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及旅遊業科 尼泊爾之旅
尼泊爾簡介 地理位置: 位處中國和印度之間,北面跟西藏以喜瑪拉雅山脈為界,南面是恆河平原,並沒有出海口。尼泊爾整體上是一個山國,世界最高的十座山峰之中有八座位於尼泊爾或其邊界上。 首都: 加德滿都 (Kathmandu) 氣候: 十月至四月為旱季,當中十月尾至十一月中是最佳旅遊季節,十二月和二月為寒冷冬季,雨季前的五至六月中氣候悶熱非常。 人口: 約2,587 萬 ,年均增加 2.2%。 語言: 尼泊爾語 (Nepali) 和數十種地方語言,英語旅遊亦很方便。 宗教: 印度教為主,其他有佛教和回教。
加德滿都城郊村落民居 路旁賣的尼泊爾布 尼 泊 爾 雪 山 美 景
討論一..::尼泊爾的文化 習俗 舞蹈 節日 飲食 藝術與教育
習俗 不同種族的人們在習俗上也各不相同。有些習俗是在不知不覺中演變成了一種生活習慣。事實上,人們的大部分習俗都跟印度教和佛教的文化歷史相關。其中, 婚俗禮儀可以說是最為有趣的部分。依照傳统習俗,當男孩女孩長大成人後,他們的婚事是由父母安排的。 尼泊爾人不食牛肉。有幾種原因, 一是牛為印度教的神, 另外牛也是尼泊爾的國家動物象徵。水牛肉是可以吃的, 但在尼泊爾也只在很少的地方人們吃水牛肉。
舞蹈 HOLY節慶之舞:::這是尼泊爾南部地區Tharu的舞蹈。Holy 是這一地區有名的節日之一,在二、三月舉行。在這一節日,每個人都高興地唱歌跳舞、向他人灑五彩色紙和潑水。 中秋之舞:::本舞是尼泊爾Terai地區有名的舞蹈。大部分的Jhangar族人都跳這一舞蹈。特別是在8月15日滿月的這一天,人們會集會,唱歌跳舞慶祝豐收。
節日 一年之中,尼泊爾人要慶祝50多個盛大節日。它們大部分與宗教相關,也有具有歷史意義的節日,有些則純粹是季節性的慶典活動。 在尼泊爾,幾乎每隔一天,你就可以在街道上感受到某個節日帶來的五彩繽紛的景象。濃郁文化色彩的歌舞是節日慶典的一部分,有些節日慶典只是搞一些家庭聚會。
飲食 尼泊爾沒有一個鲜明統一的烹飪風格。不同地區的部族,飲食習慣又是不同的。事實上,尼泊爾的飲食風格整體上也受印度和西藏食品風格的影響。 大多數尼泊爾人用餐時不用餐具,他們用右手抓食物送入口中。
藝術與教育 在這狹長的谷地中,數座建築被列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保據地。尼泊爾南部是佛祖釋迦牟尼誕生之地,也是唯一在加德滿都谷地之外的世界文化遺產保據地。 尼泊爾是研究印度教,佛教,梵文或密教哲學的理想之地。
討論二..::旅客應有的行為態度和文化敏感度 所謂盜亦有道﹐作為一個旅客﹐也應以自覺、自律的態度探索世界。
宗教方面 前往印度教寺院或佛教寺廟時﹐要脫鞋和帽子。 - 不要在寺廟大聲喧嘩,更不要騎上神獸或石雕。 一些印度教廟不准非印度教徒進入 - 不准攜帶皮具進入寺廟 - 切勿觸碰寺廟裡的供奉物品和人 - 遊覽寺廟或佛塔時﹐通常按順時針方向行走 - 一般來說﹐寺廟佛塔外面允許拍照﹐但裡面禁止拍照。最好在拍照前問一下有關人員﹐獲得准許後才拍攝.
日常生活 尼泊爾社會保守﹐穿衣要得體。女性衣著不要暴露,尤其不要穿背心短褲﹐以免帶來不便或招來不友善的目光。 男女之間公開親熱令人側目﹐且不合禮儀。 - 拍人像時﹐要取得主角的同意。如果答應把照片寄回﹐就 要履行承諾。 - 學習當地語言 - 到當地人家中作客應脫鞋進入 尼泊爾的飯桌禮節和其他地方不同﹐在典型的傳統尼泊爾人家里﹐餐桌上不擺放盤子、叉子和勺子。吃飯的時候﹐尼泊爾人用右手抓食物。客人可以使用叉子或勺子﹐但請不要表現得少見多怪。
環境方面 尼泊爾沒有垃圾回收系統。最好自備膠袋購物用﹐儘量把塑料垃圾帶回家回收。山上的村民更加無能力處理垃圾﹐儘量把不能降解的垃圾帶回加德滿都或家裡。 - 帶一個耐高溫的水樽裝水用。可以向旅館或餐館要熱水﹐有的免費提供﹐有的收一點費用。儘量不買樽裝水製造塑料垃圾。 - 不要購買瀕危動物的製品。
討論三..::為什麼尼泊爾政府需要知會旅客有關上述資料?? 一)::為了令旅客有個舒適的假期,避免在該段時間發生衝突。 二)::希望能將該國與別國的文化融合,達到文化匯粹的目的。 三)::讓旅客有心理準備,對在旅途中所遇到的事不會太驚訝。
旅遊﹐可以是一次蛻變的經歷。得到多少﹐視乎你如何付出。 總結 旅遊﹐可以是一次蛻變的經歷。得到多少﹐視乎你如何付出。
組員名單 朱子豪 林嘉諾 張淑兒 劉子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