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首頁. 俗名:厝鳥(台語)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14cm 四處可見,不太怕人。 臉頰 兩側各有一塊黑斑。 麻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首頁. 俗名:厝鳥(台語)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14cm 四處可見,不太怕人。 臉頰 兩側各有一塊黑斑。 麻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首頁

2 俗名:厝鳥(台語)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14cm 四處可見,不太怕人。 臉頰 兩側各有一塊黑斑。 麻雀

3 俗名:烏秋(台語)屬性:普遍留鳥(特有亞種) 身長: 29cm 全身黑色,尾部有深叉。 全身黑色,尾部有深叉。 性情兇悍,領域性強 大卷尾

4 俗名: 白頭殼仔、白頭公 屬性:普遍性留鳥 身長: 18 公分 頭至頸部為黑色,後頭部有一大塊白斑。 聲音清亮且有轉折,聲似「秋咕利、秋咕 利」。 白頭翁

5 俗名:青笛仔(台語)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11cm 體背黃綠色,腹部白色,明顯的白色眼圈。 是住家附近、公園、校園及農耕地常見的鳥 種。 綠繡眼

6 俗名:烏嘴筆仔(台語)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11cm 身長: 11cm 胸腹有鱗狀斑食穀粒、草籽和果實 平地至低海拔的草原、農耕地是牠們的棲息 地。 斑文鳥

7 屬性:夏候鳥 身長: 17cm 身體大致黑白兩色,黑色背羽其實帶有金屬 藍光。 分叉的尾羽似剪刀,有紅褐色頸部及上胸的 黑色橫帶。 春秋二季有大量過境的現象。 家燕

8 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13cm 頸部呈紅褐,但沒有黑色的領帶。體型略小於家燕,也無明顯的叉狀尾羽。飛行技巧高超,擅捕食蚊蟲。 洋燕

9 俗名:紅斑鳩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23cm 頭部灰色,頸背有一道黑色半環,身體呈紅褐色,公鳥顏色較深。喜歡在樹林和農耕地活動。在飛行時,白色的尾羽外緣非常明顯。 紅鳩

10 屬性:冬候鳥,山區偶可見過境鳥 身長: 18cm 保育類黑色的過眼線嘴呈鷹鉤狀,以小型動物為食。每年春秋二季大量過境本省。不法人士以「鳥仔踏」加以捕捉。 紅尾伯勞

11 俗名:牛屎鳥、帶路鳥(台語)屬性:普遍留鳥、部份為冬候鳥 身長: 19cm 身長: 19cm 全身只有對比鮮明的黑白兩色 飛行呈波浪狀,而且愛邊飛邊「唧、 唧」叫。 白鶺鴒

12 俗名:魚狗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16ccm 有橙紅色的胸腹,寶藍與暗綠相雜的體 背在陽光下耀眼奪目。 喜歡站在溪流、溝渠或池畔的枝上。喜吃小魚。 翠鳥

13 灰頭鷦 鶯 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14cm 草叢的小精靈灰色的頭及臉頰鳴唱聲婉轉多變化時而由高而低的「啼啼啼啼啼」, 時而發出「咩 — 」的羊叫聲。

14 屬性:普遍留鳥(特有亞種) 身長: 14cm 平時的尾羽和身體等長,但在夏季明顯變短. 常出現在草叢或稻田間。 沒有抑揚頓挫的「諦 - 諦 - 諦」聲。 褐頭鷦鶯

15 灰鶺鴒 屬性:普遍冬候鳥,部份留鳥 身長: 17cm 有體背為勻稱的鼠灰色,體下部夏羽為 鮮黃色、冬羽為白色,但尾下覆羽為淡 黃色,翼尾均為黑色。 通常單獨活動,稍具領域性,喜歡在 2800m 以下山區,溪流附近或農耕地灌 溉溝渠邊活動。

16 棕扇尾鶯 屬性:普遍留鳥又稱錦鴝 身長: 9cm 臉部黃白色,過眼線、耳羽淡褐色。腹面白 色。 飛行時成波浪狀,尾羽展開時呈扇形,這也 是牠們名號的由來。 常出現平地草原、稻田開墾之山坡地帶。 常發出似(戚察、戚察 ….. 嘀嘀)的鳴叫聲。

17 斑紋鷦鶯 屬性:留鳥 身長:長 15 cm 全身大致為暗褐色,並帶有黑褐色縱斑; 尾羽甚長,為暗栗褐色。胸以下淡黃褐色, 略帶有黑色縱斑。 通常出現於中、低海拔山區之開闊草原、 灌木叢中。喜停棲於草莖上鳴唱。

18 小彎嘴畫眉 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21cm 嘴長而下彎,全身以橄欖褐色及暗 紅色為主,有極明顯的白色眉斑及 黑色過眼線;喉部白色,胸部白色 雖有黑色縱斑。 常小群活動於濃密灌木叢或竹林底 層,不易觀察。 性害羞、不善飛行。

19 黑冠麻鷺 屬性:稀有留鳥、不普遍夏候鳥 身長: 47cm 額、頭頂及冠羽為黑色,冠羽長達 10 公分左 右,背部為銹紅色有黑色橫漣紋,胸腹部亦 有銹紅色縱麻斑。 棲息於低海拔山區至山麓一帶。常單獨活動 於陰濕的樹林下或在溪澗水邊覓食,在樹下 以蚯蚓、昆蟲等為食。在水邊則覓食小魚蝦、 兩棲類、或水生昆蟲等。

20 黑枕藍鶲 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15 ㎝ 通常單獨或成對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樹林 地帶。 常發出宏亮之「回、回、回、回」之連續哨 音。 雄鳥頭至頸部、背部、上胸大致為寶藍色, 極醒目,嘴為黑色,後頭有一黑斑,腹以下 灰白色。雌鳥頭至頸部灰藍色,羽色較暗, 腹以下灰白色。

21 五色鳥 屬性:普遍留鳥 生態習性 身長: 20Cm 體型圖胖,體色以翠綠色為主,頭部及 喉上黃、藍、紅、黑等色彩。 嘴粗厚,翼短不善於飛行,僅作短距離 波浪狀飛行喜棲於高大樹林之中、上層, 保護色甚佳,不易被發現, 發出之「嘟、嘟、嘟」單調沈重喉音。 。

22 繡眼畫眉 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l2cm 頭及頸部為鼠灰色,背部以後為黃褐色, 眼睛周圍有一鮮明的白色眼圈。 活潑好動常 20 一 30 隻聚集成群或與其他 小型畫眉科如山紅頭、綠畫眉等混棲。 由低海拔次生林至 3000 公尺左右針葉林 均可發現。

23 大冠鷲 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70cm 喜食蛇類又名蛇鷹 全身體色為黑褐色,間雜白色圓斑,頭頂有 黑白相間的羽冠。 長嗚哨音「忽溜 -- 忽溜 -- 」,為野外辨識主 要特徵。 飛行時常隨上升熱氣流旋至空中展翅翱翔, 寬長雙翼下白色橫帶清晰明顯。 棲地分布 分佈於海拔 200-1800 公尺林相完 整之闊葉林。

24 樹鵲 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34 公分 額、腮、翼、尾羽為黑色,頭頂至後頸淺 灰色,臉喉、胸、背部栗褐色,初級飛羽 基部白斑,腹中央淡褐色,尾下覆羽棕色。 棲息平地至中海拔闊葉林、次生林及山坡 地或果園附近樹林上層,性喜成群活動覓 食。 鳴叫 發出短促、沙啞似「卡兒 ─ 葛哩哦」 婉轉喉音,或「嘎、嘎、嘎.... 」連續聲音。

25 白環鸚嘴鵯 屬性:山區普遍留鳥 身長: 19 cm 嘴粗厚而短乳黃色,腳黃褐色、頭黑色, 背及翼橄綠色,頸前半部有白色環帶,胸、 腹尾下覆羽為橄欖綠色。 棲息於低海拔山坡或次生林樹梢,或林木 稀疏環境,也出現電線或芒草莖上,喜三 兩隻小群活動。

26 金背鳩 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30cm 外觀上和珠頸斑鳩很像,但頸輪不如珠 頸斑鳩完整。 棲息於近山之坡地或附近之農田。警覺性頗高。

27 小卷尾 屬性:普遍留鳥 俗名 :山鳥秋 身長: 25 cm 全身黑色有藍色光澤,尾羽長,末端較寬 分叉成剪刀形,末端外側稍想上翹,嘴、 腳亦為黑色,嘴強有力,先端略向下彎。 棲息低中海拔濃闊葉樹林,常單獨或三、 五成群出現森林上層枝椏間,常與灰猴山 椒鳥、紅嘴黑鵯混群。

28 灰面鷲 屬性:過境鳥 身長: 49 cm 頭上灰褐色略帶紅色, 眉白色, 頰灰色, 喉白色, 中央有一條黑色橫斑。 春季遷移時由恆春進入本省, 過境或夜棲於 八卦山﹑大肚山而後往北飛回繁殖地。 秋季南遷時, 行經台灣, 大量集結於屏東恆春 地區, 隔日清晨起飛離開本省繼續南下。

29 黃尾鴝 屬性:不普遍的冬候鳥 身長: 15 cm 身長: 15 cm 雄鳥從頭頂至後頸銀灰色,臉、腮、喉尾 羽黑色,胸、腹、腰、尾下覆羽醒目耀眼 之澄黃色,翼上亦有白斑。母鳥顏色較樸 素。 出現於平地至中海拔 1500 公尺左右稀疏林 間或空曠地帶。 常單獨行動,喜歡停棲開闊地的突出物, 枝頭瞭望,常常不斷擺尾或追捕昆蟲。

30 珠頸斑鳩 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30cm 體背為灰褐色,頭部鼠灰色,頭部有一 黑色為底鑲著白色珠狀圓斑的頸輪。 一般農耕地、都市公園、綠地、行道樹 常可發現三、五成群在草地上覓食。 以穀類、草籽為食

31 藍磯鶇 屬性:普遍冬候鳥、部份山區常有留鳥 身長: 21cm 雄鳥胸及腹部紅褐色,其餘為鮮明具光澤藍 色而雌鳥體色以灰褐色為主,胸及腹部有鱗 片狀斑紋。 常單獨或成對停棲在屋角、岩石等獨立突出 物。喜歡在海邊或內陸山區活動,站立姿勢 挺拔,並不時上下擺動尾部。 每年 9 月遷移至台灣。

32 拉都希氏赤蛙 棲地:平地、中低海拔山區,是適應力很強 的一種蛙類。 身長:大小約 4 到 6 公分。為中型蛙。 身長:大小約 4 到 6 公分。為中型蛙。 辨識特徵: 拉都希氏赤蛙身體兩側各有一條明顯的長棒 狀皺褶突起,又稱為闊褶蛙。 身體平扁,背部紅棕色或棕灰色;背側褶發 達,而以中央部分最寬厚;從吻端沿鼻孔、 背側褶下方有黑色縱紋;腹側有許多大大小 小的黑斑。

33 梭德氏赤蛙 棲地:流動水域、森林 身長:約 4 ~ 6 公分,中型蛙。 辨識特徵: 中大型蛙類,身體背面兩側有背側褶, 背部光滑,鼓膜邊緣被菱形深色斑包 圍,趾端有小吸盤

34 盤古蟾蜍 棲地:流動水域、森林 身長:約 6 ~ 8 公分 辨識特徵: 大型蛙類,體表粗糙,佈滿腺性瘤狀 突起,瘤的頂端有一黑褐色小刺。眼 後有一對大型腮腺。 台灣特有種。

35 黑蒙西氏小雨蛙 棲地:一千五百公尺以下的開墾地水 域及草澤。 身長:體長僅 2 到 3 公分,是台灣青蛙 家族中體型最小的成員。 辨識特徵:牠們有典型的狹口蛙科體 型,頭小體寬看起來像個三角形。背 部的顏色變化頗大,一般為灰黑色或 紅褐色。在背部中間有一條淺黃色背 中線,背中線中央有一個黑色小括弧 ()花紋,所以又稱為小弧斑姬蛙。 也是台灣保育類蛙類。

36 小雨蛙 。 棲地:喜歡躲在草根、土縫或石頭底 下鳴叫,所以常常只聞其聲,不見其 影,很難觀察。 身長:體長僅 2 到 3 公分,屬於小型蛙 類。 辨識特徵:牠們的頭小腹大,身體呈 扁平的三角形,但叫聲卻非常的低沉 而且大聲。牠們常出現在稻田、水池 等開墾地,雨後的夏夜常可聽到牠們 整齊而具有節奏感的叫聲。

37 古氏赤蛙 棲地:常見於台灣北部及西部一千公 尺以下的山區路旁溝渠或溪澗。 身長:約 5 ~ 7 公分,屬於中型粗壯。 辨識特徵: 牠的顳肌發達使頭部看起來特別大, 所以又稱為大頭蛙。下頷有兩個齒狀 突,眼睛瞳孔為菱形紅色,鼓膜小而 隱於皮下;兩眼間有一條深色橫紋。 雄性體型比雌性大,這點和其他的蛙 種是不同的。

38 斯文豪氏赤蛙 棲地:終年住在溪澗附近,白天躲在 石縫或溪邊草叢裡,晚上則單獨出現 在水邊草叢或石頭上。 身長:屬於大型蛙,體長可達 10 公分 以上。 辨識特徵: 身體兩側及腿部呈棕色,在溪流河岸 活動,有斷續的背側褶,背部顏色變 化多端,身體修長;趾端膨大成吸盤 狀,以適應溪流生活。叫聲如同鳥叫 般的「啾-」一聲。

39 白頷樹蛙 棲地:竹林、樹林、果園及有水的區 域。 身長:約 5 ~ 8 公分,屬中大型蛙類 辨識特徵: 大型蛙類,趾端有吸盤,背面不是綠 色,後腿內側有明顯的黑色網斑。 { 答、答、答 } 的叫聲

40 日本樹蛙 棲地:流動水域、靜止水域,為地棲性的樹 蛙,生活於積水地面及溪流礫石堆間。 身長:約 3 ~ 4 公分,屬於小型蛙類 辨識特徵: 身體背面佈滿顆粒突起,背部由雙眼間至肩 部有 H 型深色斑,背部中央有一對短棒狀突 起呈『八』字。

41 面天樹蛙 棲地:喜歡停棲於綠草、樹葉上集體鳴唱。 體型:約 2 ~ 5 公分 辨識特徵: 體色多變,但無綠色型。跗、蹠外緣排列許 多白色顆粒狀突起。 台灣特有種。

42 莫氏樹蛙 棲地:普遍分布於全島中低海拔的山區 體型:小型的( 4-6 公分)的綠色樹蛙 辨識特徵: 綠色樹蛙,背上有極細小且不明顯的白斑, 鼠蹊部、股部側面及蹼為鮮紅色,並佈滿圓 形或橢圓形的黑色斑。 特有種,保育類。

43 褐樹蛙 棲地:廣泛分佈於台灣的中低海拔的山區, 平時喜歡棲息在河邊的樹上或石縫中。 身長: 4-7 公分,屬於中大型蛙類 辨識特徵:是台灣特有種樹蛙, 屬於保育 類。牠們背部顏色以褐色調為主,從黃褐色、 綠褐色到黑褐色,隨環境而變。趾端有吸盤, 背面不是綠色,兩眼間有倒三角形淺色斑或 線狀深色斑。

44 澤蛙 棲地:分布範圍極廣,由平地的水田至丘陵 地區皆有其蹤跡。 身長:體長約 4-6 公分,屬於中型蛙,又稱 為田蛙。 辨識特徵: 澤蛙的上下唇有深色縱紋,鼓膜及顳褶明顯; 背部有許多長短不一、不規則排列的棒狀膚 褶;體色及花紋多變,為青灰色、褐色或深 灰色,有些個體有金色背中線。

45 感謝


Download ppt "首頁. 俗名:厝鳥(台語)屬性:普遍留鳥 身長: 14cm 四處可見,不太怕人。 臉頰 兩側各有一塊黑斑。 麻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