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台灣的聲音 原住民歌謠概說 作者:張禎娟
原住民在清朝時被稱為「土著」,到了日治時期則稱「高砂族」,也有學者稱其為「先住民」;由於其居住區域的不同,又有「生蕃」與「熟蕃」之分,前者指居住在山區的土著族,又稱高山族或山地同胞。而「熟蕃」則指居住在平地與漢民族雜居、喪失原有生活、習俗、形態,即現在大家所聽到的「平埔族」。 原住民簡史
原住民族群 台灣的原住民屬於「南島語系」,與菲律賓原住民有相同的血緣。 高山原住民包括泰雅、賽夏、布農、鄒、魯凱、 排灣、卑南、阿美與達悟等九個族群。 平埔原住民則包括凱達格蘭、噶瑪蘭、道卡斯、 邵族、巴則海、拍瀑拉、巴布薩、貓霧、和安雅、 洪雅與西拉雅族。
原住民分佈圖
平埔族音樂文獻 一、清代 二、日治時期 1.黃叔璥《台海使差錄》之卷五至七〈番俗六考〉1722 2.六十七《番社采風圖考》1747 「賽戲」的狀況。 3.朱仕玠《小琉球漫志》1766 描述平埔族「演戲」的情形,極像漢族民間歌舞小戲。 4.陳夢林《諸羅縣志》1724 其中一段是描寫早期杵歌。 二、日治時期 日籍人類學者伊能嘉矩、田邊尚雄、移川子之藏、佐藤文一、淺井惠倫 台籍音樂家張福興,皆有關於台灣原住民族群音樂之採集、研究專書及譜。
高山族音樂文獻 一、日治時期 二、戰後 1.《番族調查報告書》臨時舊慣調查會編,共8冊1913-1921 2.田邊尚雄《第一音樂紀行》1923 3.一條慎三郎 1925 4.竹中重雄 1937-1938 5.黑澤隆朝《台灣高砂族的音樂》 1973 6.鈴木作太郎《台灣番族研究》 1932 7.左藤文一 1936 二、戰後 1.史惟亮「中國青年圖書館」、「民歌採集運動」1966 2.史惟亮、許常惠、范寄韻、 、陳書中「中國民族音樂研究中心」
原住民的歌謠 原住民的音樂與傳統祭典以及生命禮俗,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以歌謠 為主、器樂為輔,以口耳相傳的方式傳承。由於各族間的歌謠係獨立發展 ,因此無法以時間先後來說明所有原住民的歌謠。但若以歌詞內容來區分 ,原住民歌謠大致可分為四大類: (一)勞動歌:唱歌的場合包括戰爭、狩獵、農耕、魚撈與勞動(如搗臼歌、 杵歌)等。 (二)生活歌:人生不同階段或場合所唱的歌,有應酬、婚禮、相思、祈禱、 酒宴、新年、訓誡、思慕、咀咒、葬禮、人生觀、遊戲、感情 、看護孩子、童謠、離別等。 (三)儀式歌:在祭典時演唱的祭典歌,包括祭祀祖靈、祭耳歌、祭小米歌、 豐年祭之歌、祭之歌、船祭之歌、祭猿歌、成年禮之歌;禮俗 歌;巫咒歌。 (四)敘事歌:包括祖先傳說歌、頭目故事歌、傳說之歌、讚揚祖先歌 、緬懷祖先歌。
原住民音樂特徵-歌唱形式 (一)單音歌謠:領唱與和腔、朗誦唱法、 民謠唱法 (二)和聲歌謠:協和音唱法、自然和絃唱法、 自由合唱法 (三)複音歌謠:三度六度平行唱法〈organum、 discantus 、 faux-bourdon〉、 四度平行唱法、輪唱法〈卡農〉、 頑固低音唱法〈ostinato〉 、 自由對位唱法
原住民音樂特徵-常見樂器 (一)擊樂器:木琴、竹琴、鈴、鼓、樂杵、 口簧琴 (二)絃樂器:弓琴、五絃琴 (三)管樂器:縱笛、橫笛、鼻笛
常見樂器-口簧琴 在各族群中,簧數從單簧到五簧的口簧琴是最普遍的樂器,其用途甚廣,主要用在男女求愛。除了達悟族外,各族使用口簧琴的情形非常普遍,特別是泰雅族與布農族更是喜歡用口簧琴表達情感。
常見樂器-杵 杵的種類有四種,有的用在音樂上,像邵族,有的用在祭典,或用在搗小米,或音樂兼搗小米。 以日月潭邵族為例,最著名的歌舞表演就是擊杵樂,由數個到數十個婦女圍成一圈,每人各持 長短不同的杵,交替地在石盤上敲打著。 由於杵的長度不同,產生高低不同 的音,因而譜成旋律,即所謂的杵樂。
常見樂器-鼻笛 過去鼻笛也是相當普及的樂器,有單管式與雙管式兩種,均為縱式。 魯凱族與阿美族是使用雙管式,魯凱族的雙管式鼻笛一根是吹奏旋律,一根是吹奏單調低音。 阿美族的雙管笛則兩根皆有指孔。
常見樂器-弓琴 原住民族中的絃樂器非常少,只有布農族最常用的弓琴與五絃琴,目前五絃琴幾乎已不 復見。 弓琴採用泛音奏法,以竹子製作,絃有藤絃、麻絃、金屬絃與月桃絃等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