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中脘(RN12) 组员:胡朝斌 雷振军 彭晓燕 冉 霄 郑亚玲 胃募穴,腑会,任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的交会穴。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中脘(RN12) 组员:胡朝斌 雷振军 彭晓燕 冉 霄 郑亚玲 胃募穴,腑会,任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的交会穴。"—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中脘(RN12) 组员:胡朝斌 雷振军 彭晓燕 冉 霄 郑亚玲 胃募穴,腑会,任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的交会穴。

2 基本知识 腧穴解剖 针刺要点 主治运用 特色疗法

3 经脉循行: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 以上毛际,循腹里,上 关元,至咽喉,上颐循 面入目。 《素问 · 骨空 论》论》

4 基本知识点 别名 : 上际,胃脘《素问》 大仓《灵枢》 胃管,三管《脉经》 出处 : 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灵枢 · 根结》 穴名释义 : 中脘者 …… 当于上中下胃脘之中,故 名中脘。《会元针灸学》 类属 : 胃募穴,腑会穴

5 定位 1 、《素问》:中脘去上脘一寸。 2 、《针灸甲乙经》: 中脘,在上脘 下一寸,脐上四寸,脐居心蔽骨 与脐之中。 标准定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 当脐中上 4 寸. 古籍定位:

6 层次解剖 剑突 脐中 4寸4寸 中脘 表面解剖

7 层次解剖 2 、浅层主要布有第八胸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 深层主要有第八胸神经前支的分支。穴位深部,腹腔 内相应器官有肝、胃。椎体前有下腔静脉(右)和腹 主动脉(左)。 1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 腹横筋膜 腹膜外脂肪壁腹膜

8 层次解剖 剑突 肋弓 肋间神经 腹横肌 腹白线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腹直肌 中脘

9 断面层次解剖 (横切面) 皮肤 皮下组织 腹外斜肌 腹内斜肌 十二指肠升部 胃 胰 结肠 空肠 腹直肌 中脘

10 断面层次解剖 肝动脉 主动脉腹部 下腔静脉 肠系膜上动、静脉 中脘(任脉) 阴都(肾经) 梁门(胃经)

11 层次解剖 深层解剖 胃 胃 小肠 大肠 肝脏 胆囊

12 常规刺法 1 、直刺 1.0—1.5 寸,局部酸胀沉 重,胃部有收缩感 2 、胃气上逆病症,略向下斜刺, 务使针感由上而下走达为佳 3 、食道患疾,针略向上斜刺。

13 不宜深刺,如深刺入腹腔,针下出现落空感,再深则刺中胃 壁,针下有柔软的阻力,腹中可有烘热或疼痛感散至胸咽及 两侧季肋部,应立即退针,否则针尖穿过胃壁而至胰和大血 管,造成意外。瘦弱病人尤宜谨慎。如果针刺透过壁腹膜, 可能刺入横结肠或胃内。 若病人有肝脾肿大,则不能向左右侧上 方透刺。 注意事项:

14 特色疗法 临床应用:有温通经脉,行气降逆 的作用,用于胃脘痛、 腹痛、腹泻等。 温针灸 温针灸的操作 方 法

15 特色疗法 隔姜灸 临床应用:有温中,祛寒,止呕,解 表作用,用于呕吐,腹痛 泄泻,不孕,痛经及风寒 湿痹等。 麦粒灸 临床应用:虚寒轻证,气血虚弱,及 小儿消化不良等。 中脘灸法的操作方法 中脘灸法的操作方法

16 针罐法 特色疗法 操作方法:于相关腧穴上针刺得气后留针,再以针为中心拔留罐 分钟后启罐、出针。 临床应用:施加于胃部,则可治疗由于外受风寒引起的胃部痉挛和 寒痛。同时具有疏导胃气的功能。 注意事项:不宜用于胸背部,因罐内负压易加深针刺深度,会引起 气胸。

17 特色疗法 中脘针罐法的操作方法

18 神志疾患:中暑,尸厥,癫狂,头痛,脏躁 《扁鹊心书》: “ 黄帝灸法气厥、尸厥中脘五百壮。 ” 其他:喘息不止,月经不调,经闭,妊娠恶阻 主治 脾胃疾患:胃痛,呕吐, 腹胀,食不化,泄泻. 《针灸甲乙经》: “ 胃胀者,中脘主之。 ”

19 2 、配天枢,有和胃理肠之功。主治霍乱吐泻、肠鸣腹 痛。 3 、配百会、足三里、神门有安神宁心之功,主治失 眠、脏躁。 腧穴配伍 1 、配胃俞,属 “ 俞募 ” 配穴,有调中和胃,宽中理气之功。 主治胃脘胀满、食欲不振等证。

20 中脘为腑之会穴,是六腑之气聚会之处。 六腑病,特别是肠、胃、胆配本穴施治更为 合适。具有健脾和胃,温中化湿,理气降逆, 消食化滞的功效。 此外,六腑为传化之府,泻而不藏,以通 降下行为顺,滞塞上逆为病。胃腑多实证或 虚中夹实之证,中焦气机易于滞塞不畅,患 病取穴的病症多为实证,因此,中脘穴多采 用泻法。 小结:

21


Download ppt "中脘(RN12) 组员:胡朝斌 雷振军 彭晓燕 冉 霄 郑亚玲 胃募穴,腑会,任脉、手太阳、手少阳、足阳明的交会穴。"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