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新高中倫理與宗教課程詮釋」 選修部分二:宗教體驗 單元二 — 從宗教禮儀中學習 宗教體驗課程 — 「長洲太平清醮體驗學習營」 教育 ( 統籌 ) 局課程發展處宗教與倫理科 聖公會陳融中學綜合人文科、宗教與倫理科 合辦 嚴志成校長 鄭萃群副校長.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新高中倫理與宗教課程詮釋」 選修部分二:宗教體驗 單元二 — 從宗教禮儀中學習 宗教體驗課程 — 「長洲太平清醮體驗學習營」 教育 ( 統籌 ) 局課程發展處宗教與倫理科 聖公會陳融中學綜合人文科、宗教與倫理科 合辦 嚴志成校長 鄭萃群副校長."—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新高中倫理與宗教課程詮釋」 選修部分二:宗教體驗 單元二 — 從宗教禮儀中學習 宗教體驗課程 — 「長洲太平清醮體驗學習營」 教育 ( 統籌 ) 局課程發展處宗教與倫理科 聖公會陳融中學綜合人文科、宗教與倫理科 合辦 嚴志成校長 鄭萃群副校長

2 「長洲太平清醮體驗學習營」簡介

3 1.1 活動日期: 2006 年 5 月 4 日 -6 日 1.2 參與者: 1.2.1 本校教師: 9 名 (+ 1 名校友 ) 1.2.2 本校學生: 34 人 ( 中四級 ) 、 22 人 ( 中六級 ) 1.2.3 教育局課程發展處宗教與倫理科 課程主任: 3 人 1.2.4 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學生: 3 人 1.3 活動費用: $19,956.80 ( 包括營費、交 通費,每人平均 289.22)

4 1.4 活動內容: 1.4.1 觀察 / 參觀 1.4.2 訪問 1.4.3 參與 1.4.4 工作紙 1.4.5 小組報告 / 反思日誌 ( 每日進行 )

5 1.5 營前準備 1.5.1 講座 * 2006 年 2 月 25 日 「長洲的歷史、社會與宗教活動」 ( 陳慎慶博士 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 ) * 2006 年 4 月 29 日 「長洲醮會的宗教與社會意義」 ( 陳慎慶博士 ) 1.5.2 營前會議 * 2006 年 4 月 28 日 工作人員簡介會 * 2006 年 4 月 29 日 學生簡介會 1.5.3 打醮場地視察

6

7

8

9

10

11

12

13 1.5.4 營刊及反思日誌 營刊 * 分組名單及緊急聯絡電話 * 行程表 * 注意事項及守則 * 活動備忘 * 小筆記 * 分房名單 * 長洲醮會地圖 反思日誌 * 講座筆記及感想 * 反思日誌:感受 / 觀感、發現 / 了解 ( 宗教儀式 / 內 容 / 意義、參與者的內心世界 ) 、比較 ( 不同信仰人 士參與宗教活動的態度 ) 、難忘片段等

14

15

16

17

18

19

20 1.6 營後活動 1.6.1 講座 * 2006 年 5 月 20 日 「從長洲大平清醮看宗教儀式的 更新與消亡」 ( 陳慎慶博士 ) 1.6.2 完成工作紙及分組報告 1.6.3 活動匯報 * 2006 年 6 月 30 日 ( 學校試後活動 )

21 如何體現 / 實踐課程設計的理念

22 課程大綱 從宗教禮儀中學習 ( 參觀宗教場所或參與宗教儀式 ) * 實際經驗及觀察:體驗一個信仰團體如何透過象徵 / 崇 拜 / 節日 / 儀式來表達他們的信仰和感受 * 反思:反思參觀經驗 * 綜合和概念化:綜合從參觀所獲得的資料和經驗,整理 出相關的概念,與其他宗教經驗比較 * 評論:以參觀經驗作參考,評價個人的信念和價值 * 個人參觀學習檔案:撰寫反思日誌及參觀報告,建立個 人的學習歷程檔案 ( 備註:本單元希望學生能參與或觀寫一些有別在本課 程第二部分所研習的宗教傳統的活動,以豐富其學習經 歷 ) 節錄自: 新高中《倫理與宗教》課程及評估指引 ( 中四至中六 )

23 2.2 學習營構思 2.2.1 營前講座 — 讓學生對活動有基本認識 * 長洲地區:不同族群集居 — 水上人和陸上人 * 道教的儀式:醮的形式和意義 2.2.2 實地參觀 / 觀察 / 參與 — 體驗學習 2.2.3 訪問 — 訪問不同人士,了解他們對信仰 / 儀式 / 身分認同等的看法 2.2.4 工作紙 — 參考資料 ( 基礎知識 ) 、問題 ( 引導 學習方向、重點 ) 、紀錄、反思、評價、 完成個人學習歷程檔案 2.2.5 分組活動 — 協作學習 2.2.6 小組匯報 — 協作學習、討論、反思、 知識內化

24 面對的問題 / 反思

25 課程 / 活動設計 3.1 設計體驗課程時,應該重視宗教和儀式本身的 宗教元素 / 功能,或是社會元素 / 功能? ( 長洲打 醮已成為當地,甚至全港性慶典 / 活動,飄色及 搶包山已成為觀光項目,宗教色彩淡薄;此外, 活動亦十分商業化。當然,商業化亦可能成為 延續某宗教傳統的手段。 ) 3.2 絕大部份教師本身不熟悉道教 / 打醮的儀式,在 設計教學活動時有困難;同時在實地考察時, 容易遺漏部分儀式 ( 特別是不在會場進行的儀 式 ) 。此外,又要保持警覺,隨時有相應行動, 分工合作

26

27

28

29

30

31 3.3 教師本身角色有混淆 — 本身是參與者、研究者或是 啟導者、指導者? ( 如果教師本身對儀式都不熟悉, 難以擔任啟導者、指導者的角色 ) 3.4 考察未得全面,例如未有記下幡竿豎立的位置、巡 遊的路線、所邀請的神祗等 ( 反映現實世界族群及 鬼神世界的界線 / 身份認同,社區聯繫等 ) 3.5 巡遊時參觀者太多,警方封路,學生未能緊隨巡行 隊伍,作實地觀察 3.6 作為新高中課程的一部分,所做的是否已足夠?如 何評估?

32 行政安排 3.7 人力問題 — 需要較多老師照顧學生 3.8 經濟問題 — 營費及交通費,學生需要自 己負擔,而學校則支付老師部分 3.9 時間問題 — 學校是否容許學生有幾天不 在學校上課? 3.10 安全問題 — 遊人太多,必須小心保護學 生人身安全 3.11 活動太緊湊,時間太長,師生同感疲累

33 學校在設計「單元二 — 從宗教禮儀中學習」時注意事項

34 4.1 課程設計宜視乎 (1) 老師的準備 (2) 學生的準備 (3) 學校的支援而定 4.2 校本的課程設計,宜考慮: 4.2.1 研習的規模 4.2.2 學生對研習主題的認識程度 4.2.3 有系統的教學活動 4.2.4 如何提高同學的研習興趣 4.2.5 清晰的評估機制

35 4.3 安排體驗活動時注意事項: 4.3.1 了解是否需要事先取得批准 4.3.2 提醒學生尊重不同宗教信仰,切勿胡亂批評 4.3.3 注意禁忌 4.3.4 有時間性的儀式 / 活動,必須事先小心安排, 注意舉行的時間和地點,不容錯過 4.3.5 注意人流,小心同學的安全 4.3.6 參與宗教考察活動時,留意學生本身的宗教 信仰是否有衝突 4.3.7 宜聯絡校外機構協助,例如大專院校、宗教 團體、地方組織 ( 鄉事委員會等 ) 4.3.8 如需要營費、交通費等支出,清貧學生建議 向學校申請賽馬會全方位學習基金津貼或校本 課後學習支援計劃計劃;或申請校外機構的津 貼 4.3.9 及早準備 !!!


Download ppt "「新高中倫理與宗教課程詮釋」 選修部分二:宗教體驗 單元二 — 從宗教禮儀中學習 宗教體驗課程 — 「長洲太平清醮體驗學習營」 教育 ( 統籌 ) 局課程發展處宗教與倫理科 聖公會陳融中學綜合人文科、宗教與倫理科 合辦 嚴志成校長 鄭萃群副校長."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