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一、毛细血管二、动脉三、静脉四、心 一、毛细血管 一、毛细血管 capillary (一)毛细血管的结构(二)毛细血管的分类.
Advertisements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第二节 细胞核和细胞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初步学会辩别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实验技能 过程与方法 1 、用类比、归纳的方法,列表描述细胞核和各种 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 、关注鉴别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实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广州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李锦新 No 组成: 功能: 1 、消化、吸收 2 、内分泌 3 、免疫 消化管.
(二)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二)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结缔组织: 由细胞和大量的细胞间质组成,是机体内分布最广泛,种类多 样化 的基本组织。 特点:有发达的细胞间质 细胞间质: 纤维和无定型的基质,细胞分散于间质之间。 纤维细丝状,基质液体、胶体、固体、均质状.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第三章 结缔组织 ( connective tissue) 组成 结缔组织 细胞 大量的细胞间质 纤维 基质 组织液.
第一节、细胞膜 —— 系统的边界 1 、选择材料 : 1 、选择材料 : 2 、实验原理 : 人或其他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 渗透作用 3 、观察现象 : 可以看到近水的部分红细胞发生变化, 凹陷消失,细胞体积增大,很快细胞涨 裂,内容物流出。 一、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 5 、选材原因: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因此选择动物细.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第十章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牡丹江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第10章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课件 组织胚胎学 (第二十七讲) 学 时:48 主讲人 姜文华.
第十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血液循环.
社会组织培训专题 社会组织常用票据知识解读 张建山.
第13章 土壤.
————————————————————普通生物学 动物的形态与功能
第三章 固有结缔组织.
结缔组织 第3章 Connective Tissue.
第3章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第2章 给水排水管网 工程规划 土木工程学院 刘宇红.
第9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2节 血液循环(第1课时).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 第二章 基本组织 第二节 结缔组织 第3讲 主讲教师 滕树成
第 三 章 结 缔 组 织 Connective Tissue 牡丹江医学院 组织胚胎学教研室.
第二章 基本组织 (primary tissue).
人体的新陈代谢.
小组成员: 贾睿楠 别依凡 段若楠 孙世成 石金源 郭奎
系统解剖学--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心.
心血管系统 第十一章 脉管系统 第一节 总 论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的构造 四、心传导系 五、心包 六、心的血管
心血管系统 脉管系统 第二节 心 一、心的位置和外形 二、心腔 三、心的构造 四、心传导系 五、心包 六、心的血管 七、心的神经
第17章 泌尿系统 Urinary System.
二、骨髓和血细胞发生(概述) 出生前造血器官 卵黄囊 肝 脾 骨髓 出生后造血器官 骨髓 ——红、粒、单、血小板 淋巴器官 ——淋巴细胞
第二章.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第二章 基 本 组 织 学习目标 1、掌握单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致密结缔组织、骨骼肌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结构特点。
第13章 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 张晓丽 6202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
第八章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公 园 大 道 ——公园链住宅社区 组员:张亚辉 程桂华 黄传东.
牙周组织/牙龈/表面解剖 游离龈(free gingiva) 附着龈(attached gingiva) 牙龈边缘不与牙面附着的部分
神 经 组 织 Nervous tissue.
依氣候條件所區分的成土作用 作用 說明 鐵鋁化
血液循环 Blood Circulation
感觉器官 Sense organs.
肌肉组织Muscular Tissue Shiping Ding Zhejiang University
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 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形态学实验IV 内分泌系统 组织结构 Endocrine system 09年5月.
内分泌系统 Endocrine system.
第二节 心脏的生物电活动和生理特性.
類別 特性 計量 (1)測量時可讀出工件之正確尺寸 (2)多用於小量生產的產品,量測與檢驗尺寸是否合乎標準。
血液、骨、神经组织 和眼 组胚教研室.
第十章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必须保持完整性,才能完成正常的各项生命活动.
第3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 第2节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细胞的基本结构 山东省实验中学生物组 张恩然.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Pharmacology of Efferent nervous system
脉管系统 脉管系统包括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脉管系统不仅是体内的运输管道系统,而且有重要的内分泌功能,如心肌细胞能分泌血管紧张素、抗心律失常肽,血管内皮细胞能合成和分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等。
第二节 心 heart 一、位置与外形 (一)位置 心位于胸腔的中纵隔内,周围包有心包。约2/3在胸骨中线左侧,1/3在胸骨中线右侧。 前方——肺、胸膜、胸骨体下部、 左侧第4、5肋软骨 下方——膈的中心腱 后方——食管、迷走神经和胸主动脉.
 第三篇 脉管学(angiology) 第一章 心血管系统(cardiovasculal system)  第一节 概述 一、心血管系统的组成 1、心(heart):二房、二室 2、动脉(artery):大、中、小。 3、静脉(vein) 4、毛细血管(capillary) 人体解剖学——浙江大学.
组织学与胚胎学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第二节 心 heart.
循 环 系 统 Circulatory System 组织胚胎学.
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 周俊 Department of Histology & Embryology
第二节 心肌的生物电现象及节 律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 心肌生理特性: 兴奋性(excitability) 自律性(autorhythmicity) 传导性(conductivity) 收缩性(contractivity)
第十七章 免疫系统.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第二章 基本组织 第一节 上皮组织.
结缔组织 (connective tissue)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 组织学与胚胎学 Histology and Embryology 第八章 循环系统(Circulatory System)

循环系统组成 心血管系统: 心脏、动脉、 毛细血管、静脉 淋巴管系统: 毛细淋巴管、淋巴管和淋巴导管 密闭式的管道系统

毛细血管 (Capillary)

毛细血管的一般特点 数量:最多 分布:最广 结构:最简单 管壁最薄、管径最细(平均直径为6~8µm) 在横切面,细的毛细血管只由1个内皮细胞和基膜围成;粗的毛细血管由2~3个内皮细胞和基膜围成。 内皮细胞和基膜之间具有周细胞 (Pericyte)。 功能: 血液与周围组织进行物质交换的主要部位

毛细血管和周细胞扫描电镜像

电镜下毛细血管的分类 连续毛细血管 有孔毛细血管 血窦

连续毛细血管(continuous capillary) 结构特点: 内皮细胞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等连接结构。 内皮细胞含细胞核的部分较厚,凸向管腔,不含核部位较薄。 细胞质内含许多直径60~70nm的吞饮小泡(Pinocytotic vesicles)。 基板连续完整 分布: 结缔组织 肌组织 肺 中枢神经系统

有孔毛细血管(fenestrated capillary) 结构特点: 内皮细胞连续,细胞间有紧密连接等连接结构。 内皮细胞含细胞核的部分较厚,凸向管腔,不含核的部分很薄。 具有许多贯穿细胞全厚的孔,孔上有或无隔膜封闭。 基板连续 分布: 胃肠黏膜 某些内分泌腺 肾血管球

血 窦(sinusoid) 结构特点: 分布: 又称为窦状毛细血管(sinusoid capillary) 或不连续毛细血管(discontinuous capillary)。 结构特点: 腔大,直径可达40µm、形状不规则。 内皮细胞之间常有较大的间隙。 分布: 肝、脾、骨髓 一些内分泌腺 不同器官的血窦差别很大

例如: 某些器官:如内分泌腺的血窦,内皮细胞上有孔,基板连续。 有些器官:如肝血窦,内皮细胞上有孔,细胞间的间隙较宽,基板不连续或无。 有些器官:如脾血窦的内皮细胞呈杆状,细胞间的间隙较大。

动 脉(Artery) 血管壁的组成和一般结构 一、内膜(tunica intima) 二、中膜 三、外膜 分类: 内皮 内皮下层 内弹性膜 大动脉 中动脉 小动脉 微动脉

内皮(endothelium) 光镜下: 电镜下: 单层扁平上皮,细胞核居中、扁圆形、染色淡、核仁明显,基底面有基膜。 内含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滑面内质网及吞饮小泡(或称质膜小泡,向血管内、外输送物质); Weibel-Palade小体(外包单位膜的杆状小体,合成和贮存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细胞间有紧密连接。

内皮下层 内弹性膜 位于内皮和内弹性膜之间的薄层结缔组织 含少量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及少许纵行平滑肌 由弹性蛋白所形成的膜状结构。 大动脉的膜上有许多窗孔 内膜和中膜的分界

中膜(tunica media) 厚度和成分各管壁不同 平滑肌较细,常有分枝,之间有中间连接和缝隙连接。 无成纤维细胞。 平滑肌纤维产生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基质。

外膜(tunica adventitia) 疏松结缔组织 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螺旋状或纵向分布。 成纤维细胞丰富,具有修复外膜的能力。 管径大于1mm以上的血管,其中膜和外膜内含有营养血管。

中动脉(medium-sized artery) 内皮下层较薄,内弹性膜明显 中膜较厚,有10~40层环形平滑肌,夹有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又称肌性动脉(muscular artery)。 外膜与中膜等厚,多数中、外膜交界处有外弹性膜。

大动脉(1arge artery) 内膜: 中膜: 外膜: 内皮下层:较厚 内弹性膜:与中膜的弹性膜相连续,分界不清 厚,主要为40~70层弹性膜,夹杂环形平滑肌、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 外膜: 相对较薄,无明显外弹性膜

小动脉(small artery) 管径0.3mm~1mm 属于肌性动脉 中膜有1~2层平滑肌 一般无外弹性膜

微动脉(arteriole) 管径在0.3mm以下的动脉 内皮外有1~2层平滑肌和少量胶原纤维

静脉(Vein) 根据管径的大小,分为 管径较粗,腔大、壁薄、形状不规则 管壁的内膜、中膜和外膜三层分界不清 内弹性膜不明显 管壁的平滑肌和弹性纤维较少,结缔组织较多 多具有瓣膜 根据管径的大小,分为 大静脉 中静脉 小静脉和微静脉

中静脉(medium-sized vein) 除大静脉以外,凡有解剖学名称的静脉 管径2mm~10mm 内膜: 很薄,内弹性膜不明显; 中膜: 薄,含少量环行平滑肌束 外膜: 较厚,有的可见少量纵行平滑肌

中动脉与中静脉结构模式图 中动脉与中静脉 (H.E及镀银染色)

大静脉(1arge vein) 管径大于10mm 内膜薄 中膜不发达,含几层稀疏的环行平滑肌 外膜较厚,有较多的纵行平滑肌束

小静脉(small vein) 管径0.2~1mm 内皮 1~数层平滑肌 少量结缔组织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postcapillary venule) 管径50~200µm 内皮 平滑肌有或无 外膜薄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postcapillary venule)

静脉瓣(valves of vein) 结构: 功能: 管径2mm以上的静脉管壁所特有。 内膜向腔内凸入而成的两个半月形薄片,彼此相对,游离缘朝向血流方向。 表面覆以内皮,中心为含弹性纤维的结缔组织。 功能: 阻止血液逆流

心 脏(Heart) 主要由心肌构成。 其管壁从内向外: 心内膜 内皮 内皮下层 心内膜下层 心肌膜 心外膜

心内膜(endocardium) 内皮 内皮下层: 为较致密的结缔组织 心内膜下层: 为疏松结缔组织 心室有心脏传导系的分支,浦肯野纤维。

心骨骼(cardiac skeleton) 心肌膜(myocardium) 主要由心肌构成。 心肌纤维呈螺旋状排列,大致分内纵、中环和外斜行。 毛细血管丰富。 心骨骼(cardiac skeleton) 定义:心房和心室交界处的致密胶原纤维束构成的心脏支架,也是心肌和心瓣膜的附着处。 组成:包括室间隔膜部、纤维三角和纤维环。 功能:心房肌和心室肌附着处,但两部分的心肌并不相连。 心外膜(epicardium) 为心包膜脏层,亦称浆膜,由间皮和结缔组织组成。 常含有脂肪组织

心瓣膜(cardiac valve) 心内膜突向心腔而成的薄片状结构。 表面被覆内皮,内皮下为致密结缔组织。 阻止血液逆流

心脏的传导系统 由特殊的心肌纤维组成 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及其左右分支和终支。 产生并传导冲动到心脏各部,调节心房和心室按一定节律收缩。 细胞: 浦肯野纤维 起搏细胞 移行细胞

浦肯野纤维(Purkinije fiber) 或称束细胞,特殊的心肌纤维。 束细胞组成房室束及其分支。 束细胞短而宽,含有1~2个细胞核,位于中央;细胞质内含丰富的线粒体和糖原,肌原纤维较少。 束细胞之间有较发达的闰盘相连。 功能:快速传导冲动至心室各处。

移行细胞(transitional cell) 起搏细胞(pacemaker cell) 构成窦房结和房室结 细胞较小,呈梭形或多边形,细胞质内的细胞器较少,有少量肌原纤维和吞饮小泡,但含糖原较多。 心肌兴奋的起搏点。 移行细胞(transitional cell) 存在于窦房结和房室结的周边及房室束 比心肌纤维细而短,细胞质内含较多的肌原纤维 传导冲动。

课件下载: http//cc.bjmu.edu.cn/able.acc2.web/zupei.jpkc/教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