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 ( Molecular Epidemiology ). 第 一节 概述 第 一节 概述  分子流行病学是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生 物标志(或生物学测定),检测人群样本 的生物化学和分子变化,评价个体暴露水 平和剂量、疾病早期或癌前期对暴露的效 应以及个体对致癌物的易感性差异,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 ( Molecular Epidemiology ). 第 一节 概述 第 一节 概述  分子流行病学是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生 物标志(或生物学测定),检测人群样本 的生物化学和分子变化,评价个体暴露水 平和剂量、疾病早期或癌前期对暴露的效 应以及个体对致癌物的易感性差异,分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 ( Molecular Epidemiology )

2 第 一节 概述 第 一节 概述  分子流行病学是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生 物标志(或生物学测定),检测人群样本 的生物化学和分子变化,评价个体暴露水 平和剂量、疾病早期或癌前期对暴露的效 应以及个体对致癌物的易感性差异,分析 环境暴露因素与宿主易感性(包括先天遗 传和后天获得性)的交互作用,是流行病 学的一门新的分支学科。

3 Numbers of Papers with Subject Words “ Molecular Epidemiology ” on Medline 1366 388 10733510

4  狭义的分子流行病学定义  分子流行病学的广义定义  以流行病学现场研究为基础,结 合相关的生物标志检测,把宏观 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揭示和 解析暴露与疾病之间的 “ 黑匣子 ” 之迷。

5 传统流行病学 传统流行病学 暴露 疾病 分子流行病学 暴露 内剂量 生物有 效剂量 早期生 物效应 结构功 能改变 临床 疾病 疾病 预后 暴露标志疾病标志 易感标志

6 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的概念框架 ( Conceptual framework )  把分子生物学和流行病学结 合 (merge) 起来,探索肿瘤 的病因及其预防策略。

7 Interactions between smoking and GST M1 (odds ratios* and 95% confidence intervals) *Adjusted for age, sex, race, and level of education 1.00 1.13 (0.32, 3.95) 2.79 (0.97, 7.99) 5.29 (1.81, 15.4)

8 第 二节 生物标志

9 生物标志 暴露到疾病这个连续过程中可测量的、能反映功 能或结构变化的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的物质。 生物标志 暴露到疾病这个连续过程中可测量的、能反映功 能或结构变化的细胞、亚细胞、分子水平的物质。 ( 1 )暴露标志( exposure marker ):包括内剂 量 (internal dose) 和生物学效应剂量 量 (internal dose) 和生物学效应剂量 ( 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 )标志。 ( Biological effective dose )标志。 (2) 效应标志( effective marker ): 包括早期生 (2) 效应标志( effective marker ): 包括早期生 物学效应( early biological effects )等疾病 物学效应( early biological effects )等疾病 标志。 标志。 (3) 易感性标志( susceptibility marker ):宿主 (3) 易感性标志( susceptibility marker ):宿主 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易感程度的生物学标志。 对疾病发生、发展的易感程度的生物学标志。

10 生物性外暴露标志 非生物性外暴露标志 主要有细菌、病毒、寄生虫和毒素等 主要有空气、水、土壤、农药、电离辐射等 理化因子。 一、暴露标志 一、暴露标志

11 1 、内暴露剂量 1 、内暴露剂量  内暴露标志的剂量是指被宿主吸收的外源 性暴露物质的量,这是外源性物质进入人 体的可靠依据。  内剂量的测定( internal dose meters ) 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测定人体对外源性致癌 物和有毒物的暴露水平。

12  高敏感度的分析方法和免疫测定使对不同细 胞、组织和体液中的低浓度的化学致癌物及 其代谢产物的测定成为可能。  内暴露剂量生物标志可反映机体在吸收、代 谢的生物转运过程中的个体差异,并可定量 地显示体内组织和器官的实际暴露水平和分 布。  在进行研究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暴露物在体 内的半衰期。

13 内暴露剂量包括对化学毒物、饮食中的 营养素和可能致癌剂以及微生物感染的测定。 例如: 内暴露剂量包括对化学毒物、饮食中的 营养素和可能致癌剂以及微生物感染的测定。 例如:  吸烟 - 血或尿中的烟草代谢产物可丁宁浓度  多环芳烃 - 尿中的 1- 羟基芘水平  饮食暴露 - 黄曲霉毒素 B1(AFB1) 和尿中 N- 亚硝基化合物 ( N - nitroso compounds )的浓度、血液中营养素水平  工作暴露和环境污染 - 血清或脂肪组织中的杀虫剂 DDT ( dichloro-diphenyl-trichloroethane )、多氯联苯 PCBs ( polychlorinated biphenyl )、二氧杂芑( Dioxins )环 氧化物含量  吸烟和环境污染 - 尿中的致突变因子( mutagenicity )的 测定。

14 2 、生物有效暴露剂量 2 、生物有效暴露剂量  测定致癌物的生物有效暴露剂量,即 检测与靶组织细胞内 DNA 或蛋白质相 互作用的致癌物或其反应产物的含量, 或测定能代表靶器官和组织的生物有 效剂量的血液蛋白质加合物的浓度。

15 PHIP DNA Adducts

16 DNA Adducts Measured by P32 postlabeling

17 DNA Adducts Measured by Immunohistochemistry

18  生物有效暴露剂量是比外暴露标志和内暴 露标志更具证明力的生物标志。  在肿瘤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由于常常不 易取得所有研究对象靶组织的 DNA ,需要 采用替代性的生物标志。  局限性 :靶细胞的 DNA 加合物和替代生 物标志的关系还有待确定 ;检测结果一般 仅能反映过去数月内对该致癌物的暴露, 而不代表过去数十年的暴露水平。

19 二、效应标志 二、效应标志  1 、 早期生物效应 ( early biological response ):反映疾病 谱中多阶段致癌的结果。由于结合到 靶组织上的外源性物质的持续作用, 引起组织细胞的生物改变,从而产生 疾病前期的生物标志。

20  早期生物效应包括体细胞的改变 如:染色体畸变( aberrations ) 如:染色体畸变( aberrations ) 小片段缺失( small deletion or less of 小片段缺失( small deletion or less of heterozygosity ) heterozygosity ) 点突变( point mutation ) 点突变( point mutation )  体细胞基因突变的形式和特征的研究可提 示特异性突变点与特异性环境暴露的关系, 因此特异性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作为特异性 环境暴露的指征。

21 2.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 癌基因( oncogen )  原癌基因( proto-oncogenes )  抑癌基因 ( Tumor Suppressor Genes)  对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研究可加深我们对 肿瘤生物学和致癌过程的认识。  肿瘤癌基因(如 Ras 基因)和抑制基因 ( 如 P53 基因 ) 的点突变可能是不同类型的肿瘤 及特异性环境暴露的指征。

22

23

24 Macmahon 致癌假设:  环境因素可能通过基因突变的机 制来影响肿瘤的发生,而遗传因 素在环境因素对肿瘤的作用中可 能起修饰作用。

25 一些促癌剂、体外生物、自然和人工合成 的雌、雄激素主要是通过引起基因表达和 细胞生长、死亡、分化的紊乱导致癌。对 这些物质生物效应的测定方法正在研究之 中。 机体组织结构或功能的改变引起疾病亚临 床阶段和疾病发生过程中的效应标志和对 进行筛检、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有重要 价值的疾病标志( Markers of disease ) 都是目前医学研究的热点。

26 三、易感性标志 三、易感性标志 易感性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增加肿瘤危险性 或者通过修饰环境因素暴露来增加肿瘤危 险性的遗传多态性( polymorphism )基 因及其基因产物,是机体在暴露前就已存 在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可测量指标。 易感性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增加肿瘤危险性 或者通过修饰环境因素暴露来增加肿瘤危 险性的遗传多态性( polymorphism )基 因及其基因产物,是机体在暴露前就已存 在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的可测量指标。 虽然这一类基因能够增加发病风险,是决 定从暴露到发病整个进程的重要因素,但 并非所有携带突变或多态性基因的人都会 发生癌症。

27 高危险易感基因 高危险易感基因  高危险基因具有高度的外显性,即有突 变基因的人其患肿瘤的危险很高,但此 类基因的人群频率很低,环境暴露和此 类基因产生交互作用的可能性比较小, 所以人群的归因危险度低。  对高危险基因突变的检测可用来评估个 体发生肿瘤的危险性,有利于采取有针 对性的预防措施,也可用于遗传咨询。

28 低危险易感基因 低危险易感基因  低危险性易感基因一般都具有基因多 态性,致癌危险性较小,主要通过与 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使癌症的危险性 增高,相对危险度一般小于 2 ,外显 率较低,但人群的基因多态的频率较 高,一般大于 2% ,故人群归因危险 性较高。

29 高危险易感基因和低危险易感基因的比较 高危险易感基因低危险易感基因 外显性高低 相对危险度高低 归因危险度高低 人群归因危险度低高 基因频率 ≤1% > 1% ~ 90% 研究类型联接( Linkage )联系( Association ) 环境影响小非常重要

30 代谢酶基因 代谢酶基因 这类基因在人群中具有不同的基因型,有 些基因型可通过影响代谢过程,通过活化 或解毒来增加或减少对致癌物暴露的效应。 因为代谢酶基因多态在人群中的频率相对 较高,而且一些肿瘤的危险因素(例如吸 烟)在人群中也普遍存在,所以代谢酶基 因 - 环境交互作用对人群归因危险性的影响 较大。

31 I 相代谢酶 I 相代谢酶  生物转化的 I 相反应主要包括氧化 ( oxidation )、 还原 (reduction) 和水解 ( hydrolysis )。通过 I 相反应,使化学毒物的 分子暴露、增加其功能基团或增高其水溶性, 成为适合于 II 相反应的底物。  细胞色素 P-450 酶系,又称为单加氧酶 (monooxygenase), 属 I 相代谢酶,是一组能够 代谢活化致癌物和细胞毒素的代谢酶。

32 II 相代谢酶 II 相代谢酶  通过 II 相反应,大部分化学毒物生成 易于从机体内排泄的水溶性结合产物。  个体间 II 相代谢酶活性的差异可反映 机体对肿瘤易感性的差异。

33 Figure. GSTM1 and GSTT1 genotyping from buccal cell DNA. Case 5 is null for the GSTT1 genotype. Case 2 is null for the GSTM1 genotype GST T1 GST M1 beta-globin Case 1 Case 2 Case 3 Case 4 Case 5

34 第三节 主要的研究方法

35 一、研究设计和分析 (一) 病例 - 对照研究  可用于研究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危险性的关系,也 可用于测定可能的基因 - 环境交互作用。  在人群中抽取病例和相应的对照,通过比较病例 组与对照组中基因多态频率的差异来判断对肿瘤 危险的作用。  计算调整的相对比值比( odds ratio, OR )

36 表 17.2 病例对照研究模式表 基因暴露因素病例对照 OR --abOR 00 =1.00 -+cdOR 01 =cb/a d +-efOR 10 =eb/a f ++ghOR 11 =gb/a h

37 (二) 病例 - 病例研究( case - case study ) (二) 病例 - 病例研究( case - case study )  病例 - 病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仅用病例作为 研究对象,是一种测定交互作用的高效率 的设计。  应用病例 - 病例设计来估计交互作用,所 需样本量小,精确度也相应提高,同时也 避免了由于选择对照而可能产生的选择偏 倚。其缺点是不能估计主效应因素(基因、 环境)与疾病的关系。

38 病例 - 对照研究与病例 - 病例研究所需样本量 样本量( n ) 研究类型 研究类型 主效应 OR=2.0 时 交互效应 OR=2.0 时 病例 - 对照研究 病例 150 例 病例 600 例 对照 150 例 对照 600 例 ( n = 300 ) ( n =1200 ) 病例 - 病例研究 病例 300 例

39 在评估交互作用时,常规的病例对照研究一般用 2 X 4 表来估计联合效应和两个主效应(环境,基因)。 ORint = OR11 / OR01 OR10 ORint = OR11 / OR01 OR10 = ( gb/ah ) / [ ( cb/ad ) × ( eb/af ) ] = ( gb/ah ) / [ ( cb/ad ) × ( eb/af ) ] = ( ag/ce ) / ( bh/df )。 = ( ag/ce ) / ( bh/df )。 因为( ag/ce ) =ORcase , 因为( ag/ce ) =ORcase , ( bh/df ) =ORcontrol , ( bh/df ) =ORcontrol , 所以 ORint = ORcase / ORcontrol 。 所以 ORint = ORcase / ORcontrol 。 假设 基因和环境相互独立,则 ORcontrol =1 , 假设 基因和环境相互独立,则 ORcontrol =1 , 所以 ORint = ORcase 。 所以 ORint = ORcase 。 由此可见,病例 - 病例研究可以有效地代替病例 - 对 照研究用于交互作用的评估。 由此可见,病例 - 病例研究可以有效地代替病例 - 对 照研究用于交互作用的评估。

40 (三) 病例 - 系列研究 (case-series study) (三) 病例 - 系列研究 (case-series study)  病例 - 系列研究主要用于测定病因的异质性 (etiological heterogeneity) 和评估机体对 环境暴露的生物效应。肿瘤分子流行病学 研究的生物标志检测方法相对比较复杂, 组织标本采集受到某些限制。在很多情况 下,仅能从病例中获得组织标本,而不能 从对照中获得,采用病例 - 系列研究可以解 决这一难题。

41 吸烟、 P53 突变与对膀胱癌 病例组 n 吸烟状态 P53 突变 ( P53+ ) P53 未突变 ( P53- ) 对照组 吸 34 ( a+ ) 43 ( a- ) 81 b 不吸 10 ( c+ ) 21 ( c- ) 64 d OR ( P53+ ) = ( a+ ) d/ ( c+ ) b = ( 34×64 ) / ( 10×81 ) =2.69 OR ( P53- ) = ( a- ) d/ ( c- ) b = ( 43×64 ) / ( 21×81 ) =1.62 传统的病例 - 对照研究 OR ( P53+ ) / OR ( P53- ) =2.69/1.62=1.66 OR ( P53+ ) / OR ( P53- ) = ( a+ )( c- ) / ( c+ )( a- ) … 病例 - 系列研究

42 应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亦相同 吸烟、 P53 突变对膀胱癌的影响 ( logistic 回归分析) 比数比 OR (95% 可信限 ) 研究类型参数粗 OR 调整 OR* 病例 - 对照 OR9 ( P53+ ) 2.69 ( 1.23- 5.87 ) 3.61 (1.41-9.29) OR ( P53- ) 1.62 (0.87-3.00)2.11 (0.98-4.54) OR ( P53+ ) / OR ( P53- ) 1.66 (0.69-4.01)1.71 (0.66-4.43) 病例系列 OR1.66 (0.69-4.01)1.71 (0.63-4.66)

43 (二)生物标志的选择与测定  首先要注意的是该指标在人群分布中的差异。  选择和致癌过程密切相关的生物学标志。  注意基因的多态性、基因 - 基因交互作用、动物 模型、人类的研究、基因型和表型的关系、基因 和疾病的关系以及基因分布的种族区别以及相应 的环境危险因素等。  选择的生物标志还必须是稳定的、有代表性的, 并且易被检测。

44 生物标志的测定方法主要取决于生物 标志的性质。   PCR 技术、   自动化测序技术( automated sequencing techniques )、   比较性的基因杂交技术( comparative genomic hybridizcition,CGH )   分子进化分析( molecular volutionary )   基因芯片 (gene chip)

45 第四节 研究进展与前景

46  注重多种生物标志的研究,寻找与间接基因 毒性有关的生物学标志和进一步探讨靶组织 及其替代生物标志关系是当前分子流行病学 研究的主要任务。 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 human genome project )的完成,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将从对 个别生物标志的研究发展到系统性的、对有 假设性的多个生物标志的研究。  对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在致癌过程中作用的 研究是肿瘤流行病学重要的进展之一。

47  系统化的分子生物学标志体系和自动化检 测技术的发展促进发现新的易感基因。  从简单的基因型到 RNA 基因蛋白及其表达 的测定,对致癌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及 其相应产物的直接检测并进行有效的量化 分析,应用芯片技术同时测定完成基因表 达等多水平的检测 …… 。  发展新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 对基因 - 环境交互作用的深入研究 。

48 DNA Genechip

49 Case 607 Exon 8 1 2 3 Case 644 Exon 7 G A T C G A T CG A T C A C/G A A G A Thr Arg Gly Ser C G A/G G G C MutantWild Type MutantWild Type A C/G A A/G G C Codon 280Codon 244 PCR-SSCP Sequencing Gene Chip

50 分子流行病学把传统的流行病学与分子生 物学理论技术结合起来,深入阐明疾病的 病因、发病机制和流行规律,为人类制定 疾病的防制措施与对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分子流行病学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在 21 世纪人类战胜疾病、 促进健康中必将发挥重大的作用。


Download ppt "分子流行病学 分子流行病学 ( Molecular Epidemiology ). 第 一节 概述 第 一节 概述  分子流行病学是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应用生 物标志(或生物学测定),检测人群样本 的生物化学和分子变化,评价个体暴露水 平和剂量、疾病早期或癌前期对暴露的效 应以及个体对致癌物的易感性差异,分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