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说课稿 青 铜 峡 市 第 一 中 学 宋丽茹 一、说教材 〈一〉说本框题的地位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高中政治必修1第 一单元第三课第2框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 习了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这为过渡到 本课起到铺垫作用。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 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主要从学生个人认知的角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说课稿 青 铜 峡 市 第 一 中 学 宋丽茹 一、说教材 〈一〉说本框题的地位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高中政治必修1第 一单元第三课第2框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 习了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这为过渡到 本课起到铺垫作用。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 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主要从学生个人认知的角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说课稿 青 铜 峡 市 第 一 中 学 宋丽茹

3 一、说教材 〈一〉说本框题的地位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高中政治必修1第 一单元第三课第2框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 习了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这为过渡到 本课起到铺垫作用。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 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主要从学生个人认知的角度, 在了解各种消费心理的基础上,自觉树立正确的 消费观。因此,它在整课书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 用,是教学的关键部分和落脚点。

4 〈二〉说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识记四种消费心理的涵义, 理解四大消费原则的内涵以及 “ 艰苦奋斗精神 的时代意义 ”. 2 、能力目标:分析现实经济生活中纷繁 复杂的现象,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分 析各种消费心理和观念,提高比较、鉴别能 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 的消费观 ; 养成量入为出、适度消费以及避免 盲从的消费观念;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 念.

5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做理智的消费者,确立重点的依据:让学 生了解和认识消费,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以科学的 态度对待消费,崇尚健康的消费方式,选择正确的消费行 为,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生活消费,这对学生的生 活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确立难点的依据: 这一代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 成长起来,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 感,而且高一学生的知识面狭窄,思考问题的深度不够, 认为消费只是个人的事情,与社会与国家无关。在理解 “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 ” 时,学生多会产生不同想法。

6 二、说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 〈一〉教学方法 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 掌握。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 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 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 组织能力。 3 、集体讨论法:本课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为学生 所熟知。学生观点可能各不相同,针对学生提出的问 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 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同伴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漫画图片、消费问卷调 查表。

7 三、说学法 〈一〉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在日常生 活中对消费行为及消费心理有不同程度的了解,但 大多消费行为追求成人化、个性化,缺乏科学理性 的消费。本课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学习兴 趣比较高,但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辨证思维能力和综 合分析能力较差,看问题较片面,容易走极端。本 课内容虽为学生所熟知,但熟知不一定真知,必须 充分利用学生探讨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消费体验和 消费常识,激发学生积极的思考,引导学生正确的 思维。 〈二〉学习方法: 1 、思考评价法 2 、分析归纳法 1 、思考评价法 2 、分析归纳法 3 、自主探究法 4 、合作交流法 3 、自主探究法 4 、合作交流法

8 青海农民陈邦顺为了供儿 子小良上大学,年近50岁的 他和病弱的老伴不得不连续四 年卖血换钱,卖出的血量能装 满两个汽油桶。然而,明知父 母艰辛的小良却整日名牌消费 、沉迷网络,荒废了学业被学 校认定为自动退学. 思考与探究: 你认为是什么消费心理引发小 良的这种消费行为的? 我们如何评价这种消费行为? 我们应如何消费?

9 不是名牌咱不穿, 没买手机好难堪; 上学打的才体面, 最爱零食酒和烟; 上网游戏又聊天, 哪管睡觉和三餐; 百元才用三两天, 生日请客该咋办;

10 案 例 A :没钱 ? 不行!借钱也要给同学买生日礼 物,要不今后怎么抬得起头呀。 B :校服也太大众了吧,这次我得搞个七分 裤来穿穿,再挖它几个洞,有型、透气。 C :妈,给我买个 MP4, 今年特流行,好多 同学都有。 D :名牌鞋太贵了,我自己又不挣钱,还 是买双国产的回力运动鞋吧,才 35 元, 价格 便宜,质量也不错,很耐穿。 案例反映哪种消费心理?你 怎样评价这种心理?

11 1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盲目从众消费。 2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适当求异可行,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3 、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4 、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理智的消费。 只买对的 不买贵的

12 盲 目 从 众 不 可 取过 分 标 新 吓 死 人虚 荣 攀 比 活 受 罪理 智 求 实 乐 融 融盲 目 从 众 不 可 取过 分 标 新 吓 死 人虚 荣 攀 比 活 受 罪理 智 求 实 乐 融 融

13 议一议 生活中许多同学崇尚 “ 服装消费 向名牌看齐,不是名牌咱不穿 ” ,你 认为这种消费观正确吗?请说出你的 理由。

14 1.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既包括当前的收入水平,也包括未来的预期收入。 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不滞后消费 、 不超前消费,提倡积极、合理的消费。

15 2005 年超女 总冠军李宇春

16 2.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不要盲目随大流,对从众要理性分析。 尽量避免情绪化购物,保持冷静,选择 适合自己需要的。 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 要有合理的消费结构。

17 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调查表明: 仅北京每年新年前后寄出的贺卡便 达 3000 多万张。以 17 棵树制造 10 吨 纸张为例,每寄 4000 张卡就相当于 砍掉一棵树,仅一年的贺卡量就相 当于砍伐 10 年生树木 1000 多棵。

18

19 3.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你是怎样理解绿色消费的? 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讲,可以从哪 些方面来做到绿色消费?

20 中国环保标志 中国节水标志 中国环境标志 绿色食品标志

21 3· 保护环境 绿色消费 含义: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 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 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要求( 5R ):节约资源,减少污染; 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 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 万物共存。

22 盖茨到底有多少钱? 恐怕他自己也未必清楚。 盖茨赚钱的速度,这么说 吧,就在他弯腰系鞋带的 工夫,帐户上又添了 10 万 美金。这么有钱,他坐飞 机却只坐二等舱,穿衣服 也只要舒适干净就行。近 年来,他平均每年给公众 事业捐献 10 多亿美元,而 且已立下遗嘱,要把绝大 多数遗产捐献给慈善机构 和大学。 美国富人不夸富 : 35583 美元 加拿大节俭不寒酸: 18687 美元 外国消费观 韩国崇尚务实消费: 9443 美元 盖茨的消费

23 。 2003 年 1 月 6 日,有这么 12 个人,在这里 一餐吃掉了 36 万多元的满汉全席,其中一瓶 酒的价格是 3 万 2 千多元。

24

25 4· 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你怎样看待勤俭节约、艰 苦奋斗?你认为在现今条件 下有必要继续发扬吗?作为 中学生怎样发扬这种精神?

26 (老师整合学生答案进行小结) 从历史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 我国的传统美德。 从国情来说,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面临人口、资源的压力,要提倡勤俭节约、 艰苦奋斗。 从个人成长来说,勤俭节约、艰苦奋 斗是成就事业的条件。

27 消费心理 面面观 做理智的 消费者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28 一 聊天座谈 名称 : 生日与消费 要求 : 1 .模拟 “ 实话实说 ” 节目的组织形式 2 .畅所欲言 二根据理智消费的原则,模拟一份家庭消费计 划,并结合个人行为,说说怎样才算一个理 智的消费者 。 三 艰苦奋斗依我见

29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在教学中 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生动的感性材料去理解 抽象的理论知识,切忌让学生死记硬背。让 学生在积极思考与讨论中,自主探索、领会 道理,增强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树立正确 的消费观。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直观 演示法、活动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利用多 媒体教学手段,体现新课改精神,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以达到较 好的效果。

30


Download ppt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说课稿 青 铜 峡 市 第 一 中 学 宋丽茹 一、说教材 〈一〉说本框题的地位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是高中政治必修1第 一单元第三课第2框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 习了消费的影响因素、类型和结构,这为过渡到 本课起到铺垫作用。本框题在经济生活中具有不 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主要从学生个人认知的角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