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六章 病 毒 (virus) 体积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 ; 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 ; 专性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一类非细 胞型微生物。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六章 病 毒 (virus) 体积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 ; 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 ; 专性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一类非细 胞型微生物。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第六章 病 毒 (virus) 体积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 ; 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 ; 专性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一类非细 胞型微生物。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3 第一节病毒的基本性状 一、 病毒的大小与形态 完整的成熟的病毒颗粒称为病毒体,具有典型 的形态结构,并有感染性 。 (一)病毒的大小 1. 以纳米或毫微米( nm )作为测量单位。 2. 测量方法: 最可靠的是电子显微镜测量法。 (二)病毒的形态 多数为球状或近似球状、少数为杆状、丝状或 子弹形。

4

5

6 二、病毒的结构和化学组成 (一)病毒的结构 基本结构: 核心 + 衣壳 = 核衣壳 (necleocapsid) 有的病毒其外有包膜。其上有包膜子粒 或刺突(包膜病毒)。 无包膜的病毒体称裸露病毒。

7

8 1. 核心 (core) 位于病毒中心。 核酸,构成病毒的基因组。 为病毒的复制、遗传和变异提供遗传信息。 2. 衣壳 (capsid) 包围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壳。 ( 1 )组成:壳粒(形态亚单位)组成。 每个壳粒又由一个或多个多肽分子(化学亚 单位)组成。

9 ( 2 )作用: ①具有抗原性,是病毒体的主要抗原成 分。 ②保护病毒核酸免受环境中核酸酶或其 他因素的破坏。 ③ 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④ 壳粒数目和排列方式有助于病毒鉴别 和分类。(螺旋对称型、 20 面体对称或 立体对称型、复合对称型。

10

11 3. 包膜 (envelope) 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的化学成分,位于 核衣壳外。 有些包膜表面有蛋白质的钉状突起,称为 包膜子粒或刺突。 功能:①维护病毒体结构的完整性。 ②辅助病毒感染的作用。 ③具有病毒种、型特异性。 ④与致病性和免疫性有关。 ⑤对干、热、酸和脂溶剂敏感。

12

13 三、病毒的增殖 以病毒核酸分子为模板进行复制的方式 称为自我复制。 方式:以基因组为模板,在 DNA 聚合酶 或 RNA 聚合酶以及其他必要因素作用下, 经过复杂的生化合成过程,复制出病毒 的基因组。 病毒基因组则经过转录、翻译过程,合 成大量的病毒结构蛋白,再经过装配, 最终释放出子代病毒。

14

15 (一)正常复制周期 1. 吸附 分两个阶段 ( 1 )非特异性吸附 : 可逆的,静电结合 与 Na + 、 Mg + 、 Ca + 等阳离子浓度有关。 ( 2 )特异性吸附 : 不可逆的 病毒表面结构位点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 结合 受体是病毒组织亲嗜性的主要决定因素。

16 2. 穿入 吞饮 无包膜病毒(裸露病毒) 融合 有包膜病毒(核衣壳入内) 3. 脱壳 4. 生物合成(隐蔽期) 病毒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低分子物质,大 量合成病毒核酸和结构蛋白。

17 5. 组装、成熟和释放 ( 1 )组装 DNA 病毒在细胞核内(除痘病毒) RNA 病毒和痘病毒在细胞质内 ( 2 )成熟和释放 细胞破裂病毒释放(裸露病毒) 出芽方式释放(有包膜的病毒)

18

19

20

21 (二)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 1. 病毒的异常增殖 ( 1 )顿挫感染 病毒感染细胞后,细胞不能为病毒增殖提 供所需的酶、能量及必要的成分等,故不 能组装和释放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22 ( 2 )缺陷病毒 由于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者因某一基因 位点改变,病毒感染细胞后不能进行正 常增殖,此病毒为缺陷病毒。 若该病毒与另一病毒共同培养时,后者 若能为前者提供所缺乏的物质,前者即 能正常复制。这种有辅助作用的病毒被 称为辅助病毒。

23 四、干扰现象 两种病毒感染同一细胞时,可发生一种 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 干扰现象不仅发生在异种病毒之间,也 可发生在同种、同型及同株病毒之间。 干扰现象不仅存在活病毒间,灭活病毒 也能干扰活病毒。

24 五、病毒的抵抗力 (一)物理因素 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称为 灭活(灭活的病毒仍能保留其他特性)。 1. 温度 耐冷不耐热。 2. pH pH5~9 3. 射线和紫外线 γ 线、 X 线和紫外线都能使病毒灭活。

25 (二)化学因素 1. 脂溶剂 乙醚、氯仿和去氧胆酸盐等可 破坏包膜。 2. 酚类 3. 氧化剂、卤素及其化合物 4. 抗生素和中草药

26 六、 病毒的变异性 ( 一 ) 病毒的变异现象 ( 一 ) 病毒的变异现象 1. 抗原性变异 在自然界中,有些病毒容易 发生抗原性变异,如甲型流感病毒的抗原 较容易发生变异,使其容易引起流行。 2. 毒力变异 指病毒从强毒株变为弱毒或无 毒株,或从无毒或弱毒变为强毒株。

27 ( 二 ) 病毒的变异机理 1 .基因突变 病毒在增殖过程中自发突变 率为 10.6 ~ 10.8 ,理化因素处理病毒时可提 高突变率。利用这一原理可制备成疫苗。 2. 基因重组 重组不仅发生于两种活病毒之 间,也可发生于一种活病毒与另一灭活病 毒之间,甚至发生于两种灭活病毒之间。

28 第二节 病毒的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病毒感染病毒的感染方式与类型 病毒侵入机体并在易感细胞内复制增 值,与机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病毒 感染。 病毒感染后是否能引起疾病与病毒的 致病性、机体的免疫力及环境因素等密切 相关。

29 1. 水平传播 ( Horizontal Transmission ) —— 病毒在人群中不同的个体间的传播。 —— 病毒在人群中不同的个体间的传播。 皮肤黏膜 消化道 呼吸道 媒介昆虫叮咬 动物咬伤 接触感染 手术、注射等机械损伤 病毒侵入机 体的三大重 要门户 (一)病毒的感染方式与途径

30 2. 垂直传播 ( Vertical Transmission ) —— 病毒直接通过胎盘和产道由亲代传播给子代 —— 病毒直接通过胎盘和产道由亲代传播给子代 类型途径微生物疾病 产前胎盘风疹病毒、巨细胞病 毒、梅毒螺旋体、弓 形体、淋病奈瑟菌 围产期已感染的产道衣原体 产后哺乳直接接触巨细胞病毒、乙型肝 炎病毒 生殖细胞人基因组含病 毒 DNA 多种反转录病毒

31 局部播散 —— 病毒侵入的部位即为易感细胞 局部播散 —— 病毒侵入的部位即为易感细胞 经淋巴和血液播散 经淋巴和血液播散 经神经通道播散 经神经通道播散 病毒血症易感靶细胞 神经纤维 中枢神经系统 病毒的传播途径

32 (二)病毒感染的类型 向外播散病毒,成为传染源 急性感染 隐性感染 显性感染 无临床症状 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 有明显的症状 持续性感染 发病急、病程短、症状明显、恢复后病毒从体内消失 病毒持续存在于体内,一定条件发病

33 慢性感染: 潜伏感染: 可反复激活,急性发作(间歇性复发)病毒只有在急性发作时才被检出 如 HSV 、 ZVZ 慢发病毒感染: 潜伏期长,体内病毒由少到多,呈慢性 进行性发展,发病后为亚急性进行性直 至死亡,预后不良。 寻常病毒 非寻常病毒 prion 麻疹病毒 持续性感染 急性或隐性感染后,病毒持续存在 于 体内 6 个月以上并不断排出体外, 病毒可检出 如 HBV

34 二、病毒的致病性 病毒感染对宿主细胞的直接致病作用 病毒感染的的免疫病理作用

35 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 —— 细胞水平上致病机理 1. 杀细胞效应:多见于无包膜病毒。 2. 细胞膜改变:多见于有包膜病毒。 3. 包涵体形成

36 4. 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多见于肿瘤病毒 4. 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多见于肿瘤病毒 5. 细胞凋亡:由病毒或病毒编码蛋白引起 5. 细胞凋亡:由病毒或病毒编码蛋白引起

37 病毒与肿瘤的形成关系密切 EB 病毒 鼻咽癌、淋巴瘤 乙型肝炎病毒原发性肝癌 单纯疱疹病毒 2 型 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癌 HILV-1 T 细胞白血病

38 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 —— 机体水平上致病机理 1. 体液免疫的病理作用 2. 细胞免疫的病理作用 3. 免疫抑制作用

39 (一)标本的采取 1. 用于分离培养的标本:采取急性期;防止病毒灭活. 2. 血清学诊断的标本:双份血清 一 病毒检测

40 ( 一)病毒的分离:三大培养方法 (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动物接种:最早的病毒分离方法,目前用得不多 鸡胚培养:多用于流感病毒得分离 细胞培养:最常用的病毒分离鉴定方法

41 1. 根据病毒的嗜性选择敏感动物与 适宜的接种部位。 2. 防止动物体内带有的潜在病毒 对分离病毒的干扰。 动物接种

42 绒毛尿囊膜接种 — 天花病毒、 痘苗病毒; 尿囊腔接种 — 流感病毒、腮腺 炎病毒; 羊膜腔接种 — 流感病毒 卵白 尿囊 气室 羊膜腔 卵黄囊 尿囊 羊膜腔 卵白 卵黄囊 气室 卵黄囊接种 — 嗜神经病毒 鸡胚培养:用孵化 9 ~ 14 天的鸡胚

43 细胞培养(组织培养) 1. 细胞病变效应( cytopathic effect , CPE ): 培养 的单层梭形细胞变圆、聚集、坏死、溶解或脱落 。 正常细胞 病变细胞

44 2. 包涵体形成 (inclusion body) 病毒增殖后在宿主细胞内留下的斑块结构。腺病毒包涵体 在胞核内嗜碱性;狂犬病毒包涵体( Negri body ,内基小体) 在胞质内嗜酸性;麻疹病毒包涵体在胞质和胞核内嗜酸性。可 用于病毒感染的辅助诊断。

45 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双份血清) 补体结合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 免疫扩散 中和试验 麻疹疫苗接种后效果观察 流感疫苗接种后效果 观察及流感流行病学 调查 HBV 流行及感染状况的调查 测中和抗体

46 光镜 —— 包涵体 电镜 —— 直接观察病毒颗粒 免疫荧光 —— 查标本中病毒抗原和抗体 ELISA 分子生物学技术 杂交 Southern blot PCR Northern blot 病毒感染的快速诊断 检测病毒核酸 基因芯片技术( gene chip )

47 (一)非特异性预防 1 .控制感染源 隔离、治疗病人。如麻疹、腮腺 炎等,对艾滋病等还须注意国镜检疫。 2 .切断感染途径 严格消毒、加强卫生管理等。 如流感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人群聚集,保持室内 通风清洁消毒等;乙型肝炎、艾滋病应严格消毒 注射器等。 3 .保护易感人群 (二)预防原则

48 (二)特异性预防 人工主动免疫 (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1. 疫苗 : ( 1 )死疫苗 (killed vaccine) ,如乙脑、流感。 ( 2 )活疫苗( living vaccine ),如脊髓灰质炎和麻疹疫苗 等。 ( 3 )基因工程疫苗,如乙肝疫苗。

49 1. 抗病毒血清 2. 丙球 3. 其他免疫制剂( IFN-γ 、 IFN-α 、 IL 、 CSF 、 LAK 细胞)。 人工被动免疫

50 1. 抗病毒化学制剂 核苷类药物 : 无环鸟苷为鸟嘌呤或脱氧鸟嘌呤核苷类似 物,用于抗疱疹病毒; 阿糖腺苷阻止 DNA 合成还可选择抑制 DNA 聚合酶用于 HSV 、 HBV 等; 叠氮胸苷为胸腺嘧啶类似药,阻断前病毒 DNA 的合成 而抑制 HIV 的复制; 3 ‘ - 氮唑核苷(病毒唑)对 RNA 、 DNA 病毒的复制有抑 制作用,用于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 (三)病毒感染的治疗

51 干扰素诱生剂: polyI : C 、干草甜素、芸芝多糖; 3. 中草药抗病毒 研究治疗:基因治疗和核酶治疗(核酶切割病毒的 基因组、 mRNA 、减少或消除病毒的转录物,从而抑 制病毒复制)。 2. 干扰素和干扰素诱生剂

52


Download ppt "第六章 病 毒 (virus) 体积微小,可以通过细菌滤器 ; 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 ; 专性细胞内寄生,以复制方式增殖的一类非细 胞型微生物。 对抗生素不敏感,对干扰素敏感。"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