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沉淀滴定方法 本章重点: 摩尔法原理、条件、范围; 佛尔哈德法原理、条件、范围; 法扬司法原理、条件、范围。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1. 在下列几种物质中,从物质的组成分析其 中和另外三种物质不相同的是( ) A. 四氧化三铁 B. 河水 C. 稀盐酸 D. 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剩余物  2. 有浓盐酸、硫酸铜、氯化铁三种溶液,可 以把它们区别开的性质是( ) A. 状态 B. 气味 C. 颜色 D. 以上三者都可区别.
Advertisements

第9章 配位化合物 9-1 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9-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9-3 配位平衡 9-4 螯合物 9-5 配位滴定.
尿液的形成 腎小體(球)的過濾作用 腎小管的再吸收作用 腎小管的分泌作用 尿液的組成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化学反应原理) 衢州第二中学 任志强.
焦點 1 動物的排泄作用.
3.3溶液的酸碱性.
原从水中来, 不敢水中行。 人人都要我, 无我食不成。 (打一物质)
省质检考前指导.
酸 碱 盐 复 习 课 阜宁县张庄中学王宏雨.
芳香胺类药物的分析 Analytical of Aromatic amines
苏教版必修《化学1》教材 内容分析与教学设计
高二化学.
專題研究方法與化學啟發實例 第一部份:專題研究方法 第二部份:化學實驗引導實例.
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化学》 选修 4.
海水制碱 新都中学.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专题12 化学实验.
关于中学化学教学目标的思考 ——2009~2010学年上学期教研工作总结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的实验探究 南航附中化学组:呼俊江 Na+ Mg2+ K+ H+ Ca2+ H+ OH-
第五章 配位化合物.
第九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内 容 提 要 一、氧化数 元素的氧化数是指该元素的一个原子与其它原子形成分子或离子时转移
第四节 电化学知识 原电池 电解池 电镀池.
电 化 学 复 习 珠海四中 刘川 教学重点: 1、原电池的原理,构成条件,原电池正负的判断方法。
第二节 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 第二节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 一、沉淀的生成 一、沉淀的生成 二、盐效应和同离子效应
第六章 沉淀溶解平衡 § 6.1 溶解度和溶度积 § 6.2 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 6.3 两种沉淀之间的平衡.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物料(元素)守恒关系式。
Analytical Chemistry 第七章 重量分析法 (gravimetric method)
第九章 化 学 分 析.
課程名稱:原子量與莫耳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第 19 章 铜副族和锌副族.
2014年高考理综(化学)复习教学的方法与策略 秦才玉.
盐类的水解 醴陵四中高二化学组.
常见阳离子的分离与鉴定 第Ⅰ组阳离子的分离和鉴定.
化學丙級技術士技能檢定術科測驗試題第二題第二站
細數原子與分子 編輯/楊秉鈞老師 錄音/陳記住老師 ◆ 原子量與分子量 ◆ 計數單位─莫耳 ◆ 公式整理 ◆ 範例─莫耳 ◆ 體積莫耳濃度
第二章 第一节 离子反应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6章 沉淀溶解平衡 主讲教师:姜凤超.
第二节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第二课时.
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实 验 讲 座.
分析化学 Analytical Chemistry
第十章 重量分析法 定量分析法包括的内容:容量分析和重量分析 1、 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要求 2、 沉淀重量法对沉淀的要求
第一章 水溶液 1.3 难溶电解质的多相平衡.
指示原理: CrO42-+ Ag+ Ag2CrO4 Ksp= 1.10  10-12
1. 概述 2. 沉淀滴定法 3. 重量分析法 4. 小 结.
分 析 化 学 Analytic Chemistry 赵小菁 基础医学部.
无机化学 2010级应用化学专业 刘晓瑭 Tel: Blog: 2019/2/27 刘晓瑭.
专题归纳整合 请分别用一句话表达下列关键词: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弱电解质的电离 平衡 盐类的水解 沉淀溶解平衡 提示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与弱电解质.
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
金属元素 之 铜族与锌族元素.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一课时).
第五节 缓冲溶液 一、 缓冲溶液的定义 二、 缓冲原理 三、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四、 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沉淀溶解平衡原理 镇海中学化学组 夏华东.
第一章 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铁的重要化合物.
吸光光度法基本原理 光度计及其基本部件 显色反应及显色条件的选择 吸光度测定条件的选择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紫外吸收光谱法简介
如何引导学生高效解答 实验探究题?.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儋州第一中学 梁维.
专题2:第二单元 课题3:离子反应 桐乡高级中学 张锦松.
化学学院教师技能大赛 乙醛 醛 化学学院2008级 黄垂平 Faculty Of Chemistry.
温州一模试卷分析及教学启示 平阳中学 周千来.
課程名稱:常見的酸與鹼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专题3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二单元 溶液的酸碱性 普陀三中 高二化学备课组 2016年11月.
苏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化学选修4 专题三 溶液中的离子反应 第四单元 难溶电解质的沉淀溶解平衡 第一课时 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罗丹.
第二节 配位平衡 一、配位平衡常数 向AgN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则有[Ag(NH3) 2] +配离子生成:
即c(NaOH)-c(HA)=[OH-]-[HA]-[H+] 从滴定终点误差的定义可得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三课时 ——配合物理论简介 厦大附中 罗丹.
§2.3 红外光谱的特征吸收峰.
第8章 沉淀滴定法 8.1 银量法的基本原理 8.2 莫尔法 8.3 佛尔哈德法 8.4 法扬司法.
第四章 药物定量分析 与分析方法验证 第一节 定量分析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第二节 定量分析方法的特点 第三节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四章 沉淀滴定方法 本章重点: 摩尔法原理、条件、范围; 佛尔哈德法原理、条件、范围; 法扬司法原理、条件、范围。

一、沉淀滴定法概述 沉淀滴定法(precipitation titrimetry) 容量沉淀法(volumetric precipitation method) 沉淀反应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沉淀的溶解度很小(<10-6 g/ml )。 2、沉淀反应迅速、定量进行,无副反应。 3、沉淀的吸附现象应不妨碍终点的观察。 4、有适当的指示终点的方法。

二、摩尔法(Mohr method) ——K2CrO4指示剂法 (一)、方法原理 指示剂:K2CrO4,标准溶液:硝酸银 以测定NaCl为例: Ag+ + Cl-AgCl 2Ag+ + CrO42-Ag2CrO4(砖红)

AgCl和Ag2CrO4 AgClAg+ + Cl- S S [Ag+]·[Cl-]=S2=KSP,AgCl=1.56×10-10 S=1.3×10-5 mol/L Ag2CrO42Ag+ + CrO42- 2S’ S’ [Ag+]2·[CrO42-]=(2S’)2·S’ =KSP,Ag2CrO4=9.0×10-12 S’=1.3×10-4M S’>S,即SAgCl<SAg2CrO4

[Ag+]2·[CrO42-]=KSP,Ag2CrO4 (二)、滴定的条件 1、铬酸钾指示剂的用量要适当。 多终点提前,少终点延后。 理论上等当点时所需的CrO42-浓度: AgClAg+ + Cl- [Ag+]=S= [Ag+]2·[CrO42-]=KSP,Ag2CrO4 一般用5×10-3mol/L的K2CrO4作指示剂。

误差及校正: 0.1mol/L AgNO3滴定0.1mol/L NaCl,滴定误差为+0.08%。 K2CrO4浓度降低后,要使Ag2CrO4析出沉淀,AgNO3必须过量,终点必然延后。 0.01 mol/L AgNO3滴定0.01 mol/L NaCl,滴定误差+0.8%。可作空白实验校正指示剂的空白值: 50~100ml纯水+50g/LK2CrO41ml+0.1g CaCO3(无Cl-),以0.01mol/L AgNO3滴定。

2、中性或弱碱性条件下滴定(pH6.5~10.5)。 酸性:2CrO42-+2H+==2HCrO4-==Cr2O72-+H2O 措施:预先用纯CaCO3或NaHCO3中和。 强碱性:Ag++OH-AgOHAg2O+H2O 措施:HAc酸化后再用稍过量CaCO3中和。 有NH4+存在时,pH:6.5~7.2, NH4+ + OH-NH3 + H2O AgClAg+ + Cl- NH3 [Ag(NH3)2]+

3、凡是能和Ag+生成沉淀的阴离子和与CrO42-生成沉淀的阳离子必须预先除去。 4、剧烈振摇溶液。 AgCl沉淀容易吸附溶液中过量的Cl-,使Ag2CrO4沉淀过早产生,引起误差,所以滴定时必须剧烈振摇,使被吸附的Cl-释放出来。

(三)、适用范围 可用于测定氯化物和溴化物,不能测碘化物和硫氰化物,因为它们的银盐沉淀吸附性太强。 测Ag+时应采用回滴法,因为Ag2CrO4沉淀不能迅速转变为AgCl沉淀。

(四)、摩尔法的应用实例 例1 :味精中NaCl的含量测定。 例2:水样中可溶性氯化物的测定。 方法:1.取50.00 ml 水样,加50g/L的K2CrO4 1ml,用0.01 mol/L AgNO3滴定至刚出现微红色沉淀为终点(V)。 2.取50.00 ml 纯水,同上操作,得空白为Vb。

三、佛尔哈德法(Volhard method) ——铁铵矾指示剂法 (一)、方法原理 1、直接法测银盐含量(NH4SCN作标准溶液) Ag+ + SCN-AgSCN SCN- (过量)+ Fe3+Fe(SCN)2+ (淡红) 2、剩余滴定法测定氯化物含量 X-+Ag+(过量标液)AgX Ag+(剩余) + SCN-AgSCN白色 SCN-(过量)+ Fe3+Fe(SCN)2+(淡红)

(二)、滴定条件 1、在酸性介质中进行滴定。 中性:Fe3+水解; 碱性:生成Fe(OH)3。 酸性溶液中,Al3+、Zn2+、Ba2+及CO32-等离子不干扰测定。 2、指示剂浓度CFe3+=0.015mol/L。 3、测定碘化物含量时先加过量的AgNO3,将AgI沉淀完全时,才加指示剂。 2Fe3+ + 2I-2Fe2+ + I2 4、预先除去溶液中能与I-反应的物质。 5、剧烈振摇。(Cl-在临近终点时应慢慢振摇)

(三)、适用范围 1、直接法测Ag+含量。 2、剩余滴定法可测定Br-、I-、Cl-的含量。但测Cl-时,要注意沉淀的转化。 KSP,AgCl=1.56×10-10,KSP,AgSCN=4.9×10-13,AgClAgSCN,使已达到终点的Fe(SCN)2+红色褪去,终点延后。 避免沉淀转化的措施: 1.样+Ag+(过) AgCl滤液 2.样+Ag+(过) AgCl 包围AgCl(不可大力振荡)

三.法扬司法(Fajans method) ——吸附指示剂法 (一)、方法原理 以AgNO3滴定NaCl,荧光黄(HFI )作指示剂为例: HFIH+ + FI- 等当点前:NaCl有剩余,此时AgCl沉淀主要吸附Cl-,胶体颗粒带负电荷: Cl- Cl- —Ag+—Cl-—Ag+—Cl-— 沉淀表面 带负电荷的FI-不会被沉淀吸附而显黄绿色。

等当点后:AgNO3过量,AgCl沉淀吸附Ag+而使胶体带正电荷: Ag+ Ag+ 溶液 —Ag+—Cl-—Ag+—Cl-— 沉淀表面 这时带负电荷的FI-由于被带正电荷的AgCl沉淀吸附,发生结构变形而显红色,因而可指示终点的到达。 (AgCl)Cl- + FI-(AgCl)Ag+·FI- (黄绿色) (红色)

AgX凝聚比表面积吸附 变色不敏锐 2、避免强光直射下进行滴定。 3、选择恰当的吸附指示剂。 (二)、滴定条件 1、加入淀粉或糊精溶液作为保护胶体。 AgX凝聚比表面积吸附 变色不敏锐 2、避免强光直射下进行滴定。 3、选择恰当的吸附指示剂。 原则:沉淀对指示剂离子的吸附能力应略小于沉淀对被测离子的吸附能力。 大于——终点提前; 太小——终点延后。 吸附能力的大小:Br- >曙红>Cl- >荧光黄

4、应在适当的酸度下进行滴定。 荧光黄 Ka 10-7 pH:7~10 曙红 Ka 10-2 pH:2~10 5、溶液中被滴定离子的浓度不能太低。 CCl->0.005mol/L, CBr-、I-、SCN->0.001mol/L (三)、适用范围:P.129表10-1

五、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1、AgNO3标准溶液 直接或间接配制;标定用基准NaCl。 NaCl基准物质易吸潮,500~600℃烘干除水。 储存:棕色瓶。 2、NH4SCN标液 间接法配制。 用AgNO3标液来标定(佛尔哈德法)。

银量法总结 End 银量法 铬酸钾指示剂(Mohr)法 铁铵钒指示剂(Volhard)法 吸附指示剂(Fajans)法 指示剂 铬酸钾 NH4Fe(SO4)2·12H2O CFe3+~0.015mol/L 多种 标准溶液 测定离子 AgNO3标准液 直接滴定Cl-, Br- NH4SCN标准液 直接滴定Ag+ ,返滴定卤离子、类卤离子 直接滴定卤离子、类卤离子 滴定及终点 Ag++Cl-=AgCl↓ Ag++CrO42-=Ag2CrO4↓(砖红色) Ag++SCN-=AgSCN↓ Fe3++SCN-=FeSCN2+(红色溶液) 计量点前后沉淀表面电性突变: -sp AgCl)Cl-+Fl-(荧光黄,黄绿色) +sp AgCl)Ag+·Fl-(粉红色,结构变化) ☆酸度及调节 pH 6.5~10.5 .(Why?)硼砂或NaHCO3 有NH4+或NH3时pH 6.5~7.2 (Why?) 酸度过高不便调节时,改用Volhard法 CH+=0.1~1mol/L, HNO3 Fe3+不水解,黄颜色浅 由指示剂解离状态—KHIn决定。 ☆特别注意 1.测Cl- 指示及用量:5×10-3mol/L 2.不测I-, SCN-(Why?) 1.返滴定Cl-,KSPAgCl>KSPAgSCN, 对策:a分离AgCl沉淀。b 加硝基苯类有机溶剂,包裹AgCl沉淀 c 提高Fe3+浓度 2.测I-时,先加过量AgNO3, 后加指示剂,防止I-与Fe3+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1.沉淀表面大、颗粒小、不凝聚:适当稀释,加入糊精 2.吸附顺序。 3.AgX光敏,避光。 4.指示剂离子与滴定剂离子电荷相反。 干扰因素 与Ag+生成沉淀的阴离子 与CrO42-生成沉淀的阳离子 ﹡有色离子(Cu2+,Co2+), ﹡易水解高价离子(Al3+,Fe3+) Morh法的干扰均无 强氧化剂、氮氧化物、铜、汞盐 类于Mohr法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