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本篤堂 主日三分鐘 (此簡報由聖本篤堂聖詠團製作)
第84輯 淺談聖樂 天主教香港教區聖樂團 參考資料: 禮儀憲章 (第六章) – 論聖樂 羅馬聖座 禮儀憲章 (第六章) – 論聖樂 羅馬聖座 禮儀聖部訓令 – 論聖禮中的音樂 宗座禮儀聖部 聖樂文集 香港教區聖樂委員會編
音樂是宗教禮儀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是一份來自天主的恩賜禮物。而聖樂更是最完美的祈禱方式,是藝術與信仰的共融,是信仰的表達和表現。 聖女則濟利亞 (St. Cecilia) 聖樂主保
並非任何在禮儀中使用的音樂,便叫作聖 樂。聖樂必須引起內心靈修的共鳴,增加禮儀的隆重莊嚴氣氛,使眾人同心合意,發揮祈禱的韻味,表現出禮儀的聖統性及團體性。 只有符合以上條 件的禮儀樂曲, 才可被稱為 聖樂。
早期的基督徒聚會祈禱時,大多直接選用古猶太教的儀式和經文;而歌詞內容方面,除選用舊約的達味聖詠外,亦加上新約及古先賢們的訓誨詞與讚美詩。這就是教會最早期的聖樂。 「請眾彈琴奏瑟讚美祂。」詠150
公元三世紀左右,基督徒已遍佈歐洲各地,但在舉行禮儀時仍按照各地風土人情,各司各法。 中世紀時,教宗聖額我略一世為了統一各地教會的禮祭儀式,創作及編訂一本共有六百多首曲調的「彌撒全書」(Missal),供全年所有節日及禮儀之用。 聖額我略一世 (St. Gregory I the Great) 傳說他作曲或編訂時,聖神化作鴿子飛到他身旁指引。
為了紀念教宗的功蹟,這類無伴奏的單音清唱聖樂便命名為「額我略聖樂」。 聖額我略的聖樂作品是特別為輔助禮祭而作的。因此都是以禮儀經文為本,並以拉丁文詠唱。唱起來超凡脫俗,被譽為西方聲樂中的無價瑰寶,亦被教會視為最正統的禮樂。 為了紀念教宗的功蹟,這類無伴奏的單音清唱聖樂便命名為「額我略聖樂」。 額我略曲的四線譜手抄本
直至十六世紀的宗教改革時期,教會音樂亦開始出現變革。十七世紀以後,音樂發展更進入全盛時期,不少大型的宗教音樂作品出現,如韓德爾(Handel)的 <彌賽亞> (“Messiah”) 和莫札特(Mozart)的<安魂曲> (“Requiem”) 等。可是,教會的禮儀音樂亦漸漸染上「世俗化」的風氣。 韓德爾 (1685-1759)
一直到了十九世紀,額我略聖樂才由法國的本篤會修士重新發掘。1904年,教宗聖庇護十世重新提倡詠唱額我略聖樂,把禮儀音樂 重新納入正軌。 香港教區出版的額我略聖樂集 到了六十年代的 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禮儀改革和本地化又再為聖樂的發展帶來另一片新天地。 梵蒂岡第二次大公會議
在香港,由於梵二之前的禮儀只可以用拉丁文詠唱,因此香港教區早期並沒有本地的聖歌集。直到六十年代,有賴一群本地及外籍神父的努力,終於編修了教區第一本的「聖歌選集」,成為現時熟悉的「頌恩」歌集的先驅。
到了今日,無論任何時期節慶,香港教區的信友也能找到適合禮儀的中文聖樂,這實在有賴不少神長和公教音樂家的心血和努力。 陳永華博士 劉志明蒙席 林樂培先生 江文也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