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單元 資源與環境 第二課 居住環境 與生活方式
多元的居住環境 臺灣的地理位置橫跨在熱帶與副熱帶之間,地形豐富而多樣,有高山、有大海、有丘陵、有平原,也有離島。歷代居住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都會因應生活環境的不同,而發展出不同的生活方式。
早期原住民的生活方式 早期生活在臺灣各地的原住民,善於利用生活環境中的各項條件,過著各有特色的生活。例如:居住在山地的泰雅族,大多選擇在平緩的山坡地建立聚落,並集體狩獵以補充生活物資。
在農耕方面,則採取「燒墾」的方式:先砍伐山坡地的草木,等草木乾枯後,再放火燒成灰燼,然後種植小米等作物;數年後,耕地的肥沃度降低,則另外尋找新的耕地,讓原來耕作的土地可以休養,以便日後再利用。
居住在離島蘭嶼的達悟族,在種植水芋之餘,還發展出精湛的捕魚技術。數百年來都遵循著生態的法則,在不同的季節捕撈不同的魚類,以避免漁源枯竭,讓大自然能生生不息。
早期原住民除了農耕活動外,也以狩獵為生。
日治時代的泰雅族在陽光充足、草木容易生長的平緩坡地,建立聚落(今臺中縣 和平鄉)。
達悟族人將捕來的飛魚製成魚乾,以供日後食用(臺東縣 蘭嶼鄉)。 原住民的衣物、日常用具等大多取材於大自然(桃園縣 復興鄉)。
早期漢人的生活方式 早期漢人主要以農業為生,他們伐林除草,開闢田園,有的種植甘薯,有的則興建灌溉設施,並使用堆肥,種植稻米。他們的生活節奏都配合自然環境的變化,大家共同合作,在不同的季節做不同的農事。人和土地、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
在日常生活中,他們也會使用竹子、木材等,製作桌椅、櫥櫃、竹籃等器物。大部分生活所需取自於自然,利用過後回歸於自然。
水車是早期臺灣常見的灌溉設施。 早期農民耕作的情形。
可再生資源 不可再生資源 使用後不會完全消失的天然資源,如:農田可以持續耕作;森林砍伐後,樹木可以再生長等。 使用後就消失的天然資源,如:石油、煤及各種礦產,開採使用後就愈來愈少,無法恢復原來的數量。
早期許多日常器物都是利用自然界的材料製成。
生活方式的變遷 無論是原住民或漢人的傳統生活方式,大多使用自然環境中可以再生的資源,而不破壞資源的再生能力。然而,隨著工商業的發展,人們普遍使用不可再生的資源作為原料,生產不容易腐化的金屬、塑膠等製品;在農業上,農民大量使用化學肥料和農藥,提高作物產量;在工業上,廠商不斷製造產品,增加產量,以價格便宜為號召,鼓勵民眾大量消費。
這樣的發展趨勢,雖然使我們的生活愈來愈方便,但是,卻也因為過度消耗環境的資源,造成土壤汙染、垃圾量大增等難以解決的環境問題。 這樣的發展趨勢,雖然使我們的生活愈來愈方便,但是,卻也因為過度消耗環境的資源,造成土壤汙染、垃圾量大增等難以解決的環境問題。 使用機械噴灑農藥雖然便利,但是過量使用,容易使土壤受到農藥汙染。
現代建築公寓大樓時所需要的鋼筋、水泥等建材,大多以不可再生的資源作為原料。
一、下列關於早期居民生活方式的描述,請在敘述正確的中打 。 □泰雅族大多選擇在海邊建立聚落,以捕魚 維生。 □泰雅族採燒墾的耕作方式,讓土地可以獲 得休息。 □達悟族捕魚時,都會遵循著生態的法則, 在不同的季節捕撈不同的魚類,以避免漁 源枯竭。 ˇ ˇ ˇ
□早期漢人的生活作息配合自然環境的變化,不同的季節有不同的農事。 □早期漢人大多利用不可再生的資源製作日常生活用品。 □早期漢人的生活方式,使得人和土地、人和人之間的關係,非常密切。 ˇ ˇ
二、早期居民的生活方式,和現代居民不大相同,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一)早期居民的生活方式大多利用大自然可以再生的資源。請舉兩例說明他們有哪些生活用品,是利用可以再生的資源所製造的。 竹桌 、 木椅
(二)現代居民普遍利用不可再生的資源大量製造產品。請舉兩例說明有哪些生活用品,是利用不可再生的資源所製造的。 塑膠袋 、 保麗龍碗
(三)請針對上述兩題,說明不同的生活方式,會對自然環境造成什麼樣不同的影響。 早期居民大多利用自然環境可以再生的資源製造生活所需的用品,所以不會破壞資源的再生能力;現代居民則普遍使用不可再生的資源,生產不易腐化的產品,除了破壞資源的再生能力外,也會造成嚴重的環境問題。 (答案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