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电力电子器件的 门极控制电路 电力电子装置--主电路、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的作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可控整流电路.
Advertisements

Modern Power Electronics
信号与系统 第三章 傅里叶变换 东北大学 2017/2/27.
电力电子技术 西安交通大学 王兆安 黄俊 主编 (第四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MARCH 2015 撰寫獨立專題探究報告 工作坊 (上半).
July 28, 2007 自动化专业英语教程 教学课件 http: //
2.4 典型全控型器件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电力晶体管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第6章 伺服控制系统 6.1 概述 6.2 执行元件 6.3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6.4 PWM型变频电路 思考题.
第七章 交流电力控制电路 第一节 交流开关及其应用电路 第二节 单相交流调压电路 第三节 相位控制器 第四节 三相交流调压电路 本章小节.
第 2 章 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
1.4.2 电力晶体管 术语用法: 应用 电力晶体管(Giant Transistor——GTR,直译为巨型晶体管) 。
第2章 电力电子器件 2.2 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 2.3 半控型器件——晶闸管 2.4 典型全控型器件 2.5 其他新型电力电子器件
第1章 电力电子器件 1.1 电力电子器件概述 1.2 不可控器件——二极管 1.3 半控型器件——晶闸管 1.4 典型全控型器件
第1章 电力电子器件 Power Electronics 1.1 电力电子器件概述 1.2 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
通用变频器应用技术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电子电气工程系 学习情境 1-学习性工作任务1.
5.1 换流方式 5.2 电压型逆变电路 5.3 电流型逆变电路 5.4 多重逆变电路和多电平逆变电路 本章小结
第2章 电力电子器件 2.1 电力电子器件概述 2.2 不可控器件——电力二极管 2.3 半控型器件——晶闸管 2.4 典型全控型器件
第2章 三相相控整流电路 2.1 三相半波相控整流电路 2.2 三相全控桥式相控整流电路 2.3 变压器漏电抗对整流电路的影响
第二章 整流电路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第2章 电源变换和控制技术基础知识 机械工业出版社.
《电力电子技术》 电子教案 第1章 电力电子器件.
第四章 功率放大电路 4.1 功率放大电路的一般问题 4.2 甲类功率放大电路 4.3 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
第2期 第1讲 电源设计 电子科技大学.
第12章 MCS-51的功率接口设计 要用单片机控制各种各样的高压、大电流负载,如电动机、电磁铁、继电器、灯泡等,不能用单片机的I/O线来直接驱动,而必须通过各种驱动电路和开关电路来驱动。 另外,与强电隔离和抗干扰,有时需加接光电耦合器。 称此类接口为MCS-51的功率接口。 12.1 MCS-51的输出驱动能力及其外围集成数字驱动电路.
第11章 直流稳压电源 11.1 整流电路 11.2 滤波器 11.3 直流稳压电源 11.4 晶闸管及整流电路.
第九章 功率电子电路 第一节 晶闸管 第二节 单相可控整流电路 第三节 晶闸管逆变电路 第四节 直流斩波器的工作原理 第五节 交流调压电路.
第10章 晶闸管及其应用 10.1晶闸管 晶闸管结构及其特性 晶闸管结构 晶闸管结构如图10.1所示。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第 二十六 讲 主讲教师:隋振                学时:32.
EE141 脉冲电路3 刘鹏 浙江大学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 May 29, 2018.
第1章 绪论 1.1 什么是电力电子技术 1.2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史 1.3 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 1.4 本教材的内容简介.
实验六 积分器、微分器.
晶体管的大信号应用 -功率放大电路.
青铜剑科技风电驱动产品介绍 刘诚 深圳青铜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1 绪论 2 运算放大器 3 二极管及其基本电路 4 场效应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5 双极结型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
第二章 双极型晶体三极管(BJT).
第6章 第6章 直流稳压电源 概述 6.1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6.2 滤波电路 6.3 串联型稳压电路 上页 下页 返回.
常用的直流电动机有:永磁式直流电机(有槽、无槽、杯型、 印刷绕组) 励磁式直流电机 混合式直流电机 无刷直流电机 直流力矩电机
第7章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 7.1 概述 7.4 集成运算放大器.
10.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 稳压电源质量指标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工作原理 三端集成稳压器
实验4 三相交流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器 CF101 CF702 CF709 CF741 CF748 CF324 CF358 OP07 CF3130 CF347
K60入门课程 02 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 王甜.
第二章 相控整流电路 March 3,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晶体管及其小信号放大 -单管共射电路的频率特性.
第四章 交流调压电路 和交交变频电路 May 1, 2003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PowerPoint 电子科技大学 R、C、L的相位关系的测量.
第二章 电力电子器件概述 首 页 2.1 简介 2.7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 2.2 二极管 2.8 绝缘栅双极晶体管 2.3 晶闸管
实验二 射极跟随器 图2-2 射极跟随器实验电路.
§2.5 二极管应用电路 §2.5.1 直流稳压电源的组成和功能 整 流 电 路 滤 波 电 路 稳 压 电 路 u1 u2 u3 u4
長者自務學習計劃運作模式 高秀群女士 黃燕卿女士 顧佩君女士 21/12/2005.
第 8 章 直流稳压电源 8.1 概述 8.2 稳压管稳压电路 8.3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 8.4 稳压电路的质量指标.
课程小制作 ——基于TL494升压型DC-DC稳压电源的设计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的英文名为Gate Turn-off Thyristor, GTO为英文名的缩写
实验一 单级放大电路 一、 实验内容 1. 熟悉电子元件及实验箱 2. 掌握放大器静态工作点模拟电路调试方法及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4-1 三相电源 对称三相交流电压 三相交流电压的星形联接 三相交流电压的三角形联接(略).
信号发生电路 -非正弦波发生电路.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第四章 主讲教师:解小华        学时:64.
AC-DC 产品IC介绍 2015 电源管理IC事业部.
电力电子变流技术 第一讲 主讲教师:隋振                学时:32.
B12 竺越
第12章 555定时器及其应用 一. 555定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 分压器:由三个等值电阻构成
第六章 无源逆变电路 May 1,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第六章 三相电路 6-1 三相电路基本概念 一、三相电源 uA uB uC uC uB uA 时域特征: o t.
实验四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GBT)特性与驱动电路研究
第 10 章 运算放大器 10.1 运算放大器简单介绍 10.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0.3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西华大学《模拟电子技术》示范课 主讲:何旭 宋叶帆 序号:[23 54] 组号:[003] 一七年十一月制
9.6.2 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1. 无输出变压器(OTL)的互补对称放大电路 +UCC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电力电子器件的 门极控制电路 电力电子装置--主电路、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的作用: 第八章 电力电子器件的 门极控制电路 电力电子装置--主电路、控制电路 控制电路的作用: 将给定信号转换为主电路开关器件所需的触发脉冲信号,以使主电路实现相应功能。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控制电路的构成: 控制电源 控制脉冲产生电路 门极控制电路 同步信号产生电路 检测、反馈电路 保护电路 显示、报警电路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掌握晶闸管对触发电路的要求,了解晶体管移相触发电路及同步电源的选择,掌握GTO、IGBT、MOSFET等器件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本章主要内容: 掌握晶闸管对触发电路的要求,了解晶体管移相触发电路及同步电源的选择,掌握GTO、IGBT、MOSFET等器件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重点: 掌握IGBT触发电路。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第一节 晶闸管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触发脉冲的作用: 决定晶闸管导通时刻,提供门极触发电流。 触发脉冲参数要求: 第一节 晶闸管对触发电路的要求 触发脉冲的作用: 决定晶闸管导通时刻,提供门极触发电流。 触发脉冲参数要求: 触发电流--大于额定值,保证可靠触发 触发脉冲宽度--使阳极电流大于擎住电流 强触发--提高di/dt的承受能力 触发功率--需要功率放大电路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触发脉冲形式要求: 正向脉冲--门极对阴极为正电压 脉冲形式--宽脉冲、窄脉冲、脉冲列 与主电路同步--保持固定相位关系 与主电路隔离--高、低压电源隔离 抗干扰能力--防止误触发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第三节 晶体管移相触发电路 控制电压 UK -- 触发角 -- 输出电压Ud 垂直移相原理: 同步信号uT与UK的交点决定触发时刻 第三节 晶体管移相触发电路 控制电压 UK -- 触发角 -- 输出电压Ud 垂直移相原理: 同步信号uT与UK的交点决定触发时刻 UK垂直移动,交点对应相位变化(移相)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垂直移相方式: 串联垂直移相 并联垂直移相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同步信号为正弦波的移相触发电路 基本环节:同步移相环节、脉冲形成环节 功率放大环节、隔离输出环节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uT的选择原则:UK=0时,Ud=0,对应 =90 °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防止方法:信号合成,限制 min 、min 。 UK 与 uT 没有交点,触发脉冲丢失 防止方法:信号合成,限制 min 、min 。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同步信号为锯齿波的移相触发电路 特点: 锯齿波同步信号不受 电网波动影响 UK 与  成线性关系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第五节 触发电路同步信号的选择 同步信号选择原则: 使UK = 0 时,Ud = 0。 选择依据: 整流电路形式 触发电路形式 第五节 触发电路同步信号的选择 同步信号选择原则: 使UK = 0 时,Ud = 0。 选择依据: 整流电路形式 触发电路形式 变压器接线形式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例一:三相全控桥、正弦波触发电路 UK = 0 时,对应  = 90 ° 同步信号滞后于阳极电压 120 ° T1管: T2管: 阳极电压:ua 同步信号:uT1= ub T2管: 阳极电压:– uc 同步信号:uT2 = – ua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例二:三相全控桥、锯齿波触发电路 原则:锯齿波起点对应  = 0 °, 即 uT 的180 °对应 ua 的30 ° 同步信号超前于阳极电压 150 ° 主变压器接线形式: /Y – 11 同步变压器接线形式:Y/Y – 12/6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阳极电压: +ua –uc +ub –ua +uc –ub 同步信号: –uTa +uTc –uTb +uTa –uTc +uTb 同步信号与阳极电压对应关系: 晶闸管 : T1 T2 T3 T4 T5 T6 阳极电压: +ua –uc +ub –ua +uc –ub 同步信号: –uTa +uTc –uTb +uTa –uTc +uTb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第六节 GTO的门控电路 GTO门控电路的特点: GTO的开通、关断分别由开通电路、关断电路完成。 开通过程与SCR相似。 维持导通需加正向偏置电流。 关断时需要足够大的关断电流及能量。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GTO的主要缺点: 关断电流大,约为阳极电流的 20%  33% 控制电路复杂,GTO易烧损。 关断电路的实现: 关断电流大,约为阳极电流的 20%  33% 控制电路复杂,GTO易烧损。 关断电路的实现: 由外加负电源提供关断电流。 由储能电容器提供关断能量。 关断电路输出级功率元件: SCR、GTR、MOSFET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用SCR关断GTO的门控电路: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用GTR关断GTO的门控电路: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用MOSFET关断GTO的门控电路: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第八节 MOSFET 和 IGBT 的驱动电路 场控型器件,驱动简单,驱动功率小。 基本控制原理: 开通:为栅极电容提供充电电流。 关断:为栅极电容提供放电回路。 为了提高开关频率,减小开通、关断时间, 充电、放电电流不能太小。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驱动电路形式: 直接驱动 隔离驱动(变压器隔离、光耦隔离) 两种直接驱动电路: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脉冲变压器隔离的驱动电路: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光耦隔离的驱动电路: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IGBT 驱动电路 对IGBT驱动电路的基本要求: 提供一定的正向和反向驱动电压, 提供足够大的瞬时驱动电流, 输入、输出延迟时间小, 绝缘性能高, 过电流保护。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

IGBT驱动模块: 性能可靠、使用方便、应用普遍, 基本功能类似,性能不断提高。 March 30, 2000 北方交通大学电气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