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伍查 僪 Modified 8年之前
1
前言:河流的主要功能 1. 交通運輸 優點-運費低廉,維護費用低 缺點-速度慢,裝載費時,不能到達生產區或消費區 的末端,需要轉載。 尚受到河流網路,河口位置,水量變化,河床 狀況,冰封時期 2. 水資源系統
2
4-1 主要河流 長江:通天河 金沙江 長 江 川江 荊江 ○○○ 揚子江 源 流 上游 中 游 下 游 黃河 珠江
3
主要河流的交通運輸意義 連結兩個經濟區域的主要核心 運輸的貨物可使區域形成生產分工 但也因此造成區域發展的差距 例如 1. 傳統-槽運的稻米運輸 2. 現代-長江經濟走廊
4
1. 槽運的稻米運輸 — 中國首都與漕運 餘糧率 — 農村剩餘糧食的比例 農村的餘糧率+運輸條件決定城市人口的集中程度 西漢長安 人口 25 萬 唐朝長安 人口 60 萬 北宋汴京 人口 140 萬 江南 汴京 南宋臨安 人口 200 萬 明清北京 人口 80 萬 江南 北京 湖廣 江南 人口減少,糧圈擴大 漢至宋代 黃河三門峽導致水運困難 宋代將都城遷往汴京
5
2. 長江衛星經濟區開發模式
6
4-2 水資源的利用與保護 中國現階段水資源特點 1. 水資源相對量不大 2. 水資源地區分布不均,南北相差懸殊 3. 水資源時間分配不均勻,水旱災頻繁
7
水資源保育的概念 自然面 P - ET =RO= RO d + RO g 降水-蒸發散量=逕流=直接逕流+間接逕流 直接逕流:快速流向海洋,利用率低 地上水庫 地下水庫 間接逕流:平時細水長流,利用率高 維持天然補助區 種植草木植被 種植草木植被
8
水資源保育的概念 人為面 水庫- 供水系統 -排水系統-海洋 農業 工業 民生 水資源不受到汙染 截流系統-排水系統 不無效流失 地下水庫-供水系統 地下水是地面水的蓄水池 地下水是救急的水源 地下水是枯水期的備用水源 節約用水 減少地下水與地面水的需求 減少水污染
9
中國現階段水資源問題 自然面 直接逕流-建水庫 間接逕流-天然補助區因產業轉型被破壞 人為面 供水系統-無地下水庫設施,或地下水大量使用 排水系統-設施不完全,污染水源
10
4-3 黃河斷流三峽大壩南水北調 黃河斷流 黃河斷流 缺水 長江大壩 長江大壩 儲水 南水北調 南水北調 送水 1953 毛澤東 即有此構想
11
1. 自然角度:一條河流一個問題 斷流的原因:水少、沙多、用量大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融雪多雨水少 雨水少 沒有支流 植被覆蓋高 植被覆蓋低 蒸發量小 蒸發量大 蒸發量大 補注水量 50-70% 解決方案: 每日密切監視雨、水情變化,強化實時調度和精細調度,透過及時了解 、分析各地水情、雨情、墑情變化,不斷滾動優化、細化調度方案,實 時調整幹流水利樞紐下泄,精細調度黃河水資源。 以黃河水量總調中心為核心,涉及 11 個省區市、 26 個灌區、 7 個重要水庫。 黃河水量統一調度
13
1. 自然角度:一條河流一個問題 三峽大壩的功能:防洪 、 發電、航運、供水 三峽大壩的衝擊:洪患問題 上 游 中 游 尾水區產生堆積 水量減少產生堆積 河水自淨能力減弱 河水氾濫可能性高
14
2. 政治經濟學角度:土地制度 中國環境的破壞在二十世紀下半呈現非常快的加速度,跟共 產黨的制度密切相關,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承包」制度。 黃河兩岸的山、樹林、荒坡,還有土地名義上屬於全體人民 ,或者說是國有的,實質上等於沒有主的,但使用權卻在具 體的人手裡。就是說財產不是使用者的,而使用者在一段時 間裏有使用權,於是每一個使用者都在最短的時間裏對土地 ,對山林採取一種壓搾性的生產方式。這種產權結構必然造 成一種殺雞取卵的破壞性的生態,明顯結果就是黃河斷流。 上游的農業用水、水電,中游礦業用水,下游工業用水
15
2. 政治經濟學角度:資源分配 環境意識抬頭下,中國已不像過去那樣浪漫,但為什麼還要大 興土木,搞這種環境後果十分嚴重的南水北調工程呢 ﹖ 真正道理 維護現存的政治權力結構 在正常的政治經濟體制下,一個水資源缺乏的國家,人口和投資 會很自然地向水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流動。但是中國政治權力的 重心在水資源缺乏的北方。 在專制的威權體制下,具有一切資源都流向政治權力中心的強烈 傾向。因此,南水北調本質上就是用政治權利分配資源的產物。 最終將造成北京,甚至華北地區環境惡化的惡性循環當中
16
END
17
黃河斷流 黃河斷流愈演愈烈, 1997 年達到斷流 226 天的有記錄以來 的最長的斷流時間,而且首次跨年度斷流 2000 年以來,已有五年未斷流 黃河下游城鎮工業(含油田)因斷流缺水造 成的直接經濟損失 70 年代年均 1.8 億元, 80 年 代 2.2 億元, 90 年代年均損失 20 億元,
18
三峽大壩 1920s 孫中山實業計畫:以閘堰其水,使舟得以順流 以行,而又可資其水力 1953 毛澤東巡長江建議:在這個總口子上卡起來 1992.4 人民代表大會批准國務院興建三峽工程的提案 2003.6 三峽工程的第一批機組將投產發電 2009 工程的機組將全部安裝完畢。
19
南水北調 東線應急(第一期)建設工期 2 年, 中線第一期工程建設工期為 5 至 7 年, 力求 2010 年全部完成 1980 年代以來,北方地區許多河流斷流、湖泊乾涸, 地下水過量開採,地面沈降塌陷,水體污染嚴重。 頁 88
20
1. 孟津、桃花峪 — 沖積扇頂端 2. 武涉、花園口 ( 嘉應觀 )— 懸河起點 最後一條支流 兩地相差 110 公里左右 第一條引流渠道 高原平原交界處 托克托縣 河口鎮
21
福建龍岩
22
廣東肇慶鼎湖山
23
廣西賀州大桂山
Similar presentations