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人:屏東科技大學 家事類課程中心主任 李 聲 吼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02 學年度 「彰南區均質化高中職類群說明會」 ( 三 ) 職業類群科分類說明 電機電子群 化工群 報告人 : 實習主任陳煥卿.
Advertisements

Shan University 商用微積分 ( 一 ) 詹傑仲.
「阿里巴巴在致理」 跨境電子商務實習媒合說明會 報名宣導 跨境電子商務菁英人才養成班級宣導.  主要招募  大四、碩二、專五想參加實習之學生  具備特質  對跨境電子商務有興趣且配合意願高  學習態度積極正向  對自己未來有著高度期許.
電腦軟體應用技能檢定 考照說明.
101學年度科技校院繁星計畫 101繁星各校招生核定名額一覽表 繁星規劃101與100比較(1)(2)(3) 本校101招生核定名額一覽表
報告大綱 一、修訂理念 二、修訂特色 三、課綱內容說明 四、98課綱與95暫綱差異分析 五、預期效果.
建構原住民知識體系 宏觀 長 中 微觀 田調、 短 資料採集 上層 理解.建構 中層 整理.分析 下層 教材 刊物 專家學者 資源中心 部大
企業說明會 (台灣水泥公司) 活動宗旨 為提供貴校應屆畢業生踏出校園之前,能對產業發展與就業機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本公司將舉辦企業說明會,藉此分享產業動向並讓社會新鮮人定位屬於自己的職涯方向,並充分展現學校與產業之合作,一同提升國家青年人才之發展。 專業類別與對象: 機械、電機、化工、材料、資源工程、地質、地球科學、工業工程、土木…等相關系所。
高苑科技大學 雙軌訓練旗艦計畫 報名聯絡 「雙軌訓練旗艦計畫」特色 招生學制 報名及考試日期 目前參與合作廠商
大學通識教育實務─中山大學的經驗與啟示( )
如何透過學校課程培養小學生 的批判思考能力
彰師大物理系光電組 選課須知.
排課建議 參考課務發展工作圈之 『課綱實務工作手冊』建議
台北市政府教育局 技職體系 職校本位課程規劃 聘任督學 楊萬和.
95年度高中職教育發展研討會 95職業學校群科課程綱要 實施初期問題研討
資料來源 職業學校群課課程規劃工作圈 楊萬和 國立新營高工 謝世宗 彙編
普通高級中學課程綱要 報告人:朱懷皙.
Saga University 佐賀大學 交換生計畫說明會
課程大綱 衛星通信與導航 96年度第一學期(四技).
平板與翻轉教學應用之結合 Eddie Chang Microsoft Taiwan.
數位影像處理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創意讀書會 iSTEM 科技教育試行計劃 宣道會陳朱素華紀念中學 2017/01.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以 WebQuest 模版整合教材 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編號:3261 課程綱要 一、【開課系所】:生命科學系(所) 二、【開課年級】:三 年級 三、【修別】 :選 修
促進學習的評估 如何運用「網上學與教支援」 促進學與教 柯志明 教育基建分部 基本能力評估/數學.
第三章 危害與操作性研究.
中三高中物理選科.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配合職校新課程實施 之各群考科初步規劃 技專校院入學測驗中心.
【學校圖書館的組織】©版權所有 如要使用請聯絡作者熊銘洽談
資訊網路專題 Special Topics on Information Networks
講者:劉福鎔 /台中高農 教務主任 時間: 地點:國立台中高農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智慧型手機程式設計 建國科技大學資管系 饒瑞佶 2011年(992).
國立成功大學(農業) 報告人 協同主持人 林翰佑
FUN 繩索 彰化縣綜合活動教學輔導團 柯慧儀.
107學年度第二學期高一校訂必修試行課程介紹 人文社會 專題探究 (12班) 數理研究 方法 (12班) 歷史組 (4班) 地理組 (1班)
以通識課程為核心之全校課程革新計畫 全校課程地圖的建構 報告人:許佩玲、陳鵬文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十五日.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reporter: 郭建杉 稻江家護 網站設計企畫 reporter: 郭建杉
聖匠小學 小四 全方位學習與自我概念 自我樂中尋.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Venue: Romblon & Mindoro
陳樹渠紀念中學 何燕萍老師 周富鴻老師 張 燕老師 劉勁樂老師 黎嘉諾老師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中醫系學會返宣部 部長 CM41 中二 黃維俊 副部長 CM41 中二 廖悅孜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財務資訊分析.
UCAN 大專校院就業職能平台推廣.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校外實習媒合資訊平台介紹 報告人:王上明 指導單位: 教育部技職司 承辦單位: 明志科技大學 、 國立高雄第一科技大學.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2019中三選科升學講座 (一) 介紹334高中學制 黃淑儀老師 香港中學文憑考試(HKDSE) (二) 本校中四選修科目 郭良老師
觀塘官立中學 新高中 物理科 新高中資料套.
-創新學習 從教師開始- 主講人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李忠謀 教授
行動學習課程設計 經驗分享 林雅雯 Nov. 27, 2013.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主題研究架構.
一個有效率的團隊的要素 Elements of an Effective Team
六年級 英文科 課程計畫 Ms. Hsu.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進修學院 103 學年度 會 計 系 二年制課程表 進階實用英文 2/2 國文學科 2/2 通識課程 2/2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Chapter 16 動態規劃.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進修學院 二年制 會 計 系 課程表 年 級 第 一 學 年 第 二 學 年 學 期 上學期 下學期
新高中課程概覽 新高中資料套.
108新課綱 國中小階段新風貌 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報告人:屏東科技大學 家事類課程中心主任 李 聲 吼 學校本位課程與組織變革 報告人:屏東科技大學 家事類課程中心主任 李 聲 吼

技職體系課程的緣起 科系一貫的需求—學生進路的暢通。 課程一貫的需求—教育資源的善用。 科系整併的需求—培育供需的釐清。 類科進路的思維—學以致用的擴展。 ※跨世紀技職課程 技職一貫課程 技職體系課程。

半畝池塘一鑑開 天光雲影共徘徊 渠向清澈是何故 唯有源頭活水來

學校本位課程的意義 學校本位課程是強調以學校課程為主體,以教師為課程與教學的核心,以學生為課程實踐與服務對象的課程規劃理念。 主要著眼是使學校教師與行政人員能直接參與課程發展活動,反映地區的特色與需求,增進教師的專業自主與自我實現 。

學校本位課程的特質 讓學校來建構課程,由教師來參與課程發展,主動的計畫與督促課程品質,依據學校的特色與需求,以團隊的方式來進行課程統整、協同教學與教學研究,促進學習成效提昇。

在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模式中,教師不再是被動執行課程的角色,而是主動的進行課程的規劃、設計、執行與評鑑。 教師因而獲得很大的空間來發揮專業,提供學習的經驗。

學校本位課程可能遭遇困難 一、學校生態與文化調整 二、教師的信念與行動 三、學校缺乏對課程規劃與發展 的認知 四、缺乏課程評鑑與視導的機制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流程 (一)分析情境、進行問題探索與 需求評估 (二) 塑造學校願景、研擬學校課 程發展重點 (一)分析情境、進行問題探索與 需求評估 (二) 塑造學校願景、研擬學校課 程發展重點 (三)訂定目標、建構學校課程架 構與方案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流程 (四)課程方案的解釋與實施 (五)課程方案的評鑑與修正 (六)課程方案的推廣

學校本位課程最關鍵的因素 是領導者與參與者對教育目的、 理想與實施上獲致共同信念。 是領導者與參與者對教育目的、 理想與實施上獲致共同信念。 因此,如何塑造學校未來發展的願景, 激發全體師生的熱情,凝聚共識、展開行動,一起為新的課程而努力是學校領導者該發揮的力量與功能。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八個層面的因素 分別是: 1.教育使命、 2.參與者的準備度、 3.改革推動者的角色、 4.團體動力與學校氣氛,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 八個因素 5. 時間的提供與減免、 6. 財務上或資源的提供、 7. 專業發展的機制及 8. 發展的過程。

何謂技職體系課程? 1.7類70科 17群 2.課程結構的調整。 3.畢業學分減少。 4.校訂科目節數比率增加。 1.7類70科 17群 2.課程結構的調整。 3.畢業學分減少。 4.校訂科目節數比率增加。 5.強調學校本位課程的規劃。 ※預訂九十四年全面實施。 ※科本位 校本位 學生本位。

技職體系課程架構 註:1.各學分的百分比係以畢業最低學分為分母計算。 2.畢業最低學分中內含部訂必修體育4學分,但不含不計學分 類別 部訂必修 校訂(必修、選修) 學分 ﹪ 一般 61 40 61-76 40-50 專業(含實習) 15-30 0-20 合計 76-91 50-60 總計 152(100﹪) 註:1.各學分的百分比係以畢業最低學分為分母計算。 2.畢業最低學分中內含部訂必修體育4學分,但不含不計學分 的活動課程每週至少四節及現階段軍護10學分。 3.部訂必修一般課程可含「必修」及「選科必修」科目。 4.學生應修各群科專業(含實習)科目學分數,需佔畢業最 低學分的40﹪(61學分)以上。 5.綜合高中職業學程依本結構開課,學生修滿特定職業學程 40學分者,得於畢業證書上加註專長學程。

技職體系課程職校的定位、目標與功能 定位 目標 功能 1.技職教育體系基層 教育 2.職場基層技術與服 務人才的養成與進 修機會。 ※兼顧升學及就業準 備。 ※職校並非培育現成 職場員工,職前 (崗位)訓練宜由 專業或職訓單位負 責。 1.培育健全公民及勝 任基層技術與服務 工作所需能力,並 奠定進一步學習專 業知識之基礎能力。 2.培育據有在相關專 業領域繼續進修與 發展能力。 1.提供學生適性之職 涯選擇。 2.培養產業界所需之 基層技術與服務人 才。 3.充實學生繼續進修 能力。 4.繼續國中技藝教育 及銜接四技、二專 教育。 5.結合社區產學資源、 符應社區需求。 6.提供社區成人職業 進修及休閒教育。

技職體系課程職群 1.機械群 9.餐旅群 2.動力機械群 10.水產群 3.電機與電子群 11.海事群 4.化工群 12.護理與保育群 1.機械群 9.餐旅群 2.動力機械群 10.水產群 3.電機與電子群 11.海事群 4.化工群 12.護理與保育群 5.土木與建築群 13.醫事與藥理群 6.商業與管理群 14.藝術群 7.農業群 15.設計群 8.家政群 16.食品群 17.外語群

技職體系課程發展重點 群教育目標。 群核心能力。 群課程架構、核心科目與學分數。 核心科目大要、教學綱要及基本設備。 群課程綱要實施通則。

技職一貫課程的特色 科別的統整與簡化—70科整併為17群。 上下銜接的一貫化—含科系及課程的銜接。 學校本位課程的落實—校訂科目節數比率增加。 學校資源的整合—由科本位提升為校本位。

技職體系高職一般科目(草案) 科 目 學 分 國 文 16 英 文 12 數 學 8 基礎生物 4 (每科各2學分,各群任選兩科) 基礎物理 科 目 學 分 國 文 16 英 文 12 數 學 8 基礎生物 4 (每科各2學分,各群任選兩科) 基礎物理 基礎化學 中國地理 2 中國近代史 國父思想 音 樂 美 術 藝術概溣 計算機概論(3) 7 (各群自選3科,共7學分) 生涯歸劃(2) 法律與生活(2) 環境科學概論(2) 體 育 合 計 61 專業學分 160

推動時程 92年10月頒布後期中等教育共同課程 93年 頒布高級中學課程綱要 頒布技職體系課程綱要 94年8月 實施技職體系課程綱要

訂定學校目標 發展課程架構及教學科目與學分數 研訂教學綱要 編選教材(含教學資源) 實施教學 SWOT分析 結果與意見調查 評鑑 修正課程

學校本位課程計畫的項目 規劃理念。 教育目標。 課程架構。 開設流程。 各學期開設科目 計畫。 學生選課建議。 科目大要。 教學綱要。 排課模擬。 師資調配。 設備調配。 其他。

學校本位課程規劃常見之缺失 各階段工作的連慣性不足。 誤解學校本位課程規劃僅為校訂科目之研訂。 部訂課程綱要之彈性空間未充分運用。 誤解學校發展目標為部訂的職校教育目標。 一般科目和專業科目(含實習科目)均衡性欠缺。 參與成員普及性不足。

技職一貫課程的疑慮 職校的何去何從? 後期中等教育制度的架構未明。 群科及學程的定位未明。 技職校院法等規章未頒。 十二年國教的規劃模式。

學校課程的目標 學校課程目標的訂定應植基於情境分析與需求評估,並且要配合學校所勾畫出來的學校願景與發展重點。 學校全體人員(包括行政人員、教師、學生和家長)應共同來思考學校發展的特色與遠景 。

參與者的準備(接受)程度 學校在進行課程改革之際必須先瞭解校園生態,針對可能遭遇問題與妨礙的因素一一分析擬定對策與因應之道,調整學校的目標、人事、課程、教學與評量。

學校生態中有下列阻礙改革的因素,值得事前考量: 1. 教師的角色與形式、 2. 習慣於例行性的教學工作, 3. 僵化固定的行為模式, 4. 各自為政的狀態、 5. 不適當的師資培育與進修設計、

6. 對學校功能的傳統期望、 7. 改革與實施之間的差距、 8. 學科與教師間的人為障礙、 9. 改革未考慮階斷性的努力因素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參與階段 第一階段 個別的實驗與活動 第二階段 交換意見 第三階段 尋找資訊 第四階段 開始承擔少量的責任 第一階段 個別的實驗與活動 第二階段 交換意見 第三階段 尋找資訊 第四階段 開始承擔少量的責任 第五階段 積極的參與

領導者‘變革發動者 Sabar(1983)主張,變革推動者應接受適當的實質訓練,以促使或引導學校本位課程發展活動能成功的展開。 計畫性變革有兩個目的 1. 提昇組織適應環境變遷能力 2. 改變員工的行為

成功的轉變要先解凍現狀 再轉換成一種新狀態 再將新的改變重新凍結以求持續

團體動力與學校氣氛 團體動力是在探討團體成員間的 人際關係, 領導方式, 凝聚力, 決策歷程, 及 小團體形成與功能等 團體是構成組織的基本單位 團體發展歷程可分為五階段

團體發展歷程五階段 1. 形成 (forming) 2. 激盪 (storming) 3. 規範 (norming) 4. 執行 (performing) 5. 解散 (adjorning)

時間:進度的掌控 為了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學校本位 的活動。學校可以考慮以下的作法: 1. 每週或每月固定時間提早下課。 為了讓教師有更多的時間參與學校本位 的活動。學校可以考慮以下的作法: 1.      每週或每月固定時間提早下課。 2.      朝會或放學後會議。 3.     運用排課,訂定固定每週會議 或工作時間。

時間:進度的掌控 4. 酌減授課時數。 5. 爭取校外經費提供參與者 津貼或補助。

課程專業知識的建構 課程專業發展所需的 能力內涵

一、任務導向 研習方式 解決問題的途徑 1.研討會 需求評估 2.工作坊 教材的選擇與評定 3.協同任務編組 過程評鑑 二、人際合作 團隊工作方式 衝突解決

三、學科或專業 領域 獲致小組的目標 評鑑團隊的計劃 領導技巧 建構概念 訪問標竿學校 獲得較高層級技能 參加外辦工作坊 特殊教學型態 評量與測驗

實施過程的修正 (一) Caldwell&Spinlcs(1988)主張,針對規則、預算、管理、評鑑等活動應用學校內外相關的特定人員來組成。 「政策小組」對短程及長程的目標及需求進行規劃,成員則包括教師、家長及學生。

「執行小組」是由老師所組成,主要工作項目是對課程方案進行規劃,並須獲得政策小組的同意後才能執行。 執行小組的數量可以維持在幾組之間,並且定時輪調或調整以互相學習。 每隔三至六個月,每個小組應有一項書面的報告提交學校課程委員會 。

報 告 完 畢 敬 請 指 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