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第四章 當代台灣 第一節 政治 變遷 第二節 經濟 變遷 第三節 社會 變遷 第四節 文化 變遷.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造型大作戰 ★就是要秀給你看 期末表演 請 自由選擇任何一種角色做裝扮 如: ★特殊穿著的職業 — 警察、護士、郵差、空服員等 ★你的偶像 — 明星、運動員、政治人物等 ★虛擬人物 — 童話、漫畫、卡通人物等.
Advertisements

1 教師敘薪 Q & A 教師敘薪 Q & A 新竹縣立新湖國中 陳淑芬 新竹縣立自強國中 楊美娟
大學甄選申請入學 〃備審資料 〃面試. 確認你的追求對象 學校環境概況 系別特質 有無交換學生 未來出路 性質相似的科系要清楚之間的差別 ex: 社會福利學系,社會工作學系, 社會學系.
第六章 共產中國與兩岸關係 第一節 共產革命 第二節 近期的經濟與社會變革 第三節 兩岸關係的演變.
1 專利師考照班 師資介紹 高苑科技大學 研究發展處 專線服務電話 陳小姐 校內分機 1701.
「阿里巴巴在致理」 跨境電子商務實習媒合說明會 報名宣導 跨境電子商務菁英人才養成班級宣導.  主要招募  大四、碩二、專五想參加實習之學生  具備特質  對跨境電子商務有興趣且配合意願高  學習態度積極正向  對自己未來有著高度期許.
民主國家的政治發展 一般都以推動自由化和民主化建立一個民主政治體制。 一個國家政治現代化的過程.
溝通理論與兩岸信心建立措施之研究 吳建德副教授 王瑋琦副教授 樹德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第七章 外營力作用 第一節 風化 第二節 崩壞 第三節 侵蝕與堆積.
性別平等教育的課程設計與教學實踐 廖千惠.
從閱讀擺渡到寫作 高雄女中 楊子霈.
兩岸關係專題 中華民國的大陸政策.
勿讓權利睡著- 談車禍之損害賠償與消滅時效.
一、亞洲位置 北極海 北亞 歐洲 太平洋 黑海 中亞 地中海 東亞 東北亞 西亞 南亞 非洲 東南亞 印度洋 圖2-5-1亞洲分區圖.
進步觀的盛行 18世紀前:未曾流行 18世紀:啟蒙思潮時開始提出,因相信理性與教育 19世紀:進步觀因工業革命有成而流行
『全民國防教育』 課程內容說明.
國立高雄大學法律學系碩士班課程分流模組 育才分流 學術型 實務型 基礎課程 民商法組 刑法組 公法組
公會組織糾紛 指導老師:柯伶玫 組員 495B0065 劉致維 495B0072 廖怡塵 495B0097 范家皓.
探析台灣地區醫師繼續教育提供者之意見與態度
學校:臺中市立大業國民中學 領域:語文學習領域(國語文) 作者:林瑩貞
第十章戰後及現代的台灣(上).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的演變 第一節 臺灣接收與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2 杜威十進分類法 複習 000 總類 100 哲學及心理學類 200 宗教類 300 社會科學類 400 語文類 500 自然科學及數學類
社評分享 簡報者:洪健耀.
行政作用法 行政命令.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第 5 章 戰後臺灣的外交與兩岸關係 一、外交關係的變化 二、兩岸關係的演變.
17 類別資料的分析  學習目的.
第四章 當代的臺灣與世界 第一節 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政治.
第 4 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變遷 一、戰後初期與二二八事件 二、戒嚴體制的建立 三、邁向民主政治的過程.
運用網路資源趣味化 「每日飲食指南份量」教學
9-1 國民黨的接收.
兩岸關係的演變 中國的對台政策 台灣的中國政策 兩岸互動與未來展望
1001倫理學讀書會 關於道德 報告人:謝孟釗.
第九章 戰後臺灣的政治、外交演變 第三節國際局勢與兩岸關係
能量買賣訊號 ◎波段賣訊:下列四項出現三項以上(含三項) 1、空方能量升至整波上漲之最高水準,且空方能量>多方 能量30%以上。
四、1950~1960 的政治變化 綱要: 自由中國雜誌與反對黨的籌組 反對黨運動失敗的原因 威權統治與民主形象的矛盾 重建政治權威
台糖公司97年新進人員甄選 訊息 項 目 內 容 備 註 甄選職位類別 詳見簡章 錄取名額 38人 報名日期
文化差異 Elick Yang.
教育人員退休新法說明會 106年12月14日 ★資料來源:參考銓敘部及高雄市教育局人事室簡報檔.
國文(一) 1.第一單元---青春印記 (學習篇、愛情篇) 2.第二單元---生活美學 3.第三單元---優遊家園.
國際衝突與軍事力量 政治大學外交系系主任 李 明 教授.
Nokia:廣告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主題:需求與供給彈性 (一) 第八週 授課:黃柏凱.
我是誰? 1998~2000 年國立臺灣大學 電機所通訊組 DSP 實驗室
台灣的新公民意識 徐永明 中研院社科中心.
從歷史與行銷的角度看 台北市長選舉的新突破
朝鮮 獨立 宣言書 美國 獨立 宣言書 比較 崔然鴻 在美 詩人.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數位學習評鑑期末專題 國內案例分析.
法學入門 第 1 單元:法學入門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經濟學 學經濟.
2-2基督教會與中古歐洲 一.基督教的興起與傳播 二.教會⇔中古西歐文化 三.東正教⇔拜占庭 本節學習重點 重點追追追…… (一)教會&教宗
臺北市立教育大學 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 簡賢昌、高紅瑛
Welcome to Who Wants to be a Millionaire
中國近代史( ) 圖表分析.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第一章 十九世紀的民族主義.
勞工保險年金制度 簡報人:吳宏翔.
法律的解釋 楊智傑.
P106.
新事業發展專題
仁濟醫院靚次伯紀念中學 花式跳繩學會 宗旨 學會成立及歷史 參與計劃 花式跳繩隊 跳繩練習 花式示範 聯誼活動 校內比賽 校外比賽 教學資料
智慧運輸(ITS)推動成果及未來展望 行政院交通部
NewsWeek No.2 人權修法懶人包 配合高中公民第1冊第3章.
社會﹝第一冊﹞ 單元十一:古早台灣人 單元十二:逐鹿台灣 單元十三:唐山過台灣 單元十四:大船入港.
多元文化概論.
社會領域教學 相關網路資源介紹.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標題 第四章 當代台灣 第一節 政治 變遷 第二節 經濟 變遷 第三節 社會 變遷 第四節 文化 變遷

綱一 第一節 政治的變遷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重點追追追…

錯1格,扣8分 1.國府接收台灣— ⑴依據:1943年.開羅宣言(中.美.英) ⑵最高行政機關: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長官:陳儀) ⑶缺失:太多嘍!(~成為二二八事件爆發背景) 2.二二八— ⑴導火線:查緝私菸 ⑵經過:「228事件處理委員會」→軍事鎮壓→清鄉 ⑶結果:行政長官→省長 ⑷影響:加深省籍情結、人才出現斷層 派系介入政治、台獨運動發端 3.老蔣時內外政局— ⑴國際:冷戰、韓戰 →國府重新獲得美援 ⑵國內:威權、白色恐怖(如:《自由中國》雷震案)

錯1格,扣8分 1.國府接收台灣— ⑴依據:1943年. 1 宣言(中.美.英) ⑵最高行政機關:行政長官公署(行政長官: 2 ) ⑶缺失:太多嘍!(~成為二二八事件爆發背景) 2.二二八— ⑴導火線: 3 ⑵經過:「228事件處理委員會」→軍事鎮壓→ 4 ⑶結果:行政長官→ 5 ⑷影響:加深 6 情結、人才出現斷層 7 介入政治、 8 運動發端 3.老蔣時內外政局— ⑴國際:冷戰、 9 →國府重新獲得10援 ⑵國內:威權、白色恐怖(如:《 11 》 12 案)

一.國府接收台灣 1.依據: ⑴1943開羅宣言→台灣調查委員會 ⑵1945波茨坦宣言 ⑶日降後:麥克阿瑟第一號命令 2.過程: 二.二二八事件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旅館 一.國府接收台灣 1.依據: ⑴1943開羅宣言→台灣調查委員會 ⑵1945波茨坦宣言 ⑶日降後:麥克阿瑟第一號命令 2.過程: ⑴日期:1945.10.25 ⑵代表:陳儀(行政長官+警備總司令) ⑶缺失 政治:軍政一元、委任立法 經濟:日產、公營、專賣、物價飛漲 人事:不公平、貪污舞弊、軍紀差 文化:差異大 課本P.124

開羅宣言

一.國府接收台灣 1.依據: ⑴1943開羅宣言→台灣調查委員會 ⑵1945波茨坦宣言 ⑶日降後:麥克阿瑟第一號命令 2.過程: 二.二二八事件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受降 一.國府接收台灣 1.依據: ⑴1943開羅宣言→台灣調查委員會 ⑵1945波茨坦宣言 ⑶日降後:麥克阿瑟第一號命令 2.過程: ⑴日期:1945.10.25 ⑵代表:陳儀(行政長官+警備總司令) ⑶缺失 政治:軍政一元、委任立法 經濟:日產、公營、專賣、物價飛漲 人事:不公平、貪污舞弊、軍紀差 文化:差異大

日 中 方 國 : : 台 陳 灣 儀 總 督 安 藤 利 吉 1945.10.25中國戰區台灣地區受降式 樺山資紀、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佐久間左馬太 田健治郎、石塚英藏、小林躋造、安藤利吉 綱一 日 方 : 台 灣 總 督 安 藤 利 吉 中 國 : 陳 儀 1945.10.25中國戰區台灣地區受降式

職務:台北州接管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北市長 日產處理:1.組私立仁濟院 2.土地登於名下(光北市有3萬多坪) 3.任仁濟院董監事,年租金上億元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綱二◎◎◎◎◎◎ ㄧ.國府接收台灣 1.依據: ⑴1943開羅宣言→台灣調查委員會 ⑵1945波茨坦宣言 ⑶日降後:麥克阿瑟第一號命令 2.過程: ⑴日期:1945.10.25 ⑵代表:陳儀(行政長官+警備總司令) ⑶缺失 政治:軍政一元、委任立法 經濟:日產、公營、專賣、物價飛漲 人事:不公平、貪污舞弊、軍紀差 文化:差異大 連震東 職務:台北州接管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北市長 日產處理:1.組私立仁濟院 2.土地登於名下(光北市有3萬多坪) 3.任仁濟院董監事,年租金上億元 接收→劫收 接收日產 公家機關: 2億3850萬圓 民營企業:71億6360萬圓 民間私產: 8億8880萬圓 合計: 82億9090萬圓 盼中央,望中央,中央來了更遭殃 台灣光復真吃虧,餓死同胞一大堆, 物價一日一日貴,阿山一日一日肥。 轟炸驚天動地,光復歡天喜地, 接收花天酒地,政治黑天暗地, 人民呼天搶地。 1945.8-16萬日軍,2年軍糧 1945.11-全島米荒,米價漲60倍 濫印紙幣- 19億3000萬→1420億4000萬 1944 重修省政府組織法, 省長獨裁制→軍政分離、專管民政的委員合議制

二.二二八事件 1.導火線:查緝私煙 ⑴民間 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要求合理善後、落實地方自治 ⑵政府:鎮壓→清鄉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地圖 二.二二八事件 1.導火線:查緝私煙 2.經過: ⑴民間 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要求合理善後、落實地方自治 ⑵政府:鎮壓→清鄉 ⑶善後:行政長官→省長;其他改革 ⑷影響 加深省籍情結 人才出現斷層 派系介入政治 台獨運動發端

暴動5◎

1947.2.28貿易局前的暴動 放送局

二.二二八事件 1.導火線:查緝私煙 ⑴民間 3/2,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要求合理善後、落實地方自治 ⑵政府:鎮壓→清鄉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42條 二.二二八事件 1.導火線:查緝私煙 2.經過: ⑴民間 3/2,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要求合理善後、落實地方自治 ⑵政府:鎮壓→清鄉 ⑶善後:行政長官→省長;其他改革 ⑷影響 加深省籍情結 人才出現斷層 派系介入政治 台獨運動發端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提出42條處理大綱: 1.公署、民政、財政…等公職,半數應起用台灣人 2.廢止專賣制度、貿易局以及宣傳委員會 陳儀兩面 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提出42條處理大綱: 1.公署、民政、財政…等公職,半數應起用台灣人 2.廢止專賣制度、貿易局以及宣傳委員會 3.立即實施縣市長的民選 4.保障言論、出版、集會的自由 5.保障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6.政府在各地的部隊應暫時解除武裝 7.撤銷警備總司令部,以免軍權濫用

陳儀電函蔣介石… 易為排斥外省人的封建思想所惑 有組織叛亂行為 謀獨立、叛國 對於奸黨亂徒須以武力消滅 有政治慾望之人士,高唱大台灣主義, 彭孟緝 陳儀電函蔣介石… 台灣民眾缺乏國家意識, 易為排斥外省人的封建思想所惑 有組織叛亂行為 謀獨立、叛國 對於奸黨亂徒須以武力消滅 有政治慾望之人士,高唱大台灣主義, 冀達台人治台之目的 蔣渭川等人曾致電蔣介石…

3月5日 高雄要塞司令:彭孟緝 開始對市區展開砲轟、掃射。 3月6日派遣軍隊 攻擊高雄市政府、高雄車站 與高雄第一中學… 國軍

1947.3.8 憲 兵 第 四 團 : 二 千 名 陸 軍 第 21 師 : 一 萬 千 名 綱二

⑶善後:行政長官→省長(魏道明);其他改革 ⑷影響 加深省籍情結 人才出現斷層 派系介入政治 台獨運動發端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張英超說 二.二二八事件 1.導火線:查緝私煙 2.經過: ⑴民間 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要求合理善後、落實地方自治 ⑵政府:鎮壓→清鄉 ⑶善後:行政長官→省長(魏道明);其他改革 ⑷影響 加深省籍情結 人才出現斷層 派系介入政治 台獨運動發端

是事件中少數被抓再被釋的知識份子。他說… 張英超與張父, 是事件中少數被抓再被釋的知識份子。他說… 「二二八的影響確如一般所說, 台灣的菁英階層頓時噤若寒蟬, 心態上混合了恐懼、絕望和不屑, 瞬間從公共事物的領域退縮, 對政府工作不再感到興趣 …… 當他(張父)發覺同時代的菁英朋友消失無蹤時, 他也對生命的熱誠摯意消褪殆盡, 他的餘生從此在孤獨的書房度過, 不再與外界接觸, 也不與家人多說一句話,過著自我封閉的日子。」

⑶善後:行政長官→省長(魏道明);其他改革 ⑷影響 加深省籍情結 人才出現斷層 派系介入政治 台獨運動發端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綱三◎ 二.二二八事件 1.導火線:查緝私煙 2.經過: ⑴民間 組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 要求合理善後、落實地方自治 ⑵政府:鎮壓→清鄉 ⑶善後:行政長官→省長(魏道明);其他改革 ⑷影響 加深省籍情結 人才出現斷層 派系介入政治 台獨運動發端 1.民79,政府組二二八事件調查委員會 2.民84,總統向罹難者家屬道歉 3.公開真相,受難者家屬獲國家賠償 4.設紀念碑、紀念館、紀念日

⑷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影響 納入美國防禦體系 獲美援 保常任理事國席位 3.國內情勢:威權、白色恐怖(ex雷震案…) 1954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map 126 蔣vs李の照片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1.政府遷台:內戰失利→台灣戒嚴→兩岸分治 2.國際情勢:冷戰 ⑴韓戰:穩定台灣海峽 ⑵1951舊金山對日和約 ⑶1952中日和平條約 ⑷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影響 納入美國防禦體系 獲美援 保常任理事國席位 3.國內情勢:威權、白色恐怖(ex雷震案…) 1954

綱三 國府遷都路線

⑷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影響 納入美國防禦體系 獲美援 保常任理事國席位 3.國內情勢:威權、白色恐怖(ex雷震案…) 1954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何謂冷戰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1.政府遷台:內戰失利→台灣戒嚴→兩岸分治 2.國際情勢:冷戰 ⑴韓戰:穩定台灣海峽 ⑵1951舊金山對日和約 ⑶1952中日和平條約 ⑷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影響 納入美國防禦體系 獲美援 保常任理事國席位 3.國內情勢:威權、白色恐怖(ex雷震案…) 127 1954

綱 何謂冷戰? 1.在第三國較勁…why? 2.國防預算高 3.宣傳戰與武器競賽 4.不理性 5.重大歷史事件

⑷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影響 納入美國防禦體系 獲美援 保常任理事國席位 3.國內情勢:威權、白色恐怖(ex雷震案…) 1954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志願軍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1.政府遷台:內戰失利→台灣戒嚴→兩岸分治 2.國際情勢:冷戰 ⑴韓戰(1950~1953):穩定台灣海峽 ⑵1951舊金山對日和約 ⑶1952中日和平條約 ⑷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影響 納入美國防禦體系 獲美援 保常任理事國席位 3.國內情勢:威權、白色恐怖(ex雷震案…) 127 1954

韓戰的中國志願軍 傷亡

西安事變救了共產黨,□□救了國民黨 尤其是第七艦隊… (P127.圖4-8) 美軍檢查韓戰中陣亡的中國士兵 韓戰中戰死的 毛岸英 綱三

⑷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影響 納入美國防禦體系 獲美援 保常任理事國席位 3.國內情勢:威權、白色恐怖(ex雷震案…) 1954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白皮書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1.政府遷台:內戰失利→台灣戒嚴→兩岸分治 2.國際情勢:冷戰 ⑴韓戰:穩定台灣海峽 ⑵1951舊金山對日和約 ⑶1952中日和平條約 ⑷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影響 納入美國防禦體系 獲美援 保常任理事國席位 3.國內情勢:威權、白色恐怖(ex雷震案…) 127 台灣地位未定論 注① 1954

綱三 中美關係白皮書 發表:1949.8.5,美國國務院。 主要論點: 1.國民黨的失敗並非美援不足,而是由於領袖無 能、部隊缺乏戰鬥意志、政府失去民心。 2.美國雖能傾全力打敗共產黨,挽救國民黨覆亡 命運,但如此會遭致中國人民的怨恨,美國人 民亦不會贊成。 影響: 1.為美國史家解釋中國內戰結果的主調。 2.妨礙1950年代初期,美國⇔國府關係的改善。

⑷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影響 納入美國防禦體系 獲美援 保常任理事國席位 3.國內情勢:威權、白色恐怖(ex雷震案…)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戒嚴vs戡亂◎◎ 1.把黨變成唯一合法的黨 2.媒體檢查 3.大量特務 4.大權在握 三.老蔣時內外政局 1.政府遷台:內戰失利→台灣戒嚴→兩岸分治 2.國際情勢:冷戰 ⑴韓戰:穩定台灣海峽 ⑵1951舊金山對日和約 ⑶1952中日和平條約 ⑷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影響 納入美國防禦體系 獲美援 保常任理事國席位 3.國內情勢:威權、白色恐怖(ex雷震案…) 內無糧草,外無援兵,台灣800萬軍民成孤軍 1954

動員戡亂 戒嚴 時間 背景 抗戰勝利後剿共 內戰失利,撤守來台 影響 1.總統擴權 2.萬年國代 3.行政干預司法 1.人民基本人權被剝奪 民36.1月宣佈憲法 民36.12.25行憲 老國代 動員戡亂 戒嚴 時間 1948~1991(李) 1949~1987(小蔣) 背景 抗戰勝利後剿共 內戰失利,撤守來台 影響 1.總統擴權 2.萬年國代 3.行政干預司法 1.人民基本人權被剝奪 2.軍事權擴大 2.有限的地方自治 3.出版檢查 1969 增補選(當到1991) 1972 增額選舉(定期改選)

1991年年底,第一屆國代退職 動vs戒

動員戡亂 戒嚴 時間 背景 抗戰勝利後剿共 內戰失利,撤守來台 影響 1.總統擴權 2.萬年國代 3.行政干預司法 1.人民基本人權被剝奪 動vs戒 動員戡亂 戒嚴 時間 1948~1991(李) 1949~1987(小蔣) 背景 抗戰勝利後剿共 內戰失利,撤守來台 影響 1.總統擴權 2.萬年國代 3.行政干預司法 1.人民基本人權被剝奪 2.軍事權擴大 2.有限的地方自治 3.出版檢查 余登發(圖利他人);李敖(侵占);雷震(知匪不報); 高玉樹(涉嫌竊盜);楊玉城(貪污);妨害公務(黃玉嬌)

1950年代 《自由中國》~雷震案 1960年代 《大學雜誌》《文星》 1970年代 《台灣政論》 1980年代 《美麗島》 動員戡亂 戒嚴 雷震◎ 動員戡亂 戒嚴 時間 1948~1991(李) 1949~1987(小蔣) 背景 抗戰勝利後剿共 內戰失利,撤守來台 影響 1.總統擴權 2.萬年國代 3.行政干預司法 1.人民基本人權被剝奪 2.軍事權擴大 2.有限的地方自治 3.出版檢查

之前雷震要組黨,計畫由胡適擔任黨主 席,成為品質良好的忠誠反對黨,但政 府反對,才會造就後來一個只需要勇氣 ,不必有智慧的新的反對黨出現 白色恐怖 雷震: 1949創《自由中國》,為國民黨內開明派 1950韓戰後蔣政權漸穩,雷震等漸不見容於中央 1960.2發表〈敬向蔣總統作一最後的忠告〉反對 蔣三度連任總統 1960.5發表〈我們為什麼迫切需要一個強有力的 反對黨〉,鼓吹成立中國民主黨 1960.9發表〈大江東流擋不住〉→3日後雷震等以 叛亂罪處10年有期徒刑 1961雷震於獄中寫詩贈胡適… 1970雷震出獄,獄中寫400萬字《回憶錄》被燬 1979癌症過世

白色恐怖- 1.何謂白色恐怖? 2.時間:1950~80年代 3.著名案例:1949楊逵案(因《和平宣言》..) 1949四六事件 戒嚴時期,軍事法庭受理政治案 件有29407件,受難者有14萬人 127 四六事件 白色恐怖- 1.何謂白色恐怖? 2.時間:1950~80年代 3.著名案例:1949楊逵案(因《和平宣言》..) 1949四六事件 1968柏楊案 1980林宅血案 1981陳文成命案 1985江南案

四六事件 3/20的事發經過… 3/21的陳情… 1.嚴懲肇事人員 2.賠償醫藥費 3.總局長登報道歉 4.保證不再發生類似事件 3/29台北市學生聯合會成立 爭取反飢餓、反迫害 要民主、要自由 4/5~4/6的逮捕行動 表

白色恐怖- 1.何謂白色恐怖? 2.時間:1950~80年代 3.著名案例:1949楊逵案 1949四六事件 1968柏楊案 1980林宅血案 1981陳文成命案 1984江南案

父:我是國王,我是總統,我想幹啥就幹啥! 子:我哩? 父:你算皇太子吧... 父:我要寫一篇“告全國軍民同胞書”。 子:全國只有我們兩個人,你知道吧。 父:但我還是要講演,敝國乃民主国家,人人有選舉 權。 子:人人?只有兩個啦!…… Fellows 夥伴們 表

白色恐怖- 1.何謂白色恐怖? 2.時間:1950~80年代 3.著名案例:1949楊逵案 1949四六事件 1968柏楊案 林宅 白色恐怖- 1.何謂白色恐怖? 2.時間:1950~80年代 3.著名案例:1949楊逵案 1949四六事件 1968柏楊案 1980林宅血案 1981陳文成命案 1984江南案

白色恐怖- 1.何謂白色恐怖? 2.時間:1950~80年代 3.著名案例:1949楊逵案 1949四六事件 1968柏楊案 陳文成 白色恐怖- 1.何謂白色恐怖? 2.時間:1950~80年代 3.著名案例:1949楊逵案 1949四六事件 1968柏楊案 1980林宅血案 1981陳文成命案 1984江南案

陳文成 台大數學研究所畢 25歲獲密西根大學獎學金 赴美深造 28歲博士第一名畢,任教 卡內基美隆大學統計系 表

白色恐怖- 1.何謂白色恐怖? 2.時間:1950~80年代 3.著名案例:1949楊逵案 1949四六事件 1968柏楊案 江南案 白色恐怖- 1.何謂白色恐怖? 2.時間:1950~80年代 3.著名案例:1949楊逵案 1949四六事件 1968柏楊案 1980林宅血案 1981陳文成命案 1984江南案

劉宜良(江南) 旅美作家、記者 陳啟禮

竹聯幫大哥 陳啟禮 後來他... 情治單位

第三處副處長 陳虎門 情報局局長 汪希苓 副局長 胡儀敏 綱四

⑵政治自由化 背景:①中壢事件②美麗島事件 措施:①開黨禁②解嚴 2.李登輝時期: ⑴終止動員戡亂(1991) ⑵總統直選(1996)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初期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中壢事件 四.民主的發展 1.蔣經國時期: ⑴政治本土化 背景 外:①退聯②中美斷交 內:黨外運動 措施:①吹台青②落實選舉 ⑵政治自由化 背景:①中壢事件②美麗島事件 措施:①開黨禁②解嚴 2.李登輝時期: ⑴終止動員戡亂(1991) ⑵總統直選(1996) ⑶政黨輪替(2000)

中壢事件: 背景:1977.11桃園縣長選舉,國民黨歐憲瑜⇔ 無黨籍許信良 經過:1.桃園縣第213號投開票所監選主任被控 中壢事件(照) 中壢事件: 背景:1977.11桃園縣長選舉,國民黨歐憲瑜⇔ 無黨籍許信良 經過:1.桃園縣第213號投開票所監選主任被控 做票,其他各地國民黨舞弊消息也不斷 2.警察未積極處理,反而保護監票主任 3.一萬多名市民憤而包圍中壢市警察分局 ,有一名大學生、一名民眾被擊斃,群 眾憤而搗毀、火燒警局及警車 結果:許信良高票當選縣長 影響:黨外單兵作戰→組織性團體作戰

⑵政治自由化 背景:①中壢事件②美麗島事件 措施:①開黨禁②解嚴 2.李登輝時期: ⑴終止動員戡亂(1991) ⑵總統直選(1996)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初期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美麗島事件 四.民主的發展 1.蔣經國時期: ⑴政治本土化 背景 外:①退聯②中美斷交 內:黨外運動 措施:①吹台青②落實選舉 ⑵政治自由化 背景:①中壢事件②美麗島事件 措施:①開黨禁②解嚴 2.李登輝時期: ⑴終止動員戡亂(1991) ⑵總統直選(1996) ⑶政黨輪替(2000)

美麗島事件: 1.背景:1978中美斷交,小蔣因此取消中央民 代選舉,反對派菁英失去政治舞台, 改以群眾集會方式爭取發言權。 高雄事件 美麗島事件: 1.背景:1978中美斷交,小蔣因此取消中央民 代選舉,反對派菁英失去政治舞台, 改以群眾集會方式爭取發言權。 2.衝突:1979.12.10高雄事件 3.意義:為二二八之後,最大民眾示威事件 4.影響 黨外勢力跨縣市結合 群眾意識大覺醒 辯護律師團參政

1979.12.10高雄事件 大審

美麗島大審 律師團

美麗島事件律師團

美麗島事件: 1.背景:1978中美斷交,小蔣因此取消中央民 代選舉,反對派菁英失去政治舞台, 改以群眾集會方式爭取發言權。 綱四 美麗島事件: 1.背景:1978中美斷交,小蔣因此取消中央民 代選舉,反對派菁英失去政治舞台, 改以群眾集會方式爭取發言權。 2.衝突:1979.12.10高雄事件 3.意義:為二二八之後,最大民眾示威事件 4.影響 黨外勢力跨縣市結合 群眾意識大覺醒 辯護律師團參政

⑵政治自由化 背景:①中壢事件②美麗島事件 措施:①開黨禁②解嚴 2.李登輝時期: ⑴終止動員戡亂(1991) ⑵總統直選(1996)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初期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綱五◎ 四.民主的發展 1.蔣經國時期: ⑴政治本土化 背景 外:①退聯②中美斷交 內:黨外運動 措施:①吹台青②落實選舉 ⑵政治自由化 背景:①中壢事件②美麗島事件 措施:①開黨禁②解嚴 2.李登輝時期: ⑴終止動員戡亂(1991) ⑵總統直選(1996) ⑶政黨輪替(2000) 老國代下台 完全的地方自治權 精省

⑴美國態度:中美關係白皮書→中美共同防禦 條約 ⑵漸趨孤立 1971退出聯合國 1979中美斷交(台灣關係法) 2.兩岸情勢: 軍事衝突期 一.國府接收台灣 二.二二八事件 三.初期內外政局 四.民主的發展 五.國際&兩岸 兩岸表 五.國際關係與兩岸情勢 1.國際關係: ⑴美國態度:中美關係白皮書→中美共同防禦 條約 ⑵漸趨孤立 1971退出聯合國 1979中美斷交(台灣關係法) 2.兩岸情勢: 軍事衝突期 1949-1978 1.政府態度: 中國:解放台灣 台灣:反攻大陸

古寧頭大戰: 使各地流竄國軍得以喘息、撤退來台 使中共不敢輕易攻台 軍事衝突期 1949-1978 2.重要衝突事件: 1949古寧頭大戰 823◎ 軍事衝突期 1949-1978 2.重要衝突事件: 1949古寧頭大戰 1958八二三砲戰 3.衝突漸少原因: 中共:1966發生文化大革命 台灣:1971退出聯合國,力行 保台政策 冷戰對峙期 1979-1986 1.背景:中共與美建交,營造和 平氣氛

八二三炮戰(第二次台海危機): 353顆/1分 6顆/1秒 1.時間:1958.8.23-1959.1.7 表 353顆/1分 6顆/1秒 八二三炮戰(第二次台海危機): 1.時間:1958.8.23-1959.1.7 2.經過:8/23下午5:30同時向金門大小島嶼, 進行密集性砲擊,85分鐘內共發射3萬 多發砲彈,總計人民解放軍的砲擊數量 超過40萬枚,密度高達10萬/1km,比 WW2硫磺島戰役的4000/1km高25倍 3.結果:美軍協助下化解危機 4.影響:美國建議放棄金、馬

軍事衝突期 1949-1978 2.重要衝突事件: 1949古寧頭大戰 1958八二三砲戰 3.衝突漸少原因: 中共:1966發生文化大革命 表 軍事衝突期 1949-1978 2.重要衝突事件: 1949古寧頭大戰 1958八二三砲戰 3.衝突漸少原因: 中共:1966發生文化大革命 台灣:1971退出聯合國,力行 保台政策 冷戰對峙期 1979-1986 1.背景:中共與美建交,營造和 平氣氛

2.政府態度: 冷戰對峙期 中國:和平統戰 1979-1986 (三通四流、一國兩制) 台灣:三不政策 1.台灣方面: 三通=通郵.通商.通航 四流=經濟.文化.科技.體育 表 冷戰對峙期 1979-1986 2.政府態度: 中國:和平統戰 (三通四流、一國兩制) 台灣:三不政策 兩岸交流期 1987-1994 1.台灣方面: ⑴1987開放大陸探親 ⑵1990設置國統會 ⑶1991設置陸委會 ⑷交流機構:民間海基會 2.大陸方面: ⑴1988設置國台辦 ⑵交流機構:民間海協會

3.成果:2次辜汪會談 兩岸協商停止 1995-1999 台:1995李登輝訪美,要求 重返國際社會 共:中止第二次辜汪會談、 東海飛彈演習 表 3.成果:2次辜汪會談 兩岸協商停止 1995-1999 台:1995李登輝訪美,要求 重返國際社會 共:中止第二次辜汪會談、 東海飛彈演習 台:1996總統直選 共:台海導彈試射 台:李提出戒急用忍、特殊 國與國 共:片面關閉協商

兩岸關係低迷 2000-2008 台:陳的四不一沒有→一邊一 國論 共:堅持一個中國 兩岸熱絡 2009~ ACFA、江陳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