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別康橋 徐志摩一生的愛戀 http://www.brodyaga.com/pages/viewlarge.php?id=7971&cty=Cambridge&place=United%20Kingdom,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 ,晴.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晴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溫士凱 至臺東旅遊的美 好經歷、心情 緊扣主題,前 後呼應 ★文意: 我:人(記敘立場:第一人稱) 臺東:地 晴:一語雙關,同時指天氣與心情。
Advertisements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第十課 王冕的少年時代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清 吳敬梓 記敘王冕失學 、孝親與自學 成功的過程 以第三人稱順敘人 物經歷,藉對話、 行為展現人物特質 ★題目含義:本文故事集中在王冕的少年時 代 ── 王冕孝敬母親、努力向學;善於把 握環境、興趣學習。 主角 + 時期.
第三課 絕句選 ( 一 ) 登鸛雀樓 ( 二 ) 黃鶴樓送孟浩然 之廣陵 ( 三 ) 楓橋夜泊. 第三課 絕句選 作者詩體主旨 文章作法 唐 王之渙 五言 絕句 勉人積極向上 在描繪景 物中寄託 情意 唐 李白 七言 絕句 抒發依依不捨的 離情 唐 張繼 七言 絕句 抒寫濃濃的鄉愁 ( 一 ) 登鸛.
第四課 夏 夜. 第四課 夏 夜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楊喚 新詩 ( 童詩 ) 寫夏夜的寧 靜、溫馨 以擬人手法 描寫夏夜的 景致 季節+時間 寫夏夜的美麗 與豐富。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第一課 大樹之歌. 第一課 大樹之歌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劉克襄 親近自然、 尊重生命 以父親的口吻,依 時間、地點、對象 、事件的順序,敘 述拜訪雀榕的經過 ★題目含義: 1. 作者對大樹的讚頌。 2. 大樹本身的歌唱。 ★補注:*口吻:說話的語氣。
論點 “ 自由 ” 主張 照顧 ” 弱勢 ” 父母 我 配偶配偶 子女子女 8 夫 妻.
2011年度 音樂科 五年級 我最喜愛的流行曲.
自我介紹 楊惟勝.
台灣園林之美 ─板橋林家花園─ 原圖高27公分,長約490公分 建於1853年的板橋林家花園,是一座擁有中國建築之美與涵養的園林。
康河 永遠的精神依戀      再別康橋 徐志摩.
〈再別康橋〉 ~徐志摩一生的愛戀
再 別 康 橋 徐志摩 中國海上.
中國圖書分類簡表 500●社會科學類 000●總類 ●史地類 100●哲學類 800●語文類 200●宗教類
夫妻相處之道.
音樂之旅 第一冊 單元二 音名、唱名.
處處留心皆學問 ~修辭之美~.
《春曉》.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我們曾經說好的幸福永遠 一直藏在書包的拉鍊 多麼希望回到那年 我們寫的詩篇 好想聽你說 說愛我 好想聽你說 說想我
與您分享~ 伙食團真好 南科大伙食團.
再 別 康 橋 徐 志 摩.
第九課 現代詩選 (ㄧ)再別康橋 (二)斷  章.
南一版二上第三課 小種子.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再 別 康 橋 徐志摩 中國海上.
by Jonas Myrin, Matt Redman
野地的花 穿著美麗的衣裳 天空的鳥兒 從來不為生活忙 慈愛的天父 天天都看顧 他更愛世上人 為他們預備永生的路
Copyright 1995 Stream of Praise Music. CCLI License No
在這美麗的時刻 我們相聚在一起 神的愛擁抱著我們 神的靈充滿這地 當稱謝進入祂的門 當讚美進入祂的院 擊鼓跳舞揚聲歡呼 凡有氣息都要讚美祂
Steven Chen, Chuck Hong, Sandy Yu
1/2/ :38 PM 耶利米書 33:1-3 約翰福音 14:12-14 © 20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Microsoft, Windows, Windows Vista and other product names.
邱宏庭│4A 陳詩婷│4A 洪堉純│4A 洪珮綺│4A 林紫萱│4A3I0061
猜猜看下面的圖片是什麼?.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All For The Love Of A Girl
三年級1200單字 第一冊第4課第4關.
塞   尚 法國人稱十七世紀為「大世紀」(1625~1700),因為此時期的法國在「太陽王」路易十四的中央集權統治下,握有凌駕歐洲諸國的政治主導權,而在藝術文化上,光耀史冊的歷史人物陸續登上歷史舞台,建構起延續至今的法國文化基礎。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10 ROSES FOR YOU 2009 送你十朵玫瑰….
主你是我最知心的朋友 主你是我最親愛的伴侶 我的心在天天追想著你 渴望見到你的面
第三課 Dialogue I:Taking Someone Out to Eat on His/Her Birthday
All For The Love Of A Girl
詞:曲麗華 / 曲:林婉容 小羊創作詩歌集 9《一粒麥子》 CCLI#
達利.
美華藝術協會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学院学生学者联谊会 哥倫比亞大學亞太發展協會 協辦
煥然一新 All Brand New 主的光 散發喜樂的生命 主的愛 洋溢動人的熱情 享受在 主的甜蜜恩典裡 我的生命 煥然一新!
                                                                                                                好書介紹   2009年12月14日.
香港如何割讓給英國? 1842年起,香港受英國管治,直至1997年6 月30日. 歷時 155年。 你知道當中的原因嗎?
詞:曲麗華 / 曲:林婉容 小羊創作詩歌集 9《一粒麥子》 CCLI#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經濟學 學經濟.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統計學應用~~ 學生心目中的老師.
英 文 報 告 第三組 姓名 財金二A 傅佳文 財金二A 彭雅安 財金二C 許倩蓉
花 時 間.
再別康橋 徐志摩.
最知心的朋友 The Dearest Friend.
康河畔 最深情的溫柔      再別康橋.
題目:心中最討厭的…… / 我喜愛 /理想的風景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企業識別標誌(logo)設計—第二講 圖文合一的創作法
~ 遠離危險關係 ~ 打不是情, 罵不是愛 !. 警 訊 警訊一. 旋風般的激烈開端 警訊二. 占有慾 警訊三. 極端情緒 警訊四. 歸罪他人 警訊五. 言語暴力 警訊六. 冷漠 警訊七. 過去和現在的暴行.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再別康橋 徐志摩一生的愛戀 http://www.brodyaga.com/pages/viewlarge.php?id=7971&cty=Cambridge&place=United%20Kingdom,

課前引導 康橋(Cambridge)~ 徐志摩一生 真正眷戀的情感故鄉 真正眷戀的情感故鄉        康橋(Cambridge),或譯作劍橋,是英國倫敦北方八十公里處的一個小市鎮,西臨康河(劍河),是康橋郡的首府,風景優美,劍橋大學座落在此。徐志摩曾寫了兩首詩〈康橋再會罷〉、〈再別康橋〉,及〈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來表達對康橋的不捨與喜愛。

康橋(Cambridge),或譯作劍橋,是英國倫敦北方八十公里處的一個小市鎮,西臨康河(劍河),是康橋郡的首府,風景優美,劍橋大學座落在此。徐志摩曾寫了兩首詩〈康橋再會罷〉、〈再別康橋〉,及〈我所知道的康橋〉一文,來表達對康橋的不捨與喜愛。

詩人與康橋 「康河,我敢說是全世界最秀麗的一條水。」 「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是享福,深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那樣甜蜜的機會了。」 「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慾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 徐志摩曾在散文吸煙與文化一文中提到當時的生活:「我在康橋的日子,可真幸福,深怕這輩子再也得不到那樣甜蜜的洗禮,一個人就會變氣息,脫凡胎,我敢說的只是──就我個人說,我的眼是康橋教我睜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橋給我撥動的,我的自我的意識,是康橋給我胚胎的。」

詩人與康橋 「但不滿意的生活大都是由於自取 的。……曾經有多少個清晨我獨 自冒著冷去薄霜鋪地的林子裡閒 步——為聽鳥語,為盼朝陽,為 尋泥土裡漸次蘇醒的花草,為體 會最微細最神妙的春信。 」 ……〈我所知道的康橋〉

http://www.connectedcambridge.com/

題解 《猛虎集》 ﹙一﹚出處 (新月書店出版) 命名取自英國詩人、藝術家布萊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的〈猛虎詩〉。 徐志摩以「猛虎」為名,一方面顯示「咆哮」文壇的雄心,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因時局動亂、家計沉重, 生活便如猛虎般可怖。

命名取自英國詩人、藝術家布萊克(William Blake, 1757-1827)的〈猛虎詩〉。 徐志摩以「猛虎」為名,一方面顯示「咆哮」文壇的雄心,另一方面也透露出因時局動亂、家計沉重,生活便如猛虎般可怖。

初次邂逅 重遊康橋 →〈再別康橋〉 (二)寫作背景 民國十年:徐志摩在英國文學教授狄更生的引介之下,進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徐志摩在美麗的景色與豐厚的人文氣息裡,打開了詩歌寫作之窗,也塑造了自我的意識,他自言那是一段「甜蜜的洗禮」,故稱康橋是他永遠的「精神依戀之鄉」。 民國十七年:十七年秋天,因北洋政府崩解,社會動盪,加上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婚姻出現危機,志摩與友人出國,遊歷印度、英國,至年底返國。這次又再次來到康橋,重溫當時的幸福,只是這次心情沉重了多,詩人懷想當年,惆悵於現實的波折,心情感動又感慨。詩後的日期標記為「十一月六日中國海上」,就是在歸返途中所寫。

民國十年:徐志摩在英國文學教授狄更生的引介之下,進入劍橋大學當特別生,徐志摩在美麗的景色與豐厚的人文氣息裡,打開了詩歌寫作之窗,也塑造了自我的意識,他自言那是一段「甜蜜的洗禮」,故稱康橋是他永遠的「精神依戀之鄉」。 民國十七年:因北洋政府崩解,社會動盪,加上徐志摩與陸小曼的婚姻出現危機,志摩與友人出國,遊歷印度、英國,至年底返國。這次又再次來到康橋,重溫當時的幸福,只是這次心情沉重了多,詩人懷想當年,惆悵於現實的波折,心情感動又感慨。

生平與家世 原名章垿,改字志摩。 清光緒廿二年生(1896) 民國廿年亡(1931),年卅六 富商獨子,備受寵愛 清光緒廿二年生(1896)    民國廿年亡(1931),年卅六 富商獨子,備受寵愛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又申,1918年赴美前夕,其父為其改字志摩,取其「將來必成大器」之意,後遂以字行。 ‧浙江省海寧縣人,生於清光緒廿二年(西元1895),民國廿年(西元1931)因大霧,飛機觸山岩焚燬,空難身亡,年卅六。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又申,1918年赴美前夕,其父為其改字志摩,取其「將來必成大器」之意,後遂以字行。 ‧浙江省海寧縣人,生於清光緒廿二年(西元1895),民國廿年(西元1931)因大霧,飛機觸山岩焚燬,空難身亡,年卅六。

民國廿年11月19日上午,搭濟南號郵政機飛往北京,不幸遇難身亡。 答應幫林徽音修改在協和大禮堂的英文演講稿。故於民國廿年十一月十九日上午,持北大同學贈送的免費機票,搭濟南號郵政機飛往北京。飛機不幸在山東濟南附近遇上大霧,誤觸開山失事,徐志摩因而遇難身亡。 詩人徐志摩之墓

中學同學郁達夫說: 「平時那樣的不用功,那樣的愛看小說,而考起來或作起文來卻總是分數得最多的一個。」 …… 〈志摩在回憶裡〉 文學天賦 中學同學郁達夫說: 「平時那樣的不用功,那樣的愛看小說,而考起來或作起文來卻總是分數得最多的一個。」 …… 〈志摩在回憶裡〉 如當時的同學郁達夫所說: 「那個頭大尾巴小,戴著金邊近視眼鏡的頑皮小孩,平時那樣的不用功,那樣的愛看小說—他平時拿在手裡的總是一卷有光紙上印著石印細字的小本子—而考起來或作起文來卻總是分數得最多的一個。」(〈志摩在回憶裡〉)

深造 政治→經濟→文學 北大 美國 英國 民國六年:進入北大法科政治系。  政治→經濟→文學  北大    美國     英國 民國六年:進入北大法科政治系。 民國七年:長子徐積鍇出生。赴美留學,進修經濟,因為家裡希望他能修習經濟,將來繼承家業,進入金融界。 民國九年:赴英,入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 民國十年:經英國文學教授狄更生介紹,進入劍橋大學。徐志摩在劍橋的日子,是他這一生非常重要的時期,因為他開始研究文學,並順其自然的寫起詩來了。 ※從政治、經濟到文學的路,也是徐志摩追尋自我與實現理想的過程

民國七年:長子徐積鍇出生。赴美留學,進修經濟,因為家裡希望他能修習經濟,將來繼承家業,進入金融界。 民國六年:進入北大法科政治系。 民國七年:長子徐積鍇出生。赴美留學,進修經濟,因為家裡希望他能修習經濟,將來繼承家業,進入金融界。 民國九年:赴英,入倫敦大學政治經濟學院。 民國十年:經英國文學教授狄更生介紹,進入劍橋大學。徐志摩在劍橋的日子,是他這一生非常重要的時期,因為他開始研究文學,並順其自然的寫起詩來了。 ※從政治、經濟到文學的路,也是徐志摩追尋自我與實現理想的過程

新月社 一、主要成員: 胡適是新月的領袖, 徐志摩是新月的靈魂。 二、命名緣由: 泰戈爾的詩集《新月集》 三、文學主張: 胡適是新月的領袖,                 徐志摩是新月的靈魂。 二、命名緣由: 泰戈爾的詩集《新月集》 三、文學主張:        重視形式的整齊與押韻 一、主要成員有徐志摩、胡適、聞一多、梁實秋等。 二、命名緣由:徐志摩說:「它那纖弱的一彎分明暗示著、懷抱著未來的圓滿。」這些說法代表了新月社詩風,歌頌人生的愛,文字抒情浪漫。 三、文學主張:要創造一種詩的新格式與新音節,重視形式的整齊與押韻。有人稱其為「豆腐乾體」、「方塊詩」。 梁實秋解釋說:「新詩不可以長久留在『自由詩』階段,必需注重音節,而音節要在整齊中有變化,在變化中有整齊。」

徐志摩的散文 ‧梁實秋〈談志摩的散文〉 「永遠的保持一個親熱的態度。」 「充滿了同情和幽默…像和知心的朋友談話。」 再補充:「志摩的散文,無論寫的是什麼題目,永遠的保持一個親熱的態度。……他的散文裡充滿了同情和幽默,他的散文沒有教訓的氣味,沒有演講的氣味,而是像和知心的朋友談話」

「充滿濃豔華麗的辭采,雕琢修飾不遺餘力,情緒溢於紙上。」 「優點是活潑、生動,文氣連貫,但在鋒芒畢露中,也暴露了他浮躁的缺陷。」 ‧鄭明娳《現代散文縱橫論》 「充滿濃豔華麗的辭采,雕琢修飾不遺餘力,情緒溢於紙上。」 「優點是活潑、生動,文氣連貫,但在鋒芒畢露中,也暴露了他浮躁的缺陷。」 再補充:「徐氏的散文充滿濃豔華麗的辭采,雕琢修飾不遺餘力,情緒溢於紙上,…有著強烈的意識流傾向。……優點是活潑、生動,文氣連貫,但在鋒芒畢露中,也暴露了他浮躁的缺陷」

 ‧沈從文及詩人穆木天 「文字中具有詩的精靈, 華麗而流暢。」 散文大部分是散文詩 「文字中具有詩的精靈, 華麗而流暢。」 散文大部分是散文詩 再補充:「志摩的散文大部分是散文詩, …文字中具有詩的精靈,揉和了詩的靈魂,華麗而流暢,長於抒發自己的感情而拙於描寫社會生活。 」

徐志摩的新詩 一、抒情詩與現實詩 二、細膩筆觸與豐富情感 三、歐化筆法與中國聲韻 一、最擅長的是抒情詩,也創作反映社會現實的詩篇。 二、善以細膩的筆觸表達豐富複雜的情感。 三、以歐化的語法,加上中國文字特有的聲韻之美來寫詩,實為新詩創作的大膽嘗試。

‧梁實秋讚許: 「一股不可抵拒的『媚』」 再補充:梁實秋曾說:「志摩的詩之異於他人者,在於他的豐富的情感之 中,帶著一股不可抵拒的『媚』。這嫵媚,不可形容,你不會感覺不到,它直接訴諸你的靈府。」

 ‧朱自清讚許:    音樂的美    繪畫的美    建築的美 指音節 指詞藻 指章句

徐志摩的詩觀 ‧寫詩的心情:沈痛又快樂。 ‧要求格律,歌頌愛與美。 ‧寫詩是一種本能,                      是一種開口說話的衝動。

婚姻與愛情 ‧父母之命張幼儀 ‧靈魂伴侶林徽音 ‧愛的實現陸小曼 ‧依父母之命與張幼儀結婚,徐志摩對此婚姻不甚滿意,他認為「真戀愛亦必自奮鬥自求得來」。 ‧民國十三年與小曼在北京相識、相戀,在北京鬧得滿城風雨。歷盡各方責難後,於民國十五年結婚,愛情修得正果。婚後,陸小曼揮霍成性,使徐志摩奔波任教,賺取生活費。這段轟轟烈烈的愛情,也是徐志摩莫大的壓力。

人間四月天~徐志摩的愛情故事 張幼儀 林徽音 陸小曼

父母之命張幼儀 張幼儀是原配, 給他孩子, 也給了他自由…… 張幼儀是原配, 給他孩子, 也給了他自由…… http://www.stnn.cc:82/collection/200610/t20061027_373980.html

‧依父母之命與張幼儀結婚,徐志摩對此婚姻不甚滿意,他認為「真戀愛亦必自奮鬥自求得來」。

靈魂伴侶林徽音 林徽音是他追尋的 靈魂伴侶, 遺憾的是, 兩人終究沒有結合… 林徽音是他追尋的 靈魂伴侶, 遺憾的是, 兩人終究沒有結合… http://forum.pchome.com.tw/content/78/36058

愛的實現陸小曼 陸小曼則是 志摩生命中愛的實現 卻也讓他一步步 走向毀滅…… 陸小曼則是 志摩生命中愛的實現 卻也讓他一步步 走向毀滅……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4769/2009/03/26/147s2468468.htm

‧民國十三年與小曼在北京相識、相戀,在北京鬧得滿城風雨。歷盡各方責難後,於民國十五年結婚,愛情修得正果。婚後,陸小曼揮霍成性,使徐志摩奔波任教,賺取生活費。這段轟轟烈烈的愛情,也是徐志摩莫大的壓力。

一生的信仰 愛.自由.美」 胡適: 「這是他的單純信仰: 胡適在追悼志摩文中道出其人格特質:「他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裡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他夢想這三個理想條件能夠會合在一個人生裡,這是他的『單純信仰』。他的一生的歷史,只是他追求這個單純信仰的實現的歷史。」

‧形式整齊,節奏有變 ‧情景變換,饒富興味 ‧時空結構,循序漸進 ‧筆調瀟灑,流露感傷 課文賞析 ~眷慕美景、離別感傷 ‧形式整齊,節奏有變 ‧情景變換,饒富興味 ‧時空結構,循序漸進 ‧筆調瀟灑,流露感傷

歲寒三友 泰戈爾訪華,在北京 學界公開演講,由林 徽音攙扶上臺,徐志摩翻譯。 泰戈爾訪華,在北京學界公開演講,由林徽音攙扶上臺,徐志摩翻譯。 泰戈爾訪華,在北京  學界公開演講,由林   徽音攙扶上臺,徐志摩翻譯。 泰戈爾訪華,在北京學界公開演講,由林徽音攙扶上臺,徐志摩翻譯。 吳詠〈天壇史話〉描繪當時情況: 「林小姐人豔如花,和老詩人挾臂而行,加上長袍白面、郊寒島瘦的徐志摩,有如蒼松竹梅的一幅三友圖」一時成為美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