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五官及颅脑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 眼 第二节 耳 第三节 鼻及鼻窦 第四节 颅脑 第一节 眼 眼的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眶内、 球内病变及眼眶外伤的诊断,一般 先用平片检查,但眶内肿瘤未引起 眶骨改变以前,平片尚不能确定有 无肿瘤。 CT 和 MR 诊断价值比较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五官及颅脑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 眼 第二节 耳 第三节 鼻及鼻窦 第四节 颅脑 第一节 眼 眼的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眶内、 球内病变及眼眶外伤的诊断,一般 先用平片检查,但眶内肿瘤未引起 眶骨改变以前,平片尚不能确定有 无肿瘤。 CT 和 MR 诊断价值比较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五官及颅脑影像学诊断

2 第一节 眼 第二节 耳 第三节 鼻及鼻窦 第四节 颅脑

3 第一节 眼 眼的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眶内、 球内病变及眼眶外伤的诊断,一般 先用平片检查,但眶内肿瘤未引起 眶骨改变以前,平片尚不能确定有 无肿瘤。 CT 和 MR 诊断价值比较大。

4 眼眶检查不用透视,用照片。 常用的照片位置 眼眶后前位平片 55 o 后前斜位片(视神经孔位片)

5 眼眶正侧位

6 眼眶后前位平片

7

8 眼眶平片检查 眶窝 眶壁 眶窝密度

9 X- 线检查 眼眶检查用平片,常用的照片位 置为眼眶后前位。眼眶平片应观察: 眶窝的大小、形态、眶壁,包括眶 顶、蝶骨小翼、蝶骨大翼、眶上裂, 筛骨的纸板和眼眶的密度,双侧眼 眶基本对称。

10 一、眶内肿瘤( tumor of orbit ) 眶内 眶周 颅内肿瘤侵入到眶内 临床主要表现为眼球突出,眼眶肿 瘤有三个来源:

11 眶内肿瘤 X-RAY 表现 眶窝大小形态改变 眶壁的改变 眶窝密度增高 眶上裂扩大 神经孔扩大 CT 检查显示更清楚

12

13

14

15

16 眶壁骨瘤

17 副鼻窦肿瘤

18 二、眼眶外伤( trauma of orbit ) 最常见眼眶骨折 X 线表现: 1. 直接征象:眶骨骨折断裂 2. 间接征象:眶内积气,眶内血肿,如 有视神经损伤,可见视神经增粗

19 副鼻窦肿瘤

20

21

22 第二节 耳 中耳及乳突小房内含有气体,有 自然对比,适用于 X 线检查,主要了 解在慢性中耳炎时乳突有无炎症及其 它合并症。 CT 检查对发现小的胆脂 瘤,观察听骨及内耳迷路的改变有更 大的优势。

23 乳突检查方法 乳突侧位 25 度平片 乳突轴位双位 45 度平片 CT 横断面平扫及冠状面平扫

24 正常乳突分四型 气化型 板障型 硬化型 混合型

25

26 正常乳突 CT 扫描

27 乳突可有发育的变异,也可发生炎症。乳 突炎是乳突小房内黏膜的化脓性感染,多继发 于中耳炎。 一、乳突炎( Masyoliditis ) 乳突炎常继发于中耳炎,所以临床上 常有鼓膜穿孔及耳道流脓。

28 乳突炎的 X 线表现 乳突蜂窝减少、密度增高、模糊不清。 乳突小房间隔破坏,小房融合脓肿形成。 呈轮廓不整的透亮区,有时可见液平面。 乳突小房壁致密、增厚。 肉芽组织和胆脂瘤形成。 颅内感染 ---- 颅内脓肿 ---- 耳源性脑脓肿

29 胆脂瘤( Cholesteatoma ) 临床耳道流脓、鼓膜穿孔,尚可见胆脂瘤皮 X- 线表现: 1. 圆形、类圆形透亮区,边缘硬化。 2. 上鼓室、鼓室扩大,鼓窦入口增宽。 3. 严重时可破坏鼓室盖及乙状窦前缘。 4. 上述改变 CT 观察更清楚。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耳源性脑脓肿

38 第三节 鼻与鼻窦 鼻与鼻窦关系密切,鼻窦居颅面 及颅底骨内,与鼻窦有窦口相通,正 常鼻窦含有气体,与邻近结构有良好 的自然对比, X- 线平片可确定病变的 存在, CT 显示更清楚。鼻窦分额窦、 筛窦、上颌窦、蝶窦。

39 鼻窦常用的检查方法 鼻窦枕颏位(瓦氏位) CT 冠状面平扫

40 观察鼻窦平片的方法 鼻窦发育的情况。 鼻窦的透明度,有无密度的增高及液平 面。 有无软组织肿块影。 鼻腔有无扩大、窦壁是否完整。 鼻腔内有无软组织影充填。

41

42

43 鼻窦炎 ( Nasosinusitis ) 窦腔密度增高,有时有液平面 黏膜肥厚、窦壁增生硬化 黏膜下囊肿形成 黏膜形成息肉样变

44

45

46

47

48

49

50 鼻息肉( Nasopolyp ) 鼻腔内软组织影充填、鼻腔扩大 鼻中隔受压变形 继发副鼻窦炎 继发鼻窦息肉 临床为鼻堵、出血 X- 线改变:

51

52 第四节 颅脑

53 颅 骨 内板 外板 板障

54 颅 缝 人字缝 冠状缝 矢状缝

55 颅内生理钙化 松果体钙化 大脑镰钙化 床突间韧带钙化 脉络丛钙化 苍白球、尾状核钙化 小脑齿状核钙化

56 蝶鞍及内听道 正常蝶鞍分三种类型 圆形 椭圆形 扁平形 内听道:呈喇叭状,双侧稍有差异

57 头颅常用照片位置 头颅正位 头颅侧位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颅骨骨折( fracture of skull ) 线状骨折 凹陷骨折 颅缝分离 骨折应注意以下两点: 1. 线状骨折应该注意骨折线通过的部位 2. 凹陷骨折应该注意骨折片下陷的深度

69

70

71

72 CT 在颅脑的应用 CT 对脑外伤、脑血管意外及脑肿瘤 的诊断是平片不能比拟的,特别是高 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的诊断准确率达 到 100% ,对脑肿瘤的发展及肿瘤的定 位、定量的诊断都相当可靠。

73 CT 检查 头颅 CT 横断面平扫 冠状面平扫 增强扫描 MRI 检查 三维成像

74

75 CT 图像的观察 脑发育情况 脑实质内有无异常密度改变 脑室、脑池系统有无受压移位,有无扩 张,中线有无偏移 增强后观察病变有无强化,强化的程度 和形态 如果是脑外伤,在注意颅内改变的同时, 还应注意颅骨有无骨折。

76 颅脑 CT 常见疾病的诊断 颅内血肿( Intracerebral hematoma ) 硬膜外血肿( Epidural hematoma ) 硬膜下血肿( Subdural hematoma ) 脑挫裂伤( Cerebral contusion ) 脑外伤( Injury of skull and brain )常见 4 种 类型: 注意:血肿吸收后可变成等、低密度

77

78

79

80

81

82

83 脑血管疾病 (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 临床主要表现为偏瘫、失 语、颅压增高、意识障碍等。

84 脑出血分三期 急性期: 3 天内 吸收期: 1 周后 囊变期: 1 个月后

85

86

87

88

89

90

91 脑梗塞( Cerebral infarction ) 缺血性脑梗塞 出血性脑梗塞 腔隙性脑梗塞 注意:脑梗塞 24 小时以内 CT 可无阳性发现, MRI 可及早发现病变。

92

93

94

95 脑肿瘤 ( Brain tumor ) 脑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神经功能损 害,颅压增高,还可有内分泌改变、 视力减退,听力下降,而且都是进行 性加重。

96 脑膜瘤 ( Meningioma ) 圆形、类圆形、分支状高密度病变,边 界清楚 病变与颅骨大脑镰、小脑幕相连 病变周围有水肿和占位改变 增强检查,病变有增强改变 CT 扫描

97

98

99 垂 体 瘤垂 体 瘤垂 体 瘤垂 体 瘤 蝶鞍扩大,鞍背竖直 鞍上池扩大变形,其内可见软组织肿块 肿瘤向下生长进入蝶窦内 肿瘤是圆形和类圆形,与脑组织有明显 的界限 增强检查,肿瘤可呈普遍或周边样增强

100

101

102

103 胶质瘤 ( Glioma ) 病变呈不规则的低密度,其中心略 见高密度 病变呈普遍高密度或普遍低密度 病变呈混杂密度

104 病变呈囊状和多囊状 各种病变周围均有水肿和占位改 变 增强检查病变可见不同程度的或 不同形状的改变 有的病变增强后无增强改变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参考书 吴恩惠主编《头颅及五官 X 线诊断学》 天津, 人民卫生出版社 吴恩惠主编《头颅 CT 诊断学》人民 卫生出版社

120 谢谢,再见!


Download ppt "五官及颅脑影像学诊断. 第一节 眼 第二节 耳 第三节 鼻及鼻窦 第四节 颅脑 第一节 眼 眼的影像学检查,主要用于眶内、 球内病变及眼眶外伤的诊断,一般 先用平片检查,但眶内肿瘤未引起 眶骨改变以前,平片尚不能确定有 无肿瘤。 CT 和 MR 诊断价值比较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