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衔接, 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咽、舌,属脾,络胃,注心中。 络脉从本经分出,走向足阳明经,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经别结于咽,贯舌本。 经筋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散于胸中。 第四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太阴经络.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衔接, 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咽、舌,属脾,络胃,注心中。 络脉从本经分出,走向足阳明经,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经别结于咽,贯舌本。 经筋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散于胸中。 第四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太阴经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衔接, 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咽、舌,属脾,络胃,注心中。 络脉从本经分出,走向足阳明经,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经别结于咽,贯舌本。 经筋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散于胸中。 第四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太阴经络

2 足太阴脾经循行原文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 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腨内,循胫骨后,交出厥 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 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白肉际:指足底或手掌面的边界,又称赤白肉际。 核骨:即指第一跖趾关节内侧的圆形突起。 腨:通作 “ 踹 ” ,俗称小腿肚,即腓肠肌部。 厥阴:指足厥阴肝经。 咽:指食道。 舌本:指舌根部。

3 足太阴脾经循行简示 大趾端核骨内踝前上踹内 胫骨后交厥阴前 膝股内前廉 入腹(属脾络胃) 上膈 挾咽 连舌本散舌下 心中

4 二、足太阴络脉 《灵枢 · 经脉》 足太阴之别,名曰公孙。 去本节后一寸,别走阳 明;其别者入络肠胃。 其病:厥气上逆则霍乱。 实,则肠中切痛;虚, 则鼓胀。取之所别也。 足太阴络脉,名公孙,在距 离足大趾本节后方一寸处分 出,走向足阳明经;其支脉 进入腹腔,与肠胃相联络。 其病症,气厥逆就挥霍缭乱, 上吐下泻。实证,见腹内绞 痛;虚证,见腹部胀气。可 取足太阴络穴治疗。

5 第二节 足太阴脾经腧穴 本经左右各 21 穴 11 穴分布在下肢内侧面 10 穴分布在侧胸腹部 首穴是隐白 末穴是大包

6 第二节 足太阴脾经腧穴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脾胃病,妇科病,前阴病及经 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治疗脾胃肠病常用大横、太白、公孙、隐白、阴陵泉和 三阴交; 治疗妇科病常用隐白、血海、太白、公孙和三阴交; 治疗小便不利常用阴陵泉、箕门和三阴交。

7 隐白 大都 太白 公孙 商丘 1 .隐白 * (SP 1) 井穴 【定位】 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 0.1 寸。 【主治】 ● 月经过多,崩漏,尿血,便血 ● 腹胀 ● 癫狂,梦魇,多梦,惊风 【操作】 浅刺 0.1 ~ 0.2 寸, 或用三棱针点刺挤压出血。 3 .太白 * (SP 3) 输穴,原穴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足大趾本节(第 1 跖趾关节)后下方赤白肉际 凹陷处。 【主治】 ● 胃痛,腹胀,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纳呆 ● 体重节痛,脚气 4 .公孙 * (SP 4) 络穴,八脉交会穴,通冲脉 ( 公孙冲脉胃心胸 ) 【定位】 在足内侧缘,当第 1 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主治】 ● 胃痛,呕吐,腹胀,腹痛,泄泻,痢疾 ● 心痛,胸闷

8 三阴交 漏谷 地机 阴陵泉 6 .三阴交 * (SP 6) 足太阴、少阴、厥阴经交会穴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 ● 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难产, 产后血晕,恶露不尽,不孕,遗精,阳萎,阴茎痛, 疝气,小便不利,遗尿,水肿 ● 肠鸣腹胀,泄泻,便秘 ● 失眠,眩晕 ● 下肢痿痹,脚气 【操作】 直刺 1.0 ~ 1.5 寸。 8 .地机 * (SP 8) 郄穴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 3 寸。 【主治】 ● 腹胀,腹痛,泄泻,水肿,小便不利 ● 月经不调,痛经,遗精 ● 腰痛,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 1.0~1.5 寸。 9 .阴陵泉 * (SP 9) 合穴 【定位】 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 【主治】 ● 腹胀,水肿,黄疸,泄泻,小便不利或失禁 ● 阴茎痛,遗精,妇人阴痛,带下 ● 膝痛 【操作】 直刺 1.0~2.0 寸。

9 血海 箕门 10 .血海 * (SP 10) 【定位】 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 2 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 的隆起处。 取法:屈膝,医者以左手掌心按于患者右膝上缘,二至五指 向上伸直,拇指约呈 45° 斜置,拇指尖下是穴。对侧取法仿此。 【主治】 ● 月经不调,经闭,崩漏 ● 湿疹,瘾疹,丹毒

10 府舍 冲门 腹结 大横 14 .腹结 (SP 14) 【定位】 在下腹部,大横下 1.3 寸,距前正中线 4 寸。 【主治】 ● 腹痛,便秘,泄泻 ● 疝气 15 .大横 * (SP 15) 足太阴、阴维脉交会穴 【定位】 仰卧,在腹中部,距脐中 4 寸。 【主治】 ● 泄泻,便秘,腹痛 【操作】 直刺 1.0~1.5 寸。

11 腹哀 食窦 16 .腹哀 (SP 16) 足太阴、阴维脉交会穴 【定位】 在上腹部,当脐中上 3 寸,距前正中线 4 寸。 【主治】 ● 腹痛,便秘,泄泻,消化不良

12 天溪 胸乡 周荣

13 大包 21 .大包 * (SP 21) 脾之大络 【定位】 在侧胸部,腋中线上,当第 6 肋间隙处。 【主治】 ● 咳喘,胸胁胀痛 ● 全身疼痛,四肢无力 【操作】 斜刺或平刺 0.5~0.8 寸。


Download ppt "足太阴脾经在足大趾与足阳明胃经衔接, 在胸部与手少阴心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咽、舌,属脾,络胃,注心中。 络脉从本经分出,走向足阳明经,进入腹腔,联络肠胃。 经别结于咽,贯舌本。 经筋结于髀,聚于阴器,上腹,结于脐,散于胸中。 第四章 足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太阴经络."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