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目的: 明瞭CSMA/CD的工作原理 解析乙太網路協定下框架資料傳送的格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Web ICQ 組別 第 10 組 胡藤耀 沈育澤 李逸聖
Advertisements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第1讲 Fieldbus Control System,FCS 信息学院自动化系 凌志浩.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03 信息安全 李 艇.
PART II 04 藍芽  藍芽簡介  藍芽協定  藍芽無線電層協定  藍芽的基頻層協定  藍芽微網的建立及連接過程
本周复习一下基本的网络知识 下周开始讲解路由器的配置方法 第四周开始到实验室做实验(主楼910,919)
第 8 章 IP 基礎與定址.
第6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 1.
2.4 计算机网络基础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史?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内容? 计算机网络如何分类?
無線傳輸 無線傳輸概念之媒介 無線傳輸模型 調變技術 多重存取
VOLANS认证培训 ——ARP攻击与防御.
第五章:連結層和區域網路 5.1 簡介與服務 5.2 錯誤偵測和更正技術 5.3 多重存取協定 5.4 連結層定址 5.5 乙太網路
第二章 以太网 以太网的发展 以太网的基本技术 10M以太网 100M快速以太网 1G以太网 以太网交换技术 虚拟局域网 无线局域网
目的: 明瞭CSMA / CA的工作原理 解析無線網路協定下框架資料傳送的格式
第5章 局域网技术 学习目标 本章要点 习 题 计算机网络实用技术教程.
第1章 概述.
4.6 局域网标准 专门的LAN标准 OSI/RM和TCP/IP均属于WAN标准 LAN具有自身固有的特点:
数据转发过程.
NetGuru 創新 網路通訊實驗教學解決方案 PART I TCP/IP通訊協定深入剖析/以NetGuru實作
第5章 交换机的选择和安装配置 教学目的: 在掌握交换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交换机的分类、性能指标、选择,交换机的配置, 端口技术,VLAN技术,STP技术,交换机的管理等应用技术。
第一章 網路攻防概述.
第10讲 物理网络与链路层 物理网络与链路 局域网概念 以太网标准 MAC、IP和ARP. 第10讲 物理网络与链路层 物理网络与链路 局域网概念 以太网标准 MAC、IP和ARP.
4.3 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 1)点到点网络(Point-to-Point) 2)广播网络(broadcasting) 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第3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實驗8 ICMP協定分析 實驗目的 明瞭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網際網路控制訊息協定)的工作原理 解析ICMP協定下封包資料傳送的格式。
5.5 网桥 网桥是用来连接局域网的互连设备,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转发局域网之间的数据帧,必要时进行帧格式转换 能隔离以太网中的碰撞
網路專題 3G Voip Ethernet Skype GPRS /WiFi 周立婷.
主讲 彭红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系列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主讲 彭红
计算机网络实用教程.
IEEE Supframe 演講者:李嘉凱 指導教授:柯開維.
ARP攻擊&防治 演講學生: 陳柏任 指導教授:梁明章.
Chapter 5 Link Layer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 Down Approach 6th edition Jim Kurose, Keith Ross Addison-Wesley March 2012 A note on the use of these.
第三章 ARP与RARP.
2.1 计算机网络概念 2.2 因特网体系结构 ★ 2.3 OSI-RM与TCP/IP的关系 2.4 TCP/IP协议簇 ★
網路技術管理進階班---區域網路的技術發展
Internet Protocol (IP)
附錄 通訊協定堆疊.
IP協定 (網路層).
第4讲 以太网组网及故障排除.
Access Networks.
网络技术培训之 以太网技术讲解 主讲人:辛庆祥 宽带产品技术支持部 2002/3.
第 4 章 動手架設區域網路 -以乙太網路為例 著作權所有 © 旗標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第 2 章 TCP / IP 簡介.
區域網路類型 講師:陳育良.
第九章 现场总线与工业以太网概述 In smart factories, machines are largely self-organizing, but humans retain control for making final decisions.
OSI七層架構 OSI階層 負責的工作 應用層 表達層 會議層 傳輸層 網路層 資料鏈結層 實體層 將應用程式所送出的訊息轉成字元資料
第五章 数据链路层和局域网 链路层和局域网.
Chapter 5 Link Layer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 Down Approach 6th edition Jim Kurose, Keith Ross Addison-Wesley March 2012 A note on the use of these.
第七讲 网际协议IP.
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
Part 2 無線網路的技術.
Waz the 3G? 目前電視廣告全力播放「3G時代來了!」有人開玩笑說3G就是“game、girl、gamble”,3G到底是什麼?究竟3G和2G有什麼不同? 「先生,請問這是你家的狗嗎?」一群玩棒球的孩子,透過3G手機的即時影音服務,為心急如焚的老先生找回愛犬。 利用3G手機的動態影音電話,可以馬上看到心愛的女朋友,並且對她高唱“you.
第十三章 TCP/IP 與 Internet 網路連結技術
计算机网络 Computer Network
计算机网络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 阮晓龙 / 河南中医学院管理信息工程学科 河南中医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第4章 局域网技术基础 4.1 局域网的技术特点 4.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4.3 IEEE 802参考模型与协议
TANet PROTOCOL ANALYSIS - WIRESHARK - 350.
常見網路設備簡介 A 周緯龍.
第 8讲 局域网(2).
實驗24 NetSim-Cisco WAN專線服務-PPP、ISDN
3.1 通訊協定 3.2 開放系統參考模式(OSI) 3.3 公眾數據網路 3.4 TCP/IP通訊協定
第八章 Fast Ethernet 網路 8-1 Ethernet 網路簡介 8-2 CSAM/CD 通訊協定
實驗5 IP協定分析 明瞭IP(Internet Protocol;Internet協定)的基礎觀念
第 5 讲 数据链路层(1) 1/31.
第4章 傳輸媒介和和網路設備.
网络与信息安全 第3章 网络监听及防御技术 1 沈超 刘烃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院
第七章 區域網路模型 7-1 區域網路模型 7-2 區域網路協定標準 7-3 邏輯鏈路控制簡介 7-4 LLC 協定資料單元
第七章 區域網路模型 7-1 區域網路模型 7-2 區域網路協定標準 7-3 邏輯鏈路控制簡介 7-4 LLC 協定資料單元
Link Layer &一點點的Physical Layer
網際網路原理 網際網路源起與發展歷史 1968 ARPANET 1973 TCP/IP協定 1976 乙太網路,促成LAN的發展 … DNS
主讲人:徐悦甡(16年入职) 课程:数据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软件学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實驗目的: 明瞭CSMA/CD的工作原理 解析乙太網路協定下框架資料傳送的格式 實驗1 乙太網路協定分析 實驗目的: 明瞭CSMA/CD的工作原理 解析乙太網路協定下框架資料傳送的格式

背景資料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對乙太網路的說明如下:『乙太網路(Ethernet)是一種電腦區域網組網技術。IEEE制定的IEEE 802.3標準給出了乙太網路的技術標準。它規定了包括物理層的連線、電信號和介質訪問層協議的內容。 乙太網路的標準拓撲結構為匯流排型拓撲,但目前的快速乙太網路(100BASE-T、1000BASE-T標準)為了最大程度的減少衝突,最大程度的提高網路速度和使用效率,使用交換機(Switch)來進行網路連接和組織,這樣,乙太網路的拓撲結構就成了星型,但在邏輯上,乙太網路仍然使用匯流排型拓撲和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即帶衝突檢測的載波監聽多路訪問)的匯流排爭用技術。

典型的OSI模型的七層架構

通訊傳輸功能上的資料處理單位、通訊位置和裝置名稱

CSMA/CD原理 在網路上任何一台工作站主機要與網路上任何一台工作站或伺服器從事資料傳輸時,該主機要先傾聽(listen)網路上是否有其它工作站也在發出要求傳送資料到網路的信號,如果剛好兩台工作站主機一起同時發出信號,結果勢必產生信號碰撞,此時兩台工作站同時退出上網路爭奪戰,等一段任意時間(random time)後再重新發出上網路信號,如果很慶幸這個時段網路上沒有任何其他信號存在後,該工作站就可以傳輸資料至其欲送達之目的地,如果很不幸又發生碰撞或是網路還在從事資料傳輸工作,碰撞事件免不了要發生,因此該工作站仍須等一段任意時間後再嘗試下次機會,這種運作方式稱之為CSMA/CD

CSMA/CD的傳送流程

乙太網路採用「廣播」(Broadcast)方式傳送框架 框架一旦傳送出去,網路上的所有電腦,無論是否為傳送對象,都會收到此框架。 為了使每一部電腦都能知道自己是否為傳送的對象?因此每張Ethernet網路卡都編有一個獨一無二的MAC(Media Access Control)位址,也有人將MAC 址稱為硬體位址(Hardware address)、Physical address或Layer 2 address。 由於每個框架都會記載「來源MAC位元址」和「目的MAC位元址」。所以每台電腦在比對目的MAC位元址之後,就可以得知自己是否為傳送的對象。若非傳送的對象,便丟棄此框架;若是傳送的對象,便繼續處理此框架。

CSMA/CD的接收流程

乙太網路四個重大缺失 由於採競爭式所以無法保證時效,所以需要時效多媒體的通訊並不可使用,或許讀者會說我還是可以在網路上聽廣播、打Skype等,請注意乙太網路可是在1975年就有了,目前雖然因通訊電子技術進步和頻寬增大,好像可以滿足時效性要求,但是不像電信網路系統般一定可以保證時效。 安全性有疑慮,因為要先傾聽網路上是否有其他工作站也在發出要求傳送資料到網路的信號,所以當乙太網路進入雜亂(promiscuous)模式時會將所有框架接收,這時他人便可以窺視(sniffer)你的通訊內容,日後我們用Wireshark協定分析實驗也就是用此模式。

乙太網路四個重大缺失 不確定目的端是否有接收到,CSMA/CD傳送採非連接導向式(connectionless)方式通訊,所以發送端根本不知接收端是否有正確接收到框架。 由於採競爭式系統故效率差,況且無法排除碰撞,當產生碰撞後等一段時間依舊會進入系統中競爭,容易有滾雪球效應而讓系統進入擁塞(congestion)後崩潰。

乙太網路框架格式 現行對乙太網路標準的訂定常用的大致有兩個,一個是以DEC(迪吉多電腦)、INTEL(英特爾)與Xerox(全錄)三家公司所共同制定的DIX乙太網路標準,目前常見的是Ethernet II,又稱作EV2框架 另一個則是由IEEE802委員會所制定的IEEE802.3標準。 至於網路系統中要如何決定採用何種框架格式,並非由使用者決定,而是要配合上層協定和下層網路卡驅動程式,這兩者都和作業系統關係密切,一般而言以Ethernet II為主,僅有少數系統使用802.3格式的框架,如IPX和Cisco Spanning Tree等。

乙太網路框架格式

乙太網路框架格式 Preamble(前序):佔8 Bytes,前七個Bytes用以提供執行系統訊號同步處理工作,第八個Byte代表Preamble與框架內容的分界;也就是說,從這個BYTE之後的資料才會被網路設備視為框架內容開始解讀。在IEEE802.3將第八個Byte獨立出來,稱之為SFD(Start Frame Delimiter;起始框訊分界元)欄位,其實其整體的內容與功用與Ethernet2.0是一樣的。 (一般提到的乙太網路框架長度都沒有包含Preamble的長度。)

乙太網路框架格式 Destination MAC Address(目的MAC位元位址):佔六個Bytes,紀錄此框架的目的MAC位址。其前3 Bytes為廠商代號,後3 Bytes則是網路卡序號。當所有MAC位址位元均為1時,也就是連續48個位元均為1的MAC位址(表示為FF-FF-FF-FF-FF-FF),代表提供進行廣播使用的廣播位址(Broadcast Address ),通常在不知目的端實體位元址的情況下,即以這個位址進行網路的通訊工作。

乙太網路框架格式 Source MAC Address(來源MAC位址):佔六個Bytes,紀錄此框架的來源MAC位址。值得注意的是,此欄位必定是指某個特定的AC位址,不可能是廣播位址。

乙太網路框架格式 Type(協定種類):佔兩個Bytes,以代碼指定上層(網路層)所採用的協定;由於屬於網路層的協定相當多,因此在乙太網路標頭中,便藉助這個欄位對上層協定形態做定義,不同的協定有不同的辨識碼,例如0600代表XNS、0800代表IP、8137代表IPX等等。因為網路層可能同時安裝TCP/IP、IPX、NetBeui等多種協定,此欄位便指出應將Payload傳給上層的哪一種協定處理。 (在IEEE802.3中,將TYPE欄位改為LENGTH記載長度。)

乙太網路框架格式 Data(資料):這是用以放置資料訊息的位置,資料欄位的總長度必須在46∼1500位元組之間,不足46個位元組時,必須在此欄位填入任意位元組(一般為00)進行填充,超過1500位元組的資料,則必須使用另一個框架傳送。 在IEEE802.3規格挪用了Payload的前三個Bytes,這三個Bytes的用途定義在802.2規格中,分別是DSAP(Destination Service Access Point;目的端服務存取點)、SSAP(Source Service Access Point;來源端服務存取點)及CTRL控制欄位元,而網路層協定便透過服務存取點來進行資料轉送處理溝通的工作。

乙太網路框架格式 FCS(Frame Check Sequence框架檢查序列):佔四個Bytes,用來檢查訊框內資料位元是否正確,欄位數值採用CRC方式運算出來。即記錄著由硬體(網路卡)自動產生的CRC值,將來接收端收到框架時,也會產生一個CRC值,並比對兩個CRC值是否相符,以判斷框架是否完整無損。

分辨Ethernet II封包與IEEE802.3封包 在同樣位置的內容,802.3視為「長度」,而Ethernet II視為「代碼」。802.3長度的最大值為1500,而Ethernet II的最小代碼為0600(相當十進位的1536),所以從數字大小就能判斷出來。 若想瞭解電腦網路卡的MAC位址,可以運用ipconfig/all指令進行。

實驗方法 Ethereal(or Wireshark)為目前使用最廣的網路協定分析工具,版權是屬於免費開放原始碼的軟體(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 version 2),通常用於網路通訊協定分析、故障排除、監聽異常封包及問題封包檢測等的教育訓練。最早名稱是Ethereal,但其主要開發人員Gerald Combs從NIS跳槽到CACE,所以該計畫的名稱改為Wireshark。 使用Ethereal(or Wireshark)如果能適當設定過濾器(filter)可讓封包解析的工作方便些,例如只要解析通訊協定Type為IP的框架資料可以設定過濾器:「eth.type==0x800」,要解析目的地IP位此為192.192.73.46的telnet封包可以設定過濾器:「ip.dst == 192.192.73.46 AND tcp.port == 23 AND eth.type == 0x800」。

Ethernet II框架

Ethernet II框架 Destination(目的位址)︰ff:ff:ff:ff:ff:ff,廣播位置。 Source(來源位址)︰00:1a:e2:4d:e9:00,(00:1a:e2表示為Cisco)。 Type(協定種類)︰0x0806,所以為ARP。 Trailer(拖尾)︰由於ARP協定內容僅有28位元組不足46位元組,補充18位元組。

Ethernet II框架

Ethernet II框架 Destination(目的位址)︰00:1a:e2:4d:e9:00,(00:1a:e2表示為Cisco)。 Source(來源位址)︰00:11:09:27:bd:56,(00:11:09表示為Micro-St)。 Type(協定種類)︰0x0800,所以為IP。

Ethernet II框架 可以看到POP協定的密碼,這也就是許多公司不許員工使用Outlook(express)收發信的原因。

IEEE 802.3框架

IEEE 802.3框架 Destination(目的位址)︰09:00:07:ff:ff:ff,(09:00:07表示為Apple-Talk)。 Source(來源位址)︰00:40:01:41:99:a9,(00:40:01表示為Zyxel-Com)。 Length(長度)︰28。 Trailer(拖尾)︰由於ZIP協定內容僅有28位元組不足46位元組,補充18位元組。

使用Free IP scanner來檢視區域網路上所有的IP/MAC對。

本章註解 OSI模型的七層架構僅是具參考而已,並沒有真正實施過,可參考本書實驗11。 Ether是物理上美麗的錯誤,原指在宇宙中到處都有的物質用來載送光波,Ethernet原義也是希望該網路架構可以充斥宇宙的每一個角落。 IEEE 802.3可參考http://www.ieee802.org。 讀者可參考ALOHA、slotted ALOHA、CSMA 、CSMA/CD與CSMA/CA的演進史。 「廣播」在此是指只要功率可及而不管目的地,這可是電信網路和計算機網路最大的差別。 所有Ethernet網路卡的廠商都必須向IEEE註冊,以取得廠商代號,此代號稱為OUI(Organizationally Unique Identifier),原本是獨一無二的,但不要太相信它,可參考本書實驗11。 學習協定的自我評定指標之ㄧ是看能否能暸ipconfig/all中所有數目背後的意義。

學習評量 說明OSI模型的7層架構沒有普及的原因? 為何乙太網路不適合高負載及即時應用環境? 乙太網路是如何來判斷網路是否有發生碰撞? 何謂「二元指數後退演算法」(Binary Exponential Backoff Algorithm)? 在乙太網路中,為何需要最小訊框限制?它的最小訊框是多少?如果訊息長度不及的情況下,應如何克服? 使用乙太網路的風險何在? 乙太網路的效能如何評估? 乙太網路為何能在Token Ring、Token bus等不同區域網路協定中勝出? Ethernet、Fast Ethernet與Giga bit Ethernet的演化過程如何? 協定解析軟體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