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 说起 第一节 科学探究: 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包河中学 张志转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五四"运动.
Advertisements

千里难寻是朋友 朋友多了路好走 以诚相见 心诚则灵 让我们从此是朋友 千金难买是朋友 朋友多了春常留 以心相许 心灵相通 让我们永远是朋友 结识新朋友 不忘老朋友 多少新朋友 变成老朋友 天高地也厚 山高水长流 愿我们到处 都有好朋友 永远是朋友.
电流与电流表使用.
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 价格变动的影响.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电功率 第一节 电 能 电功.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下 多档位电热器的电路分析与判断 夏湾中学 孙玥.
第五章 水能计算及水电站在电 力系统中的运行方式
森林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Brazil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Module 8 Unit 1 Helen Keller 外研版 六年级英语下册课件
Unit 1 I bought a book for you.
第十五章 电能与电功率 15.2 探究灯泡的电功率.
New York is in the east. Module 8 Unit 1
A lesson in good health --- by Su Yan.
欧姆定律 鹿苑中学 钱志锋.
Module 4 Unit 1 Dad played the erhu.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电能的利用.
3.理解功的计算公式,会应用功的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了解电能表的读数和使用
第十八章 电功率 一、电能 电功.
第二节 电功率.
电功、电功率 基础知识.
A nurse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a soldier.
5.1.2 信息资源管理的方式方法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广东汕头华侨中学技术组.
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一、电能和电功 第二课时
I'm going to do the high jump.
第二章(2) 电路定理 主要内容: 1. 迭加定理和线性定理 2. 替代定理 3.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看一看,想一想.
1.4 .1科学测量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人教PEP三年级英语下册课件 Unit 6 At the Zoo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第五章 1 欧姆定律.
Ɑ i o u e ü. ɑ i o u e ü ɑi iu ei ou ɑo ui 出发!
Spring summer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autumn autumn winter.
物理 九年级(下册) 新课标(RJ).
ACAP程序可计算正弦稳态平均功率 11-1 图示电路中,已知 。试求 (1) 电压源发出的瞬时功率。(2) 电感吸收的瞬时功率。
Let's have a class party this Saturday! .
Unit 1 How tall are you? A . Let’s Talk.
第三章:恒定电流 第4节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1) 江苏省高淳高级中学 祝 辉.
Unit 3 My weekend plan 第二课时 Part A Let's learn &Make a plan
第十五章 电功和电热 §15.1 电能表与电功 点击退出.
Unit 3 My week plan B Let’s talk Xin’an Primary School Miss Wu.
第十八章 第1节 电能 电功.
第 五 节 《焦耳定律》 汕头市实验学校 周沐奎.
第十八章 电功率 一、电能 电功.
回顾: 支路法 若电路有 b 条支路,n 个节点 求各支路的电压、电流。共2b个未知数 可列方程数 KCL: n-1
§ 正方形练习⑵ 正方形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二 电功率.
三、电流和电流表的使用 郭云德.
15.2 认识电功率.
第十三章 电功和电功率 二、电功率 1.
电路原理教程 (远程教学课件) 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第十八章 电功率 18.2 电功率 第2课时 电功率的计算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四 电动机.
15.1 电能与电功.
Unit 4 when is Easter? B Let’s learn.
第四节 科学探究:电流的热效应 这些用电器工作时的共同点是什么? 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热能)
My Favorite Season A Let’s talk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初三物理——电学计算题专题 奔牛初中理化电教研组 陈冈.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電能轉供與併網型直供業務 台灣電力公司 系統規劃處 107年6月26日.
复习: 欧姆定律: 1. 内容: 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 表达式: 3. 变形公式: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下册 小 数 的 性 质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13.5 怎样认识和测量电压.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 上册 练习六(1) 高效课堂教学案编写组 贺丹丹.
2.5.3 功率三角形与功率因数 1.瞬时功率.
电阻的串联 2014机电班.
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电?.
电 能 电 功 家里测量消耗多少电能的仪表叫什么? 供电部门根据什么来计算你家电费的?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
第十五章 电能与电功率 15.1 电能与电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五章 从测算家庭电费 说起 第一节 科学探究: 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包河中学 张志转 第一节 科学探究: 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包河中学 张志转

常见的用电器 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和内能。 电流通过电灯时,灯丝灼热发 光,电能转化为内能和光能

常见的用电器 电饭锅,利用电能把饭 煮熟。电能转化为内 能 洗衣机利用电能, 把衣物洗净。 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一、电功: 1.定义: 电流通过导体所做的功 称为电功。用W表示。 2.电流做功的实质: 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能的过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电流做了多少焦耳的功,就有多少焦耳的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

3.电功的单位: 焦耳,符号是 J (2).电功的单位焦耳(J)很小,生活中常用千瓦时 (KW•h)作单位比较方便。 (1)、1焦耳的大小 ●普通的手电筒通电1 s,消耗的电能大约也是1 J. ●微波炉工作1 min消耗的电能大约为60000 J. (2).电功的单位焦耳(J)很小,生活中常用千瓦时 (KW•h)作单位比较方便。 千瓦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度”。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度=1千瓦时=3.6× 106焦 即 1KW·h=3.6×106J 1 kw•h相当于1kW的用电器工作1h所消耗的电能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供电部门根据什么来计算你家电费的? 供电部门如何得到本月示数 平阳寺供电公司低压客户电费通知单 供电部门一般按用电量的整数收费 抄表时间: 2009 年 9 月30 日 电费号: 00200003051252 供电部门如何得到本月示数 台区号 B838 序号 791 表号 12310016 倍率 1 户名 王浩 客户类型 居民储蓄 地址 平阳路温馨小区19#—3—802 上月表底 456 本月表底 786 抄表员号 56 本月电费 ¥:161.70 本月消费电能 330kW﹒h 账户余额 截止 年 月 日 为 元 供电部门一般按用电量的整数收费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家里测量消耗多少电能的仪表叫什么? 电能表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有关电能表的计算很重要哦!快试试吧! 1.小明家的电能表在5月底和6月底的示数如下所示,他家6月份消耗的电能是多少? 2 8 4 3 9 5月底: 2843.9 W1=______kw•h 2 9 3 8 6月底: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938.3 W2=______kw•h W2 -W1= 94.4 6月份消耗的电能W=______________ kw•h

二、电能表:俗称电度表、火表 1、作用: 测量和记录用户所消耗的电能, 也即测电功。 2、计算方法: 前后两次读数之差。 3、读数方法:五个格,最后一格 为红色数字, 表示小数位。 4、参数含义:220V: 5(10)A: 1200r/kW·h: 正常工作电压为220V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5A,短时间内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表盘 转1200转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P104页结论及公式想一想该如何去探究该内容? 三、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因素有关?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P104页结论及公式想一想该如何去探究该内容? 猜想:电流做功多少跟( ) 三个因素都有关系。下面让我们进入探究。 电压、电流、通电时间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探究:影响电流做功的因素 1、研究电功跟电压的关系 2、研究电功跟电流的关系 3、研究电功跟时间的关系 保持 不变,改变 。 电流和通电时间 保持 不变,改变 。 电流和通电时间 电 压 2、研究电功跟电流的关系 保持 不变,改变 。 电压和通电时间 电流 3、研究电功跟时间的关系 电压和电流 通电时间 保持 不变,改变 。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实验采用的方法是: 控制变量法

多 二、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探究思路: 这种探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一般都是依据电流的热效应设计的。即电流做功使电能转化为物体的内能。当物体的内能增加时,温度就会升高,因此,通过温度变化的大小,可以判断电流做功的多少。即温度变化越大,电流做的功就越 。 多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这种探究方法称为转换法

课 本 上 的 实 验 方 案 一 通过探究,完成下列问题:(若R1>R2) 1.两电阻丝怎么联?( ) 2.二者电流什么关系?( ) 1.两电阻丝怎么联?( ) 2.二者电流什么关系?( ) 3.哪根电阻丝两端的电压高呢( ) 4.哪根电阻丝使煤油温度升高更快?( ) 5.在相等的时间内,哪根电阻丝消耗的电能多( ) 串联 相等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R1 R1 R1 结论:当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压越大,电流做的 功就越多。

结论:当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 电流做的功就越多。 课 本 上 的 实 验 方 案 二 通过探究,完成下列问题:(若R1>R2) 1.两电阻丝怎么联?( ) 2.二者电压什么关系?( ) 3.哪根电阻丝的电流大呢( ) 4.哪根电阻丝使煤油温度升高更快?( ) 5.在相等的时间内,哪根电阻丝消耗的电能多( ) 并联 相等 R2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R2 R2 结论:当电压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 电流做的功就越多。

总结: 也就是说: 电流在某段电路上做的功,等于 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 和通电的时间的乘积。 电流做功跟电流的大小、电压的高低均 。通过用电器的电流越大,电流做功 ;加在用电器上的电压越高,电流做功 。用电器通电时间越长,电流做功 。 有关 越多 越多 越多 也就是说: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电流在某段电路上做的功,等于 这段电路两端的电压、电路中的电流 和通电的时间的乘积。

1 J =1 V ·A ·S 四、电功的计算: 1、公式:W=UIt 2、单位: J W:电功—单位用 J (焦耳) U: 电压—单位用 V (伏特) I : 电流—单位用 A(安培) t : 时间—单位用 S (秒)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 J =1 V ·A ·S

例1:一电烙铁接在220V的电路中,通过它的电流是350mA,问通电1h电流做了多少功,消耗了多少电能? 解:由电功的公式得: W=UIt =220V× 0.35A× 3600s =2.772×105J. 答:通电1h, 电烙铁做了2.772×105J的功, 消耗了2.772×105J的电能。 已知:U=220V, I=350mA=0.35A, t=3600s. 求:W=?

W=UQ=Pt (适用于所有电路)(Q表示电荷量) 3、推导公式: W=UQ=Pt (适用于所有电路)(Q表示电荷量) W=I2Rt=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各物理量均指同一段导体上的物理量

例2: R1=5Ω,R2=6Ω,串联在电路中,电阻R2两端的电压为6伏,求: 通过R2的电流是多少? 1小时电流在R1上做多少功? 解:I 2= U2/R2 = 6V/6Ω =1A W1 = I2R1t = (1 A)2 ×5Ω × 3600 s = 18000 J 答:通过R2的电流是1A,1小时电流在R1 上做功18000J。

学到了什么? 1.电流做功的各种表现(能量的转化) 2.电功计算公式 : W = U I t及另外三个推导公式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练 习: 1、电能的转化:在家庭中,电暖器把电能转化为 能;洗衣机把电能转化为 能;给蓄电池充电是把电能转化为 能;白炽灯照明是把电能转化为 能和 能。 内 机械 化学 内 光 焦耳 千瓦时 2、电功的国际单位是 ,生活中常用 做电能的单位。1kw·h= J. 3.6×106 3、单位换算:(1)6kw·h = J. (2)2.7×106 J= kw·h (3) 10度= kw·h = J. 2.16×106 0.75 10 3.6×107

3、小华家电能表4月底的示数为 , 5月底的示数为 ,则小华家5月 份消耗的电 能 kW·h,应付电费 元 (按每度电均价 0.5元计算). 3、小华家电能表4月底的示数为 , 5月底的示数为 ,则小华家5月 份消耗的电 能 kW·h,应付电费 元 (按每度电均价 0.5元计算). 2 1 3 8 2 1 7 8 4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