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堪申 诸 Modified 8年之前
1
1 流感诊断与控制 黑龙江省疾病控制中心 病毒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主任医生 王开利
2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冬春季多见临床以高热、乏力、 头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症状重而呼吸道卡它症状较 轻为特征,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或死亡。 流感病毒容易发生变异,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常引 起流感的流行,是人类面临的主要公共健康问题之 一,WHO 监测疾病之一。
3
一、概述 流感病毒属正粘液病毒科,单股负链分节 RNA 病毒,有 8 个基因片 段,常为球形或丝状,直径 80-120nm ,流感病毒结构由内到外分 为三层,病毒核衣壳、膜蛋白、外层糖蛋白。 根据核蛋白 / 基质蛋白抗原性不同可将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 型。甲型易引起流行, 乙型多散发, 丙型在儿童中散发。 季节性流感 (H1,H3,B 亚型 ): 丙类传染病 新甲 H1N1 流感 : 乙类传染病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 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 报告时限 2 小时
4
二、流行病学 传染源:流感病人及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发病后 1-7 天有传染 性,病初 2-3 天传染性最强。猪、牛、马等动物可能传播流感。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传播为主。 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间无交叉免 疫,不同亚型之间仅有部分交叉免疫。
5
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 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一般发生在冬春季, 而南方地区全年流行,高峰多发生在夏季和冬季),一般流 行 3-4 周后会自然停止 发病率高但病死率低, 人群普遍易感 由于抗原的易变性、人类对流感免疫的不持久性及流感疫苗 的有限性,使流感的流行呈现周期性,约 3-4 年发生小流行一 次, 10-15 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二、流行病学特点
6
20 世纪以来的流感大流行 1918 年西班牙流感大流行 (H1N1) 1957 年亚洲流感大流行 (H2N2) 1968 年香港流感大流行 (H3N2) 1977 年俄罗斯流感大流行 (H1N1) 2009 年新甲 H1N1 流感大流行 ( 新甲 H1N1)
7
20 世纪 4 次新亚型的出现有 3 次起源于我国,其机制有 待探讨 大流行期间,流感发病率高,传播速度快 多数情况下,新的亚型出现后,旧的亚型不再在人群 中流行 流感大流行的特征:
8
流行病学史 : 流行季节一个单位或集中出现大量上呼吸道感 染患者或医院门急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明显 临床表现 流感的潜伏期一般为 1-7 天,多数为 2-4 天。 突然起病、高热、畏寒、寒战,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 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 少数病例有食欲减退,伴有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 三、诊断依据
9
实验室检查: 外周血象: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减低 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查流感病毒抗原阳性 血清学检查:疾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流感病毒抗体滴 度有 4 倍或以上升高,有助于回顾性诊断 病毒分离:鼻咽分泌物或口腔含漱液分离出流感病毒
10
三、诊断依据 临床诊断病例 : 流行病学史或有临床表现之一 确诊病例 : 流感样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同时具备一项实验室诊 断者 鉴别诊断 : 其它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 依靠特异的实验室诊 断
11
四、流感样病例暴发报告 定义: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 暴发疫情报告标准: 1 周内,在同一学校、幼儿园或其他集体单位发生 30 例及以上流感 样病例;或发生 5 例及以上因流感样症状住院病例(不包括门诊留 观病例);或发生 2 例及以上有流行病学关联的死亡病例; 在某一社区内(如同一乡或街道) 1 周内出现流感样病例异常增多。 暴发疫情报告要求:疫情暴发单位发现后,及时以电话或传真等 方式向属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农村学校向当地乡镇卫生院 防保组)报告。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乡镇卫生院防保组及时 核实疫情,如达到报告标准,应当在 2 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12
五、预防措施 季节性流感在人与人间传播能力很强,与有限的治 疗措施相比积极防控更为重要。 加强个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 尽量居家休息。 流感监测 流感疫苗的接种
13
六、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是禽流行性感冒的简称。是由 A 型禽流行性感冒病 毒引起的一种禽类(家禽和野禽)传染病。 禽流感病毒感染后可以表现为轻度的呼吸道症状、消化 道症状,死亡率较低;或表现为较严重的全身性、出血 性、败血性症状,死亡率较高。 根据禽流感致病性的不同,可以将禽流感分为高致病性 (H5 、 H7) 低致病性 (H9) 和致病性禽流感三类 人禽流感是指禽流感病毒在人群中引起的一种流感。
14
全球人禽流感病例感染状况 ( 2003 年 1 月 1 日 -2011 年 8 月 4 日)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自 2003 年 2 月以来全球共报告人禽流感病例 563 例,死亡 330 例, 病死率高达 58.6% 。远远高于季节性流感的病死率。 疫情影响全球 3 大洲(亚洲、非洲和欧洲)涉及 15 个国家:其 中报告居前五位的国家依次为:印度尼西亚、埃及、越南及中 国和泰国,占全部禽流感病例数的 90.9% ( 512/563 )。 其中印度尼西亚、埃及、越南和泰国也是动物禽流感暴发疫情较多 的国家。
15
流行过程 传染源:为患禽流感或携带禽流感病毒的鸡、鸭、鹅等家禽, 不排除其他禽类或猪成为传染源的可能。可能存在有限的、 非持续的人 - 人的禽流感病毒传播 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与空气传播 经消化道感染 经损伤的皮肤和眼结膜感染 易感染群:人类普遍不易感,发病人群以 12 岁以下儿童居多
16
全球人禽流感病例年龄分布特征
17
全球人禽流感病例暴露史
18
临床表现 起病很急,早期表现类似普通型流感。 主要表现为发热,体温大多在 39 ℃以上,持续 1 ~ 7 天,一 般为 3 ~ 4 天,可伴有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 身不适,部分患者可有恶心、腹痛、腹泻、稀水样便等消 化道症状。 除了上述表现之外,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重症患者还可 出现肺炎、呼吸窘迫等表甚至可导致死亡
19
实验室诊断 血常规 : 白细胞总数一般不高或降低 血清学检查 : 病毒分离: 病毒抗原和基因检测: H 亚型抗原或基因阳性 X 线胸片弥漫性、多灶性或斑片状浸润, 进展快
20
诊断标准 医学观察病例 : 有流行病学史,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者。与人禽流感患者 有密切接触史,在1周内出现临床表现者。 疑似病例 :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呼吸道分泌物或相关组织标本 甲型流感病毒 M1 或 NP 抗原检测阳性或编码它们的核酸检测阳性者。 临床诊断病例:被诊断为疑似病例,但无法进一步取得临床检验标本或 实验室检测证据,而与其有共同接触史的人被诊断为确诊病例,并能够 排除其它诊断者 确诊病例 : 有流行病学接触史和临床表现,从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标本或相 关组织标本中分离出特定病毒,或采用其它方法,禽流感病毒亚型特异 抗原或核酸检查阳性,或发病初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禽流感病毒亚型毒 株抗体滴度 4 倍或以上升高者。
21
预防控制措施 减少人对禽流感病毒的暴露,尤其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加强病毒变异状况的监测,建立早期预警预测系统。防治人感染 高致病性禽流感关键要做到 “ 四早 ” ,指对疾病要早发现、早报告、 早隔离、早治疗 疫点周围半径 3 公里划为疫区, 家禽全部捕杀;疫区 5 公里范围内 的易感禽类实施疫苗紧急接种 多部门沟通、广泛协调反应。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