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鹤页 魏 Modified 8年之前
1
放射性膀胱炎 肖云翔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泌尿外科 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
2
病因 膀胱炎的常见病因 感染性 化学性:膀胱灌注化疗引起 免疫性:膀胱灌注卡介苗 放射性 其他:腺性膀胱炎,间质性膀胱炎等
3
病因 放射性膀胱炎是由于盆腔放射治疗所引起 宫颈癌 前列腺癌 膀胱癌 直肠癌 放射剂量 > 膀胱耐受量 膀胱耐受量一般为 60Gy 研究表明,放射性膀胱炎的患者接受了较常规剂量 高 10% 的照射
4
发病率 国外: 2.1%-8.5% 国内: 2002 年: 118 例宫颈癌患者,腔内 + 外照射 放疗,放射性膀胱炎发病率 4.2% 2005 年: 580 例宫颈癌患者,腔内 + 外照射 放疗,放射性膀胱炎发病率 3.97%
5
病理生理 放射性膀胱炎常见部位为膀胱后壁,三角区及其周围 组织 靠近照射部位 血液供应少 病理: 粘膜溃疡伴出血 上皮细胞萎缩或增生 移行上皮脱落形成浅表溃疡,表面被覆血性纤维素性渗出物, 其下还可见少量坏死和肉芽组织 深部为大量增生的纤维组织伴玻璃样变,累及肌层及外膜, 平滑肌细胞坏死变性 部分血管内血栓形成,并有大量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
6
膀胱出血发生机制 放射线导致粘膜水肿、毛细血管扩张、 粘膜下出血 弥漫性动脉内膜炎使膀胱发生急性和慢 性缺血,导致间质纤维化和平滑肌纤维 化,膀胱容量减少 膀胱内压增高,静脉受压后回流不畅, 从而引发更严重的出血
7
尿路刺激症状发生机制 粘膜通透性改变
8
钾离子敏感试验( PST )结果
9
发病时间 少数发生在放疗期间 症状多不严重 停止放疗或对症处理后症状可消失 一般发生于发放疗后 6 个月~ 10 年 最长可达 20 余年 多数发生在放疗后 2 ~ 3 年
10
临床表现 持续或反复肉眼血尿,又称出血性放射性膀胱 炎 尿中存在大小不等的血凝块,严重者膀胱内充满血 块,堵塞尿道,出现排尿困难或尿潴留 长期大量出血可导致贫血 低蛋白血症可导致水肿 尿频、尿急等尿路刺激症状 合并感染可有发热
11
出血程度的分级
12
严重并发症 膀胱穿孔 如破溃至腹腔,可引起腹膜炎 膀胱阴道瘘或膀胱直肠瘘 膀胱壁纤维化可致输尿管下段狭窄 肾积水 肾盂肾炎或脓肾 肾功能衰竭
13
膀胱镜表现 膀胱镜下可见膀胱后壁三角区及周围粘 膜明显充血水肿 粘膜血管扩张紊乱,走行迂曲呈怒张或 团簇状 部分患者见坏死灶、溃疡和散在出血点 少数患者可有隆起炎性肉芽组织 膀胱内充满絮状物或血块 膀胱三角区及后壁可见小结节
14
一般治疗 支持和对症治疗(对轻度患者有效率 70% 左右) 补液 输血 抗感染 药物治疗 酸化尿液,减少膀胱刺激和结石形成 饮食控制 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
15
止血 持续膀胱冲洗 清除小血块 防止血块形成 膀胱内药物灌注 氨基己酸(抗纤溶剂) 硝酸银 铝制剂 甲醛溶液:有效率可达 80% 浓度 1-10% ,常用 4-5% 疗效确切, 2 年随访复发率低 原理:粘膜蛋白固定,粘膜萎缩;抗菌消炎,利于组织再生 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应在麻醉下进行
16
外科止血 适应症: 出血量较大,出血时间长 有较大或较多血块 电凝 冷冻 激光
17
介入治疗 髂内动脉栓塞 超选择性动脉栓塞
18
高压氧治疗 目前唯一能够逆转膀胱血管病变的治疗 方法 增加膀胱壁新生血管,增加组织的供养 有效率 76-100% 长期随访复发率低 方法: 100% 纯氧, 2-3 个 atm ,持续 90 分钟为一次治疗,共 20 次左右 基本无副作用
19
中医中药 中药口服 中药膀胱灌注 针灸疗法
20
预防 减少膀胱照射剂量 采取适当方式保护遮蔽膀胱 抗氧化剂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在降低 急性放射损伤方面有效
21
谢 谢谢 谢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