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三 Van der Pauw量測與霍爾效應 Van der Pauw measurement and Hall effect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F 15.1 股票指数的功能 F 15.2 股票指数的分类 F 15.3 股票指数的编制 F 15.4 如何编制不同功能的股票指数 F 15.4 中外主要股票指数.
Advertisements

1 4.5 高斯求积公式 一般理论 求积公式 含有 个待定参数 当 为等距节点时得到的插值求积公式其代数精度至少 为 次. 如果适当选取 有可能使求积公式 具有 次代数精度,这类求积公式称为高斯 (Gauss) 求积公式.
工職數學 第四冊 第一章 導 數 1 - 1 函數的極限與連續 1 - 2 導數及其基本性質 1 - 3 微分公式 1 - 4 高階導函數.
動動腦時間 — 腦筋急轉彎 —. 1. 有三個小朋友在猜 拳,一個出石頭,一 個出布,一個出剪刀, 請問三個人共有幾根 指頭? 答案: 60 根.
平面构成 第六章 平面构成形式与法则 — 破规与变异. 第七章 平面构成形式与法则 — 破规与变异 破规与变异构成的形式、有下列四类: 一、特异构成 特异构成。其表现特征是,在普遍相同性质的事物 当中,有个别异质性的事物,便会立即显现出来。
應收帳款承購業務 FACTORING 台灣銀行製作.
(寫一篇有關求學道理的 文章訓示晚輩們) 為學一首示子姪 彭端淑.
工商心理學導論 第六章 訓練與發展.
我们一起走过 We have grown up together♥
第二冊 第五課 行政法與生活 師大附中 陳采妍.
韩国公务员制度的特征和演变及其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一、半導體的意義 二、半導體的材料 三、半導體的種類 四、半導體的導電原理 五、摻雜 六、n 型半導體 七、p 型半導體 八、二極體
第四讲 组织结构与人员配置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芮明杰教授
中国企业家精神特质研究 项目执行方案 正和岛研究院课题组 2013年3月18日
拉萨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平均海拔3658米,年日照3000多小时,素有“日光城”、“太阳城”的美誉。年最高气温29℃,最低气温零下16
诸葛亮广场.
第2章 Maxwell方程式.
第六课 我们的 中华文化.
新疆自治区“十二五”科技发展 规划编制工作
Chapter 8 Liner Regression and Correlation 第八章 直线回归和相关
霸气车辆.
量子物理概論, 固態能帶概念, 物質導電度, 半導體材料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物理系 Reporter:楊勝州
D. Halliday, R. Resnick, and J. Walker
普通物理 General Physics 32 - Maxwell's Equations, Models of Magnetism
ITO薄膜晶体管辅助层的文献调研 姓名:刘洋 学号: 研究小组:TFT一组 薄膜晶体管与先进显示技术实验室
半导体器件原理 Principle of Semiconductor Devices
基本電學I 第一章 電的基本概念 1-1 電的本性 1-2 單位 1-3 能量 1-4 電荷 1-5 電流 1-6 電壓 1-7 功率
Concepts of Semiconductors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8/e 29 - Current-Produced Magnetic Field
普通物理 General Physics 29 - Current-Produced Magnetic Field
電子學實驗--二極體特性 通訊二甲 B 楊穎穆.
2-1 本質半導體 2-2 N型半導體與P型半導體 2-3 PN接面二極體 2-4 二極體的偏壓 2-5 二極體的電壓-電流特性曲線.
實驗 霍爾效應 (Hall Effect).
實驗二 Van Der Pauw量測與霍爾效應 d= (nm) I=100uA T=300K B=5000Gauss
實驗二 Van Der Pauw量測與霍爾效應
What is the danger if your hair suddenly stands up?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8/e 28 - Magnetic Force
Now ! Turn on the music! Let the charges move !.
半導體物理 基本原理 半導體物理-基本原理.
指針式三用電表 2019/4/4.
Universal Law of Electromagnetic Phenomenon
普通物理 General Physics 21 - Coulomb's Law
實驗二 金屬薄膜沉積與四點探針方法 Metal deposition and 4 point probe method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8/e 26 - Ohm's Law
第一章 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半導體製程實驗室 Semiconductor Processing Lab.
內控稽核開會通知 時間: (三)中午12~下午1點 地點:尚志教育館105會議室 主席:召集人葉焜煌老師 出席人員:
圓的定義 在平面上,與一定點等距的所有點所形成的圖形稱為圓。定點稱為圓心,圓心至圓上任意一點的距離稱為半徑,「圓」指的是曲線部分的圖形,故圓心並不在圓上.
半導體專題實驗 實驗一 熱電性質與四點探針方法.
篇三 因果性研究 在教育的科學研究裡面,由於教育現象變項太多,因果性的研究較為困難,也頗為複雜。其研究的取向有兩種:一種是依循邏輯實證論的觀點,提出研究假設,預測一個或若干自變項,或特定的特質或事件,x,決定另一變項或事件,y。 另一種取向係基於社會現象的複雜性為著眼點,假定一種事件結局來自多變項的考量,強調造成某一行為或效果可能有多項自變項,例如學生的學業的成績是來自多種因素作用的結果,於是蒐集相關的資料,分析其間的相關,並利用複迴歸及徑路分析來探討徑路過程。
美麗的西子湖.
半導體元件模擬 張書通.
17 無母數統計檢定  學習目的.
第 五 章 再 生 能 源(Ⅰ) 5-1 太陽能 5-2 風能 5-3 地熱能.
國民年金 np97006.
q R §4.磁场(magnetic field)对电流(electric current)的作用 一.对运动电荷的作用
電子學實驗(三) --非反相運算放大器電路
實驗三 Van Der Pauw量測與霍爾效應
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電晶體之製作 Fabr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chottky MOSFETs
8-3 先進材料.
坐標 →配合課本 P49~56 重點 在坐標平面上,以 ( m , n ) 表示 P 點的坐標,記為 P ( m , n ),m 為 P 點的 x 坐標,n 為 P 點的 y 坐標。 16.
設計與科技 電子學.
常州市教育学会学业水平监测 九年级英语试卷分析 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许喆 2012年2月.
基本電學I 第一章 電的基本概念 1-1 電的本性 1-2 單位 1-3 能量 1-4 電荷 1-5 電流 1-6 電壓 1-7 功率
1 布洛赫定理与布洛赫波 2 近自由电子近似方法 3 紧束缚近似方法 4 其他方法 5 能带电子的态密度 6 布洛赫电子的准经典运动
在直角坐標平面上兩點之間 的距離及平面圖形的面積
Now ! Turn on the music! Let the charges move !.
班 級: 通訊三甲 學 號: B 學 生: 楊 穎 穆 老 師: 田 慶 誠
第一章 狹義相對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實驗三 Van der Pauw量測與霍爾效應 Van der Pauw measurement and Hall effect 半導體專題實驗 實驗三 Van der Pauw量測與霍爾效應 Van der Pauw measurement and Hall effect

Hall effect have got two Nobel Prize in Physics 1985 "the quantized Hall effect" Klaus von Klitzing Hall effect have got two Nobel Prize in Physics Robert B. Laughlin Horst L. Störmer Daniel C. Tsui 1998 " the fractional quantum Hall effect "

Original paper by L. J. Van der Pauw in 1958 實驗目的 利用 Van der Pauw 四點探針法和霍爾效應 (Hall effect),量測半導體中多數載子濃度與遷移率μ (mobility) 。 The Van der Pauw Method Original paper by L. J. Van der Pauw in 1958 http://electron.mit.edu/~gsteele/vanderpauw/vanderpauw.pdf

霍爾效應 (Hall Effect) 20世紀初 19世紀 發現是carrier density (n) 和 mobility (µ) 決定物質的導電情形而不是電阻率 19世紀 以I/V的關係測量電阻 發現電阻值不只和物質相關也和其形狀相關

霍爾效應 (Hall Effect) Edwin H. Hall 於1879年發現在帶電流的薄金屬片上加磁場時會出現一反向電壓 霍爾效應是電場和磁場在移動中的電荷上所施力的結果。 此效應用來分辨一個半導體是N型還是P型並且可測量到majority carrier的concentration和mobility。 霍爾效應有時也被廣泛用在electric probe等其他電路應用上。

霍爾效應 (Hall Effect) For p-type: Remember, Hall effect is used to measure majority carrier density. For minority carrier density, we use Haynes-Shockley experiment.

霍爾效應 (Hall Effect) 由Lorentz force balance: 得到 (positive for p-type) 又 : Hall voltage : Hall field : Hall coefficient (positive for p-type) 又 其中 稱 Hall coefficient 故 (d為導體厚度) J=sEJ/E=s v=mE

霍爾效應 (Hall Effect) For n-type:

Van der Pauw 四點探針法中公式(1)的導證 只要在測量時滿足下列四項要求,即使不知道電流的分布情形,仍然可以量測出材料的電阻率: 量測的四個接觸點的位置必在待測樣品的邊緣。 焊接或黏接的接觸點面積必須非常小。 待測樣品平板的厚度必須非常均勻 待測平板的表面必須是singly connected,亦即是待測表面沒有isolated hole。

Van der Pauw 四點探針法中公式(1)的導證 在x軸上任取三點M、O、P,由M點灌入的電流將成輻射狀流動。 根據電磁學,距離M點r處的電壓為: ,可求得O、P兩點的電位差為:

Van der Pauw 四點探針法中公式(1)的導證 假設將物體沿橫軸面切半,物體在上半平面,電流由M點灌入,O、P電位差不變。 Original quote:

Van der Pauw 四點探針法中公式(1)的導證 電流 由N點流出,則O、P兩點的電位差為

Van der Pauw 四點探針法中公式(1)的導證 由superposition,電流 由M點流入、N點流出 可得

Van der Pauw 四點探針法中公式(1)的導證 同理可證,改為電流 由N點流入、O點流出時,可得 由(1)+(2)式得證

量測RAB,DC與RBC,AD求出resistivity

vs. Original quote:

由磁場量測DRAC,DB求出concentration

判定n/p type 如何由 Van Der Pauw 量測來判定晶片型別? (當磁場 往內射入晶片時) : n-type : p-type

方程式 由量測中得到 可求出 (majority carrier density) B=0.55T 地磁 400m Gauss 1T=104 Gauss 方程式 (1) (2) (3) , 可求出 (majority carrier density) 由量測中得到

量測時的注意重點 量測點接觸良好 樣本的均勻度和正確的厚度 樣本的大小要遠大於其厚度 樣本上均勻的溫度 以避免 thermomagnetic effects 可在暗室中操作 以避免photoconductive effects

單位 以M.K.S.制列舉公式中各項數值之單位 符號 ρ μ d R B M.K.S.

實驗注意事項 1. 實驗時穿著,長褲,襪子,實驗衣,並戴上口罩及手套 2. 移動晶片時都以鑷子夾取 3. 使用濺鍍機或鍍鋁機時,請遵照濺鍍機和鍍鋁機標準操作流程

實驗結果 Measure r, n, and m for n-type and p-type. Please also derive the values of r, n, and m by yourself. Compare with the hall mobility we already have.

結報問題 What is the definition of the Hall factor (not to be confused with the Hall coefficient) ? Look up for the information of top 10 semiconductor R&D spenders. Check out the electron and hole mobility of other materials (SiGe, Ge, GeSn, GaAs, InAs, etc.) and compare to Si.

BACK UP

n-type ρ=6.119Ω·cm n=5.804E+14/cm3 μ=1.757E+3 cm2/Vs

p-type ρ=8.467Ω·cm n=1.918E+15/cm3 μ=3.849E+2 cm2/V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