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第六章、中央控制器 原著 谭志虎 主讲(改编) 蒋文斌.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 5.1 CPU的组成和功能 5.2 指令周期 5.3 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 5.4 微程序控制器 5.5 微程序设计技术
Advertisements

改革 让教育回归原点 乐陵市实验小学 李升勇.
信息技术:硬件、软件、网络、数据库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压缩技术...
计算机系统与网络技术 第1讲 微型计算机硬件基础 讲课教师:常姗
2017年3月5日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背景知识调查.
22.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1).
讲授人 何美香 微机原理及应用.
第三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 学 科:物 理 主讲人:吴含章. 第三讲 匀变速直线运动 学 科:物 理 主讲人:吴含章.
微处理器概述 CPU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电子数字计算机 计算机性能 计算机硬件 计算机软件 多级层次结构
实验四 利用中规模芯片设计时序电路(二).
微型计算机原理 与应用.
第三章 计算机核心部件及其 工作原理.
第六章 中央处理器 中央处理器,简称CPU,是整个计算机的核心,它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 第二十一讲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舒燕君.
第五章 中央处理单元.
5.4 顺序脉冲发生器、 三态逻辑和微机总线接口 顺序脉冲发生器 顺序脉冲 计数型 分类 移位型.
第5节 关注人类遗传病.
1.1 计算机系统简介 1.2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 1.3 计算机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1.4 本书结构.
第七章 控制器 7.1 控制器的组成及指令的执行 7.2 控制方式和时序的产生 7.3 微程序控制器 7.4 微程序控制器及其微程序设计举例
计算机基础知识 丁家营镇九年制学校 徐中先.
3.7 CPU模型 CPU设计步骤: 一. 拟定指令系统 二. 确定总体结构和数据通路 1. 指令格式 2. 寻址方式 3. 操作类型
第三章 微机基本系统的设计 第一章 8086程序设计 第二章 MCS-51程序设计 第四章 存贮器与接口 第五章 并行接口
时序逻辑电路 -分析.
第三章 CPU子系统 运算部件 寄存器 控制部件 运算器 控制器.
计算机组成原理 武汉科技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一个非常简单的CPU的设计 1、组合逻辑控制器 2、微程序控制器.
CPU的主要功能是执行存放在主存储器中的程序即机器指令。CPU是由控制器和运算器。
第五节 CPU模型 拟定指令系统 确定总体结构 安排时序 拟定指令流程和微命令序列。 形成控制逻辑 CPU设计步骤:
8.1 CPU 的结构 8.3 指令流水 8.2 指令周期 8.4 中断系统.
单片机原理 单 片 机 单片机接口技术 单片机应用技术.
本章主要内容 CPU的功能和组成 控制器控制原理 指令周期(★★★) 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 硬布线控制器 微程序控制器(★★★)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of Microcomputer system (2)
第二部分 微机原理 第2章 MCS-51单片机 的内部结构 主讲教师:喻红.
1.3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组成原理 任课教师:石磊 教授 郑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
第5章 计算机、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及 工作过程.
时序逻辑电路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熟悉集成计数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2.利用集成计数器设计任意进制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CPU结构和功能.
第8章 CPU 的结构和功能 8.1 CPU 的结构 8.3 指令流水 8.2 指令周期 8.4 中断系统.
本 章 重 点 单片机的结构特点 单片机的存储器特点 I/O端口的特点 CPU时序 课时安排:3个课时.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陈泽宇 副教授.
14.2 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 概述 时序逻辑电路是由存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共同组成的,它的输出状态不仅与输入有关,还与电路的过去状态有关,即具有存储功能。 输入信号 输出信号 输出方程 驱动方程 描述时序逻辑电路的三个方程 状态方程 存储电路的输入信号 时序逻辑电路构成框图 存储电路的输出信号.
第二章 8086微处理器. 第二章 8086微处理器 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 8086微处理器的主要特性和内部结构 8086CPU的工作模式和引脚信号 8086的存储器管理 8086的总线操作和时序.
得技通电子 问题 1.0 、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括号内。
微机系统的组成.
第四章 MCS-51定时器/计数器 一、定时器结构 1.定时器结构框图
数字电子技术 Digital Electronics Technology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西安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 王忠民.
时序逻辑电路 -分析.
第2章 80x86计算机组织  计算机系统  存储器  中央处理机  外部设备.
计算机组成原理 课程设计.
2019/4/29 计算机组成原理 辅导教师:陆明强.
第三章 MCS 51的硬件结构.
第二章 补充知识 2.1 总线和三态门 一、总线(BUS) 三总线结构 数据总线DB(Data Bus)
实验三 16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不带进位控制的算术运算 置AR=1: 设置开关CN 1 不带进位 0 带进位运算;
第 13 章 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 13.1 双稳态触发器 13.2 寄存器 13.3 计数器 定时器及其应用.
长春理工大学 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 数字电路实验 数字电路实验室.
实验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实验 带进位控制8位算术逻辑运算: ① 带进位运算 ② 保存运算后产生进位
第三章 计算机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实验五 MSI组合逻辑功 能部件的应用与测试
HSC高速输出例程 HORNER APG.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8086微处理器 西安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 范琳.
汽车单片机应用技术 学习情景1: 汽车空调系统的单片机控制 主讲:向楠.
上节复习(11.7) 1、定时/计数器的基本原理? 2、定时/计数器的结构组成? 3、定时/计数器的控制关系?
第三章 CPU子系统 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主讲教师 杨 梅 联系电话:
第3章 CPU子系统 西南石油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主讲教师 杨 梅 联系电话:
工业机器人入门使用教程 ESTUN机器人 主讲人:李老师
第5章 中 央 处 理 器 5.1 CPU的功能和组成 5.2 指令周期 5.3 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 5.4 微程序控制器
DSP技术与应用 电子与信息技术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版权所有,引用请注明出处 第六章、中央控制器 原著 谭志虎 主讲(改编) 蒋文斌

本章主要内容 CPU的功能和组成 控制器控制原理 指令周期(★★★) 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 硬布线控制器 微程序控制器(★★★) 流水线处理器

CPU的组成和功能 CPU的组成 CPU的功能 CPU中的主要寄存器 操作控制器 时序产生器

CPU的组成 运算器 控制器 算术运算/逻辑运算 从内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指出下条指令的地址 对指令进行译码,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 产生执行部件的运行所需要的控制信号 指挥并控制CPU,内存和I/O设备之间的数据传送

CPU的功能 取出指令并执行指令的部件------CPU 数据加工 ----ALU. 算术/逻辑运算; 指令控制:指令执行的顺序控制; 操作控制: 产生各种操作信号; 时间控制: 控制操作信号的发生时间;

CPU中的主要寄存器 PC(Program Counter)----程序计数器 AR(Address Register)---地址寄存器 DR(Data Register)----数据缓冲寄存器 IR(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寄存器 AC(Accumulate Count)---累加寄存器 PSW (Program Status Word)程序状态字

控制器基本组成 PC (Program Counter)----程序计数器 IR (Instruction Register)-----指令寄存器 ID (Instruction Decoder)---指令译码器 OC (Operate Controller)---操作控制器 TG (Timer Generator) ---时序发生器

指令译码器 对指令进行分段(操作码、地址码)译码,指出指令的操作方式、寻址方式 为操作控制器提供输入信号

操作控制器 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各种控制信号 ,以便建立正确的数据通路,从而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硬布线控制器 (时序逻辑型) (硬件实现) 微程序控制器 (存储程序型) (软件实现) 数据通路------多寄存器间传送信息的通路。

时序产生器 产生各种时序信号(电位,脉冲); 对各种操作实施时间上的控制。

运算器结构 数据总线DBUS 移位器 ALU PSW CLA ADD 30 STA 40 NOP JMP 21 … 000 004 000 004 000 006 20 21 22 23 24 30 40 操作数X 操作数Y 左路开关选择 右路开关选择 AX BX CX DX DR 数据总线DBUS

ADD AX,BX 移位器 ALU PSW CLA ADD 30 STA 40 NOP JMP 21 … 000 004 000 006 000 004 000 006 20 21 22 23 24 30 40 操作数X 操作数Y 左路开关选择 右路开关选择 AX=2 AX=6 BX=4 CX DX DR 数据总线DBUS

ADD AX,[30] 移位器 ALU PSW CLA ADD 30 STA 40 NOP JMP 21 … 000 004 000 006 000 004 000 006 20 21 22 23 24 30 40 操作数X 操作数Y 左路开关选择 右路开关选择 AX=2 AX=6 BX=4 CX DX DR=4 DR 数据总线DBUS

CPU基本结构 CPU ALU 执行指令控制 PSW 指令译码器 000 000 程序计数器 PC AC 累加器 IR 指令寄存器 AR 操作控制器OC 时序产生器TG 执行指令控制 PSW 指令译码器 000 000 程序计数器 PC AC 累加器 IR 指令寄存器 AR 地址寄存器 DR 缓冲寄存器DR CLA ADD 30 STA 40 NOP JMP 21 … 000 006 000 004 20 21 22 23 24 30 40 地址总线 ABUS 数据总线 DBUS CPU基本结构

主机基本组成

本章主要内容 CPU的功能和组成 控制器控制原理 指令周期(★★★) 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 硬布线控制器 微程序控制器(★★★) 流水线处理器

指令周期(★★★) 指令周期基本概念 CLA指令周期 ADD指令周期 STA指令周期 NOP指令周期 JMP指令周期

指令周期基本概念 时钟周期:T,节拍脉冲 CPU 周期:机器周期,从内存读出一条指令的最短时间 指令周期:从内存取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所用的时间。由若干个CPU周期组成。一个CPU周期又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节拍脉冲) T周期 T1 T2 T3 T4 T1 T2 T3 T4 机器周期(取指令) 机器周期(执行指令) 指令周期

指令周期基本概念(★★★) 取指令周期 取操作数周期 (可无) 执行周期 取指令 PC+1 执行指令 开始

CLA指令周期(累加器清0) 1个CPU周期 1个CPU周期 取指令 PC+1 取下条 指令PC+1 开始 执行指令 指令译码 取指令阶段 执行指令阶段

CLA指令 ALU 操作控制器 时序产生器 执行指令控制 指令译码器 程序计数器 PC AC 000000000 000 021 000 021 000 020 累加器 AC IR CLA 指令寄存器 IR +1 地址寄存器 AR 000 020 AR CLA DR 缓冲寄存器DR 地址总线 ABUS 20 CLA 数据总线 DBUS 21 ADD 30 22 STA 40 23 NOP PC→AR→ABUS→RAM →DBUS→DR→IR PC+1 24 JMP 21 … 30 000 006 CLA指令 … 40 000 004

执行过程的操作 PC→AR PC+1→PC AR →RAM→DBUS→DR DR→IR 0→AC

ADD指令周期 1个CPU周期 1个CPU周期 1个CPU周期 取下条 指令PC+1 取指令 PC+1 执行 加法操作 开始 指令译码 送操作数 地址 取操作数 取指令阶段 执行指令阶段

ADD指令 ALU 操作控制器 时序产生器 执行指令控制 指令译码器 程序计数器 PC 000000000 000 021 000 022 000 021 000 022 累加器 AC CLA ADD 30 指令寄存器 IR +1 地址寄存器 AR 000 021 000 020 CLA ADD 30 缓冲寄存器DR 地址总线 ABUS 20 CLA 数据总线 DBUS 21 ADD 30 22 STA 40 23 NOP PC→AR→ABUS→RAM →DBUS→DR→IR PC+1 24 JMP 21 ADD指令 … 30 000 006 … 40 000 004

ADD指令 ALU 操作控制器 时序产生器 执行指令控制 指令译码器 程序计数器 PC 000000000 000 006 000 021 000 006 000 021 000 022 累加器 AC CLA ADD 30 指令寄存器 IR +1 地址寄存器 AR 000 030 000 021 006 CLA ADD 30 缓冲寄存器DR 地址总线 ABUS 20 CLA 数据总线 DBUS 21 ADD 30 22 STA 40 23 NOP IR→AR→ABUS→RAM →DBUS→DR→ALU ALU→AC 24 JMP 21 … 30 000 006 ADD指令 … 40 000 004

ADD执行过程的操作 PC→AR PC+1→PC AR →RAM→DBUS→DR DR→IR IR(A)→AR→ABUS→RAM →DBUS→DR→ALU ALU→AC

STA 40 指令周期 1个CPU周期 1个CPU周期 1个CPU周期 取下条 取指令 执行 指令PC+1 PC+1 写存操作 开始 指令译码 送操作数 地址 送操作数 取指令阶段 执行指令阶段

STA指令 ALU 操作控制器 时序产生器 执行指令控制 指令译码器 程序计数器 PC 000 006 000 023 000 021 000 006 000 023 000 021 累加器 AC CLA STA 40 指令寄存器 IR +1 地址寄存器 AR 000 040 000 030 000 006 CLA 000 004 ADD 30 缓冲寄存器DR 地址总线 ABUS 20 CLA 数据总线 DBUS 21 ADD 30 22 STA 40 23 NOP IR→AR→ABUS AC→DR DR→DBUS→RAM 24 JMP 21 STA指令 … 30 000 006 … 40 000 006 000 004

执行过程的操作 PC→AR PC+1→PC AR →RAM→DBUS→DR DR→IR IR(A)→AR→ABUS AC→DR DR→DBUS→RAM

NOP指令周期 1个CPU周期 1个CPU周期 取指令 PC+1 取下条 指令PC+1 开始 空操作 等待 一个周期 指令译码 取指令阶段 执行指令阶段

JMP 21指令周期 1个CPU周期 1个CPU周期 取指令 PC+1 取下条 指令PC+1 开始 送 转移地址 指令译码 取指令阶段 执行指令阶段

JMP 21指令 ALU 操作控制器 时序产生器 执行指令控制 指令译码器 程序计数器 PC 000 006 000 025 000 021 000 006 000 025 000 021 000 022 累加器 AC JMP 21 CLA 指令寄存器 IR +1 地址寄存器 AR 000 024 000 021 CLA JMP 21 缓冲寄存器DR 地址总线 ABUS 20 CLA 数据总线 DBUS 21 ADD 30 22 STA 40 23 NOP IR→PC Next command 24 JMP 21 JMP 21指令 … 30 000 006 … 40 000 004 000 006

执行过程中的操作 PC→AR PC+1→PC AR →RAM→DBUS→DR DR→IR IR(A)→PC Next command

方框图表示 取指令 执行指令 公操作 下一条指令 PC→AR→RAM →DBUS→DR→IR PC+1 译码 CLA ADD STA JMP NOP 执行指令 0→AC IR(A)→AR IR(A)→AR IR(A)→PC AR→RAM DBUS→DR DR→ALU ALU→AC AR→RAM AC→DR DR→DBUS 公操作

公操作 一条指令执行完后,CPU所进行的一些操作。 对外设请求的处理(中断,通道) 若无外设请求的处理,CPU则转而取下条指令。 由于取指令是每条指令都有的,所以,取指令也是公操作。

一段程序 LAD R0,(80) ADD R0,(81) JO 75 STA(R1),R0 HALT

PC→AR 取指控制信号 PC→BUS LDAR

取指控制信号 READ MEM AR→ABUS RD LDDR

DR→IR 取指控制信号 DR→BUS LDIR

执行指令过程 ADD R0,(81)

执行指令过程 ADD R0,(81)

LAD R0,(80)

JO 75

STA(R1),R0

控制方式-如何给出指令处理所需的时间 同步控制方式 指令在执行时所需的机器周期数和时钟周期数都是固定不变的。 异步控制方式: 每条指令或操作控制信号需要多少时间 就占用多少时间。 联合控制方式

本章主要内容 CPU的功能和组成 控制器控制原理 指令周期(★★★) 时序产生器和控制方式 硬布线控制器 微程序控制器(★★★) 流水线处理器

指令周期基本概念 时钟周期:T,节拍脉冲 CPU 周期:机器周期,从内存读出一条指令的最短时间 指令周期:从内存取出一条指令并执行该指令所用的时间。由若干个CPU周期组成。一个CPU周期又包含若干个时钟周期(节拍脉冲) T周期 T1 T2 T3 T4 T1 T2 T3 T4 机器周期(取指令) 机器周期(执行指令) 指令周期

电位-脉冲制 时序信号最基本的体制是电位-脉冲制。 当实现寄存器之间的数据传送时,数据必须以电位形式加在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而数据输入的控制信号可选用脉冲。 数据必须先送到触发器的数据输入端,并且表示数据的电位一定要保持在控制脉冲的作用下被触发器记忆为止,这段时间较长,所以数据需要用电位表示。 而输入脉冲的时间宽度只需要保证数据从触发器的输入端稳定在输出端的时间。

节拍脉冲 时钟脉冲 时序产生器 节拍脉冲

时序产生器 启停控制逻辑 启动 节拍脉冲和读 / 写时序产生逻辑 脉冲发生器 时钟源 停机 RD ¢ WE T 1 2 3 4

环形脉冲发生器与读写时序 T T RD T T WE & & & & & & RD ¢ WE ¢ Q D C Q D C Q D C R T T RD T T WE 4 1 2 3 & & & & & & RD ¢ WE ¢ Q D C 1 Q D C 3 Q D C 2 R +5V f 2 3 f 脉冲时钟源 Q D C 4 1 CLR S f

电路说明 4个触发器输入输出串联构成循环移位电路 D触发器R/S端分别为Reset和Set C1 C2 C3 时钟信号为上跳沿

C4只有在下降延变化,C1-3只有在上升沿变化 C4为0时 与门2通,3不通;否则,相反 Q D C 1 Q D C 3 Q D C 2 R +5V f 2 3 f f 脉冲时钟源 Q D C 4 1 CLR f S Ф C4 C1 C2 C3 CLR 上跳沿 1 C4只有在下降延变化,C1-3只有在上升沿变化 C4为0时 与门2通,3不通;否则,相反 3. 2通时,C1-3状态迁移 下跳沿 上跳沿 1 上跳沿 1 1 上跳沿 1 1 1 下跳沿 1 1 1 1 上跳沿 1

启停控制逻辑 T T T T RD WE & & & & & & T T T T RD WE Q Q C D R T & & CLR 启动 1 2 3 4 & & & & & & T T T T RD WE 1 2 3 4 Q Q C r D R T 4 & & CLR 启动 停机

时序图 CPU周期 CPU周期 Φ 取指 执行 T1 T2 T3 T4 节拍脉冲 状态周期电位 节拍电位 LDAR RD M LDDR LDIR PC+1 CPU周期 CPU周期 节拍脉冲 Φ 状态周期电位 取指 执行 节拍电位 T1 T2 T3 T4

CPU周期 CPU周期 Φ 取指 T1 T2 T3 T4 LDAR RD M LDDR LDIR PC+1 节拍脉冲 状态周期电位 节拍电位

CPU周期 CPU周期 Φ 取指 T1 T2 T3 T4 LDAR LDAR’=lDAR*T1 RD’=RD*T2 节拍脉冲 状态周期电位 RD M LDDR LDIR PC+1 CPU周期 CPU周期 节拍脉冲 Φ 状态周期电位 取指 节拍电位 T1 T2 T3 T4 LDAR LDAR’=lDAR*T1 RD’=RD*T2

CPU周期 CPU周期 Φ 取指 LDAR RD M LDDR LDIR PC+1 LDAR’ RD’ LDDR’ LDIR’ 节拍脉冲 状态周期电位 取指 LDAR RD M LDDR LDIR PC+1 LDAR’ RD’ LDDR’ LDI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