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代詞 無定代詞 “ 或 ” 和 “ 莫 ” 輔助性代詞 “ 者 ” 和 “ 所 ” ------ 葛丽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代詞 無定代詞 “ 或 ” 和 “ 莫 ” 輔助性代詞 “ 者 ” 和 “ 所 ” ------ 葛丽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代詞 無定代詞 “ 或 ” 和 “ 莫 ” 輔助性代詞 “ 者 ” 和 “ 所 ” ------ 葛丽君

2  教學目的:本講介紹古代漢語的兩類 比較特殊的 代詞:無定代詞、輔助性 代詞。要求通全面瞭解兩類代詞的基 本情況 ,能在文句中辨認,解釋該代 詞在句中的語法作用。  教學要點和難點:無定代詞 “ 或 ” 和 “ 莫 ” , 輔助性代詞 “ 者 ” 和 “ 所 ” 。  培養能力:學習歸納知識的體系,掌 握兩類代詞的在古文中的翻譯方法 。  教學方式:多媒體,講授課 。

3 一、無定代詞 “ 或 ” 和 “ 莫 ” 無定代詞也稱 “ 不定代詞 ” 、 “ 虛指代詞 ” ,指代替 不確定的人或物的代詞。是古代漢語中所特有 的一種代詞,現代漢語中沒有 。

4 或  無定代詞(肯定性) 1 、泛指人或事 2 、表示疑問 3 、表示列舉不同的情況

5 1 、泛指人或事 有人(代人) 有的(代物)  或問孔子曰 “ 子奚不為政? ” (《論語 · 為政》)(代人)  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 (《惜抱軒詩文集 · 登泰山記》)(代物)

6 2 、表示疑問 誰 哪個  或敢有他志, 以辱君義? (《禮記 · 檀弓》)(哪個)  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詩經 · 豳風 · 鴟鴞》)(誰 )

7 3 、 前面已經出現人或物, “ 或 ” 字與前後相呼應, 表示列舉不同的情況 。 有的 有些 有時  今灘上有石,或圓如簞,或方似屋。 (《水經注 · 江水》)  為醫或在齊,或在趙。 (《史記 · 扁鵲倉公列傳》) 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司馬遷《報任安書》 )

8  “ 或 ” 字前面出現一些先行詞時 , “ 或 ” 指代其中 的某些或某一個人或物。  這裏 “ 或 ” 字的用法不是表示選擇的連詞,不能 理解為 “ 或者 ” 。  要把 “ 或 ” 的無定代詞用法與表示連詞的用法區 分開,可以采用這一原則:凡是能用無指代 詞解釋的,一律作無指代詞對待。實在不能 用無指代詞解釋的,再考慮連詞。

9 莫 無無定代詞(否定性) 1 、作主語 2 、可以與 “ 不 ”“ 非 ” 連用

10 1 、作主語 沒有誰、沒有什麼東西(事情)  群臣莫對。(《戰國策 · 楚策》)  人孰无过,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傳 · 宣公二年》)  “ 莫 ” 否定的可以有範圍,也可以沒有範圍, 或不指出範圍。

11 2 、可以與 “ 不 ”“ 非 ” 連用(雙重否定表示肯定) 沒有誰不、沒有哪里不是  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戰國策 · 齊策》) 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詩經 · 小雅 · 北山》)

12  “ 莫 ” 字最初是 “ 暮 ” 的本字。後來假借為無定 代詞,這是 “ 莫 ” 在先秦的主要用法。漢後逐 漸又成為否定副詞,常用於祈使句,有兩種 用法:⑴表示不施行某一行為;⑵表示勸阻 和制止。如:諸將皆莫信。(《史記》)  “ 莫 ” 作無指代詞与作否定副词的區別主要看 “ 莫 ” 是作主語還是作狀語。

13 二、輔助代詞 “ 者 ” 和 “ 所 ” 輔助性代詞是指能稱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 是卻不能獨立作句子成分,必須放在其他 詞、短語後面或前面運用,構成 “ 者 ” 字結構 或 “ 所 ” 字結構。有些語法著作將它們稱為 “ 助詞 ” 。

14 者  輔助性代詞 1 、動詞 + 者、 形容詞 + 者 2 、數詞 + 者、時間詞 + 者 3 、短语 + 者 4 、若(似) + 者 5 、放在作主語或賓語的名詞後面

15 1 、動詞 + 者、 形容詞 + 者 動詞 + 者  的  不有居者,誰守社稷? (《左傳 · 僖公二十八年》)(留下的人)  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 (《漢樂府 · 陌上桑》)

16 形容詞 + 者  … 的人、 … 的東西  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論語 · 子罕》)(代人) 動詞 + 者、形容詞 + 者使整个结构具有 名词性。

17  “ 者 ” 前面的組合詞很容易被看成是修飾 或限制性成分,因此,者字結構的內部 聯繫比較緊密,在現代漢語裏多已凝固 成詞,如 “ 作者 ” 、 “ 學者 ” 、 “ 記者 ” 、 “ 工作 者 ” 等,詞義也發生相當大的變化。

18 2 、數詞 + 者、時間詞 + 者  數詞 + 者  幾種人、幾件事或幾樣東西  表示一定的範圍和種類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 · 梁惠王上》)  此五者,邦之蠹也。(《韓非子 · 五蠹》)

19  時間詞 + 者  無法解釋(現代漢語已經沒有這種用法)  今者將軍令臣等反背水陣。(《史記》)  “ 數詞 + 者 ” 現代漢語也還常常運用,如三者、 五者。但是時間名詞之後的者則無法譯出, 現代漢語中也再也沒有這種用法了。

20 3 、短语 + 者  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 (李斯《諫逐客書》)  山居而谷汲者,媵腊而相遺以水。 (《韓非子 · 五蠹》)

21 4 、若(似) + 者  像 … 似的、 … 的樣子  言之,貌若甚戚者。 (柳宗元《捕蛇者說》)  東野之役於江南也,若有不釋然者。 (韓愈《送孟東野序》) “ 者 ” 字前有 “ 若 ”“ 似 ” 呼應和沒有 “ 若 ”“ 似 ” 呼應 都表示 “… 的樣子 ” ,我們在閱讀古書時,應 當特別注意這種意義的 “ 者 ” 字。

22 5 、放在作主語或賓語的名詞後面 用用來複指主語,一般不必翻譯 。 陳陳勝者,陽城人也。(《史記 · 陳涉起義》)

23  動詞 + 者、 形容詞 + 者 使整个结构具有名词性, 者字結構的內部聯繫比較緊密,現代漢語裏多已 凝固成詞,詞義也發生相當大的變化。  “ 數詞 + 者 ” 現代漢語也還常常運用,但是時間名 詞之後的者現代漢語中已经沒有這種用法了。  若(似) + 者 表示 “… 的樣子 ” ,我們在閱讀古 書時,應當特別注意這種意義的 “ 者 ” 字。  “ 者 ” 放在作主語或賓語的名詞後,强调复指时, 可理解为代词,强调语气时,可理解为助词。

24 所  輔助性代詞 一、所 + 動詞、所 + 名詞、所 + 形容词 1 、 “ 所 ” 字結構 + 者(所 …+ 者) 2 、之 + 所 + 動 / 所 + 動 + 之 + 名 3 、所 + 動 = 所 + 介 + 動 二、所 + 介 三、表被動

25 一、所 + 動詞、所 + 名詞、所 + 形容词 所 + 動詞  “ 所 ” 起指示和稱代動詞所涉及的物件的雙重作 用。  粟者,居之所種。(《漢書 · 食貨志》) 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荀子 · 勸學》)

26 所 + 名詞  民之所譽,上之所禮,亂國之術也。 (《韓非子 · 五蠹》)  吏之所稅,耕者也。(《韓非子 · 顯學》) 所 + 形容词 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左傳 · 莊公十年》)

27 一一般說來, “ 所 ” 後面必須是及物動詞,若 是名詞, 形容詞或不及物動詞,它們也都變 得有及物動詞的性質了。

28 1 、 “ 所 ” 字結構 + 者(所 …+ 者)  所:指示作用  者:代動作行為的對象 (作用與 “ 所 …” 相同)  孟嘗君曰: “ 視吾家所寡有者。 ” (《戰國策 · 齊策四》)  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呂氏春秋 · 察今》)

29 2 、之 + 所 + 動 / 所 + 動 + 之 + 名  臣之所好者道也。(《莊子 · 養生主》)  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築與?抑亦盜蹠之 所築與?(《孟子 · 滕文公下》)

30  ① “ 所食 ” 指代 “ 食 ” 的對象。② “ 食者 ” 指代行為 的主動者,即 “ 吃東西的人 ” ③ “ 所食者 ” 等於 “ 所 食(吃的東西) ” 不等於 “ 食者 ” 。  所字結構的作用比較複雜,以上是常見的用 法,概括起來是以下四種: 1 、所食 2 、所食者 3 、民之所食(民之所食者) 4 、所食之粟(民所食之粟)

31 3 、所 + 動 = 所 + 介 + 動  … 的原因、 … 的東西、 … 的方法  邪穢在身,怨之所構。 (《勸學》) (所構 = 所以構)  衣食所安,弗敢專也。 (《左傳 · 莊公十年》)(所安 = 所以安)

32 二、所 + 介 所以 所從 所自 所由 所與 所為 當 “ 所 ” 和介詞構成所字短語時,表示的是與某 種動作、事情有關的原因、工具、條件等等。 要特別注意的是古代漢語中的 “ 所以 ” 的用法。

33 所以 1) 意義比較具體,譯為 “ 用來 … 的方法 ” ,說明 “ 怎樣 ”“ 用來 … 的 ” 。  此殆天所以資將軍者 … (《隆中對》) 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

34 2) 意義比較抽象,表示原因譯為 “ 導致 … 的 原因 ” ,說明 “ 為什麼 ” 。  君不此問而問舜冠,所以不對也。 (《荀子 · 哀公》)

35  用 “ 所以 ” 來表示原因,現代漢語還一直沿用, 但一般只限於先說明結果,後說原因,而且一 般只用 “ 之所以 ” 來表示,如:敵人之所以不肯 退出歷史舞臺,是由它的階級本性決定的。  除此之外,還要注意 “ 所以 ” 在現代漢語中已經 發展成連詞,而不是代詞 + 介詞。古代漢語中 的 “ 所以 ” 不能譯成現代漢語的 “ 因此 ” 的意思。

36 所從  … 的地方  是吾劍之所從墜。(《察今》)  表示行為發生的處所或時間 所由  … 的原因  是亂之所由作也。(《荀子 · 正論》)  表示動作行為發生的原因。

37 所與  與之 … 的人  其妻問所與飲食者,則盡富貴也。 (《孟子 · 離婁下》)  表示與行為有關的某些人 所為  … 的原因、 … 的目的  所為見將軍者,欲以助趙也。 (《戰國策 · 趙策》)  表示產生某種行為的原因或目的

38 三、表被動  為 … 所  數十年,竟為秦所滅。(《屈原列傳》)  為人所笑  此時的 “ 所 ” 字已經被虛化,失去了代詞的性質。

39 者,所代词用法辨析 相同點 :  都不能獨立運用,都必須與其他詞短語連用 才能起替代作用。  都可以代人代事,都可以譯為 “… 的人 ”“… 事物(東西) ” 或 “… 的 ” 。

40 者所 不同點 不同點  必須附在動詞,形容 詞或短語等後組成 “ 者 ” 字短語。  從語義上看, “ 者 ” 字和 動詞組合,形成的者 字結構,表示的是動 作行為的實施者(主 動者)。如 “ 見者 ” ,代 見到事物的人。  “ 者 ” 字能與數詞結合, 表示幾種人或幾樣東 西,如:三者、五者、 數者等。  必須附在動詞,形容詞 等前,組成 “ 所 ” 字短語。  從語義上看, “ 所 ” 字和 及物動詞結合,組成的 所字結構,表示的是動 作行為的受動者(代動 作行為的物件)。如 “ 所見 ” 代人見到的事物。  “ 所 ” 字能與介詞結合, 代替介詞介紹的物件, 如:所以、所從、所為、 所由等。

41 參參考文獻: 《《古代漢語》上冊 天津教育出版社 郭錫良、唐作藩、何九盈等編著 《《文言虛詞通釋》南充師範學院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組 尹君著 《《古代漢語常用知識辭典》 中國人事出版社 徐毅主編 《《古代漢語語法》 遼寧人民出版社 唐瑞宗編著 《《文言語法表解及練習》 語文出版社 薛儒章、劉軍著 《《古代漢語語法手冊》 山西人民出版社 村夫、向東著 《《古漢語虛詞》 中華書局 楊伯峻 1981 《《古漢語虛詞用法詞典》 陝西師範大學詞典編寫組 陝西人民出版社 《《試論 “ 有 + 專名 + 者 ” 中 “ 者 ” 的詞性》 路煒 《社會科學家學報》 《《左傳》《論語》中 “ 莫 ” 字用法比較 王亞麗《宜賓學院學報》 2005 年 2 月 《《古代漢語 “ 者 ” 字結構與 “ 所 ” 字結構比較試析》 陳昌琳 《黔南民族師 範學院學報》  百 百度、 Google

42 練練習題: 一一、寫出下列句中 “ 或 ” 的詞類、用法及譯文。 或或以為死,或以為亡。(《陳渉世家》) 或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孟子 · 梁惠王上》) 二二、寫出下列句中 “ 莫 ” 的詞類、用法及譯文。 權權以示群下,莫不響震失色。(《赤壁之戰》) 莫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 (等閒:輕易地、隨隨便便地) 吾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天下莫不聞。(《信陵君竊符救 趙》)

43 三三、翻譯下列各句中帶點的部分,說明 “ 者 ”“ 所 ” 各指代什麼。 11.A 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庖丁 解牛》) B 見者驚猶鬼神。(《莊子 · 達生》) 22.A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嗟歎惋。(《桃花源 記》) B 言者無罪,聞者足戒。(常用語) 33.A 蓋餘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 (《遊褒 禪山記》)  B 險以遠,則至者少。(《遊褒禪山記》)

44 答答案 一一、 1 代詞,代人,有人  2 代詞,代人,有的 二二、 1 無定代詞,代人,沒有誰 副詞,表禁止,不要  3 無定代詞,代人,沒有誰 三三、 1 譯 “ 所見 ” :見到的牛; 指代 “ 見 ” 這種動作行為的物 件 “ 牛 ” ““ 見者 ” :看見的人;指代 “ 見 ” 這種動作行為的主動者 “ 人 ”  2 2 譯 聽到的事情;指代 |“ 聞 ” 的對象︱說話的人;指代 “ 言 ” 的主動者 33 譯 到達的地方; 指代 “ 至 ” 的處所到達的人; 指代 “ 至 ” 的主動者


Download ppt "代詞 無定代詞 “ 或 ” 和 “ 莫 ” 輔助性代詞 “ 者 ” 和 “ 所 ” ------ 葛丽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