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 析 化 学 Analytic Chemistry 赵小菁 基础医学部
第五章 沉淀滴定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铬酸钾指示剂法 第三节 铁铵矾指示剂法 第四节 吸附指示剂法
第一节 概述 龋齿是人类口腔最常见的疾病,龋齿是医学术语,是指蛀牙或牙齿腐烂。龋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世界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牙齿表面有一层釉质保护着,釉质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石灰[Ca5(PO4)3OH],是一种很坚硬的难溶化合物。然而一旦部分釉质遭到破坏,龋齿就开始了。
第一节 概述 一、溶度积 固体难溶电解质与溶液中离子间的溶解平衡关系: AgCl Ag+ + Cl-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沉淀 其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表明:在一定温度下,难溶电解质的饱和溶液中离子浓度幂的乘积为一常数,称为溶度积常数,简称溶度积,用Ksp表示。 对于AmBn型的难溶电解质: AmBn mAn+ + nBm- Ksp表示式中各离子浓度的单位为mol/L。 Ksp的值与难溶电解质的本性和温度有关系,有浓度无关。
第一节 概述 二、溶度积和溶解度 溶解度是指一定温度下,一定量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含量。 AgCl在298.15K时的溶解度为1.9110-3g/L,求其溶度积Ksp 例:
第一节 概述 Ag2CrO4在298.15K时的溶度积Ksp为1.1210-12,计算 其溶解度 例:
第一节 概述 对于一般难溶电解质AmBn,设一定温度下其溶解度为s(mol/L),根据沉淀溶解平衡: 其饱和溶液中 AmBn mAn+ + nBm- 难溶电解质溶于水部分全部电离。 难溶电解质的离子在水溶液中不发生副反应(不水解、不形成配合物等),或发生副反应的程度很小。
{ 第一节 概述 三、溶度积规则 饱和溶液平衡时: 任一条件下: Q=Ksp,溶液为饱和溶液,处于动态平衡。 Q>Ksp,溶液为过饱和溶液,有沉淀析出直至达到饱和(Q=Ksp)为止。 Q<Ksp,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液无沉淀析出,若加入难溶电解质,则会继续溶解。
第一节 概述 四、沉淀的生成与沉淀的条件 改变离子浓度,使Q>Ksp,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就能生成沉淀。 例: 将1.0mL 0.1mol/L MgCl2 与1.0mL 0.1mol/L 氨水溶液混合后有无Mg(OH)2沉淀生成?
第一节 概述 五、沉淀平衡中的同离子效应和盐效应 同离子效应:当沉淀达平衡后,若向溶液中加入含相同离子的 易溶强电解质,使沉淀溶解度降 低的现象称为 同离子效应。 例: 计算Ag2CrO4在0.10mol/L AgNO3溶液中的溶解度。
第一节 概述 例: 用BaSO4重量法测定SO42-含量时,以BaCL2为沉淀 剂,计算等量和过量0.01mol/L加入Ba2+时,在200ml溶液中BaSO4沉淀的溶解损失 解:
第一节 概述
第一节 概述 在选择和使用沉淀剂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沉淀剂用量一般以过量20%~50%为宜。一般在同离子效应时伴随盐效应,但盐效应比同离子效应小。 在定性分析中,溶液中残余离子浓度小于10-5mol/L时可认为该离子已经沉淀完全。 溶液中沉淀物的溶解度越小,沉淀越完全。应选择沉淀物溶解度最小的沉淀剂,使沉淀完全。
第一节 概述 六、沉淀的溶解 1. 利用酸碱反应生成弱电解质(如水、弱酸、弱碱等) (1). 难溶氢氧化物的溶解,如Mg(OH)2、Cu(OH)2、 Fe(OH)3
第一节 概述 (2). 碳酸盐、亚硫酸盐和某些硫化物的溶解
第一节 概述 2. 利用配位反应 3.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用氧化剂或还原剂使难溶电解质中的 某一离子发生氧化欢迎反应而降低 离子浓度。
第一节 概述 七、沉淀的转化 这种借助于某一试剂,把一种难溶电解质转化为另一种难溶电解质的过程称为沉淀的转化。
第一节 概述 八、分 步 沉 淀 在同一溶液中,存在着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离子能与同一试剂反应产生沉淀,首先析出的是离子积最先达到溶度积的化合物,然后按先后顺序依次沉淀的这种现象叫分步沉淀。 例: 在含有I-和Cl-均为0.010mol/L的混合液中,逐滴加入AgNO3溶液,分别生成AgI和AgCl沉淀,计算AgI和AgCl沉淀生成时,所需Ag+浓度各为多少,AgI和AgCl哪个先沉淀?(Ksp.AgI=8.5210-17, Ksp.AgCl=1.7710-10)
第二节 铬酸钾指示剂法 只有具备下列条件的沉淀反应才可应用于滴定分析: 要求沉淀溶解度小,反应要完全。 沉淀的组成要固定,即被测离子与沉淀剂之间有准确的化学计量关系。 反应要迅速。 有合适的指示剂或其他方法指示滴定终点,沉淀的吸附现象应不妨碍终点的确定。 以此反应为基础的沉淀滴定法称为银量法。
第二节 铬酸钾指示剂法 铬酸钾指示剂法—莫尔(Mohr)法 以K2CrO4为指示剂,在中性和弱碱性溶液中,用AgNO3标准溶液测定氯化物。 滴定反应: Ag+ + Cl- = AgCl(白色) 指示剂反应:CrO42-+ 2Ag+ = Ag2CrO4(砖红色) 终点时的颜色变化:由白色变为砖红色
第二节 铬酸钾指示剂法 注意事项: (1)指示剂浓度: 理论终点时,[Ag+]=(Ksp,AgCl)1/2=1.33×10-5 mol/L 理论终点后Ag2CrO4开始析出: [CrO42-]≥Ksp,Ag2CrO4 /[Ag+]2=6.33× 10-3 mol/L 实际上由于CrO42-本身有颜色,指示剂浓度应保持在0.002-0.005 mol/L较合适。 通常在反应液总体积为50~100mL的溶液中加入1~2mL 5%K2CrO4
第二节 铬酸钾指示剂法 注意事项: (2)溶液的酸度: 最适宜pH6.5-10.5,当有铵离子存在时, pH应在6.5-7.2。 酸性太强,[CrO42-]浓度减小, 碱性过高,会生成Ag2O沉淀。 2H+ + 2CrO42- 2HCrO4- Cr2O72- + H2O 2Ag+ + 2OH- =2AgOH Ag2O + H2O
第二节 铬酸钾指示剂法 应用范围: (3)滴定时应剧烈振摇,使被AgCl或AgBr沉淀吸附Cl-或Br-及时释放出来,防止终点提前。 (4)预先分离干扰离子。 应用范围: 适用于直接滴定Cl-,Br-,不适用于滴定I-和SCN-。 不适用于NaCl滴定液直接滴定Ag+。
铁铵矾指示剂法—佛尔哈德(Volhard)法 第三节 铁铵矾指示剂法 铁铵矾指示剂法—佛尔哈德(Volhard)法 (1)直接滴定法(测Ag+) 在酸性介质中,铁铵矾作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滴定Ag+,当AgSCN沉淀完全后,过量的SCN-与Fe3+反应: 滴定反应: Ag++ SCN- = AgSCN↓(白色) 指示剂反应: Fe3++ SCN- = [Fe(SCN)]2+(红色络合物)
第三节 铁铵矾指示剂法 (2)返滴定法(测卤素离子) 在含有卤素离子酸性试液中,先加入已知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NH4SCN标准溶液反滴定剩余过量的AgNO3 反应如下: Ag+ + Cl-= AgCl(白色) 剩余过量的AgNO3反应: Ag++ SCN- = AgSCN↓(白色) 指示剂反应: Fe3++ SCN- = [Fe(SCN)]2+(橙红色络合物)
第三节 铁铵矾指示剂法 注意事项: AgCl沉淀溶解度比AgSCN的大,近终点时加入的NH4SCN会使AgCl发生转化反应,使测定结果误差极大: AgCl+SCN- = AgSCN↓+Cl- 避免措施: 加热煮沸使AgCl沉淀凝聚,过滤后返滴滤液。(沉淀分离法)
第三节 铁铵矾指示剂法 注意事项: 避免措施: 在用SCN-返滴定之前,加入有机溶剂硝基苯或1,2-二氯乙烷1-2mL,把AgCl沉淀包住,阻止转化反应发生。 适当增加Fe3+浓度,使终点SCN-浓度减小,可减少转化造成的误差。 返滴定法测Br-、I-离子时,不会发生转化反应。
第三节 铁铵矾指示剂法 滴定条件: 应用范围: 需控制指示剂浓度和溶液的酸度。 在测定I-时,应先加入过量的硝酸银滴定液,在加入指示剂。 一定要事先去除干扰离子。 应用范围: 可用于测定Cl-,Br-,I-,SCN-及Ag+的测定。
第四节 吸附指示剂法 法扬司法—吸附指示剂法 在中性或弱碱性介质中,荧光黄作指示剂,用硝酸银标准溶液滴定Cl- 。 滴定反应: Ag++ Cl- = AgCl↓(白色胶状) 指示剂工作原理: HFIn H+ + FIn- 滴定终点前: {(AgCl)m} •Cl- + FIn- 指示剂不被吸附呈荧光黄阴离子的黄绿色; 滴定终点后: AgCl•Ag+ + FIn- ={(AgCl)m} Ag+• FIn- 荧光黄的阴离子被吸附,而呈粉红色。
第四节 吸附指示剂法 注意事项: 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发生在胶粒沉淀的表面,应尽量使胶粒沉淀的表面积大,加入淀粉保护胶体,增加氯化银的表面积。 胶体沉淀对指示剂离子的吸附能力应略小于对被测离子的吸附能力,否则将在化学计量点前变色二使终点提前。 吸附指示剂多为有机酸,控制溶液酸度在pH7-10,以电离出更多的指示剂阴离子。 AgCl光照易分解出金属银,滴定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日光照射。 应用范围: 可用于Cl-,Br-,I-,SCN-、SO42-及Ag+的测定。
第四节 吸附指示剂法 滴 定 液 应用示例 银量法中常用的滴定液为AgNO3和NH4SCN溶液。 例: 氯化钾的含量测定(吸附指示剂法) 操作步骤:精密称取氯化钾样品约0.12g,置于锥形瓶中,加蒸馏水50mL使其溶解后,加糊精溶液(1 50)5mL,荧光黄指示剂8滴与碳酸钙0.10g,摇匀,用0.10mol/L AgNO3滴定液滴定至终点。
第四节 吸附指示剂法 例: 三氯叔丁醇的含量测定(铁铵矾指示剂法) 操作步骤:取三氯叔丁醇( )0.1g,精密称取,加乙醇5mL溶解后,加NaOH溶液(1 5)5mL,加热回流15分钟,冷至室温,加蒸馏水20mL与HNO3 5mL。精密加入AgNO3滴定液(0.1mol/L)30mL,加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mL,密塞,强力振荡后,加铁铵矾指示剂2mL,用NH4SCN滴定液(0.1mol/L)滴定,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矫正。
龋齿与沉淀溶解平衡的关系 龋齿是医学术语,是指牙齿腐烂或蛀牙。龋齿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全世界重点防治的三大疾病之一。牙齿表面有一层釉质保护着,釉质的主要成分是羟基磷石灰[Ca5(PO4)3OH],是一种很坚硬的难溶化合物,其溶度积为6.8×10-37。 Ca5(PO4)3OH(s) 5Ca2+(aq) + 3PO43-(aq) + OH-(aq) 口腔内通常存在着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菌,进餐时细菌分解食物产生了有机酸,在酸的长年累月作用下,可使其缓慢地溶解: Ca5(PO4)3OH(s) + 7H+(aq) 5Ca2+(aq) + 3H2PO4-(aq) + H2O(l) 一旦部分釉质遭到破坏,龋齿就开始了。 Ca5(PO4)3OH(s) + F-(aq) Ca5(PO4)3F(s) + OH-(aq) (KspӨ = 1×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