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之物語 作者:胡喻惠
目錄 1.演化史 2.蛇蛇種類 3.蛇蛇故事 4.心得
演化史 陸生脊椎動物約在泥盆紀末期出現,此類生物稱為兩棲類,而爬蟲類則由兩棲類演化而來。兩棲類的卵需在水中發育,而在石炭紀後期出現的爬蟲類則演化出卵殼,阻止水分散失,讓牠們可以離開水中到陸上生活,於是大小型爬蟲類漫步在中生代的地球上。 大型爬蟲類恐龍們在中生代的地球生活了二億多年,直到六千五百萬年前,生存環境發生重大改變,大型爬蟲類完全滅絕,到現在僅存喙頭蜥類、鱷類、龜鱉類、蜥蜴類和蛇類等五類體型較小的爬蟲類。而當時某些爬蟲類演化成有羽毛的始祖鳥,所以,爬蟲類也是鳥類的祖先。
蛇蛇種類 蝙蝠蛇科 中國眼鏡蛇 Chinese cobra 科名:蝙蝠蛇科 學名:Naja atra 特徵:體型粗長略扁,受刺激時會抬起身體前段,頸部擴張成扁平的飯匙狀,故有飯匙倩之稱。身體背部為黑色或灰褐色,上有許多白色細橫紋,腹部灰白色或灰黑色,頸部背面有一像眼鏡形狀的白色斑紋,喉部有兩個小型黑色斑點。 分布:東亞和東南亞的中國南部、臺灣和中南半島。生活在平地和丘陵的草原、灌叢、農耕地和開闊樹林。 體長:0.9-2 m 食性: 習性: 毒性:
金黃珊瑚蛇科名:蝙蝠蛇科 學名:Micrurus fulvius 特徵:體型細瘦,頭部橢圓形,與頸部不易區分,眼睛和嘴均小,全身鱗片平滑有光澤。頭部前半為黑色,後半為鮮黃色,身體背部為紅色、黃色和黑色排列組成的環紋,黃環窄,紅環寬,上有黑點。 分布:北美洲的美國東南部、南部和墨西哥東北部。生活在乾燥的樹林底層和溪流附近。 體長:0.6-1.2 m 食性: 習性: 毒性:
雨傘節 科名:蝙蝠蛇科 學名:Bungarus multicinctus 特徵:體型細長,身體略微側扁,背中線的鱗片特別大呈六角形,全身鱗片平滑有光澤,尾巴短細,尾下鱗不成對。頭頸部為黑色,身體和尾巴背面為黑白相間的斑紋,其中黑色帶比白色帶寬,腹部為灰白色。 分布:東亞和東南亞,從緬甸、寮國和越南北部到中國南部和台灣。生活在中、低海拔山區、丘陵和平地靠近水域的樹林、草地和農墾地等環境。 體長:0.8-1.8 m 食性: 習性: 毒性:
蟒科 血蟒科名:蟒科 學名:Python curtus 特徵:體型粗短,頭部寬闊,和細頸部可明顯區分,尾巴短小,吻鱗和兩枚上唇鱗具有感熱的唇窩。頭頂為淡黃褐色,頭部兩側為深褐色,身體背面為黃褐色或淡紅褐色,上有不規則的深褐色或黑褐色斑紋。 分布:東南亞,從泰國南部經馬來半島到蘇門答臘和婆羅洲。生活在低海拔潮濕的熱帶雨林、沼澤和溪流河岸等濕地。 體長:1.4-3 m 食性: 習性:
球蟒科名:蟒科 學名:Python regius 特徵:體型粗短,頭部小而細長,尾巴短小,全身鱗片細小平滑有光澤。吻端到眼後有一條黑色寬橫紋。身體背部為黑色,上有不規則的淺褐色斑紋。受到干擾驚嚇時,身體會捲曲成球狀,將頭部藏在裡面,因而得名。 分布:非洲的中部和西部,西起塞內加爾,東到烏干達。生活在低海拔的熱帶雨林、灌叢、莽原和草原。 體長:1-2.5 m 食性: 習性:
綠樹蟒科名:蟒科 學名:Morelia viridis 特徵:體型粗壯厚實,頭部鱗片除唇鱗和鼻孔周圍外都很細小,吻鱗和上、下唇鱗具有感熱的唇窩。成蛇為翠綠色,兩側和背面散佈白色、黃色或淺藍色斑點,腹部為黃色,幼蛇為黃色或暗褐色雜有黑白相間斑紋。 .分布:澳洲東北端和新幾內亞和附近島嶼。生活在熱帶雨林的樹上。 分布:澳洲東北端和新幾內亞和附近島嶼。生活在熱帶雨林的樹上。 體長:1-2.2 m 食性: 習性:
蝮蛇科 加彭膨虫奎科名:蝮蛇科 學名:Bitis gabonica 特徵:體型短而粗壯,頭寬大扁平,呈明顯的三角形,毒牙大,在鼻孔上有一角狀突起,尾巴很短。身體背面有紫色、黑褐色、棕色和黃褐色交錯形成的幾何形斑紋,頭部中間有一細縱紋,眼後有三角形褐色條紋。 分布:非洲中部和西部,南部少數地區也有分布。生活在熱帶雨林邊緣和林中空地。 體長:1.2-2 m 食性: 習性: 毒性:
鎖蛇 科名:蝮蛇科 學名:Daboia russelii 特徵:體型粗短,頭呈三角型,鼻孔明顯,不具頰窩。頭部和身體背面為棕褐色,頭部背面有三個大黑褐斑紋,體背面有三列黑褐色帶白邊的橢圓斑,如鎖鍊狀而得名,腹部為灰白色上面有許多黑褐色的半圓形小斑點。 分布:南亞和東南亞。西起巴基斯坦和印度,經中南半島到中國南部和台灣,印尼爪哇和小巽他群島也有分布。生活在山區開闊地和河床礫石草地。 體長:0.9-1.7 m 食性: 習性: 毒性:
龜殼花科名:蝮蛇科 學名:Protobothrops mucrosquamatus 特徵:體型粗而長,頭大呈三角形,與頸部明顯區分,頭背面為細小鱗片,眼、鼻間具有頰窩,體背鱗粗糙有稜脊。眼後有一條黑褐色縱紋,身體背面淡褐色或棕褐色,上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褐色斑紋,有些會連接成鏈狀。 分布:南亞、東亞和東南亞。從印度和孟加拉經緬甸、越南到中國南部和臺灣。生活在中、低海拔山區和丘陵的樹林、灌叢、草地和農耕地等環境。 體長:1.2-1.5 m 食性: 習性: 毒性:
黃頷蛇科 花浪蛇科名:黃頷蛇科 學名:Amphiesma stolatum 特徵:體型細長,背部鱗片粗糙不具有光澤,除最外一列其餘均具有明顯稜脊,尾巴細長。身體背部為灰褐色或黃褐色,身體前半部有黑色橫紋,橫紋兩端各有一黃白色斑點,後半段橫紋漸消失,兩側黃白色縱紋延伸到尾巴。 分布:南亞、東亞和東南亞,從巴基斯坦經中南半島到中國東南部和台灣,南至印尼。生活在中、低海拔山區、丘陵和平地潮濕的樹林、草叢和農墾地。 體長:65-90 cm 食性: 習性:
臭青公科名:黃頷蛇科 學名:Elaphe carinata 特徵:體型粗大,頭部鱗片大,全身鱗片有明顯稜脊,鱗片粗糙不具光澤。頭頸部鱗片相接處有黑色邊緣,吻端到眼睛上方常有王字形紋。身體背部為黃褐色或灰褐色,上有許多黑色、白色和褐色構成斑駁的花紋。 分布:東亞的中國中南部和東南部、台灣、越南北部和日本琉球群島。生活在中、低海拔的山區、丘陵和平地的開闊樹林、灌叢、草地和農墾地等環境。 體長:1.3-2.65 m 食性: 習性:
鉛色水蛇科名:黃頷蛇科 學名:Enhydris plumbea 特徵:體型短胖,頭部呈橢圓形,比頸部略寬,吻端圓鈍,鼻孔位於吻端背面,眼睛突出,尾部粗短,全身鱗片光滑。身體背部為一致的橄欖綠色、灰黑色或深橄欖色,體側下面為黃色,腹部為黃白色或白色。 分布:東南亞和東亞,從緬甸經中南半島到中國東南部和台灣,南到印尼。生活在低海拔山區和平地的具有泥質的沼澤、池塘、水田和流速緩慢的溪流。 體長:35-72 cm 食性: 習性: 毒性:
蚺科 紅尾蚺科名:蚺科 學名:Boa constrictor 特徵:體型粗壯,頭部寬大呈三角形,眼睛小,瞳孔垂直,身體鱗片平滑具有光澤。眼後有黑褐色條紋,身體花紋和顏色變異多,身體背部通常為淡褐色或灰色,上有大型黑褐色或紅褐色鞍形的斑紋,尾巴較為深紅。 分布:中美洲和南美洲,從墨西哥、小安地列斯群島到阿根廷北部。生活在潮濕的熱帶雨林和乾燥的草原。 體長:1.8-6 m 食性: 習性:
綠森蚺科名:蚺科 學名:Eunectes murinus 特徵:世界體型最大的蛇類,體型粗胖,鱗片平滑有光澤,眼和鼻孔位於頭部上方,眼後有一條黑色細紋,洩殖腔開口兩側有爪狀突起,尾巴很短。身體背面為橄欖綠色或綠褐色,背上有許多橢圓形的黑色斑紋。 分布:南美洲北部,北從哥倫比亞和委瑞內拉,南到巴西和玻利維亞之間的亞馬遜河流域。生活在熱帶雨林附近的流速緩慢的河流、瀉湖和沼澤等水域。 體長:3-12 m 食性: 習性:
蛇蛇故事 玄天上帝 相傳玄天上帝原是屠夫,感念自己殺生太多,就到深山修行,經上天指示:必須剖開肚腹,取出腸胃,洗淨殺生罪孽。他就用刀剖腹,把腸胃丟入河中,因至誠感天而成神,但他的胃腸卻因罪孽累積,分別化身成龜精與蛇精為害人間,玄天上帝因此下凡收伏牠們,所以玄天上帝左腳踩龜,右腳踩蛇,便是由此而來。
原住民的百步蛇傳說 排灣族和魯凱族都認為百步蛇是他們的祖先,許多生活物品和儀式都與百步蛇有關,屋簷、壁飾、刀鞘、盾牌、服飾和傳家陶罐都有百步蛇圖騰作為標誌。
白蛇傳 修練千年的白蛇白素貞因為愛上膽小懦弱的許仙,甘願放棄千年修行下凡回到人間,她帶著心直口快而莽撞的丫繯小青(青蛇),為了愛情而與維護倫理道統的法海和尚展開大鬥法,是中國民間流傳甚廣的故事。
法老王與眼鏡蛇 古代的埃及人對眼鏡蛇的神秘和劇毒十分敬畏,於是將牠奉為神聖的動物,成為王權的象徵,並被鑲在法老王的帽沿中央。
心得 相信在很多人的眼中,蛇是一種很噁心的動物,但在我眼中,蛇是一種很「可愛」的生物,為什麼呢?因為大部分的蛇都很溫馴,並不會隨便咬人的,除非你去招惹牠,如果我們一起去了解蛇類,其實蛇也沒那麼可怕。
資料來源 爬蟲類資料庫 蛇類虛擬館 可愛圖圖 阿芳圖庫
謝謝觀賞 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