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時代 台灣的建築物 音樂: 詹肯斯<和平彌撒曲>
日本勸業銀行舊廈建於1933年,戰後勸銀重回台灣,設分行於博愛路35號,後來 該行經數度合併,先改為「第一勸業銀行」,現在則為「瑞穗金融集團」,舊廈位 於襄陽路,原為台灣土地銀行總行,為國家第三級古蹟。
台南郵便局(忠義路.民生路口.1909~1973於張麗堂市長任內拆毀)
台中火車站 (建於1917年是少數僅存文藝復興建築風格的車站之一)
台中神社 (建於西元1912年位於台中公園東北角,近現今的台中圖書館)
台北北門,又稱承恩門,落成於1884年,為台北府城唯一保持原貌而留存至今的城門。
三線路與小南門即現在的愛國西路,於1909年以台北城牆路線與基石為準,興建寬度 四十公尺的道路,因為道路上設置兩大綠地,將路區分為三塊,故稱三線路。 1930年代因為道路寬闊,車輛稀少,成為情侶約會的好處所,台語歌曲「月夜愁」 的歌詞「月色照在三線路」,指的就是這裡。
京町通, 日文「通」是「街」或「路」的意思,顧名思義就是京町最主要的道路, 亦即今日的博愛路,道路通過台灣總督府的後方。
臺灣總督府高等法院及臺北地方法院,始建於1929年,現在改為司法大廈,該處在清朝原是供奉關公的武廟,和奉祀孔子的文廟(在北一女中校園內)相對,二者同是當時臺北城居民的精神寄託處。
台北州廳於西元一九一五落成,是當時北台灣最高行政機構,現在的監察院。
圖片中之臺北車站建於1901年,為紅磚造、仿文藝復興風格之建築。1940年完 成之鋼骨鋼筋混凝土構造之第四代車站,一直維持到民國75年(1986年)鐵路地下 化後拆除。
此地原為台南豪族吳汝祥之宅邸,1920年始建為神社、1923年完工、位於台南市 南門町,主祭北白川宮能久親王,戰後改神社為忠烈祠,1969年本體遭拆除,今日 則為公十一停車場,神社外苑改為忠義國小。
在日據時代,台南中正路(日據時代稱末廣町)是商業鼎盛的市街,有「銀座通」 之稱。可說是台灣當時屬一屬二的熱鬧商圈,不論是舶來品、流行服飾或是各式 各樣令人垂涎三尺的特色小吃,全都在這個熱鬧的巴洛克式建築大街上。
台南廳於明治卅八年(1905年)興建西市場,當時為南台灣最大市場,即現俗稱〔大菜市〕,明治四十四年8月27日因風災倒塌,兩棟全毀,並壓死一名值班人員,後來在1920年在原址重建。
小粗坑電廠為台灣早期第2座小型水力電廠,1907年籌建,1909年7月正式 發電,外觀為巴洛克式建築,內設四座德國製發電機組,目前仍在運轉中, 年發電量3400萬度。
「台灣總督府博物館」就是現在的「國立台灣博物館」,位於二二八公園內,建造 完成於西元1915年,本來是劉銘傳時代所興建的天后宮,當時台北城內知名的大廟。
左方尖頂建築為高雄州廳,右方建築高雄州青年會館,建造於1931年, 戰後高雄州廳改為高達雄地方法院,青年會館則由空軍運輸處接管,後又成青年戲院。
台灣步兵第一聯隊 (台北中山南路現在的中正紀念堂)
台灣軍司令部建於1920年,位於博愛特區的博愛營區,就是以前的警備總部,後來移為海巡司令部之用,現在則為國防部本部使用中,被列為台北市市定古蹟。
台灣博覽會於1935年10月10日至11月28日舉行,以紀念始政四十周年,展期共50天,博覽會場有四處,39個展覽館,規模足以媲美當時歐洲的萬國博覽會,估計台灣有三分之一的民眾參觀過。
台灣總督府是台灣日治時期的最高統治機關,該建物自1912年6月1日開工,於1919年3月完工,歷時8年,耗費281萬日圓,即現在的中華民國總統府。
台灣總督官邸於1901年建造完成,是供台灣總督居住,以及宴請貴賓、皇族的地方,戰後改為「台北賓館」,為國家招待所,專門接待國賓或舉辦慶祝活動,為中華民國國定古蹟。
本派本願寺台北別院,又稱為東本願寺,建於1936年,是當時台灣唯一的印度教風格建築,舊址為現獅子林商業大樓、六福西門大樓與誠品書店。
日本陸軍飛行第八聯隊於1927年進駐屏東,現在為空軍屏東基地。
謝謝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