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特点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概述 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是一种能够自动、高速、 精确地完成各种信息存储、数据处理、数值计算、 过程控制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 知识点: 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 世,取名为.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特点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概述 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是一种能够自动、高速、 精确地完成各种信息存储、数据处理、数值计算、 过程控制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 知识点: 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 世,取名为."—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2 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特点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概述

3 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是一种能够自动、高速、 精确地完成各种信息存储、数据处理、数值计算、 过程控制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 知识点: 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 世,取名为 ENIAC ,它的运算速度为每秒 5000 次,共用了 18800 个真空管, 重量达 30 吨,占地面积为 170 平方米。主要是适应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新式 火炮的需求,为解决在导弹试验中的复杂弹道计算而研制的。

4 根据计算机所使用的电子器件,将计算机的发展规划为四类: 第一代:电子管时代。代表机型有: ENIAC 、 IBM650 、 IBM709 第二代:晶体管时代。主要逻辑元件用的是晶体管。代表机型有: IBM7090 、 IBM7094 、 CDC7600 等。 第三代:集成电路时代。代表机型有: IBM360 、富士通 F230 系列。 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知识点:我国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开始研制计算机系统,与国际计算机的发展类似, 我国的计算机发展也经历了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时代。其中, 1983 年,我国国防科技大学研制成功 “ 银河一号 ” 运行速度达每秒 1 亿次。 1992 年, 国防科技大学研制的世型计算机 “ 银河二号 ” ,运行速度达到每秒 10 亿次。 1997 年, 又研制了 “ 银河三号 ” ,运行速度达到 130 亿次每秒。填补我国巨型机的空白。

5 计算机的特点 1 、运算速度快 2 、计算机精度高 3 、具有存储和逻辑判断能力 4 、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5 、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

6 计算机的分类 1 、按工作原理(电子数字计算机、电子 模拟计算机) 2 、按用途分(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 3 、按规模分(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 主机、小型机、个人计算机)

7 计算机的应用(功能) 1 、数值计算(科学计算)特别是一些尖 端科技领域 2 、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 3 、自动控制(比如:无人驾驶飞机、导 弹、人造卫星等) 4 、计算机辅助功能 5 、人工智能 6 、计算机通讯与网络应用

8 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巨型化( 不是指体积变大,而是运算速度高,存储容量大,功能 更完善) 微型化( 是指可渗透到仪表,导弹弹头,家用电器等中小型计算 机无法进入的领地) 网络化 智能化 (比如说能图像识别、语音识别)

9 1 、 2 信息与信息技术 什么是信息? 什么是信息技术?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10 信息技术:指用于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处理并再生信息的一类技术 第一次革命:文字的使用 第二次革命:印剧术的发明 第三次革命: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 第四次革命:电子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 2000 年前中国历史上的 “ 烽火戏诸侯 ” 的故事, 里面讲的是通过烽火通信即传递信息。至今为止信息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四次 革命:

11 信息化与信息社会 信息化:即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前进的过程,即加快信息高科技发展及 其产业化,提高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各领域的推广应用水平并推动经 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在经济和社会活动中,通过普遍采用现代信 息技术和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逐步 使信息产业以及由于利用了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而创造的劳动价值在国 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直至占主导地位。 信息化建设的内容:三个层面和六个要素(一、信息基础设施与信息资 源的建设;二、信息技术与信息资源的应用;三、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不 断发展)(六要素指的是: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技术与应用、信 息产业、信息化法规与信息科技人才)

12 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 (由于二进制在电路上容 易实现,而且运算简单,因此,计算机中的信息均采用二进制表示) 1 、二进制数。它是逢二进一,由 0 和 1 这两个数表示 2 、在计算机内除二进制数外还有十进制数( D )、八进制数 ( O )、十六进制数( H )一般我们可以用( ) 角标 来表示。 3 、不同进制之间的转换 十进制转换到二进制的方法:除二取余法,然后倒置。 二进制转换到十进制的方法:按权展开求和法。 二进制转换到八进制的方法: 421 码 八进制转换到二进制的方法:倒 421 码 二进制转换到十六进制的方法: 8421 码 十六进制转换到二进制的方法:倒 8421 码 P9

13 1 、 4 信息安全与相关法规 信息安全的概念 信息安全技术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信息安全相关法规

14 信息安全的概念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信息资源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对于人们 的工作和生活都变得至关重要,信息已经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 略资源,信息安全问题已成为信息系统生存和成败的关键,也构成了 IT 界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信息安全含义:数据(信息)的安全和信息系统的安全(其中强调 的是数据安全:保证计算机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15 信息安全涉及到的一些技术 1 、访问控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和措施、限制对网络系统 的物理接触、限制对信息的在线访问、设置用户的权限) 2 、数据加密

16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 1 、病毒的概念:人为制造的起破坏作用的程序。 2 、计算机中毒的症状:屏幕显示异常或出现异常提示、计算机执行 速度越来越慢、原来可以执行的一些程序现在不能用了、经常出 现死机、文件夹中多了一些重复的文件或文件复本、系统无法启 动、系统报告提示内存不够了、网速变慢、键盘或鼠标不听使唤 或被锁等等 3 、计算机病毒的特点:传染性、破坏性、隐蔽性、潜伏性、可触发 性、攻击的主动性、不可预见性 4 、计算机病毒的传播途径:被动的传播( 主要指引进的计算机系统和软件中带 有病毒。下载或执行染有病毒的游戏软件、非法复制导致中毒等等) 、主动的传播 (攻 击者确定目标有目的的攻击) 。 5 、计算机病毒的种类:(网络病毒、邮件病毒、文件型病毒、宏病 毒、引导型病毒、变体性病毒、混合型病毒)

17 6 、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害处:(可对计算机的数据直接破坏、非法 侵占磁盘空间、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 7 、计算机病毒的预防: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关键是做好预防工作, 即防患于未然。(思想上重视、制定可行的预防措施、采用技术 手段预防 [ 安装防火墙、安装实时杀毒软件、从网络接口中去掉漏洞协议、对重要文件进 行加密 ] 等等 ) 8 、计算机病毒的清除(杀毒):人工清除、自动清除。

18 第二章 计算机的硬件


Download ppt "第一章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 计算机发展历程 计算机特点 计算机的分类 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概述 电子计算机又称电脑,是一种能够自动、高速、 精确地完成各种信息存储、数据处理、数值计算、 过程控制和数据传输的电子设备。 知识点: 1946 年 2 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 世,取名为."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