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存貨管理
一、存貨的定義與分類 原物料存貨(Raw Material) 在製品存貨(Work in Progress, WIP) 未經加工之原料。 在製品存貨(Work in Progress, WIP) 為已經處理,但尚未完成的物料或零配件。 製成品存貨(Finished Goods) 又稱最終產品,是指加工完成可以出貨之產品。銷售對象為消費者,多為製成品,若銷售對象為其他生產者,作為其他生產者之原物料,則稱為半製成品。 保養與維修品存貨(Maintenance/Repair/Operating, MRO) 供給產品保固維修所需的零配件。 消耗品(Consumables) 與生產產品無直接的關聯,但也會影響生產或銷售的存貨。
維持合理的存貨的目的 規模經濟 調節供需 專業製造 於採購、運輸和製造方面達規模經濟以降低原物料或是產品的單位成本。 由庫存調節季節性供需的不均衡。 專業製造 存貨的運用能幫助企業內部生產不同專業產品。
存貨管理管制 良好存貨管理: 不良存貨管理 (1)可滿足顧客的需求、 (2)降低訂購成本、 (3)減少缺貨成本、 (4)提升生產作業的穩定與彈性、 (5)提供原物料價格波動時的緩衝。 不良存貨管理 (1)增加持有成本、 (2)無法因應需求波動所產生的缺貨現象、 (3)造成對於顧客服務水準的下降與訂單流失、 (4)生產線面臨斷料的風險。
ABC存貨分類方式 A類物料: B類物料: C類物料: A類物料: 存貨數量最少,約占庫存數量的15%~20%,但存貨的價值卻最大,約占70%~80% 的存貨價值。 B類物料: 存貨數量約占庫存數量的30%,存貨的價值約占15%~25%。 C類物料: 存貨數量最多,約占庫存數量的55%,但存貨的價值卻最少,約占5%。
存貨成本 產品成本(Product Cost) 訂購成本(Ordering Cost) 指從供應商處取得商品所發生之成本。 訂購成本(Ordering Cost) 訂購成本包括編製及發出訂單、選擇供應商、搬運或運送物料、物料到達時的驗收及檢驗存貨之成本。 持有成本(Carrying Cost):儲存成本是指為儲存存貨而發生的各種費用,包括兩大類: 付現成本,包括支付給儲運公司的倉儲費、按存貨價值計算的保險費、陳舊報廢損失、年度檢查費用以及企業自設倉庫發生的所有費用(如倉庫保管人員的工資、折舊費、維修費,辦公費、水電費、空調費等等)。 資本成本,即由於投資於存貨而不投資於其他可盈利方面所形成的機會成本。儲存成本也可分為兩部分:凡總額穩定,與儲存存貨數量的多少及儲存時間長短無關的成本,稱為固定儲存成本,凡總額大小取決於存貨數量的多少及儲存時間長短的成本,稱為變動儲存成本。 缺貨成本(Stock-out Cost) 指由於存貨供應中斷而造成的損失,包括材料供應中斷造成的停工損失、產成品庫存缺貨造成的拖欠發貨損失和喪失銷售機會的損失(還應包括需要主觀估計的商譽損失)等;如果生產企業以緊急採購代用材料解決庫存材料中斷之急,那麼缺貨成本表現為緊急額外購人成本(緊急額外購人的開支會大於正常採購的開支)。
維持合理的存貨水準 遴選優良供應商 縮短前置時間 強化銷售預測能力 實施及時供應系統(Just In Time System) 採行經濟訂購量 確保存量記錄之正確性 降低物料品質不良率
台灣企業全球供應鏈模式中各類存貨型態
安全存量 安全存量係指為了克服因前置時間與需求量變動所造成的存貨短缺現象,廠商必須準備額外之安全庫存量以避免缺貨風險。維持安全存量的主要目的如下: 緩衝需求的不穩定性(Uncertainty): 避免需求預測不準確所造成的缺貨損失。 提升供應的穩定性: 避免因供貨來源不可靠,如前置時間變動過大或是物料不良率太高,而造成的缺貨損失。
影響安全存量之因素 前置時間與需求量 前置時間與需求量之變異 服務水準 前置時間的長度 平均前置時間越長,平均需求量越大,則安全存量越大;反之則越小。 前置時間與需求量之變異 前置時間與需求量的變異越大,則安全存量越大;反之則越小。 服務水準 期望服務水準越高,則安全存量越大,反之則安全存量越小。期望服務水準越高,安全存量越大,則存量短缺機率越小,短缺成本也越小。 前置時間的長度 前置時間越長,需要越多的安全庫存才能達到一定的服務水準。
安全庫存量的計算 正常物料需求 訂購(生產)時間 入庫良率
再訂購 再訂購點考量 訂購模式 前置時間(Lead Time) 補貨處理時間: 計畫之供貨時間: 收貨處理時間: 平均物料消耗率 服務水準與缺貨風險 訂購模式 固定前置時間、固定需求量 前置時間固定、需求量變動 前置時間變動、需求量固定 前置時間變動、需求量變動
最適經濟訂購量 考量在最低存貨成本下,計算出特定存貨的每次固定的訂貨數量,並說明訂購成本與存貨持有成本間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