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堂 幸 Modified 8年之前
1
張賽容 1 頭部能量線與按摩技巧 台南應用科技大學
2
張賽容 2 2016/8/23 張賽容 2 1. 眉衝穴 - 膀胱經 2. 頭臨泣穴 - 膽經 3. 頭維穴 - 胃經 4. 太陽穴 - 經外奇穴 5. 攢竹穴 - 膀胱經 6. 魚腰穴 - 經外奇穴 7. 絲竹空穴 - 三焦經 8. 睛明穴 - 膀胱經 9. 四白穴 - 胃經 10. 曈子髎穴 - 膽經 1. 迎香穴 - 大腸經 2. 颧髎 - 小腸經 3. 下關穴 - 胃經 4. 耳門穴 - 三焦經 5. 聽宮穴 - 小腸經 6. 聽會穴 - 膽經 7. 地倉穴 - 胃經 8. 頰車穴 - 胃經 9. 小溝穴 - 督脈 10. 承漿穴 - 任脈
3
張賽容 3 頭部症狀
4
張賽容 4
5
5
6
6 常見的頭、面部症狀 頭暈 頭痛 眼睛酸澀 鼻子過敏 耳鳴 牙齦發炎 牙齒痛
7
張賽容 7 頭部能量線 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首 人體的陽經都上行於頭部,於此同時頭部又是 神經、血管中樞最集中的地方 有著豐富的神經反射區和遍部整個頭部的保健 穴位 頭部按摩療法的確切療效提供了基礎,同時也 為頭部按摩的科學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佐證
8
張賽容 8 頭部按摩的機理 經絡原理 按摩原理兩個方面 頭部為人體經絡重要的循行之處 經絡承擔著頭部氣血的輸送管道作用 並上下聯接人體的孔竅穴位及臟腑氣血
9
張賽容 9 經絡原理 中醫認為 頭為一身之主宰 諸陽所會,百脈相通 發 ( 髮 ) 為血之余 ( 餘 ) 、腎之華 人體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都匯聚于頭部 有近 50 個穴位
10
張賽容 10 按摩原理 按摩可使頭部經絡氣血通暢,促進諸陽上升, 百脈調順,陰陽和諧 具有疏通經絡、運行氣血、清心醒目、開竅寧 神、平肝息風的功效 透過梳齒與頭髮的頻繁接觸摩擦 明目、祛風、消除頭痛、頭髮稠密的作用
11
張賽容 11 頭部能量線 ( 經絡線 ) 有督脈和膀胱經、膽經、胃經、三焦經 如百會、四神聰、頭維、上星、風地、翳風、 啞門等穴位 中醫學認為 如果能以梳子代替銀針,對頭部穴位和經脈進 行具有 “ 針灸 ” 作用的刺激,將會起到疏通經絡 促進周身血液循環,調節神經功能,消除勞累 和疲倦以及清心明目、提神醒腦等多種作用
12
張賽容 12 頭部舒壓療法 頭部分佈督脈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為神經 、 消化、 排毒、 內分泌四大系統分佈 頭部以百會穴為中心 稱為靈能的主要通道 疏通後百穴齊貫通,尤其高血壓者 可常按此穴位達到降血壓功效 若以能量貫注此穴點可為救命穴
13
張賽容 13 頭部穴點功效 主決斷,解頭痛、目眩等 瞳子髎穴/主眼疾 風池穴/髮際邊凹陷處,也是最常按壓穴道, 有助改善頸酸痛及頭痛症狀 肩井穴/肩頭凹陷處,緩解上半身之頭、肩痛
14
張賽容 14 頭部穴位( 正面 ) 眉衝穴、頭臨泣穴、頭維穴、太陽穴 印堂穴、攢竹穴、魚腰穴、絲竹空 晴明穴、承泣穴、四白穴、瞳子穴 迎香穴、顴髎穴、下關穴、頰車穴 耳門穴、聴宮穴、聴會穴 地倉穴、水溝穴、承漿穴
15
張賽容 15 頭部穴位( 背面 ) 百會穴、後頂穴 風府穴、啞門穴 完骨穴、風池穴 天柱穴
16
張賽容 16 頭部穴位( 側面 ) 太陽穴、下關穴 客主穴、耳門穴 聽宮穴、翳風穴 頰車穴、大迎穴 人迎穴
17
張賽容 17 任脈、督脈 膀胱經、膽經 胃經、三焦經 大腸經、小腸經 2016/8/23 張賽容 17
18
張賽容 18 2016/8/23 張賽容 18
19
張賽容 19 2016/8/23 張賽容 19
20
張賽容 20 2016/8/23 張賽容 20
21
張賽容 21
22
張賽容 22 督脈 素髎 印堂 神庭 上星 囪會 前頂 百會 後頂 強間 腦戶 風府 啞門
23
張賽容 23 百會穴(頭頂) 有助安神降血壓。
24
張賽容 24 1. 膀胱經 攢竹 眉沖 五處 承光通天 絡却 玉枕 天柱
25
張賽容 25 1. 膀胱經 膀胱經 人體最大排毒通道,拔罐、刮痧皆順膀胱經 主小便不通、遺尿、目痛等 人體最長的一條經絡 由頭走足,起始於睛明穴,結束於至陰穴 睛明穴/按壓有助改善眼睛酸澀、視力減退等,勿太 用力 腎俞穴/可解腰痠,拔罐最敏感處 委中穴/「腰背委中求」排毒之出口,古人在此刺血
26
張賽容 26 2. 膽經
27
張賽容 27 2. 膽經 主決斷,解頭痛、目眩等, 44 個穴位,管很多 由頭走足,始於瞳子髎穴,結束於足竅陰穴 瞳子髎穴/主眼疾 風池穴/髮際邊凹陷處,也是最常按壓穴道,有助改 善頸痠痛及頭痛症狀 肩井穴/肩頭凹陷處,緩解上半身之頭、肩痛 京門穴/解腎虛、腰痛 陽陵泉穴/可解許多經脈疼痛症狀,特別針對筋骨酸 痛、扭、拉傷症狀,按壓可改善
28
張賽容 28 3. 胃經 主腹脹、胃痛、美容之經絡 由頭走足,起始於 四白穴,結束於厲兌穴 四白穴/主眼袋、黑眼圈 可用十指敲打臉部、脖子、胸部、腿外側 天樞穴/解腸道、便秘等 足三里/最著名穴位,強壯穴、長壽穴 常按有助免疫及腸胃 因肉多宜用指節來點;消腸胃之氣 內庭穴/有助改善牙齦腫
29
張賽容 29 4. 三焦經 更年期婦女重要經絡 主內分泌失調、腹脹、水腫、遺尿 由手走頭,起始於關衝穴,結束於絲竹 空穴 液門穴/解口乾舌燥 支溝穴/按壓可改善一般肋悶痛、脹氣 不順、便秘症狀 翳風穴/耳後根處主耳鳴 絲竹空穴/眼尾、太陽穴處,可解眼 澀
30
張賽容 30 5 大腸經 可清鼻涕、齒痛、咽喉腫等,解皮膚、有通便 之效 由手走頭,起始於商陽穴,結束於迎香穴 合谷穴/屬強壯穴,按壓可消除頭痛、牙痛、 生理期痛等 曲池穴/清潔大腸,是排毒穴 肩骨禺穴/手平舉肩窩處,易風寒 迎香穴/治鼻塞過敏、流鼻水
31
張賽容 31 6. 小腸經 主肩背頸椎痛、耳朵、頰腫、咽喉痛等症 由手走頭,起始於少澤穴,結束於聽宮穴 後溪穴/通督脈,主肩痛 養老穴/防眼花、耳聾、高血壓 天宗穴/可消背痠、五十肩症狀 聽宮穴/有助改善耳鳴、聽力減退
32
張賽容 32 按摩工具
33
張賽容 33 按摩工具
34
張賽容 34 按摩工具
35
張賽容 35 按摩工具
36
張賽容 36 臉部穴點
37
張賽容 37 眼睛 眼睛部:眼睛是人的靈魂之窗 功效:防止近視、遠視、亂視、結膜炎、白內 障、鼻炎、淚眼,使雙眼光明有神,頭腦得到 清醒的作用 穴道:1、睛明,2、攢竹,3、絲竹空,4、 瞳子膠,5、球後,6、健明。
38
張賽容 38
39
張賽容 39 耳朵部 耳朵部:耳朵所分佈的穴道是最密集的,這些 穴道全都通往全身,循環摩擦耳朵,就相當於 全身運動了 功效:預防耳鳴、目眩、重耳、失聲、暈車、 其他的耳疾、耳炎的發生及降血壓。另「鳴天 鼓」對於腦部與耳部有防止老化的作用 穴道:1、和膠,2、聽宮,3、耳門
40
張賽容 40 鼻子部 鼻子部:患鼻病的人,頭腦一定不清醒,記憶 力一定不好,精神不能集中。按摩鼻子可使頭 腦清醒,減輕病情,達到治療效果 功效:防止經常鼻塞、鼻炎、流鼻水、鼻蓄膿。 又是五臟六腑的穴道在其中也 穴道:1、睛明,2、上迎香,3、鼻通,4、 迎香
41
張賽容 41 嘴部 嘴部:口就是唇與齒的循環摩擦運動,就是中 國道家的養生之道 功效:防止感冒、牙齦的浮腫、潰爛發炎 穴道:1、和膠,2、承漿
42
張賽容 42 面部 面部:臉部之穴道與身體的內臟,有密切的關係 按摩臉部可促進血液循環,滯留於微血管的廢物排除, 得到新陳代謝 眼睛是人的靈魂之窗 功效:可清除皺紋,預防班點、青春痘的發生,美容 的法寶 穴道:1、承泣,2、四白,3、顴膠,4、巨膠, 5、地倉,6、大迎。
43
張賽容 43 頸部 頸部:頸部是一個重要關口,是動脈、靜脈、食道、氣管、經脈 與任脈的主要通口 由此可知頸部在人體中所佔的重要性 穴道: 後頸有十四經脈中的「足太陽膀胱經」、「手少陽三焦經」、 「足少陽膽經」等流道 前頸有「手陽明大纏腸經」、「足陽明胃經」、「手太陽小腸經」 等流道 功效: 循環摩擦前頸喉,可治療預防氣喘、咽喉痛、耳鳴 循環摩擦後頸,能使血液的輸送流暢 大腦會有足夠氧氣,增加腦部正常功能
44
張賽容 44 THE END 2016/8/23 張賽容 44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