,以脈波控制電晶體ON-OFF動作,以調節馬達線圈電流。 脈波寬度調變技術如圖10-28所示,圖10-28(a)所示為使用電晶體的單相眽寬調變變頻電路,電路中T1、T2島通狀態由兩個比較器控制,如圖10-28(b)所示。
行動與無線通訊 第2章 訊號與通訊.
Socket () and TCP client-server
2-3 基本數位邏輯處理※.
Different Codec Technologies
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技术.
基本通訊概念.
使用VHDL設計—4位元加法器 通訊一甲 B 楊穎穆.
使用VHDL設計—4位元位移器 通訊一甲 B 楊穎穆.
Differentiation 微分 之一 微分的基本原理.
第 6 章 廣域網路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國立台灣大學生物產業機電工程研究所 簡君良
第 2 章 資料通訊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數位電路的優點 電子電路有數位(digital)電路與類比(analog)電路兩大類,而數位電路較類比電路有以下的優點:
聲轉電信號.
12-1 類比/數位(A/D)轉換IC 2018/12/25 第12章 類比/數位(A/D)介面實習.
網路概論 第7章 廣域網路.
Serial-Data Transmission
指導教授:【李博明】老師 組員: 4A13A017 紀家郁 4A 邱建傑 4A 白智仁 4A 簡宗胤
第二章 常见网络电缆 以太网常见缆线 设备间接口电缆 用户线.
電腦網路 烽火、擊鼓傳訊 通訊管道 通訊原理 通訊系統資訊流種類 通訊系統要素(圖7-3) 架構(圖7-6) 通訊網路 P
FTP檔案上傳下載 實務與運用.
第二章 實體層 2-1 傳輸媒介的種類 2-2 數據傳輸的相關技術 2-3 數位資料與數位訊號 2-4 數位資料與類比訊號
電腦通訊網路 (2).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表單(Form).
Topic Introduction—RMI
PLC-GPPW軟體使用教學 授課教師:張祖烈
通訊原理 訊號的傳輸模式 訊號的類型 訊號的調變技術 數位訊號編碼處理 訊號的多工.
類比轉數位 IC研究 組員:施怡儒 S 柯曄新 S 張久藝 S
數學 近似值 有效數值.
網路概論 第2章 資料通訊.
第 1 章 序論 §1-1 物 理 學 簡 介 §1-2 物理量的單位 輔助教學網站:
Bluetooth 技術篇 藍芽技術如何傳輸資料 藍芽傳輸的安全性 第六組 吳哲榮.
(Mobile User music–Sharing Innovation Center)
韋斯登電橋 Wheatstone Bridge ATS電子部製作.
ZigBee PRO教學系統 CC2530 實驗.
第1章 認識圍繞著我們的鄰居 : 電磁波(electromagnetic wave)
使用VHDL設計-8x3編碼電路 通訊一甲 B 楊穎穆.
第二章 基礎網路概念.
AM &FM simulation 通訊四甲 B 蕭惟尹.
1.2 温度計 伽利略温度計 温度計 進度評估 3 第 1 冊 單元 1.2 温度計.
第四章 通訊與網路管理 授課老師:褚麗絹.
班級:博碩子一甲 授課老師:鐘國家 助教:陳國政
資料表示方法 資料儲存單位.
資料擷取與監控應用實務.
波的振幅與週期量測 通訊一甲 B 楊穎穆.
802.1網路連結技術 802.2LLC 鏈 結 層 實 體 層 媒介擷取層
指導教授 :逄愛君 資訊三 B 莊惟舜 資訊三 B 張憶婷 資訊三 B 徐嘉偉
NFC (近場通訊,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靜宜大學資管系 楊子青
Lab#9 Serial Port 實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2 章 基本通訊概念

本章提要 單工與雙工 數位與類比 基頻傳輸與寬頻傳輸 頻寬

單工與雙工 單工 (Simplex) 半雙工 (Half Duplex) 全雙工 (Full Duplex)

單工 (Simplex) 在此傳輸模式下, 訊息的發送端與接收端, 兩者的角色分得很清楚。發送端只能發送訊息出去, 不能接收訊息;接收端只能接收訊息, 不能發送訊息出去。

半雙工 (Half Duplex) 雖然通訊端可以接收與發送資料, 但是一次只能做一種動作, 不能同時收發。

半雙工 (Half Duplex) 舉例來說, 無線電對講機就是採用典型的半雙工傳輸:在沒按任何按鈕時處於收話模式, 可以接收訊息;一旦按下發話鈕, 便立即轉成發話模式, 此時就不能接收訊息, 只能發送訊息出去, 直到放開發話鈕才又恢復收話模式, 能繼續接收訊息。 像這種雖然具有收與發兩種功能 (可以雙工), 卻不能同時收發並行 (不能兩全) 的傳輸模式, 便稱為半雙工傳輸。

全雙工 (Full Duplex) 顧名思義, 在此傳輸模式下通訊端可以同時進行資料的接收與發送動作。

資料的數位與類比 顧名思義, 數位泛指一切可數的資訊, 類比則是那些只能透過比較技巧進行區分的不可數資訊。

資料的數位與類比 在傳統的溫度計上, 水銀的體積會隨溫度的變化而熱漲冷縮, 透過玻璃管柱旁的刻度便可讀出溫度值。水銀在管柱內升降時, 不見得就會準確地落在刻度上, 刻度與刻度之間, 有著無限多種可能的高度, 所以算是類比裝置。

資料的數位與類比 相形之下, 現代的數字溫度計上的溫度有變化時, 每個溫度值則會直接跳到下一個溫度值, 兩個溫度值之間並不存在其它的數值, 所以它是數位裝置。

資料的數位與類比 數位資訊由可數的資訊元素所組成。可數的資訊有一個最小的分階單位, 元素與元素之間不存在其它中間元素。依序將不可數元素排列起來會呈現出鋸齒狀的不連續性分布。 類比資訊由不可數的資訊元素所組成。不可數的資訊元素不分階, 元素與元素之間還存在著無數個中間元素。依序將不可數元素排列起來會呈現出較平滑的連續性分布。

資料的數位與類比

銅質纜線的資料傳輸

光纖纜線的資料傳輸

無線型態的資料傳輸

基頻傳輸與寬頻傳輸 訊號的傳輸方式分為兩大類:基頻(Baseband) 傳輸與寬頻 (Broadband) 傳輸。 其中基頻傳輸是直接控制訊號狀態的傳訊方式;寬頻傳輸則是控制載波 (Carrier) 訊號狀態的傳輸技術。

基頻訊號的發送與接收 基頻 (Baseband) 傳輸是直接控制訊號狀態的傳訊方式, 以銅質纜線上的電流訊號為例, 便是直接改變電位狀態來傳輸資料:

載波訊號的調變與解調 所謂的載波 (Carrier Wave) 是指可以用來載送資料的訊號。因為資料並不是直接轉換為訊號送出去, 而是要透過改變載波訊號的特性來承載資料, 訊號到達目的地之後, 才由接收端將資料從載波訊號上分離出來。

載波訊號的調變與解調 在實作上, 我們是以正弦波訊號作為載波, 並根據資料內容是 0 或 1 來改變載波的特性, 將它與正常的載波 (正弦波) 比較, 便可得知哪些特性有變動, 再從這些變動部份推得原本的資料, 這種傳輸方式便是寬頻傳輸的重要特性。

載波訊號的調變與解調

載波訊號的調變與解調 將資料放上載波的動作稱為調變 (Modulation) , 執行調變動作的裝置或程式稱為調變器 (Modulator) 。 將資料與載波分離的動作稱為解調 (Demodulation) , 執行解調變動作的裝置或程式稱為解調器 (Demodulator) 。

寬頻調變技術 發送端依據資料內容命令調變器(modulator) 改變載波的物理特性,接收端則透過解調器 (demodulator) 從載波上讀出這物理特性的變換, 將其還原成資料。 調變常藉由改變載波的振幅、頻率、相位三種物理特性來完成。控制載波振幅的技術稱為振幅調變技術;控制載波頻率的技術則為頻率調變技術;控制載波相位的技術便是相位調變技術。

線路傳輸速率 隨著數位傳輸技術的問世, 頻寬又指通訊媒介的線路傳輸速率 (Wire Speed), 也就是傳輸媒介 (Media) 每秒所能夠傳輸的資料量。由於資料傳輸最小單位為一個位元, 所以線路頻寬的單位為 bps (bit per second, 每秒傳輸位元數)。 舉例來說, 10Base-T 網路的線路傳輸速率為10Mbps (傳輸線路每秒可傳輸10 Mbits 的資料), 100Base-TX 網路的線路傳輸速率為100Mbps (傳輸線路每秒可傳輸100 Mbits 的資料)。

常見公制單位 109 106 103 10-3 10-6 10-9 giga G 十億 mega M 百萬 kilo K 千 milli m 毫 micro u 10-6 微 nano n 10-9 奈(毫微)

ISDN介面 BRI (Basic Rate Interface) PRI (Primary Rate Interface) 2B(64Kbps)+D0(16Kbps) B 是資料通道(Bearer Channel) D 是控制通道(Data Link Control Channel) PRI (Primary Rate Interface) 美規:23B(64Kbps)+D2(64Kbps) 歐規: 30B+D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