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放大电路分析基础 2.1 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2 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状态 2.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6 隐函数微分法 第二章 第二章 二、高阶导数 一、隐式定义的函数 三、可微函数的有理幂. 一、隐函数的导数 若由方程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由 表示的函数, 称为显函数. 例如, 可确定显函数 可确定 y 是 x 的函数, 但此隐函数不能显化. 函数为隐函数. 则称此 隐函数求导方法.
Advertisements

模拟电子电路习题课1 ——主讲教师: 玄玉波.
3.1 多级放大电路与组合放大电路 3.2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3.3 放大电路设计举例
第二章 基本放大器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2.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3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第3章 分立元件基本电路 3.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3.2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3.3 共源极放大电路 3.4 分立元件组成的基本门电路.
第四章 放大器基础 4.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4.2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4.3 放大电路的图解分析法
课程小论文—— 题目——三极管放大电路分析方法总结——常见电路的动态分析
第 3 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电子技术 模拟电路部分 第四章 差动放大器与 集成运算放大器.
3 半导体三极管及放大电路基础 3.1 半导体三极管(BJT) 3.2 共射极放大电路 3.3 图解分析法 3.4 小信号模型分析法
低频分立半导体电路 哈工大业余无线电俱乐部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2).
第15章 基本放大电路 15.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15.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15.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15.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五章 模拟集成电路基础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中的电流源 差分式放大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
第3章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和 集成运算放大器 3.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3.2 差动放大电路 3.3 集成运算放大器.
+UCC RB1 RC C2 C1 RL RB2 C0 ui RE uo CE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反馈的概念 反馈的类型及其判定 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负反馈的典型应用.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4.11 RC带通滤波器的设计与测试.
第11章 基本放大电路 本章主要内容 本章主要介绍共发射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共集电极交流电压放大电路和差分放大电路的基本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为学习后面的集成运算放大电路打好基础。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放大电路概述 2.2基本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2.3图解分析法 2.4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 2.5静态工作点稳定电路
第7章 基本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的功能是利用三极管的电流控制作用,或场效应管电压控制作用,把微弱的电信号(简称信号,指变化的电压、电流、功率)不失真地放大到所需的数值,实现将直流电源的能量部分地转化为按输入信号规律变化且有较大能量的输出信号。放大电路的实质,是一种用较小的能量去控制较大能量转换的能量转换装置。
第六章 基本放大电路 第一节 基本交流放大电路的组成 第二节 放大电路的图解法 第三节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第四节 微变等效电路法
第二章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2.1 放大的概念 2.2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3 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2.4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二章 基本放大电路 2.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 (1) 晶体管必须工作在放大区。发射结正偏,集 电结反偏。
(1)放大区 (2)饱和区 (3)截止区 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分为三个工作区: 发射结处于正向偏置;集电结处于反向偏置
第4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问题提出] 前面所讲述的均以单一频率的正弦信号来研究,事实上信号的频率变化比较宽(例如声音信号、图象信号),对一个放大器,当Ui 一定时,f变化 Uo变化,即Au=Uo/Ui 变化,换句话说: Au与f有关。 为什么Au与f有关呢?什么是频率响应? 频率响应:指放大器对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
第五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5.1 集成放大电路的特点 5.2 集成运放的主要技术指标 5.3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
引入负反馈,可以大大改善放大电路的性能。
宁波兴港职业高级中学 题目:放大器的静态分析 电工电子课件 主讲:王铖 电工组 《电子技术基础》
2.4 工作点稳定的放大电路 2.5 阻容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及其频率特性 2.6 射极输出器
图4-1 带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器
iC iB ib iB uBE uCE uBE uce t uce t 交流负载线,斜率为-1/(RC //RL)
复合管 复合管的组成:多只管子合理连接等效成一只管子。 目的:增大β,减小前级驱动电流,改变管子的类型。
第2章 半导体三极管和交流电压放大电路 1. 掌握半导体三极管的基本结构、特性、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第一章 电路基本分析方法 本章内容: 1. 电路和电路模型 2. 电压电流及其参考方向 3. 电路元件 4. 基尔霍夫定律
第15章 基本放大电路 15.1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15.2 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 15.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1).
第7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7.1 概述 7.4 集成运算放大器.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5.2 转折频率的另一种求法——时间常数法 增益函数A(s)--求转折频率--复杂。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7.2其他放大电路 7.2.1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又称射极输出器,主要作用是交流电流放大,以提高整个放大电路的带负载能力。实用中,一般用作输出级或隔离级。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1).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第二章 基本放大器 2.1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性能指标 2.2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2.3 放大器工作点的稳定
第三章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3.1 频率响应的一般概念 3.2 三极管的频率参数 3.3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第五章 放大器 的 频率特性 放大器 的通频带 第八节 单级 阻容耦合 共射 放大电路 的频率特性 一 二 多级 放大电路 的频率特性 三.
——介绍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直流/交流分析方法以及频率响应概念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子技术基础.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现代电子技术实验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放大特性.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第六讲 主讲 :黄友锐 安徽理工大学电气工程系.
第四章 MOSFET及其放大电路.
负反馈放大器 教师:褚俊霞.
第2章 双极型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2.1 双极型三极管 2.2 放大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能指标 2.3 单管共射放大电路
实验7.1 单管放大器的研究与测试 ……………… P167 国家工科电工电子基础教学基地 国 家 级 实 验 教 学 示 范 中 心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讲授内容: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授课对象:信息类专业本科二年级 示范教师:史雪飞 所在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话说”频率响应”(3) ---共集、共基电路的高频响应
9.3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放大电路不仅要有合适的静态工作点,而且要保持静态工作点的稳定。由于某种原因,例如温度的变化,将使集电极电流的静态值 IC 发生变化,从而影响静态工作点的稳定。 上一节所讨论的基本放大电路偏置电流 +UCC RC C1 C2 T RL RE + CE RB1 RB2 RS ui.
第四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4.1 集成放大电路的特点 4.2 集成运放的基本组成部分 4.3 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
9.5 差分放大电路 差分放大电路用两个晶体管组成,电路结构对称,在理想情况下,两管的特性及对应电阻元件的参数值都相同,因此,两管的静态工作点也必然相同。 T1 T2 RC RB +UCC + ui1  iB iC ui2 RP RE EE iE + uO  静态分析 在静态时,ui1=
第 10 章 运算放大器 10.1 运算放大器简单介绍 10.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0.3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第二章 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 2.1 放大的概念 2.2 单管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3 放大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 2.4 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二章 放大电路分析基础 2.1 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2 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状态 2.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第二章 放大电路分析基础 2.1 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2 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状态 2.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及其偏置电路 2.5 多级放大电路 2.6 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2.7 差动放大器

2.1 放大电路工作原理 2.1.1 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 图2-1 共发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1) 为保证三极管V工作在放大区, 发射结必须正向运用; 集电结必须反向运用。图2-1中Rb, UBB即保证e结正向运用; Rc, UCC保证c结反向运用。 (2)图2-1中Rs为信号源内阻;Us为信号源电压;Ui为放大器输入信号。电容C1为耦合电容, 其作用是: 使交流信号顺利通过加至放大器输入端,同时隔直流, 使信号源与放大器无直流联系。C1一般选用容量大的电解电容, 它是有极性的, 使用时, 它的正极与电路的直流正极相连, 不能接反。 (3) 有信号电压输出至负载。C2的作用与C1相似, 使交流信号能顺利传送至负载, 同时, 使放大器与负载之间无直流联系。 

图2-1要用双电源。图2-2(a)将Rb接至UCC的正极,省掉电 源UBB。图2-2(b)是习惯画法。 图2 – 2 单电源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2.1.2 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由于电路存在电抗元件,故交、直流通路不同。图 2 - 2 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可画成如图 2 - 3(a)、(b)所示。 图2 – 3 基本共e极电路的交、直流通路

放大电路的分析主要包含两个部分:  直流分析, 又称为静态分析, 用于求出电路的直流工作状态, 即基极直流电流IB; 集电极直流电流IC; 集电极与发射极间直流电压UCE。  交流分析, 又称动态分析, 用来求出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三项性能指标。 

2.2 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状态 2.2.1 解析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由图2 - 3(a)所示, 首先由基极回路求出静态时基极电流IBQ: 硅管 2.2 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状态 2.2.1 解析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由图2 - 3(a)所示, 首先由基极回路求出静态时基极电流IBQ: 硅管 锗管

根据三极管各极电流关系, 可求出静态工作点的集电极电流ICQ: 再根据集电极输出回路 可求出UCEQ

【例1】 估算图2 - 2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设UCC=12 V, Rc=3kΩ, Rb=280kΩ, β=50。  解 根据公式(2 - 1)、(2 - 3)、 (2 - 4)得

2.2.2 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将图2 - 3(a)直流通路改画成图2 - 4(a)。 由图a、 b两端向左看, 其iC~uCE关系由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确定, 如图2 - 4(b)所示。由图a、 b两端向右看, 其iC~uCE关系由回路的电压方程表示: uCE=UCC-iCRc uCE与iC是线性关系, 只需确定两点即可: 

图2 – 4 静态工作点的图解法

由上可得出用图解法求Q点的步骤:  (1) 在输出特性曲线所在坐标中, 按直流负载线方程 uCE=UCC-iCRc, 作出直流负载线。  (2) 由基极回路求出IBQ。  (3) 找出iB=IBQ这一条输出特性曲线, 与直流负载线的 交点即为Q点。读出Q点坐标的电流、电压值即为所求。

【例2】如图2 - 5(a)所示电路, 已知Rb=280kΩ, Rc=3kΩ, UCC=12V, 三极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如图2 - 5(b)所示, 试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工作点。  图2 – 5 例 2 电路图

解 首先写出直流负载方程, 并作出直流负载线: 得M点; 得N点, 连接M、N点,即得直流负载线然后, 由基极输入回路, 计算IB  直流负载线与iB=IBQ=40μA这一条特性曲线的交点, 即为Q点, 从图上查出IBQ=40 μA, ICQ=2mA, UCEQ=6V, 与例1结果一致。

2.2.3 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 1. Rb对Q点的影响 图2 – 6 电路参数对Q点的影响

2. Rc对Q点的影响 Rc的变化, 仅改变直流负载线的N点, 即仅改变直流负载线的斜率。  Rc减小, N点上升, 直流负载线变陡, 工作点沿iB=IBQ这一条特性曲线右移。  Rc增大, N点下降, 直流负载线变平坦, 工作点沿iB=IBQ这一条特性曲线向左移。如图2 - 6(b)所示。

3. UCC对Q点的影响 UCC的变化不仅影响IBQ, 还影响直流负载线, 因此, UCC对Q点的影响较复杂。  UCC上升, IBQ增大, 同时直流负载线M点和N点同时增大, 故直流负载线平行上移, 所以工作点向右上方移动。 UCC下降, IBQ下降, 同时直流负载线平行下移。所以工作点向左下方移动。如图2 - 6(c)所示。  实际调试中, 主要通过改变电阻Rb来改变静态工作点, 而很少通过改变UCC来改变工作点。 

2.3 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 2.3.1 图解法分析动态特性 1. 交流负载线的作法 图2 – 7 交流负载线的画法

交流负载线具有如下两个特点:  (1) 交流负载线必通过静态工作点, 因为当输入信号ui的瞬时值为零时, 如忽略电容C1和C2的影响, 则电路状态和静态时相同。  (2) 另一特点是交流负载线的斜率由 表示。 

过Q点, 作一条 的直线, 就是交流负载线。 具体作法如下:  首先作一条 的辅助线(此线有无数条), 然后过Q点作一条平行于辅助线的线即为交流负载线, 如图2 - 7所示。 由于  , 故一般情况下交流负载线比直流负载线陡。 交流负载线也可以通过求出在uCE坐标的截距, 再与Q点相连即可得到。 连接Q点和 点即为交流负载线。

【例3】作出图2 - 5(a)的交流负载线。已知特性曲线如图2- 5(b)所示, UCC=12V, Rc=3kΩ, RL=3kΩ, Rb=280kΩ。  解 首先作出直流负载线, 求出Q点, 如例2所示。 为方便将图2 - 5(b)重画于图2 - 8。   显然 作一条辅助线, 使其 取ΔU=6 V、ΔI=4mA, 连接该两点即为交流负载线的辅助线, 过Q点作辅助线的平行线, 即为交流负载线。可以看出 相一致。与按 相一致。

图2 – 8 例 3 中交流负载线的画法

2. 交流波形的画法 表 2-1 40 60 20 2 3 1 6 4.5 7.5

仍以例3为例, 设输入加交流信号电压为ui=Uimsinωt, 则基极电流将在IBQ上叠加进ib, 即iB=IBQ+Ibmsinωt, 如电路使Ibm=20μA,则 图2-9 基极、 集电极电流和电压波形

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是相反的。这是共e极放大电路的特征之一。

2.3.2 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 1.由三极管特性曲线非线性引起的失真 图2 – 10 三极管特性的非线性引起的失真

2. 工作点不合适引起的失真 图2 – 11 静态工作点不合适产生的非线性失真

放大电路存在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幅值Umax或峰-峰值Up - p。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是指: 当工作状态已定的前提下, 逐渐增大输入信号, 三极管尚未进入截止或饱和时, 输出所能获得的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如ui增大首先进入饱和区, 则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受饱和区限制, Ucem=UCEQ-Uces; 如首先进入截止区, 则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受截止区限制, Ucem=ICQ·RL/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值, 选取其中小的一个。 如图2 - 12所示,  所以

图2 – 12 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

关于图解法分析动态特性的步骤归纳如下:  (1) 首先作出直流负载线, 求出静态工作点Q。  (2) 作出交流负载线。 根据要求从交流负载线可画出输出电流、 电压波形, 或求出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值。 

2.3.3 微变等效电路法 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可以从电路知识引入h参数 微变等效电路。下面从管子工作原理直接得出简化微 变等效电路。 2.3.3 微变等效电路法 三极管的微变等效电路可以从电路知识引入h参数 微变等效电路。下面从管子工作原理直接得出简化微 变等效电路。 如图2- 13(a) 所示三极管对信号而言是负载,它 向信号源索取电流Ib,如在信号源两端接入电阻rbe,如 图2- 13(b )所示,它也向信号源源索取电流Ib,则称 rbe是三极管be间的等效电阻,即三极管be间可用电阻rbe 等效。 Ib b e Rs Us rbe (a) (b) 图2-13 三极管的输入等效电路

根据三极管的输出特性 如图2-14(a)所示,只要工作在 线性区,三极管可视为电流源,其电流为Ic=ß Ib,其大小 和方向均受基极电流的控制。故三极管ce间可用受控源 ßIb 等效。如图2-14(b)。 c e 放 大 区 uCE iB (a) (b) 图2-14 三极管输出端等效电路

三极管的简化等效电路如图 2-15 所示,今后分析放大电 路一般均用简化等效电路 图2 – 15 简化等效电路 其中rbe的计算从三极管的内部结构求出,如图2-16示。

其中rbe的计算从三极管的内部结构求出,如图2-16示。 基区体电阻; 发射极体电阻,由于重掺杂,可忽略不计; re 为发射结电阻; rc 为集电结电阻, 视为开路; rc/ 为集电区体电 阻,可忽略不计。 图 2 – 16 rbe估算等效电路

2.3.4 三种基本组态放大电路的分析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1) 电压放大倍数Au。

(2) 电流放大倍数Ai。 (3) 功率放大倍Ap。

(4) 输入电阻ri。 (5) 输出电阻ro。

图2 – 17 ro测量原理图

实际中, 也可通过实验方法测得ro, 测量原理图如图2- 17 所示。  第一步令RL→∞时, 测出放大器开路电压Uo。  第二步接入RL, 测得相应电压为Uo′。而

2. 共e极放大电路 图2 – 18 共e极放大电路及其微变等效电路

(1) 电压放大倍数

(2) 电流放大倍数 由等效电路图2 - 18(b)可得Ii≈Ib, Io≈Ic=βIb, 则 考虑Rb的作用, 电流在输入端存在分流关系。考虑负载Rc、RL的影响, 电流在输出端也存在一个分流关系。

ri=Rb∥rbe≈rbe (3) 输入电阻ri:  由图2 - 18(b)可直接看出ri=Rb∥ri′, 式中 由于 Ui′=Ibrbe,所以 ri′=rbe。当Rb>>rbe时, 则 ri=Rb∥rbe≈rbe

(4) 输出电阻ro:  由于当Us=0时, Ib=0, 从而受控源βIb=0, 因此可直接得出 ro=Rc。  注意, 因ro常用来考虑带负载RL的能力, 所以, 求ro时不应含RL, 应将其断开。 

(5) 源电压放大倍数

3. 共c极放大电路 图2 – 19 共c极放大电路及其微变等效电路

(1) 电压放大倍数

(2) 电流放大倍数

(3) 输入电阻ri: 共c极放大电路输入电阻高, 这是共c极电路的特点之一。

(4) 输出电阻ro: 图2 – 20 求ro等效电路

则 综上所述, 共c极放大电路是一个具有高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电压增益近似为1的放大电路。所以共c极放大电路可用来作输入级、 输出级, 也可作为缓冲级, 用来隔离它前后两级之间的相互影响。

4. 共b极放大电路 图2 – 21 共b极放大电路及其微变等效电路

(1) 电压放大倍数 :

(2) 输入电阻ri: 与共e极放大电路相比, 其输入电阻减小rbe/(1+β)。

(3) 输出电阻ro: (4) 电流放大倍数

2.4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及其偏置电路 (1) 温度上升, 反向饱和电流ICBO增加, 穿透电流ICEO=(1+β)ICBO也增加。 反映在输出特性曲线上是使其上移。  (2) 温度上升, 发射结电压UBE下降, 在外加电压和电阻不变的情况下, 使基极电流IB上升。  (3) 温度上升, 使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β增大, 使特性曲线间距增大。 

图2 –22 温度对Q点和输出波形的影响 实线: 20℃时的特性曲线 虚线: 50℃时的特性曲线

图2 – 23 电流反馈式偏置电路

(1) 要保持基极电位UB恒定, 使它与IB无关, 由图2 - 23得 (2-40) (2-41) 此式说明UB与晶体管无关, 不随温度变化而改变, 故UB可认为恒定不变。

(2) 由于IE=UE/Re, 所以要稳定工作点, 应使UE恒定, 不受UBE的影响, 因此要求满足条件 (2-42) (2-43) 稳定工作点的过程可表示如下: T IE IERe UBE

实际中公式(2 - 40)、 (2 - 42)满足关系: 对硅管, UB=3~5V; 锗UB=1~3V。 

对图2 - 23所示静态工作点, 可按下述公式进行估算:

如要精确计算, 应按戴维宁定理, 将基极回路对直流等效为 如图2 - 24所示, 然后按下式计算直流工作状态:

图2 – 24 利用戴维宁定理后的等效电路

图2 – 25 图2 - 23的微变等效电路

图2 - 23的动态分析如下所述:  (1) 电压放大倍数

(2) 输入电阻ri: 由图2 - 25可得 (3) 输出电阻ro:

【例4】设图2 - 23中UCC=24V, Rb1=20kΩ, Rb2=60kΩ, Re=1 【例4】设图2 - 23中UCC=24V, Rb1=20kΩ, Rb2=60kΩ, Re=1.8 kΩ, Rc=33kΩ,β=50 , UBE=0.7V,求其静态工作点。

2.5 多级放大电路 2.5.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常用的耦合方式有三种, 即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和变压器耦合。  2.5 多级放大电路 2.5.1 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 常用的耦合方式有三种, 即阻容耦合、直接耦合和变压器耦合。  1. 多级放大电路的组成 多级放大电路 信号源 输入级 中间级 输出级 负载 图2 – 29 多级放大电路组成的方框图

2. 阻容耦合 图2 – 30 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3. 直接耦合 图2 – 31 直接耦合放大电路

图2 – 32 直接耦合方式实例

4. 变压器合 图2 – 33 变压器耦合放大电路

2.5.2 多级放大电路的指标计算 1. 电压放大倍数 由于 则上式可写成 加以推广到n级放大器

图2 – 34 三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图2 – 35 考虑前后级相互影响

2.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一般说来, 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就是输入级的输入电阻, 而输出电阻就是输出级的输出电阻。由于多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为各级放大倍数的乘积, 所以, 在设计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级和输出级时, 主要考虑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要求, 而放大倍数的要求由中间级完成。  具体计算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时, 可直接利用已有的公式。但要注意, 有的电路形式, 要考虑后级对输入级电阻的影响和前一级对输出电阻的影响。

【例6】 图2 - 36为三级放大电路。 图2 – 36 例5三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

已知: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均为β=50。试求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电压放大倍数、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 解 图示放大电路, 第一级是射极输出器, 第二、 三级都是具有电流反馈的工作点稳定电路, 均是阻容耦合, 所以各级静态工作点均可单独计算。 

第一级:

第二级:

第三级:

电压放大倍数: 第一级:  第一级是射极输出级, 其电压放大倍数

第二级:

第三级:

输入电阻:  输入电阻即为第一级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 输出电阻即为第三级的输出电阻  ro=ro3=Rc3=3kΩ

2.6 频率特性的一般概念 2.6.1 频率特性的概念 对低频段,等效电路如图2-37(a)所示,由于耦合电容的容抗变大, 高频时1/ωC <<R, 可视为短路, 低频段时1/ωC<<R不成立。我们定义: 当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区放大倍数的0.707倍时, 即 时的频率称为下限频率fl。

图2 –37 考虑频率特性时的等效电路

对高频段, 由于三极管极间电容或分布电容的容抗较小, 低频段视为开路, 高频段处1/ωC较小, 此时考虑极间电容影响的等效电路如图2-37(b)所示。 当频率上升时,容抗减小, 使加至放大电路的输入信号减小, 输出电压减小, 从而使放大倍数下降。 同时也会在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间产生附加相移。同样我们定义: 当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区放大倍数的0.707倍, 即Auh=(1/ )Aum时的频率称为上限频率fh。

图2 – 38 共射基本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将是一个复数, 即 (2-43) 其中幅度Au和相角φ都是频率的函数, 分别称为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可用图3 - 38(a)和(b)表示。我们称上、 下限频率之差为通频带fbw, 即 fbw=fh-fl  通频带的宽度, 表征放大电路对不同频率的输入信号的响应能力, 它是放大电路的重要技术指标之一。  (2-44)

线性失真 图2-39 频率失真

2.6.2 三极管的频率参数 (一) 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的截止频率fβ 2.6.2 三极管的频率参数 (一) 共发射极电流放大系数β的截止频率fβ 将 值下降到β0的0.707倍时的频率fβ定义为β的截止频率。按公式(2-46)也可计算出, 当f=fβ时,

(2-45) (2-46) (2-47)

图2-40 β的幅频特性

(二) 特征频率fT fT≈β0fβ 定义 值降为1时的频率fT为三极管的特征频率。 将f=fT和 代入(2-46)式, 则得

(三) 共基极电流放大系数α的截止频率fα (2-48) (2-49) 定义当 下降为中频α0的0.707倍时的频率fα为α的截止频率。

fα、fβ、 fT之间有何关系? 将式(2-45)代入式(2-48)得 比较 (2-50) (2-51)

(四) 三极管混合参数π型等效电路 1.完整的混合π型模型 图2-41 三极管的混合π型等效电路

图2-42 混合π型参数和h参数之间的关系

( 2-52) ( 2-53) ( 2-54) ( 2-55)

2. 简化的混合π型模型 图2-43 Cμ的等效过程

此式表明, 从b′、e两端看进去, 跨接在b′、c之间的电容Cμ的作用, 和一个并联在b′、e两端, 其电容值为

2.6.3 共e极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图2-44 共e极放大电路及其混合π型等效电路

具体分析时, 通常分成三个频段考虑:  (1) 中频段: 全部电容均不考虑, 耦合电容视为短路, 极间电容视为开路。  (2) 低频段: 耦合电容的容抗不能忽略, 而极间电容视为开路。  (3) 高频段: 耦合电容视为短路, 而极间电容的容抗不能忽略。  这样求得三个频段的频率响应, 然后再进行综合。 这样做的优点是, 可使分析过程简单明了, 且有助于从物理概念上来理解各个参数对频率特性的影响。

(一) 中频放大倍数Ausm 图2-45 中频段等效电路

(2-55)

(二) 低频放大倍数Ausl及波特图 图2-46 低频段等效电路

(2-56) 式中p、ri同中频段的定义。将 、 代入式(2-56), 得

将公式(3 - 18)代入, 并令 (2-57) (2-58) 则 当f=fl时, , fl为下限频率。由(2-57)式可看出, 下限频率fl主要由电容C1所在回路的时间常数τl决定。

将式2-58)分别用模和相角来表示: (2-59) (2-60) 根据公式(2-59)画对数幅频特性, 将其取对数, 得 (2-61)

先看式(2-61)中的第二项, 当f>>fl时

图2-47 低频段对数频率特性

低频段的相频特性, 根据式(2-60)可知, 当f>>fl时, 趋于0, 则φ≈-180°; 当f<<fl时, 趋于90°,φ ≈-90°;当f=fl时, , φ=-135°。 这样可以分三段折线来近似表示低频段的相频特性曲线, 如图3- 11(b)所示。  f≥10fl时, φ =-180° f≤0.1fl时,φ =-90° 0.1fl<f<10fl时, 斜率为-45°/10倍频程的直线。  可以证明, 这种折线近似的最大误差为±5.71°, 分别产生在0.1fl和10fl处。 

(三) 高频电压放大倍数Aush及波特图 图2-48 高频等效电路

由等效电路可求得 ,则

为求出 与 的关系, 利用戴维宁定理将图2-48进行简化, 如图2-49所示, 其中 由图2-49可得

图2-49 简化等效电路

令 上限频率为 则 (2-62)

式(2-62)也可以用模和相角来表示 高频段的对数幅频特性为

图2-50 高频段对数频率特性

(四) 完整的频率特性曲线(波特图)

图2-51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的幅频和相频特性曲线

(五) 其它电容对频率特性的影响

(1) 耦合电容C2。 图2-52 C2的下限频率的等效电路

(2) 射极旁路电容Ce。 图2-53 Ce对频率特性的影响

(3) 输出端分布电容Co。

2.6.4 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 (一) 多级放大电路的通频带fbw 中频区时

在上、 下限频率处, 即fl=fl1=fl2, fh=fh1=fh2处, 各级的电压放大倍数均下降到中频区放大倍数的0.707倍, 即 而此时的总的电压放大倍数为

截止频率是放大倍数下降至中频区放大倍数的0.707时的频率。 所以, 总的截止频率fh<fh1=fh2;fl>fl1=fl2。总的频带为

(二) 上、下限频率的计算 下限频率满足下述近似关系: (二) 上、下限频率的计算 下限频率满足下述近似关系: 多级放大器中, 其中某一级的上限频率fhk比其它各级小很多, 而下限频率flk比其它各级大很多时, 则总的上、下限频率近似为

【例1】共e极放大电路如图3 - 18所示, 设三极管的β=100, rbe=6kΩ, rbb′=100Ω, fT=100MHz, Cμ=4pF。  (1) 估算中频电压放大倍数Ausm;  (2) 估算下限频率fl;  (3) 估算上限频率fh。  解 (1) 估算Ausm。  由公式(2-55) 图2-54例1电路图

其中 故

(2) 估算下限频率fl。电路中有两个隔直电容C1和C2以及一个旁路电容Ce, 先分别计算出它们各自相应的下限频率fl1、 fl2和fle。 由于 ,所以

(3) 估算上限频率fh。高频等效电路如图2-55所示。根据给定参数可算出 图2-55 例1高频等效电路

输入回路的时间常数为 则

输出回路的时间常数为 则 总的上限频率可由下式近似估算:

2.7 差动放大电路 2.7.1 零点漂移 2.5节对直接偶合放大器的特点及问题作了介绍,这里主要讨论直接偶合放大器的零点漂移问题。 2.7 差动放大电路 2.7.1 零点漂移 2.5节对直接偶合放大器的特点及问题作了介绍,这里主要讨论直接偶合放大器的零点漂移问题。 当输入信号为零时,要求输出信号也为零。由于直接偶合使得各级Q点互相影响,前级Q点的变化,经过各级的放大,使输出端产生很大的变化。因此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不为零。此现象称为零点漂移。 图2-56 零点漂移

2.7.2 基本形式 图2-57 差动放大电路的基本形式

零点漂移抑制原理 T IC1 UC1 =UCC-IC1RC 电路对称△ UC1= △ UC2 IC1 UC2 =UCC-IC2RC △UO= △ UC1- △ UC2=0。即零点漂移被抑制了,它是靠电路对称抑制零点漂移

1. 共模信号及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uc 共模信号即两输入信号的大小相等,相位相同 图 2-58 差动电路的两种输入信号

电路对共摸信号的反映如下: IC1 UC1 =UCC-IC1RC UC2 =UCC-IC2RC 电路对称△ UC1= △ UC2 UC1 UC2 共摸输出电压△UOC= △ UC1- △ UC2 即共摸电压放大倍数为 即共摸信号被抑制。 由上述过程可看出抑制共摸信号的过程与抑制零点漂移的 过程是一致的。故常常用抑制共摸信号的能力,来衡量抑制零 点漂移的能力。

2. 差模信号及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 差模信号即两输入信号的大小相等,相位相反。 ,是V1管的电压放大倍数; ,是V2管的电压放大倍数。

因为电路完全对称, 所以 差动放大电路对差摸信号的电压放大倍数,等于单管共发 极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注意这里的RL′=RC//(1/2)RL

6.2.2 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 图2-59 长尾式差动放大电路

1. 静态工作点的稳定性 静态时, 输入短路, 由于流过电阻Re的电流为IE1和IE2之和, 且电路对称,IE1=IE2,故 ,

2. 对共模信号的抑制作用 流过Re的单管共摸电流的二倍 图 2-60 长尾式差放共模交流通路

流过Re的电流是单管共摸电流的二倍,可等效的看作在 图2-60(b)所示。由于2Re的负反馈作用,使每一个单管放 大器的共摸放大倍数大大下降,共摸输出电压很小,共摸抑 制能力大大提高。同时也表明抑制零点漂移的提高。即长尾 式差动放大电路能有效地抑制零点漂移

3. 对差模信号的放大作用 图2-61 长尾电路差模信号工作状况

图中标出的各电流、电压的指向是规定正方向。在此规定正方向下, 若电路绝对对称, 则两管的差模输入电压Uid1=-Uid2, 两管的发射极差模电流Ie1d=-Ie2d, 所以流过Re的差模电流Ied为

6.2.3 差动放大器的主要指标 1.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ud 2.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Auc

3. 共模抑制比CMRR 或者

4. 差模输入电阻rid 5. 差模输出电阻rod 6. 共模输入电阻ric

【例1】 设图 2-59 所示长尾式差动电路绝对对称, 求其Aud, Auc, CMRR , rid, rod和ric。  解 由图 2-61(b)所示差模交流通路得

因为电路绝对对称, 所以在共模输入信号作用下, , 因此 由差模交流通路可注意到Ib1d=-Ib2d则

若共模输入信号的接入方式如图 2-62(a), 则 因为, 在共模信号作用下, Ib1c=Ib2c, 所以

若共模输入信号的接入方式如图 2-62(b), 则 利用外加电源法, 可以求得该电路的差模输出电阻rod和共模输出电阻roc, 它们分别为

图 2-62 两种共模信号接入方式

6.2.4 具有调零电路的差动放大器 图2-63 具有调零电路的差动电路

差模放大倍数Aud 差模输入电阻rid 共模输入电阻ric(对应图2-62(a)) 或者为(对应图2-62 (b))

6.2.5 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 显然, Re越大对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改善越有利,但Re 太大 ,直流电压也很大,使放大管工作范围大大缩小。故 6.2.5 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 显然, Re越大对差动放大电路的性能改善越有利,但Re 太大 ,直流电压也很大,使放大管工作范围大大缩小。故 希望器件的交流电阻大,而直流电阻小。恒流源即有此特 性,如图2-64所示。 图2-64 恒流源的电流、电压特性

图2-65 恒流源差动放大电路

设β=80, rce=100kΩ, rbe=1kΩ, R1=R2=6kΩ, R3=5kΩ, 则 ro3≈4 设β=80, rce=100kΩ, rbe=1kΩ, R1=R2=6kΩ, R3=5kΩ, 则 ro3≈4.5MΩ。用如此大的电阻作为Re, 可大大提高其对共模信号的抑制能力。而此时, 恒流源所要求的电源电压却不高, 即 对应的静态电流为

6.2.6 一般输入信号情况

【例2】 在图 6 - 5 电路中, 已知差模增益为 48dB, 共模抑制比为67dB, Ui1=5V, Ui2=5 【例2】 在图 6 - 5 电路中, 已知差模增益为 48dB, 共模抑制比为67dB, Ui1=5V, Ui2=5.01V,试求输出电压Uo。  解 因为20lg|Aud|=48dB, 故Aud≈-251, 而CMR=67dB, 故CMRR≈2239, 所以

6.2.7 差动放大电路四种接法 1. 双端输入、双端输出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其中 差动输入电阻 rid和输出电阻 rod为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共模抑制比为

图2-66 差动放大电路的四种接法

2. 双端输入、单端输出

3. 单端输入、双端输出

4. 单端输入、单端输出 这种接法的特点是:它比单管基本放大电路具有较强的抑制零漂能力, 而且可根据不同的输出端, 得到同相或反相关系。  综上所述, 差动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仅与输出形式有关, 只要是双端输出, 它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单管基本放大电路相同; 如为单端输出, 它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是单管基本电压放大倍数的一半, 输入电阻都是相同的。

【例3】电路如图6 - 13所示, 设UCC=UEE=12V,β1=β2=50, Rc1=Rc2=100kΩ, RW=200Ω, R3=33kΩ, R2=6.8kΩ, R1=2.2kΩ, Rs1=Rs20=10kΩ。  (1) 求静态工作点。  (2)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 (3) 求RL=100kΩ时,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 (4) 从V1管集电极输出,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CMRR(设rce3=50 kΩ)。

图2-67 例3电路图

解 (1) 静态工作点: 设UBE3=0.6V, 则 所以

所以一般估算时, 认为UB≈0。

(2)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其中

(3) 当RL=100 kΩ时:

(4) 当单端输出时(从V1管c1极输出): 其中 单端输出时,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式中 而 所以

故 其共模抑制比为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