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与WCDMA、GSM 比较分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淺談流動電話網絡 淺談流動電話網絡 李子健先生 DEPARTMENT OF PHYSICS, HKUST 香港科技大學 --- 物理學系.
Advertisements

面对面 与同学们共同探讨所关心的问题.
無線網路與行動通訊 Wireless Network 醫務管理暨醫療資訊學系 陳以德 副教授: 濟世CS202-3
第七章 卫星通信系统.
第8章 码分多址(CDMA)移动通信系统(一)
7/6~7/8組長: 陳冠廷 組員: 陳典杰、呂奇穎、烏聖雅、李家翔、王建智
TD-LTE 系统介绍.
第八章 3G和未来移动通信系统.
第三代移动通信.
第9章 移动通信网络 主讲:刘方明 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
CDMA基本原理 武汉贝斯特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工程部
知识回顾 3G标准包括哪几种? 什么是TD-SCDMA? TD-SCDMA版本技术演进路线? 考点:
Sub-Mission1 内容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移动通信多址技术 2G向3G的演进 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 中兴通讯网络通信教育.
移动通信与移动互联 赵明 清华大学.
华为- B 产品类型:CPE 建议零售价格:799元 上市时间: 2014年2月21日 目标人群:家庭用户,提供LTE上网的业务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产品事业部3G产品部
内容提要 1.智能天线部分 2.信道部分 1.1 智能天线的概念 1.2 智能天线对移动通信性能的改善
移动通信网络(2G) 作者:刘俊升 11电子3班.
现代通信原理 (第3版).
第八讲 信息与通信系统 8.1 概述 8.2 有线通信及光纤通信 8.3 无线通信及移动通信.
第五章 蜂窝组网技术 5.1 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 5.2 频率复用和蜂窝小区 5.3 多址接入技术 5.4 码分多址关键技术
第4章 移动通信网络.
第三章 多址技术与扩频通信 主讲人: 杨戈/ 副教授.
移动通信 张燕
移 动 通 信 李 蕾 东北电力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
3G概述.
移动通信技术基础 主讲人:王淑君 2007年3月.
蜂窝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 模拟蜂窝移动通信系统80年代 第二代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90年代 第三代 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21世纪
3G移动通信技术 3GPP和3GPP2 WiMAX.
移动通信原理与设备维修.
CDMA2000 陶小峰 2018/9/19.
移动电话通信原理补充.
無所不在的手機 - 行動通訊 Fang-Biau Ueng
计算机网络 第二章:物理层 阮晓龙 / 河南中医学院管理信息工程学科 河南中医学院网络信息中心
DEPARTMENT OF PHYSICS, HKUST
ZTE中兴—E8810 V2.0 产品类型:智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 188元 上市时间:2016年12月
WiMAX无线标准进展概况.
移动通信技术 机械工业出版社 罗文兴.
3G Basic UMTS & CDMA2000.
UMTS 移动通信系统 徐国鑫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通信新技术研究室.
电子商务 王素凤
深圳市四吉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型号 4G W4 产品特点说明: 入库时间:2011年12月
第2章 3G关键技术 移动通信信道 2.1 扩频通信系统 2.2 数字调制技术 2.3 信源编码技术 2.4.
华为—E8372h- 155 外观设计 产品类型:数据卡 建议零售价格:299元 上市时间:2017年6月7日 目标人群:大众
TD-SCDMA系统特征与RRM 肖 登 坤 博士 烽火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2005年1月10日.
聲轉電信號.
乐驾-车载无线终端-CARRO 产品类型:车载无线路由器 建议零售价格:¥599 江苏鸿信
2G向3G的演进过程.
LTE链路预算 ZTE University.
评估方法 按ITU的要求,参照通函和M.1225建议,对7个评估内容分以下三个类型开展工作
第一章 cdma2000无线网络 基本性能指标 肖 建 荣.
Monte Carlo仿真的算法实现 北京邮电大学无线中心 贺欣韬
数据挖掘工具性能比较.
多信道和多载波系统 多信道信号传输的两种方式: 1,多重信道上传输同样的信息(多信道传输)。
Channel Multiplexing 陳洋升 (2018/9/10).
第7章 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系统.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演变及趋势 AMPS: Advanced Mobile Phone System
电 子 商 务 实 务 王宁宁 主讲.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十六章 TD-SCDMA.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产品介绍 TOPOLF-T198 产品类型:4G MIFI 建议零售价格:699元 上市时间: 2015年1月 目标人群:差旅人士
厂商—型号 产品类型:创新终端 产品名称:科大讯飞-晓译翻译机 建议零售价格:2999元 上市时间:2017年3月
GY/T 移动多媒体广播 第1部分:广播信道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
华为—HUAWEI EC19 9 建议零售价格:299元 上市时间:2012年4月18日 目标人群:移动办公用户;其它有移动上网需求的用户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深圳市四吉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型号:T900 产品特点说明: 入库时间:2011年11月
TD-SCDMA基站运行与维护PDF 黄一平 主编.
E.
第四章 移动通信的调制技术 第四章 调制技术 4.1概 述 4.2窄带数字调制技术 4.3扩频调制技术 4.2.1线性调制方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TD-SCDMA与WCDMA、GSM 比较分析

目录 无线原理及关键技术对比 网络规划对比 业务提供能力对比

移动通信系统发展历程 GSM WCDMA CDMA IS95 CDMA TDMA 2000 IS-136 TD- SCDMA PDC 数 带 第一代(80年代) 模拟 第二代(90年代) 数字 第三代(2000) 宽带多媒体 AMPS GSM WCDMA 宽 模 数 CDMA 语 TACS 带 字 IS95 音 拟 需求驱动 需求驱动 业 技 业 技 CDMA TDMA 务 NMT 术 务 2000 术 IS-136 TD- SCDMA 其它 PDC

3G技术演进 WCDMA CDMA2000 3G 标准 TD-SCDMA 核心网络:基于MAP 核心网络:基于MAP 核心网络:基于ANSI-41 核心网络:基于MAP 3G普遍采用的多址技术:CDMA

多址接入技术 FDMA TDMA CDMA 频分多址技术 FDMA 业务信道在不同频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如TACS、AMPS。 Frequency Time Power FDMA TDMA CDMA 频分多址技术 FDMA 业务信道在不同频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如TACS、AMPS。 时分多址技术 TDMA 业务信道在不同的时间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如GSM、DAMPS。 码分多址技术 CDMA 所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根据不同的编码获得业务信道。

Shannon定理—信道编码理论的基础 Shannon定理:C=W*log2(1+S/N) 其中C是信道容量(单位为bps),W是RF带宽,S/N是信噪比 例:C=200,000*log2(1+10)=691.886Kbps GSM的数据率为270.833Kbps,是在10dB SNR条件下理论值的40% 快速扩频序列 慢速信息 TX 被恢复 RX 宽带信号

GSM的无线传输方式 GSM采用时分多址、频分多址和频分双工(TDMA/FDMA/FDD)制式。频道间隔200 KHz。每载波含8个时隙,时隙宽为0.577ms。8个时隙构成一个TDMA帧,帧长为4.615ms。

WCDMA的无线传输方式和关键技术 FDMA+CDMA FDD技术 Rake接收机 分集天线 动态信道分配 软切换 不同扩频增益的码, 提供8~384Kbit/s FDD技术 Rake接收机 分集天线 动态信道分配 软切换 FDMA+CDMA

TD-SCDMA的无线传输方式和关键技术 Frequency Time Power density (CDMA codes) 1.6 MHz : 15 TS0 2. Carrier (optional) 3. Carrier (optional) TS1 TS2 TS3 TS4 TS5 TS6 DL UL 5 ms DwPTS UpPTS GP TDD技术 智能天线 联合检测 上行同步 动态信道分配 接力切换 FDMA+TDMA+CDMA

主要技术参数比较 技术参数 GSM/EDGE WCDMA/HSDPA TD-SCDMA HSDPA 多址方式 TDMA/FDMA FDMA/CDMA FDMA/CDMA/TDMA 双工方式 FDD TDD 载频带宽 2×200KHz 2×5MHz 1.6MHz 码片速率 270Kbps(调制速率) 3.84M chip/s 1.28M chip/s 帧长 4.615ms 10ms 每帧时隙数 8 15 2子帧, 7时隙/子帧 功率控制 慢速闭环 快速闭环 闭环 功率控制速率 2次/秒(480ms/次) 1500次/秒 200次/秒 传输速率峰值 473 kb/s 14.4 Mb/s 2.8+(N-1)*3.2Mb/s 调制方式 GMSK / 8PSK QPSK / 16QAM QPSK / 8PSK/ 16QAM 编码方式 卷积码 卷积码/Turbo码

TD-SCDMA与TD-CDMA的比较 TD-SCDMA (UTRA TDD LCR) TD-CDMA (UTRA TDD HCR) 码片速率 1.28Mcps 3.84Mcps 频率带宽 1.6MHz 5MHz 调制方式 QPSK/8PSK (2Mbps业务) QPSK 帧结构 7时隙/5ms 15时隙/10ms 智能天线 采用 可选 上行同步 1/8chip 1/4chip 切换 接力切换 硬切换 适应环境 一个完整的移动通信系统,全面满足IMT-2000的要求 WCDMA的补充

频分双工 (FDD) 上行频带和下行频带不同 关键技术比较--双工方式 TD-SCDMA WCDMA 时分双工 (TDD) 上行频带和下行频带相同 频分双工 (FDD) 上行频带和下行频带不同 D D U U D D D D D U U 上行 D 下行

TD-SCDMA使用智能天线;WCDMA, GSM使用普通天线 关键技术比较--天线 分集天线 智能天线 TD-SCDMA使用智能天线;WCDMA, GSM使用普通天线

智能天线能够降低小区内和小区间干扰,提高系统容量 关键技术比较--天线 WCDMA GSM TD-SCDMA 能量仅指向小区内处于激活状态的移动终端 正在通信的移动终端在整个小区内处于受跟踪状态 能量均匀分布在整个小区内 智能天线能够降低小区内和小区间干扰,提高系统容量

关键技术比较--天线 TD-SCDMA (八天线线阵) WCDMA/GSM (普通定向天线) 上行增益 天线增益(15dBi)+上行赋形增益(9dB) 天线增益(17dBi) 下行增益 天线增益(15dBi) +功率增益(9dB) +下行赋形增益(9dB) 智能天线能提高系统增益,增大覆盖半径

关键技术比较--天线 智能天线在TD和W系统的适用度分析 TD-SCDMA WCDMA 是TD系统核心技术,能有效降低小区内和小区间的干扰; 可以根据上行更好的估计下行,波束赋性的准确度高; 需要跟踪的每时隙用户数少,波束赋性效果好; 每时隙最多8个用户,算法复杂度低。 WCDMA 是WCDMA的可选技术; 因为W上下行在不同频段,相关性较小,根据上行估计下行信道特性的准确度降低,赋形效果不好; 每载扇需要同时跟踪的用户数众多,波束能量过于分散; 每载扇支持用户多,天线算法过于复杂。

关键技术比较--检测技术 TD-SCDMA 联合检测 (多用户检测技术) WCDMA Rake接收技术 (单用户检测技术)

联合检测技术最大处理16条多径,RAKE接收技术最大处理4条多径 关键技术比较--检测技术 WCDMA RAKE接收 d1 d2 d3 t TD-SCDMA 联合检测 联合检测技术最大处理16条多径,RAKE接收技术最大处理4条多径 联合检测能降低90%的小区内干扰

联合检测在TD和WCDMA系统的适用度分析 对于WCDMA系统,因算法过于复杂,采用联合检测技术难度很大 关键技术比较—检测技术 联合检测在TD和WCDMA系统的适用度分析 TD-SCDMA 每时隙最多8个语音用户; OVSF码长16位; Midamble长度144位,并且数量较少。 WCDMA 每载扇语音用户容量在60个左右; 上行OVSF码长可达512位; 没有Midamble做信道估计。 对于WCDMA系统,因算法过于复杂,采用联合检测技术难度很大

关键技术比较--切换方式 TD-SCDMA 接力切换 GSM 硬切换

关键技术比较--切换方式 TD-SCDMA 接力切换 WCDMA 软切换

TD-SCDMA是同步CDMA系统,可以降低干扰 关键技术比较--同步方式 BS0 BS1 BS2 BTS Tx Rx G TD-SCDMA Node B之间要求同步 同步精度要求:几微秒 同步方法: GPS 空中主从同步 Node B不需要同步 可以是同步或者异步 WCDMA TD-SCDMA是同步CDMA系统,可以降低干扰

DCA全面降低干扰,从而使频谱利用率得以优化 TD-SCDMA WCDMA 频域DCA TDD频点1.6MHz带宽,10M频宽 有6个频点 FDD需要上下行不同的频带,一 个频点需要10MHZ带宽 时域DCA 同一载频6个业务时隙,将受干 扰最小的时隙动态地分配给处 于激活状态的用户 无时域DCA 码域DCA 最大扩频因子为16,快速DCA整 合码道资源,支持高速用户 最大扩频因子为512 空域DCA 通过智能天线,可基于每一用户进行定向空间去耦(降低多址干扰) 目前暂不支持智能天线 DCA全面降低干扰,从而使频谱利用率得以优化

关键技术对比小结 物理信道上的差别决定了关键技术方面的不同: TD-SCDMA在宏蜂窝必须使用智能天线系统,而且能够发挥智能天线的性能。WCDMA一般采用分集天线技术;GSM不支持智能天线,一般采用分集技术。 TD-SCDMA采用联合检测技术,算法复杂度不高;WCDMA可以采用联合检测技术,但是算法复杂度过高,一般采用RAKE接收技术。 TD-SCDMA采用接力切换,WCDMA采用软切换,GSM采用硬切换。 TD-SCDMA系统在空中接口,用户是同步的,而WCDMA则不要求同步。

目录 无线原理及关键技术对比 网络规划对比 业务提供能力对比

GSM网络规划概述 GSM网络规划 Erlang B 模型 链路预算 频率复用 小区分裂 信息收集 无线网络 覆盖 规划 布站 勘察 容量规划 频率规划 Erlang B 模型 链路预算 频率复用 小区分裂

TD-SCDMA与WCDMA在规划方面的差异 项目 TD-SCDMA WCDMA 小区呼吸 小区呼吸效应不明显,覆盖对话务负荷不敏感 小区呼吸效应明显,覆盖对话务负荷敏感 切换 接力切换,切换区设置需考虑切换性能,系统对切换比例不敏感 有软切换,切换区设置考虑切换性能,同时考虑软切换的资源消耗 扰码数量 32个扰码组,扰码规划要求较高,需要借助专门扰码规划软件 512个扰码组,扰码规划要求相对较低,可借助专门的扰码规划软件 业务覆盖 不同业务覆盖差异小,不同业务的连续覆盖能力有较好的一致性 不同业务覆盖差异大,不同业务的连续覆盖能力存在较大差异 上下行业务对称性 支持非对称业务,支持不同区域灵活的时隙配置 非对称业务会降低频谱利用率

覆盖规划的不同点—呼吸效应 WCDMA系统存在呼吸效应,TD系统中呼吸效应微弱 TD-SCDMA各业务覆盖半径近似相同,可实现各种业务的连续覆盖;WCDMA的上行覆盖随数据率的增加而减小。 TD-SCDMA各业务覆盖基本一致 WCDMA各业务覆盖不一致

容量规划 两个系统做容量规划都要首先要进行容量需求的预测。进行容量需求的预测要先进行用户预测和业务预测。 在TD-SCDMA和WCDMA网络中,数据业务的比重显著增加,且网络上下行的业务流量普遍呈现出不对称的特性,甚至有可能出现下行容量受限的情况。因此,TD-SCDMA和WCDMA容量估算需从上下行两个方向分别进行。

容量规划 和WCDMA相比,TD-SCDMA由于采用TDD模式、上行同步、智能天线及联合检测技术,可以非常有效的抑制干扰,从而使得TD-SCDMA系统是码道资源受限系统;WCDMA系统为干扰受限系统,通常负载因子约为50~70%。 TD-SCDMA系统由于采用TDD模式,其上下行时隙可根据需要灵活配置,上下行容量也可以灵活配置,这一特性非常适合不对称业务 。

容量规划 10M带宽下TD-SCDMA容量 用户数 = 24x6-1 = 143个用户 10M带宽(双向)下WCDMA容量 Voice 12.2 kbps 10M带宽下TD-SCDMA容量 用户数 = 24x6-1 = 143个用户 10M带宽(双向)下WCDMA容量 用户数≈60个用户 前提 6个载波 3个时隙 采用TDMA/CDMA/FDMA多址方式 采用智能天线、联合检测、DCA 有较多的异频切换 前提 1个载波,考虑小区负载和软切换 采用CDMA/FDMA多址方式 不采用智能天线、多用户检测 大部分为同频切换

码资源规划 两种系统均采用信道化码和扰码的扩频方案,其中信道化码为OVSF码,在上行用于区分用户;扰码在下行用于区分小区。 OVSF码 扰码 数据 比特 扩频后 码片

码资源规划 TD-SCDMA WCDMA OVSF码 码资源 产生原则 扰码 其它码字 下行同步码 规划方法 复杂程度 上行:1,2,4,8,16 下行:1,16 最大512 扰码 128个,分为32组,每组4个 上行复数扰码共有224个,下行主扰码有512组 其它码字 256个上行同步码 32个下行同步码 128个Midamble码 辅扰码 规划方法 下行同步码 精细规划 无 下行扰码需要简单规划;上行扰码不需规划 复杂程度 复杂 简单

频率资源规划 TD-SCDMA和WCDMA都是同频组网 TD-SCDMA采用N频点同频 1

目录 无线原理及关键技术对比 网络规划对比 业务提供能力对比

业务支持能力对比 GSM/EDGE TD-SCDMA WCDMA 语音业务 承载业务 电话 紧急呼叫 Internet、Intranet 短信、增强短信、多媒体消息业务 智能业务 定位业务(LCS) 实时多媒体业务

提高频谱及设备利用率,更加符合未来业务发展需求 TD-SCDMA更适合不对称数据业务 D U 3 up and 3 down 2 up and 4 down 1 up and 5 down TDD双工模式,更适合上下行不对称的数据业务 提高频谱及设备利用率,更加符合未来业务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