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 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子厚,河东(今山西永济县)人,世称河东先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他还被誉为“游记之祖” 《永州八记》是他这方面的代表作。他写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寄景抒情,托物言志。
正音 注意停顿
效果检测 1、读音 施( ) 斫( ) 榛( ) 衽( ) 颢( ) 冥( ) 遁( ) 蹙( ) 岈( ) yí zhuó zhēn 施( ) 斫( ) 榛( ) 衽( ) 颢( ) 冥( ) 遁( ) 蹙( ) 岈( ) yí zhuó zhēn rèn hào míng dùn cù xiā
自主天地,自己翻译 第一段
重点句式 判断句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 定语后置句 (正常语序:有异态之山水)
复述梳理 第一段大意 未始西山前的漫游经历 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西山之怪特。 过渡句
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现西山的呢? 发现西山后,作者的第一反应是怎样的? 作者除了异之外,还做了些什么?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 法华西亭 异之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 法华西亭 发现西山后,作者的第一反应是怎样的? 异之 作者除了异之外,还做了些什么? 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筏,穷山之高而止
登山后所看到的又是怎样的景色呢? ??? 攀缘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循遁。萦青镣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我攀缘着登上西山,席地而坐,观赏风景,周围几州的土地,都在我的卧席之下。那些高高低低的地形,高的隆起,低的凹陷,有的像小土堆,有的像洞穴。尺寸之界包含了千里的景物,各种景物聚拢紧缩,层层堆叠,没有一个能逃避我的眼光而隐藏起来。青山白水相互萦绕,外接天际,四面望去,浑然一体。
浮云萦绕群山,与天空连成一体
这些景物,作者是从哪个角度去写的?写的是西山的景色吗? ★思考☆ 俯视. 写的是西山周围的景色. 这里却大篇笔墨的写在西山顶俯视所看到的景色,这样写是不是有离题之嫌呢?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借西山周围的景色来衬托出西山的高峻、怪特。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于培塿为类 。悠悠乎与灏气 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 物我合一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 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和。 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 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比照映衬 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 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思考: 作者描写西山宴游,表露作者什么样感情?(结合写作背景) 文章开始写以往游览“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觉而起,起而归”,记叙之中流露出被贬失意抑郁不平的心态。而后文写游西山则表现出偶识西山之喜,沉醉之乐,借西山的高峻气势,表现自己高洁的人格,所记山水景物无不融入自己的感情,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归纳一词多义、古今意义、 活用词、重点句式。 掌握重点字词、句子的意思。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后思考题 (1)作者为什么说“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2)文章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作者为何开篇从他处着墨? (3)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有何作用? (4)作者借西山之游,抒发了自己怎样的人生感受? (5)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
课外知识拓宽 《永州八记》是其中为后人传诵的名篇,即《 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记》.本文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始得”,初识,初游.“宴游”,宴饮游乐.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视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