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冊 第七課 兒時記趣 作者:清朝 沈復.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第六課 五柳先生傳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東晉 陶淵明 任真自得的 人物性情 模仿史書傳記的 形式,描述人物 性情 ★文意說明:本文為陶淵明辭官後,模仿史 書傳記形式寫成,是陶淵明稟性志趣的 自我剖析,也是他的自傳。 ( 人物 ── 主角 )( 體裁 )
Advertisements

學生作文的寫作方法 童詩的寫作技巧. 一、童詩的寫作型式 1 .童詩要分行(一句一行) 2 .童詩可以分段.
參考資料﹕大人國夢遊記 遠看.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第一課 大樹之歌. 第一課 大樹之歌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劉克襄 親近自然、 尊重生命 以父親的口吻,依 時間、地點、對象 、事件的順序,敘 述拜訪雀榕的經過 ★題目含義: 1. 作者對大樹的讚頌。 2. 大樹本身的歌唱。 ★補注:*口吻:說話的語氣。
第 七 課. 【將海洋當作 教育平台】 【花蓮賞鯨之 旅】 【海獅海豚秀 絕活】 【座頭鯨】【鯨魚的價 值】 【逆戦鯨】【海豚的聯 繫】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第十一課 兒時記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沈復 回憶孩童時代 由觀察、想像 所得到的物外 之趣 先總寫「物外之 趣」,再就不同 事物,分段記敘 ,以回應首段 ★文意:主旨在記敘作者兒時所獲得的物 外之趣。
福 春 福 福 福 福 福 誰 偷 走 了 們 日 我 節 的 誰偷走了歡樂的傳統節日 ? 小朋友談到過節你想到什麼 ? 聖 誕禮物、聖誕老人、巧克 力、玫瑰花、 康乃馨 ………. 然而,中國許多傳統節日卻逐漸被 人們淡忘和遺失.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洪醒夫 回憶童年 、懷念母 愛 從一般人的記憶,談到 自己童年的「紙船印象 」,最後以期望作結 ★補注: *印象:記憶中留下的痕跡。 ★文意: *紙船:象徵偉大的母愛,代表母親對子女 的疼愛之情。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第四課 Dialogue I: Talking about Hobbies
八卦山下的 自然童玩.
班級: 小 班 時間:102年3月4日~102年5月17日 幼兒年齡: 歲
第 十 課 一 兒時記趣 文體:記敘文 沈 復.
《春曉》.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我的檔案 5丙24號游佳蓉.
原來世界不一樣 ─「兒時記趣」.
文:瑪格麗特.懷特.布朗 圖:克雷門.赫德 譯:黃迺毓
兒 時 記 趣.
長水痘~好癢好癢喔! 原著:Itchy,Itchy Chicken Pox 作者:Grace Maccarone.
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填字遊戲 腳 〈 〉踏〈 〉地 取 〈 〉地〈 〉材 牽 〈 〉腸〈 〉肚 散 〈 〉頭〈 〉髮
童趣 制作:谷鹏 授课:谷鹏.
沈复.
童 趣 童 趣 沈 复.
幼时记趣 沈 复.
文学常识 作者沈复 (1763年—1825年),字三白,号 梅逸,清乾隆二十八年生于长洲(今苏州)。 清代文学家。著有《浮生六记》。
WEBSITE PROPOSAL.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Linear Programming: Introduction and Duality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1/2/ :38 PM 耶利米書 33:1-3 約翰福音 14:12-14 © 20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Microsoft, Windows, Windows Vista and other product names.
認識疊詞.
【小小的夢想】.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聲音地圖.
牙齒的構造與功能 牙齒大發現.
Welcom to My Power Point自我介紹
第三課 Dialogue I:Taking Someone Out to Eat on His/Her Birthday
---感恩節的由來及習俗 The story of Thanksgiving and Traditions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設計理念與教學步驟 本簡報可配合翰林英語第五冊第七課或康軒英語第六冊第二課的文法句型使用。
這是什麼? 圖案分別代表了什麼意義? 1 圖片來源: 1.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經濟學 學經濟.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重複圖形.
Little Twin Stars 周芷薇 4a02.
Class & Object 靜宜大學資工系 蔡奇偉副教授 ©2011.
S.1D(5,29,35,36).ppt 神創造的世界 S.1D 游浩軍 王惠成 陳惠雁 丁衍光.
兒歌﹕大雀鳥小雀鳥.
1-1 隨機的意義– P.1.
1. 我_____ 我的舅舅不常_____ ,但是我跟他最亲。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在羅馬的日子.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 中文科 特徵列舉 (人物描寫) 第一教節.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天恩的呼喚 一、 羅 1:18-23 朱世平牧師.
行在地上的天國子民(II) 經文:太13:24-30,36-43 廖德漢牧師.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營運模式.
經文:約翰一書 5:1-12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 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復活的主,宣教的主 Lord of Resurrection Lord of Missions
居家問題小偵探.
L3 Dialogue Linda: Hey! What are you guys doing? 嘿!你們倆個傢伙在做什麼?
2019/12/14 繁星閃閃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冊 第七課 兒時記趣 作者:清朝 沈復

沈復 字三白,號梅逸 ◎取名由來: 周易 六十四卦中有復卦,講的是冬至之後,陰氣 盛極而衰,陽氣復生,天地萬物逐漸展露生機, 沈復生於冬至第四天,正合乎復卦所講的內容, 故取名為「復」。 ◎取字由來: 「要宜麥,見三白」所謂三白,即下三次雪。來年 麥子的收成要好,今年就要下三次雪,下雪可將地 上妨害農作物的害蟲凍死。沈復出生日,或許正值 下雪,故字三白,有預卜來年會更好之意。

沈復 字三白,自號梅逸 自號由來: 清 仁宗 嘉慶八年(西元一八○三)三 月底,沈復妻 陳芸病逝揚州,沈復哀痛 不已,遂取宋代詩人(林逋) (字和靖)以梅為妻, 隱居西湖 孤山 的故事,自號「梅逸」,以紀念其妻。 【 梅,代表( 妻子 ); 逸,(消失)也】

沈復的一生 沈復,字三白,清 蘇州(今江蘇省吳縣)人。生於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卒年不詳。沈復的性格爽直,落拓不羈,不事科舉,不慕宦仕宦,以行商、畫客、幕僚、名士終身。

沈復的一生 他的太太陳芸,字淑珍,跟他同歲,穎慧能詩文,才思雋秀。 他們伉儷情篤,在淳樸恬淡的生活中,另有怡然自得的天地。 一生事蹟,見於所著《浮生六記》,現僅存四記,包含<閒情記趣>、 <閨房記樂>、<坎坷記愁>、 <浪遊記快>。典出李白「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沈復的一生 沈復的著作 《浮生六記》 (作者不辜負蒼天厚待,不願意一生若夢, 杳然無跡,在晚年作六記,用六個不 同的主題鋪展呈現) 典出李白「浮生若夢,為歡幾何﹖」   《浮生六記》,現僅存前四記,包含 <閒情記趣>、<閨房記樂><坎坷記愁> 、 <浪遊記快>、<中山記歷> 、<養生記道>。

《浮生六記》 六記依序為: 卷一<閨房記樂> ,寫夫妻間的情愛生活 卷二<閒情記趣> ,寫生活中的閒情逸致 卷三<坎坷記愁> ,寫家庭的變故。 卷四<浪遊記快> ,記敘漫遊各地的樂趣 卷五<中山記歷 > ,記敘遊歷琉球之見聞 (古稱中山國)的見聞。 卷六<養生記道> ,談論晚年對養生之道 的領悟。

沈復介紹 雅號藝術: 感情生活: 詩文定情 鶼鰈情深 芸娘病發 禍不單行 喪妻之痛

沈復 介紹 浪遊琉球: 嘉慶九年父親去世,沈復回家奔喪,他 的弟弟以為他要爭財產,處處為難他。 嘉慶十年做重慶知府 石韞玉 的幕客。 嘉慶十三年經石韞玉的推薦,轉任為翰 林院編修齊鯤的幕客,並和他一起出使 琉球,冊封當地的國王。

沈復 介紹 沈復一輩子都在做他不喜歡的工作,不能回家安享晚年,對他而言,是多麼殘酷的事。 於是他在琉球 那霸天使館內,利用四個半月的時間完成《浮生六記》 一書 。

這一篇文章選自浮生六記,以作者童年生活的趣事為主題,強調生活的情趣及觀察、想像能力的培養。 第七課 兒時記趣 這一篇文章選自浮生六記,以作者童年生活的趣事為主題,強調生活的情趣及觀察、想像能力的培養。

活動一 重溫舊夢 請同學發表童年之印象及特殊經驗。 第七課 兒時記趣 童謠吟唱 捉泥鰍」、「童年」、「憶兒時」、「媽媽的喜歡」。 童言童語?範例一: 米店用貨車載米來。小康若有所悟,對媽媽說:「媽,我知道這米為什麼叫在來米了,因為它是用車子載來的。

第一段:寫作者小時候(視力 )極佳, 能(張目對日 ),故常有(物外之趣)。 為全文總綱,其他各段依此分述「物外之趣」 第二段:寫作者將夏蚊飛舞想像成「群鶴舞空 第三段:作者將草木、蟲蟻、土礫、坑洞想像成(林 )、(獸)、(丘 )、(壑 ), 然後神遊其中,自得其樂。 ◎可見作者已達「萬物靜觀皆自得」的境地。 第四段:寫作者的童話世界闖進了龐然大物─(癩蛤蟆 ),使作者回到現實世界中,並將其趕到別的院子。 全文以明察秋毫(觀察力)為經,以物外之趣(想像力)為緯,相互交織而成,妙趣橫生。

兒時記趣翻譯 余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見藐小微物,必細察其紋理,故時有物外之趣。 我回想小時候,能夠睜大眼睛看太陽,還能把極小的東西看得很清楚。看見細小的東西,必定仔細察看它的絛紋理路,所以常常對事物感受到世俗看法以外的趣味。

兒時記趣翻譯 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也。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夏天蚊子成群地飛鳴,嗡嗡聲像雷鳴似的,我私自把牠們比擬作一群鶴在天空飛舞。內心所到的,成千上百的蚊子,果然都變成鶴鳥了。我抬頭看著牠們,脖子因此而僵硬了。

兒時記趣翻譯 又常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又把蚊子留白色的蚊帳中,用煙慢慢地噴,使牠們衝撞著煙邊飛邊叫,我把牠們當作飛在青雲之上的白鶴來看;果然就像鶴鳥在雲上鳴叫,我因此高興得大呼痛快。

又常於土牆凹凸處、花臺小草叢雜處,蹲其身,使與臺齊;定神細視,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神遊其中,怡然自得。 又常在土牆高低不平的地方、花臺邊小草叢生雜亂的地方,蹲下身體,使我的身子跟花臺一樣高;專注仔細地觀看樹林,把昆蟲螞蟻當做獸類;把高起的土石當做山丘,把低窪的地方當做山谷;我想像著自己在那裡面觀賞,真是又高興又得意。

一日,見二蟲鬥草間,觀之,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覺呀然驚恐,神定,捉蝦蟆,鞭數十,驅之別院。 有一天,看見二隻蟲子在草叢間相鬥,看得興趣正濃厚的時候,忽然有一隻巨大的動物,以推倒山、拔起樹的壯盛氣勢出現了,原來是一隻癩蟆。只見牠舌頭一吐,二隻蟲子就都被牠吞食了。我年紀小,又正看得出神,不由得大吃一驚。等神情安定後,捉住蝦蟆,把牠鞭打了數十下,然後趕到別的院子去。

本課修辭法 一、誇飾: (1) 憶童稚時,能張目對日,明察秋毫。

一、誇飾: (兼譬喻) (2)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3)心之所向,則或千或百,果然鶴 也。 (4)昂首觀之,項為之強。 (5)一日,見兩蟲鬥草間,觀之, 興正濃,忽有龐然大物,拔山倒 樹而來,蓋一癩蝦蟆也。

(2)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二、譬喻: (1)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2)又留蚊於素帳中,徐噴以煙,使之沖煙飛鳴,作青雲白鶴觀;果如鶴唳雲端,為之怡然稱快。 (1) (隱喻)(兼形象化)

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二、譬喻(兼誇飾) : (3)定神細視, 以叢草為林,蟲蟻為獸;以土礫凸者為丘,凹者為壑。 (隱喻)

三、倒裝: (1)徐噴以煙。

四、對偶: (1)張目對日。 (2)青雲白鶴。 (3)拔山倒海。

五、引用: (1)明察秋毫。 (暗用)(語出孟子)

比較文言文與白話文的語法差異 ◎「之」的不同用法: (1)物外「之」趣:的 ,═ 的 (2)心「之」所向:助詞,≠ 的 (3)昂首觀「之」:代名詞,牠們, 指蚊子 (4)項為「之」強:代名詞,此, 指「抬頭看蚊子」這件事

◎「之」的不同用法: (5)使「之」沖煙飛鳴:代名詞,牠們,指蚊子 (6)為「之」怡然稱快:代名詞,此,指「夏蚊成雷,私擬作群鶴舞空」 這件事 (7)觀「之」:代名詞,此、這,指二蟲相鬥之事 (8)驅「之」別院:代名詞,牠,指癩蝦蟆

◎被動句 (1) 舌一吐而二蟲盡為所吞: 「為…所…」式。 舌頭一吐,兩隻小蟲就 被癩蝦蟆吃掉了。

「物外之趣」的意義 (1)把飛著的蚊子想像為鶴舞空。 (2)把土礫、草叢想像為丘壑、 森林。 (3)把癩蝦蟆想像為龐然大物, 把牠吃蟲的情形視為 弱肉強食 的勾當。 作者之所以能夠得到物外之趣是因為他不從實用或利害的觀點去看東西,他只單純地注意它們的形象,用自己的想像去加以美化。我們也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去發掘屬於我們自己的物外之趣,例如在放風箏時,想像自己就是風箏,自在地在天空中飛翔;或者在節慶時候也可發現這種物外之趣,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年夜飯、吃元宵、甚至是平常的一頓飯,都可以不只是「吃飯」而已,而是享受全家人團聚的氣氛;廣告裡也可以找到:麒麟啤酒的廣告可以把啤酒瓶變成風鈴…這些都是在生活中體會物外之趣的例子。

本課之省略句 ⑴省略「於」字   ①私擬作群鶴舞(於)空   ②果如鶴唳(於)雲端   ③神遊(於)其中      ④見二蟲鬥(於)草間   ⑤驅之(於)別院

本課之省略句 ⑵省略「之」字   ①徐噴(之)以煙   ②使(之)與臺齊

與「鶴」有關的成語故事 ⑴風聲鶴唳 ─ 用來形容極為驚慌疑懼。 ⑵杳秒如黃鶴 ─ 比喻一去不返,無影無蹤。

有關癩蝦蟆的俗諺 ⑴癩蝦蟆想吃天鵝肉: 比喻痴心妄想,不自量力。 ⑵癩蝦蟆剝皮眼不閉,黑甲魚剖腹心不 死: 比喻不甘心失敗。 ⑶癩蝦蟆打哈欠: 好大的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