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纺 匡 Modified 8年之前
2
鲁迅 (1881-1936) ,中国现代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 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 人。原名 ,字 , 浙江绍兴人。 1918 年 5 月,首次用 “ 鲁迅 ” 为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 一篇白话小说 。 1921 年 12 月发表的中篇小说 ,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 出的作品之一。 作者简介 周树人 豫才 《狂人日记》 《阿Q正传》 作品集有: 小说集:《 》《 》《 》(历史小说〕 散文集:《 》 散文诗集:《 》 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 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 呐喊 彷徨故事新编 朝花夕拾 野草
4
写作背景 1926 年 3 月,奉系军阀张作霖在日本帝国 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 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 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 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 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 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 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 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 (大沽口事件)
5
3 月 18 日,北京的工人、学生、市民五千多 人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的示威大会, 共产党人李大钊在会上作了演讲。会后,两千多 名群众组成请愿团,到段祺瑞执政府前请愿。这 时数百名荷枪实弹的士兵,奉段祺瑞之命,突然 向群众队伍开枪射击。 随后,士兵们又手持马刀、 刺刀追杀群众。群众死 47 人,伤 200 多人,死难 烈士中就有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杨德 群。鲁迅称这一天为 “ 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 ” 。 (三 · 一八惨案) 写作背景
6
惨案发生后,反动军阀的走狗文人极力 为其主子开脱罪责,在报刊上发表文章,诬 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 “ 暴徒 ” ,是 “ 自蹈死地 ” 等,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 “ 民众 领袖 ” 身上,说 “ 民众领袖 ”“ 犯了故意引人去 死的嫌疑 ” , “ 罪孽当然不下于开枪杀人者 ” 。 然而,事实究竟是什么样的 ?
7
三月十八日,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 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 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 文的四至九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 行,严正指出: “ 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十八日,段祺瑞政府 使卫兵用步枪大刀,在国务院门前包围虐 杀徒手请愿,意在援助外交之青年男女, 至数百人之多。还要下令,诬之曰 ‘ 暴徒 ’ ” !
8
“ 中国只任虎狼侵食,谁也不管。管的只有几 个年青的学生,他们本应该安心读书的,而时 局漂摇得他们安心不下。假如当局者稍有良心, 应如何反躬自责,激发一点天良? 然而竟将他们虐杀了 ” 。 如此残虐险狠的行为,不但在禽兽中所未曾见, 便是在人类中也极少有的, “ 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 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 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 ”
9
继《无花的蔷薇之二》之后,鲁迅相继写 了《死地》和《可惨与可笑》,4月1日又 写了《记念刘和珍君》。
11
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一节:写文章表达我的哀痛。 第二节:写文章警醒庸人。 (写作缘由。) 第二部分:第三节:追忆烈士生平。 第四节:回忆惨案发生。 第五节:介绍遇害细节。 (烈士生平事迹和遇害经过。) 第三部分:第六节:表达对请愿的看法。 第七节:赞扬烈士启迪后人。 (教训和意义)
12
思考: 1. 第一、二部分:哪些语句可以表现鲁迅的写作缘 由? a 、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 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 b 、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 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c 、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 东西的必要了。 结合语境引导分析:三次 “ 必要 ” 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13
第一处是有必要悼念烈士; 第二处是有必要揭露这一场暴行; 第三处是有必要在人们快遗忘的时候来总结教 训意义。 这句话三次出现,实际上是强调了作者写作目 的有三: ①悲痛的悼念 ②愤怒的揭露 ③沉痛的总结
14
2. 既然要写点东西,为什么鲁迅在本文中几次强 调 “ 无话可说 ” 呢? a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b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c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15
a 、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 流言家在惨案后制造 “ 阴险论调 ” ,给作者带来 了哀痛和愤怒 b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面对惨案后默无声息的社会现实,作者发出 的感慨,表达了作者的愤懑之情 c 、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哀痛到了极致!
16
3. 如何理解作者说与不说的心情? 说 愤慨抨击反动政府及文人 唤醒民众,激励革命者 不说 悲愤至极 不欲敌人快意 痛惜赞颂爱国青年
17
4. 鲁迅认为此次刘和珍的流血,意义如何? 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人以饭后的谈资, 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 “ 流言 ” 的种子。至于此 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人类血战前 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 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 何况是徒手。
18
意义很小。他对刘和珍等死难的重点落在 “ 中国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 上。因为列强 的野心、军阀势力的强大和国民的不觉醒是社 会动荡的主要原因。刘和珍等烈士很英勇,但 是她们的斗争方式 ——“ 徒手请愿 ” 并不足以对 付凶残的敌人,改变当时的社会,只可能白白 牺牲,因而意义 “ 很寥寥 ” 。
19
“ 改革自然常不免于流血,但流血非即等于 改革。血的应用,正如金钱一般,吝啬固然 是不行的,浪费也大大的失算。 ” “ 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 ” “ 以血的洪流淹死一个敌人,以同胞的尸体 填满一个缺陷,已经是陈腐的话了,从新的、 战术的眼光看起来,这是多么大的损失。 —— 鲁迅《空谈》
20
5. 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 , 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会下有残到这地步。 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来 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 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 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多,不过供无恶意的闲 人以饭后的谈资,或者给有恶意的闲人作 “ 流言 ” 的 种子 “ 苟活者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见微茫的希望; 真的猛士,将更奋然而前行 ” 。
21
中国人 庸人 苟活者 无恶意的闲人 有恶意的闲人 泛指所有的中国人 健忘、偷生、无所为的人 有一定是非观,不忘烈士死难而又 没行动起来的人,有走向斗争的可 能。 指一般的庸俗的市民 指所谓的学者文人,走狗文 人,如陈西滢等人
22
“ 惨象 ”—— 反动军阀的血腥镇压。 “ 流言 ” —— 走狗文人的无耻谰言。 这两个词回答了 “ 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 缘由了 ” 。 “ 沉默啊。沉默呵 ”—— 对反动派罪行的愤怒控诉 作者指出 “ 沉默 ” 的两种前途,但只有 “ 爆发 ” 才是唯一 出路,作者是对反动派的警告: (1) 、 警告反动者,沉默到了极点就将是爆发的时刻. (2) 、更是对 “ 后死者 ” 的呼唤、激励。 6. 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 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 在沉默中灭亡。
23
大量的木材 ” 比喻代价巨大的流血斗争。 “ 其中 ” 指流血 斗争。木材变成煤需要付出很大代价,很大吸收。这里作 者将人类前行的历史比作煤的形成。人类前进也需要付出 很大代价和牺牲, “ 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 ” ,这就表明,请 愿是不在这种需要付出代价和牺牲之列的。 鲁迅是不主张采用向反动派请愿这种斗争形式的,在 作者看来,应当集中革命力量,以有限的代价去换取更大 的胜利,不要作无谓的牺牲。 7. 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 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 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24
8. 我在十八日早晨,才知道上午有群众向执政府请 愿的事;下午便得到噩耗,说卫队居然开枪,死伤 至数百人,而刘和珍即在遇害者之列。但我对于这 些传说,竟至于颇为怀疑。我向来是不但以最坏的 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我还不料,也不信竟 会下劣凶残到这地步。况且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 珍君,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 然而即日证明是事实了,作证的便是他自己的 尸骸。还有一具,是杨德群的。而且又证明着这不 但是杀害,简直是虐杀,因为身体上还有棍棒的痕 迹。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 “ 暴徒 ” !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她们是受人利用的
25
噩耗传来神速 卫队惨无人道 刘遇害出人意料 事实之确凿 表意 丰富 鲁迅消息闭塞 凶残 + 无耻 惨象 + 流言
26
三、痛心的忆念: 想象中的刘和珍 —— 第一次见到刘和珍 —— 赁屋授课时的刘和珍 —— 教职工准备引退时的刘和珍 —— 怎样的刘和珍喋血 —— 怎样的刘和珍死掉了 —— 微笑着,很温和 桀骜,锋利 微笑着,很温和 黯然至于泣下 微笑着的,和蔼的 微笑的,和蔼的 刘和珍事迹 学生自治会成员,被开除 听鲁迅先生授课 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 虑及母校前途 向执政府请愿 为请愿而死 有反抗精神 有责任感 追求进步 有献身精神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