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出埃及記 1-18: Let My People Go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一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二)
Advertisements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 曾宗盛教授
臺灣現代詩 Taiwan Modern Poetry 第九講:覃子豪、周夢蝶
戰爭之外的軍事史 第五單元:徵兵制的由盛而衰─秦漢時代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十講: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一)
展望 2020 暨歐盟國家聯絡據點 Horizon 2020 and Nat’l Contact Points 歐盟科研架構國家聯絡據點辦公室 EU National Contact Point, Taiwan 1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 二 ) 第四單元 林芳邦 博士 歐盟科研架構國家聯絡據點計畫主持人.
以色列人在曠野 導論(一).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 曾宗盛教授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 曾宗盛教授
單元19 韓信傳(一) 漢書選讀 授課教授:宋淑萍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用創用CC「姓名標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9. 通路概念與策略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 雷立芬教授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Passé Composé(ⅠⅠ) : être ou avoir ? 第二十一單元 複合過去式(ⅠⅠ)
西洋哲學史 西洋哲學的創始:古希臘哲學 (一)
模仿、認識與現象學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林文琪副教授
義大利文 第一單元:UNIT 6(1)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第十二單元 On pend la crémaillère ! 我們慶祝搬新家
古代基督教歷史與文化(12) 基督教在東方(亞洲)的發展
第二單元 L’alphabet et les prénoms français
Écrire à ses amis ou à sa famille
1. 課程簡介、定義 Marketing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Historical background: Kant and Wittgenstein
Indiquer un itinéraire.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第十九單元 Un dimanche habituel. 星期日的例行生活。
Providence Beyond Imagination
第六單元 妥拉天上來:西乃山的啟示 出埃及記 19-40
第二十二單元:UNIT 10—(2)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義大利文 第十四單元:UNIT 8 (2)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十單元 Comment compter en français ?
經文:出埃及記 3:7-12 耶和華說:我的百姓在埃及所受的
第十六單元:UNIT 8—(4)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主日學 – 舊約課程 〈出埃及記〉7 ~ 以色列人離開埃及 ~
數學與文化:以數學小說閱讀為進路 洪萬生 台灣師範大學數學系退休教授
西洋政治哲學概論 Plato’s The Republic (the regime, the best political life)
第二講:初步認識釋迦摩尼佛的生平與教學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Survey of Selected Western Classics Unit 6: 聖經中的詩- Psalms
5. 產品開發與創新 授課教師:國立台灣大學農業經濟學系雷立芬教授
歐盟法與生命文化 (二) 第八單元 Protestantism Spirit of Reformation
授課時間:2012年10月25日(四)16:30~18:20 授課地點:博雅教學館 405、406室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3: Project Management (2)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第十二單元:UNIT 7—In albergo (5) 授課老師:若瑤老師
第四單元:實驗設計資料 (2)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 洪永泰 教授
第一講:課程介紹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法學入門 第10單元:公法與民商法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 政治學系 王業立 教授
法文 授課教師:歐德尼教授 (1) Les voyelles (révision) 母音
臺灣現代主義小說 Reading Taiwan's Modernism Fiction 第一講:課程簡介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Kant on Categorical Imperative
Array I 授課教師 Wanjiun Liao
台中市的火車交通 組員 蔡孟娟 陳佳鈺 王靖雯 邱芳婷 鍾孟軒.
第十一單元:Contemporary acquaintance theories 當代親知理論 梁益堉 教授
Isaiah 以賽亞書 六十至六十二章.
你的真實身份 約翰福音 3:17 “因為 神差他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 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4: Developing a Process Strategy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Operations Management Unit 5: Analyzing Processes (1)
第二單元(2):Case Study- Li & Fung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住在主裡面 Abide in The Lord (2) 1.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本課程指定教材為:朱熹,《周易本義》,大安出版社。本講義僅引用部分內容,請讀者自行準備。
主日學 – 舊約課程 〈約書亞記〉3 ~ 過約但河 ~
Living a Life Justified By Faith
主日學 – 舊約課程 〈出埃及記〉4 ~ 摩西回埃及見法老 ~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五單元 出埃及記 1-18: Let My People Go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共同教育中心 曾宗盛教授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本作品轉載自Microsoft Office 2010多媒體藝廊,依據Microsoft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內容大綱 前言 1. 出埃及記的結構 2. 出埃及記 1-18 章內容大要 3. 出埃及記 1-18 章主題 4. 出埃及記對世界文明的影響 結語 附錄:曠野中的旅程與曠野的意義

前言 以色列民族誕生的故事(1-15)。 以色列人在埃及做奴隸受苦,阿多乃差遣摩西帶領他們離開埃及,經過大海,得到新生(14-15)。 以色列人進入曠野,開始了新生後的考驗(16-18)。

阿多乃在西乃山與以色列人立約,頒佈十誡與律法,做為生活準則(19-24) 阿多乃吩咐以色列人建造會幕與聖所,做為阿多乃與他們同在的記號(25-40) 以色列人成為阿多乃的子民 刪去“來到西乃山,”,加入“在西乃山” 刪去“他們的” 移動“成為阿多乃的子民”,並加入“以色列人”

阿多乃拯救以色列人脫離奴役,選擇以色列人成為子民。 1) 克服自然界混沌的力量 2) 擊敗壓迫弱小的強權勢力 「解放」的經驗對後人產生深遠的影響 希伯來經典中,時常回顧出埃及的經歷。 “成為阿多乃的”改為“選擇以色列人成為” 刪去“的文學”

出埃及記讓人經驗阿多乃的解放 猶太教:逾越節 紀念出埃及的逾越節禮儀,今日仍在猶太人的家庭中年年舉行。 基督教:福音書、逾越節羔羊、受洗禮儀

一群原本受苦的人民,在出埃及的事件中,成為被阿多乃拯救的子民。 苦難現代人的盼望:期待阿多乃繼續拯救與解放 “原來”改為“原本”

1. 出埃及記的結構 1-18 埃及新法老壓迫以色列人, 阿多乃拯救帶領他們到阿多乃的山 1 以色列人受壓迫 1 以色列人受壓迫 2-6 阿多乃呼召摩西來施行應許的拯救 7-11 阿多乃與法老鬥法(十災) 12-15 逾越節與離開埃及(奇妙的拯救) 16-18 經過曠野到達阿多乃的山

19-24 西乃山阿多乃的啟示與立約 19 阿多乃在西乃山上顯現 20 頒佈十誡 21-23 阿多乃藉摩西傳達律法(約書 20:22-23:33) 24 立約、和阿多乃面對面的宴席

25-40 阿多乃住在以色列人中 25-31 託付摩西建造聖所與設立祭司 32 以色列人拜金牛犢;摩西代求赦罪 33 命令離開西乃山、阿多乃的會幕 34 阿多乃的赦免及重新立約 35-40 執行建造 25-31 聖所與聖器, 阿多乃降臨聖所成為「同行」的西乃

2. 出埃及記 1-18 內容大要 2.1 出 1-18 以色列人在埃及做奴隸:哀嚎(出 1-2) 以色列人受苦的哀嚎喚起阿多乃的關心,展開拯救以色列人的行動(2:24-25): 「阿多乃聽見他們的哀聲,就記念他與亞伯拉罕、以撒、雅各所立的約。阿多乃看顧以色列人,也知道他們的苦情。」

阿多乃呼召摩西向法老鬥法(出 3-12) 阿多乃藉著燃燒的荊棘呼召摩西(3:1-6),接受艱鉅的使命,挑戰法老的權力,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得到自由。

摩西的拒絕 阿多乃的回應 1) 3:11 我是什麼人 2) 3:13 你叫什麼名字? 3) 4:1 他們不信我,也不聽我 3) 4:1 他們不信我,也不聽我 4) 4:10 我是拙口笨舌的人 5) 4:13 你找別人去吧 1) 3:12 我必與你同在 2) 3:14 我是「自有永有的」 3) 4:2-9 杖與神蹟 4) 4:12 我必賜你口才 5) 4:14-17 有哥哥做摩西的口

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前,舉行逾越節禮儀,慶祝得自由的節期(12:43-13:16)。 這段經文是回憶歷史,也是禮拜儀式,每年重述與回憶解放的經驗(今日猶太教在逾越節時仍然誦讀這些經文)。

以色列人解放得自由(出 13-15) 以色列人慶祝逾越節後,隨即離開埃及 法老不甘奴隸逃脫,派兵追捕 在危急時刻,阿多乃以大風分開海水,讓以色列人到達對岸 “派遣大軍”改為“派兵” 刪去“經過海中的通道,”、“的陸地。”

獲救的以色列人在海邊向阿多乃獻唱讚美詩歌(15)。 埃及追兵被淹沒 獲救的以色列人在海邊向阿多乃獻唱讚美詩歌(15)。 “追捕不成,沈入海中。”改成“被淹沒”

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出 16-18) 解放之後: 以色列人進入曠野,缺乏水與食物,也倍受敵人威脅。 一再考驗以色列人對阿多乃的信心。 西乃曠野 刪去“遭遇許多艱苦,”

以色列人多次抱怨,甚至希望回到埃及當奴隸(15:24; 16:2-3; 17:2-3) 刪去“再次” “奴隸之地”改為“埃及當 奴隸”

阿多乃總是耐心地滿足他們的需要 1) 解決缺水(15:22-27; 17:1-7)及缺乏食物的問題(16:1-36) 2) 保護他們免於敵人的威脅(17:8-16)。 摩西的岳父葉特羅幫助建立法律制度,化解以色列民族內部的危機(18:1-27)。

插曲:出埃及的路線 西乃山的位置

3. 出埃及記 1-18 章的主題 3.1 出埃及與恢復創造的完整 以色列人在埃及的繁衍 1) 應驗阿多乃創造世界時的祝福(創1:28) 2) 實現阿多乃對以色列祖先的應許(創12:1-3)

埃及法老的滅族計謀卻威脅應許的計畫。法老象徵: 1) 恐怖勢力(壓迫) 2) 渾沌力量(干擾創造次序) 阿多乃的拯救:解放得自由 新創造

3.2 歷史經驗中的奴役與壓迫 以色列民族從苦難中誕生: 遭法老強迫勞役、計謀滅族(出 1:8-22) →讓人失去生存的盼望(出 6:9) 阿多乃在人受苦中似乎隱藏不見 →被壓迫的受苦正是拯救故事的開始 受苦的人群體會: 阿多乃是生命的源頭 阿多乃能打敗壓迫的勢力

阿多乃的拯救計畫藉著五個脆弱的女性(兩位接生婆、摩西的母親與姊姊、法老的女兒)在默默中進行,保存摩西的性命,讓他成為阿多乃的代言人。 https://picasaweb.google.com/lh/photo/LiuDxpojIPm28n72GK1HUg

阿多乃聽見以色列人的哀嚎,促成阿多乃的拯救行動(2:23; 3:7,9; 6:5)。

3.3 阿多乃自我的啟示 阿多乃自我啟示與拯救是出埃及事件的核心 1) 在以色列人中 2) 在法老面前與埃及全地 3) 在世界各民族間

阿多乃的自我啟示 1) 在西乃山(3:1-4:17) 2) 在和法老鬥法過程中 3) 帶領以色列人過海 阿多乃不斷在出埃及的事件中顯明自己是誰

3.4 阿多乃的拯救是解放 阿多乃拯救以色列人脫離暴君的壓迫; 阿多乃對抗壓迫的暴力、邪惡的勢力、混沌的力量。 思考問題:宇宙的主宰:阿多乃或法老? 刪去“歷史中”、“世界”

法老代表敵對阿多乃的力量 阿多乃從兩個層次來回應這問題: 1) 揀選摩西做代理者 2) 以十災證明阿多乃是 歷史的拯救者與宇宙的創造者。

3.5 解放進入曠野 以色列人離開埃及 1) 得到解放 2) 新考驗——曠野 曠野中的以色列 1) 經驗阿多乃的同在 2) 接受信仰考驗 曠野成為一個象徵 刪去“進入另一階段的”、“同時也”

以色列人在曠野中面對及化解危機,並突顯以色列人與阿多乃的關係。 曠野敘述的重要主題: 1) 以色列的悖逆與抱怨 2) 阿多乃的供應與保護 3) 阿多乃對悖逆行為發怒 以色列人信仰生活的特色 刪去“危機以”、“尤其是”、“仁慈慷慨”、“以色列的”

4. 出埃及記對世界文明的影響 出埃及故事形成經典 邀請每時代的人,以自己的方式展現、重述出埃及的經歷 阿多乃的拯救引發以色列人的回應(感恩、讚美) →以色列民族誕生 刪去“在新的時代展現,”

以色列人以感恩與讚美來回報阿多乃在出埃及事件中的拯救。代代傳頌這項經驗,累積成為民族的記憶。 刪去“從古到今”、“這拯救的”

希伯來經典中的出埃及經驗回顧 1) 約書亞記 4:22-24: 跨越約旦河為出埃及事件的再現 2) 撒母耳記上卷 4:1-7:1: 非利士人引述出埃及事件 3) 以賽亞書 43:16-19: 猶大國滅亡之後,出埃及的記憶向流亡的百姓傳遞希望的信息 4) 以賽亞書 52:11-12; 55:12: 猶大人從巴比倫歸回故鄉被解釋為新的出埃及事件

出埃及經歷成為信仰典範,深深影響後代人類與文明。 重現於經典(希伯來)、宗教(猶太教、基督教)與世界各地人類族群與經驗裡 凡是遭受壓迫、奴役與死亡威脅的地方,就可能經歷阿多乃奇妙的拯救,以及新的出埃及經驗 刪去“那裡”

出埃及是不斷的經驗與啟發 出埃及的敘述是典範的歷史(paradigmatic history),容許後來不同情境中的讀者們,一再地重新閱讀、吸取靈感。 猶太教: 1) 每年舉行逾越節禮儀 2) 1947「出埃及」(Exodus)難民船

基督教: 福音書 1) 視耶穌全家從避難埃及返鄉,為出埃及事件(馬太福音2:15) 2) 頒佈山上寶訓的耶穌是第二摩西(太 5-7) 逾越節的羊羔 耶穌──被釘十字架、死與復活 (哥林多前書5:7; 11:25) 洗禮 過紅海的新生經歷(哥林多前書 10)

結語

問題與討論

出埃及記卡通電影版 When You Believe 建議觀賞影片 [真假摩西] (由Discovery公司出版)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 / 作者 1 本作品轉載自Microsoft Office 2010 PowerPoint 設計主題範本-海洋世界。 依據Microsoft 服務合約及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47 12 Wikimedia commons / illustrators of the 1890 Holman Bible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Holman_Moses_and_the_Burning_Bush.jpg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間,屬公領域之著作。瀏覽日期:2013/03/19。 15 Wikimedia commons / Gilabrand at en.wikipedia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edertable.jpg 本作品以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版授權釋出。 瀏覽日期:2013/03/29。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 / 作者 16 台北:貓頭鷹出版社 / 約翰‧鮑克 (John Bowker) 著,劉良淑、蘇茜譯,2000,《聖經的世界》,頁68。 根據著作權法第46、52、65條合理使用。 17 Wikimedia commons / Cosimo Rosselli (1439 - 1507)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Cosimo_Rosselli_Attraversamento_del_Mar_Rosso.jpg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間,屬公領域之著作。 瀏覽日期:2013/03/19。 18 The Holy Scriptures, Old and New Testaments books collection published in 1885, Stuttgart-Germany / Gustave Dore (1832-1883), The Egyptians are drowned in the Red Sea 19 Wikimedia commons / Wilson44691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gyptIsraelBorderEilat.JPG 本作品屬公領域之著作。瀏覽日期:2013/03/22。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 / 作者 20 Moses brings water from the Rock. copyright 1873, 1877, & 1884 by Charles Foster / F.B. Schell and others.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間,屬公領域之著作。 22 Moses schlägt Wasser aus dem Felsen / Francesco Ubertini (1494–1557) 23 Wikimedia commons / Map generated based on image from: http://www.planiglobe.com, Routes drawn by ThaThinker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Exodus_Map.jpg 本作品以創用CC「姓名標示」2.5版授權釋出。瀏覽日期:2013/03/22。 Wikimedia commons / CIA http://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inai-peninsula-map.jpg 本作品屬公領域之著作。瀏覽日期:2013/03/22。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來源 / 作者 27 Mother of Moses puts her son in a wooden basket and the wife of the Pharaoh finds him while bathing / Syria Dura Europos (245 A.D.) 本作品已超過著作財產權存續期間,屬公領域之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