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首府大學 休閒資訊管理學系 何日新老師 講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晏宏斌工程师 2014 年 9 月 “ 宽带网络校校通 ” 校园网建设要点和基础维护方法. – 中小学校园网络建设要点 – 常见网络故障处理基本方法 目 录目 录.
Advertisements

第 8 章 IP 基礎與定址.
第 4 章 网络层 数学科学学院 冯世斌.
第 8 章 IP 基礎與定址.
第 4 章 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教程(第 2 版) 第 7 章 网络互连 课件制作人:谢希仁.
第四章 网络层 网络层 网络层 网络层 网络层 网络层.
因特网 TCP/IP协议 IP路由技术 Internet接入技术 Internet服务.
Chapter 08 IP 基礎與定址.
第7章 通訊的工程 : 談多工(multiplexing)與交換(switching)
路由器的性能特点和工作原理 两种常用的内部网关协议(RIP和OSPF) 路由器的产品结构 局域网中使用路由器的方案
数据转发过程.
NetGuru 創新 網路通訊實驗教學解決方案 PART I TCP/IP通訊協定深入剖析/以NetGuru實作
第七章 IP層協定和原理 課前指引 網路之間的路由,靠的就是OSI模型的網路層,相對應於DoD(TCP/IP)模型的IP層。本章的學習重點,就是學習網路重要的IP協定的原理,IP位址,和IP位址的分類。
校園網路管理實電務 電子計算機中心 謝進利.
IP Address A 黃明陽 指導教授:梁明章教授.
Mobile IP Mar.14,’03 B 黃品甄 B 范哲瑋.
實驗8 ICMP協定分析 實驗目的 明瞭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網際網路控制訊息協定)的工作原理 解析ICMP協定下封包資料傳送的格式。
TCP/IP通訊協定與網路架構 台大計資中心 李美雯
網路指令 講師 : 郭育倫
教师:陈有为 TCP/IP与Internet(A) 教师:陈有为
计算机网络原理 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分院 周文峰.
臺東縣中小學資訊教育校園網路管理暨資訊安全防護計畫研習
TCP協定 (傳輸層).
第六章 差错与控制报文 (ICMP).
第 6 章 通訊協定 UDP.
Chapter 09 ARP 與 ICMP.
第 10 章 ARP 與 ICMP.
2-3 基本數位邏輯處理※.
Internet Protocol (IP)
32 bit destination IP address
IP協定 (網路層).
ARP, RARP & ICMP.
第4讲 以太网组网及故障排除.
ARP Spoofing -ARP 攻擊- 報告者 A 洪靖雅.
HiNet 光世代非固定制 用戶端IPv6設定方式說明
第 2 章 TCP / IP 簡介.
第四章 網路層 4-1 網路層簡介 4-2 電路交換技術 4-3 信息交換技術 4-4 分封交換技術 4-5 各種交換技術之比較
Echo Server/Client Speaker:Fang.
TCP/IP介紹 講師:陳育良 2018/12/28.
無線路由器(AP)管理.
第七讲 网际协议IP.
子網路切割、變動長度的子網路遮罩 (VLSM) 與 TCP / IP 的檢修
課程:IP Telephony 指導老師:吳坤熹 學生:林易瑋
第十三章 TCP/IP 與 Internet 網路連結技術
IPsec封装安全有效载荷.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Topic Introduction—RMI
第2讲 网络安全协议基础 此为封面页,需列出课程编码、课程名称和课程开发室名称。
第13章 IPv6协议.
3.1 通訊協定 3.2 開放系統參考模式(OSI) 3.3 公眾數據網路 3.4 TCP/IP通訊協定
實驗5 IP協定分析 明瞭IP(Internet Protocol;Internet協定)的基礎觀念
傳輸控制協議 /互聯網協議 TCP/IP.
1.4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引言 网络系统的体系结构 网络系统结构参考模型ISO/OSI
網路概論 第14章 IP、ARP與ICMP通訊協定.
第 10 章 IP 路由.
實驗目的: 明瞭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位址解析協定)的工作原理 解析ARP協定下封包資料傳送的格式
网络与信息安全 第3章 网络监听及防御技术 1 沈超 刘烃 自动化科学与技术系 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院
IP Layer Basics, Firewall, VPN, and NAT
Wireshark Lab: ICMP Computer Networking: A Topdown
第四章 通訊與網路管理 授課老師:褚麗絹.
資料表示方法 資料儲存單位.
ARP攻擊 A 吳峻誠.
Internet课程设计 教师:陈 妍 朱海萍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机系
指導教授 :逄愛君 資訊三 B 莊惟舜 資訊三 B 張憶婷 資訊三 B 徐嘉偉
網際網路原理 網際網路源起與發展歷史 1968 ARPANET 1973 TCP/IP協定 1976 乙太網路,促成LAN的發展 … DNS
網路安全技術期末報告 ICMP協定 學生 : A 黃昱儒.
ARP ARP協議(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或稱地址解析協議。ARP協議的基本功能就是通過目標設備的IP位址,查詢目標設備的MAC地址,以保證通信的順利進行。他是IPv4中網路層必不可少的協議,不過在IPv6中已不再適用,並被icmp v6所替代。 From:
IP Layer Basics & Firewall
第 4 章 网络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台灣首府大學 休閒資訊管理學系 何日新老師 講授 第二章 IP協定 台灣首府大學 休閒資訊管理學系 何日新老師 講授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IP 基礎與定址 網路層的主要功能如下: IP 定址: 定址 (Addressing):賦予網路裝置名稱或位址。 路由 (Routing):決定封包在網路之間的傳送路徑。 IP 定址: IP 規定網路上所有的裝置都必須有一個獨一無二的 IP 位址 (IP Address) 以資識別。就好比是郵件上都必須註明收件人地址, 郵差才能將郵件送達。 ICANN 會依地區與國家, 授權給公正的單位來執行分配 IP 位址的工作。在台灣是由 TWNIC (Taiwan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財團法人臺灣網路資訊中心) 所負責。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IP 路由 若要在網際網路中傳送 IP 封包, 除了確保網路上每個裝置都有一個獨一無二的 IP 位址外, 網路之間還必須有傳送的機制, 才能將 IP 封包經過一個個的網路送達目的地, 此種傳送機制稱為 IP 路由 (IP Routing)。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非連接式(Connectionless) 的傳送方式大意是指傳送 IP 封包時, 來源與目的裝置雙方毋須事先建立連線, 即可將 IP 封包送達。來源裝置完全不用理會目的裝置的狀態, 而只是單純的將 IP 封包逐一送出即了事。 切割與重組 IP 封包: 每一種鏈結層的技術都會有所謂的最大傳輸單位 (Maximum Transmission Unit, MTU), 亦即該種技術所能傳輸的最大承載資料 (Payload) 長度。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切割後的 IP 封包, 會由目的裝置重組, 恢復成原來 IP 封包的模樣。 右表列舉幾種常見技術的最大傳輸單位: 切割後的 IP 封包, 會由目的裝置重組, 恢復成原來 IP 封包的模樣。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IP 位址表示法 IP 位址本質上是一個長度為 32 Bits 的二進位數字, 看起來就是一長串的 0 或 1: 將各段的二進位數字轉換成十進位數字, 再以『.』隔開以利閱讀: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專家們已經發表了下一版的 IP 規格―IPv6 (第 6 版的 IP)。IPv6 的 IP 位址是由 128 Bits 所組成。 目前網際網路上通用的 IP 版本為第 4 版, 稱為 IPv4。IPv4 的 IP 位址是由 32 Bits 組成, 理論上會有 232 = 4294967296 (將近 43 億個) 種組合。 專家們已經發表了下一版的 IP 規格―IPv6 (第 6 版的 IP)。IPv6 的 IP 位址是由 128 Bits 所組成。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3 種常見的位址等級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在設計 IP 時, 考慮到有些網路雖然使用 TCP / IP 的協定組合, 但不會與網際網路相連。因此, 在 Class A、B、C 中都保留了一些私人 IP 位址 (Private IP Address), 供這類網路自行使用: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主機位址全為 0 用來代表『這個網路』 (This network), 以 Class C 為例, 203. 74. 205 主機位址全為 0 用來代表『這個網路』 (This network), 以 Class C 為例, 203.74.205.0 用來代表該 Class C 的網路。 主機位址全為 1 代表網路中的全部裝置, 因此也就是『廣播』的意思;203.74.205.255 的封包, 即代表這是對 203.74.205.0 這個網路的廣播封包, 所有位於該網路上的裝置都會收到並處裡此封包。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切割為子網路的原理 / 19 ( 19代表子網路遮罩中 1 的數目) 子網路遮罩 : 11111111 11111111 111 00000 00000000 255 . 255 . 224 . 0 / 19 ( 19代表子網路遮罩中 1 的數目)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ARP 與 ICMP 兩個輔助 IP 的協定 以 IP 為例, 便是將取得 MAC 位址的工作交由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位址解析協定) 來執行。 由於 MAC 位址是區域網路內傳送封包所需的識別資訊, 因此, 在傳送 IP 封包之前, 必然會使用 ARP 這個協定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在 IP 路由的過程中若發生問題, 例如:路由器找不到合適的路徑, 或無法將 IP 封包傳送出去, 則勢必需要某種機制, 將此狀況通知 IP 封包的來源端。這時候便會用到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這個協定。 ICMP 屬於在網路層運作的協定, 一般視為是 IP 的輔助協定, 常用來『報告錯誤』。換言之, 在 IP 路由的過程中, 若主機或路由器發現任何異常, 便可利用 ICMP 來傳送相關的資訊。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各類型的 ICMP 封包 回應要求與回應答覆 (Echo Request / Echo Reply)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無法送達目的 (Destination Unreachable): 路由器無法將 IP 封包傳送出去 或目的裝置無法處理收到的 IP 封包。 降低來源端傳送速度 (Source Quench) : 當路由器因為來往的 IP 封包太多, 以致於來不及處理時, 便會發出降低來源端傳送速度的 ICMP 封包給 IP 封包的來源端裝置。 重新導向 (Redirect) : 當路由器發現主機所選的路徑並非最佳路徑時, 會送出 ICMP 重新導向封包, 通知主機較佳的路徑。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ICMP 工具程式: PING 與 TRACERT 傳送逾時 (Time Exceeded): IP 表頭記錄了封包的存活時間 (TTL =64,128,256) , 其主要功能是為了防止 IP 封包在不當的路由架構中永無止境地傳送。 當路由器收到存活時間為 1 的 IP 封包時, 會將此 IP 封包丟棄, 然後送出傳送逾時 (Time Exceeded) 的 ICMP 封包給 IP 封包的來源裝置。 ICMP 工具程式: PING 與 TRACERT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IP路由表(例說)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

R1路由之路由表 無線通訊網路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